《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影響因素及控制研究》是2015年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書籍的作者是張雲燕。
基本介紹
- 書名: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影響因素及控制研究
- 作者:張雲燕
- 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
- 開本:16開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出版背景,
基本信息
書名: 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影響因素及控制研究
作者: 張雲燕 著
ISBN: 978-7-5049-7811-0
版次: 1-1 開本: 異16開
裝幀: 平 出版日期: 2015-06-01
字數: 220 千字 頁數: 199
定價: ¥ 38.00 元
內容簡介
本書以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影響因素及控制為研究對象,運用制度經濟學、總量經濟學、農村金融和一個風險管理等理論,構建了包含農戶信貸違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控制、外部影響因素等三個層面的總體分析框架,選擇巨觀風險研究視角,結合第一手實證數據和統計數據資料,採用描述性統計分析、方差分析、Logit二元回歸模型、面板數據隨機效應模型、層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分析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客體?農戶信貸違約風險的影響因素,評價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內控體系各要素的影響作用及其完善程度,分析外部環境對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的影響作用,為全面掌握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的影響因素及影響程度進行基礎研究,力圖為提高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能力提供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
出版背景
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離不開農村金融的有效支持。作為農村金融的供給主體,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信貸風險狀況及控制能力,不僅影響到信貸業務的持續增長潛力和盈利能力,是決定機構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而且關係到農村金融的供給能力和意願,影響農村金融的支農力度。本書以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影響因素及控制為研究對象,運用制度經濟學、總量經濟學、農村金融和一個風險管理等理論,構建了包含農戶信貸違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控制、外部影響因素等三個層面的總體分析框架,選擇巨觀風險研究視角,結合第一手實證數據和統計數據資料,採用描述性統計分析、方差分析、Logit二元回歸模型、面板數據隨機效應模型、層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分析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客體?農戶信貸違約風險的影響因素,評價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內控體系各要素的影響作用及其完善程度,分析外部環境對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的影響作用,為全面掌握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的影響因素及影響程度進行基礎研究,力圖為提高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能力提供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
本書除緒論部分之外,共包括了六個部分的基本內容。
緒論主要闡述選題的背景、研究意義和國內外研究現狀。“三農”問題是我國構建和諧社會和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環節,其嚴峻性和緊迫性已成為社會各界的普遍共識。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無論是提升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農業的現代化轉型升級,抑或是完善農業產業體系,推動農村二、三產業聯動發展,實現多環節增收,都離不開農村金融的有效支持。分析和研究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影響因素及控制問題,對於實現機構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緩解農村金融市場的供給型金融抑制和推進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良性互動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章闡述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的相關理論。在概念界定的基礎上,運用相關理論分析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的要素,將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視為由農戶信貸違約風險、信貸風險內控體系和外部環境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基於這些要素分析,構建了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的理論模型,為後續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第二章介紹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發展歷程及其現狀,然後分析陝西省農村金融體系的發展現狀,並分析農村金融機構面臨的風險,為進一步研究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打下基礎。
第三章的主要內容是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歷程、現狀及存在問題。從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管理的發展歷程入手,闡述了當前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與挑戰。
第四章主要論述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貸款農戶違約風險的影響因素。以陝西373個農戶調研數據為基礎,運用Logit二元回歸模型,在現有研究基礎上將農戶家庭經營結構、農戶還款的主觀努力程度、間接反映違約成本的農戶認知等因素納入指標體系,實證分析了戶主基本特徵、家庭特徵、貸款性狀和信貸認知等因素對農戶信貸違約風險的影響作用,發現農戶文化程度、打工人數、家庭收入、是否種糧戶和是否有借款、貸款金額及貸款方式、農戶的主觀努力程度對農戶信貸違約率具有顯著的影響,說明農戶家庭經營能力、經濟結構以及信貸產品設計等因素是決定農戶信貸違約風險的關鍵,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可以據此完善農戶信用評級,形成更好的客戶信貸風險防控策略。也證明Logit模型能較好地識別農戶信用風險,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可以藉助該模型評估農戶信用,克服信貸決策的隨意性。此外,通過農戶信貸違約原因的差異性分析,發現戶主年齡及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結構、貸款性狀以及非正規借款情況等不同特徵的農戶在生產性原因違約、生活性原因違約和惡意違約方面存在顯著差異,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應該有差別地扶持農戶提高信貸資金的使用效率。
第五章評價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的內控體系。運用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縣級聯社負責人對所在機構信貸風險內控體系的調研數據,通過構建包含4個一級指標和21個二級指標的層次結構模型,分析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內控體系各要素的影響作用,並對其完善程度進行模糊綜合評價。結果顯示,法人治理結構、風險管理部職能等指標在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控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作用。現階段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內控體系的完善程度為中等偏上水平(5.70分,總分為10分),說明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其中制度控制要素完善程度的評價最高(6.06分),其次為技術控制要素(5.64分)和組織控制要素(5.57分),過程控制要素完善程度的評價最低(5.52分),說明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內控制度相對健全,而全程風險控制理念尚未良好地滲透於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風險控制實踐。此外,各要素完善程度評價得分的差異不大,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應採取全面風險管理最佳化方案,整體推進信貸風險內控體系建設。
第六章主要論述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的外部影響因素。運用面板數據隨機效應的變截距回歸模型,以2006~2010年陝西省104個縣域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相關數據為例,從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政府對農業的重視程度、地方政府干預和農村金融市場的發育程度等方面研究了外部環境對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的影響作用,發現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財政支農和農業貸款市場份額提高,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顯著下降;地方政府財政赤字越大,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越高。說明農村經濟發展、財政支農力度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具有正向影響;地方政府對金融資源配置的干預已經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資產質量產生影響,但目前尚未構成巨大威脅;農村金融市場競爭尚未顯示出對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的激勵作用。
第七章提出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的政策建議與對策。分別從提高農戶信貸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農戶信貸違約風險;構建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完善信貸風險內部控制;最佳化信貸風險控制外部環境三個方面提出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的對策建議。
本書在以下四個方面有所創新:
第一,提出了基於信貸風險控制主體、客體和外部環境三個層面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的巨觀分析視角,認為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是由農戶信貸違約風險、信貸風險內控體系及其外部環境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與同類研究相比,其綜合性和全面性更為符合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的實際,研究角度具有獨特性。
第二,將農戶家庭經營結構、農戶還款的主觀努力程度、間接反映違約成本的農戶認知等因素納入指標體系,套用logit模型分析了農戶信貸違約風險的影響因素,並通過不同特徵農戶信貸違約原因的比較分析,發現農戶生產經營的結構性差異對信貸違約率有顯著影響,以發展本土經營為主農戶的違約率低於以打工收入為主的農戶,只有種糧收入而無其他收入來源的種糧戶違約率較高,特色種養殖與經商風險較大,投資失敗導致的違約率很高,不同特徵農戶在生產性原因違約、生活性原因違約和惡意違約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這些發現為提高信用風險測度有效性,防範農戶信貸違約風險提供了較為全面的判斷依據。
第三,構建了包含四要素(組織、制度、過程和技術)、21項指標的評價體系,套用層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內控體系各要素的影響作用及其完善程度進行了客觀評價,結果顯示公司治理結構、風險管理部職能等因素在信貸風險內控中發揮重要的影響作用,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內控體系總體完善程度為中等偏上水平,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其中,內控制度相對健全,但全程風險控制理念尚未良好地滲透於風險控制實踐。評價結果較為準確地揭示了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內控體系的基本狀況,避免了定性分析和經驗判斷的主觀性,為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內控體系建設提供了依據。
第四,套用面板數據隨機效應模型測度了外部環境對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的影響作用,發現農村經濟發展、財政支農力度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具有正向影響;地方政府對金融資源配置的干預已經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資產質量產生影響,但目前尚未構成巨大威脅;農村金融市場競爭尚未顯示出對提高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能力的激勵作用,這些結論可以為最佳化陝西農村金融生態提供參考。
本書除緒論部分之外,共包括了六個部分的基本內容。
緒論主要闡述選題的背景、研究意義和國內外研究現狀。“三農”問題是我國構建和諧社會和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環節,其嚴峻性和緊迫性已成為社會各界的普遍共識。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無論是提升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農業的現代化轉型升級,抑或是完善農業產業體系,推動農村二、三產業聯動發展,實現多環節增收,都離不開農村金融的有效支持。分析和研究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影響因素及控制問題,對於實現機構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緩解農村金融市場的供給型金融抑制和推進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良性互動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章闡述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的相關理論。在概念界定的基礎上,運用相關理論分析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的要素,將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視為由農戶信貸違約風險、信貸風險內控體系和外部環境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基於這些要素分析,構建了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的理論模型,為後續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第二章介紹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發展歷程及其現狀,然後分析陝西省農村金融體系的發展現狀,並分析農村金融機構面臨的風險,為進一步研究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打下基礎。
第三章的主要內容是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歷程、現狀及存在問題。從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管理的發展歷程入手,闡述了當前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與挑戰。
第四章主要論述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貸款農戶違約風險的影響因素。以陝西373個農戶調研數據為基礎,運用Logit二元回歸模型,在現有研究基礎上將農戶家庭經營結構、農戶還款的主觀努力程度、間接反映違約成本的農戶認知等因素納入指標體系,實證分析了戶主基本特徵、家庭特徵、貸款性狀和信貸認知等因素對農戶信貸違約風險的影響作用,發現農戶文化程度、打工人數、家庭收入、是否種糧戶和是否有借款、貸款金額及貸款方式、農戶的主觀努力程度對農戶信貸違約率具有顯著的影響,說明農戶家庭經營能力、經濟結構以及信貸產品設計等因素是決定農戶信貸違約風險的關鍵,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可以據此完善農戶信用評級,形成更好的客戶信貸風險防控策略。也證明Logit模型能較好地識別農戶信用風險,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可以藉助該模型評估農戶信用,克服信貸決策的隨意性。此外,通過農戶信貸違約原因的差異性分析,發現戶主年齡及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結構、貸款性狀以及非正規借款情況等不同特徵的農戶在生產性原因違約、生活性原因違約和惡意違約方面存在顯著差異,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應該有差別地扶持農戶提高信貸資金的使用效率。
第五章評價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的內控體系。運用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縣級聯社負責人對所在機構信貸風險內控體系的調研數據,通過構建包含4個一級指標和21個二級指標的層次結構模型,分析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內控體系各要素的影響作用,並對其完善程度進行模糊綜合評價。結果顯示,法人治理結構、風險管理部職能等指標在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控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作用。現階段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內控體系的完善程度為中等偏上水平(5.70分,總分為10分),說明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其中制度控制要素完善程度的評價最高(6.06分),其次為技術控制要素(5.64分)和組織控制要素(5.57分),過程控制要素完善程度的評價最低(5.52分),說明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內控制度相對健全,而全程風險控制理念尚未良好地滲透於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風險控制實踐。此外,各要素完善程度評價得分的差異不大,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應採取全面風險管理最佳化方案,整體推進信貸風險內控體系建設。
第六章主要論述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的外部影響因素。運用面板數據隨機效應的變截距回歸模型,以2006~2010年陝西省104個縣域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相關數據為例,從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政府對農業的重視程度、地方政府干預和農村金融市場的發育程度等方面研究了外部環境對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的影響作用,發現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財政支農和農業貸款市場份額提高,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顯著下降;地方政府財政赤字越大,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越高。說明農村經濟發展、財政支農力度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具有正向影響;地方政府對金融資源配置的干預已經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資產質量產生影響,但目前尚未構成巨大威脅;農村金融市場競爭尚未顯示出對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的激勵作用。
第七章提出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的政策建議與對策。分別從提高農戶信貸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農戶信貸違約風險;構建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完善信貸風險內部控制;最佳化信貸風險控制外部環境三個方面提出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的對策建議。
本書在以下四個方面有所創新:
第一,提出了基於信貸風險控制主體、客體和外部環境三個層面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的巨觀分析視角,認為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是由農戶信貸違約風險、信貸風險內控體系及其外部環境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與同類研究相比,其綜合性和全面性更為符合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的實際,研究角度具有獨特性。
第二,將農戶家庭經營結構、農戶還款的主觀努力程度、間接反映違約成本的農戶認知等因素納入指標體系,套用logit模型分析了農戶信貸違約風險的影響因素,並通過不同特徵農戶信貸違約原因的比較分析,發現農戶生產經營的結構性差異對信貸違約率有顯著影響,以發展本土經營為主農戶的違約率低於以打工收入為主的農戶,只有種糧收入而無其他收入來源的種糧戶違約率較高,特色種養殖與經商風險較大,投資失敗導致的違約率很高,不同特徵農戶在生產性原因違約、生活性原因違約和惡意違約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這些發現為提高信用風險測度有效性,防範農戶信貸違約風險提供了較為全面的判斷依據。
第三,構建了包含四要素(組織、制度、過程和技術)、21項指標的評價體系,套用層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內控體系各要素的影響作用及其完善程度進行了客觀評價,結果顯示公司治理結構、風險管理部職能等因素在信貸風險內控中發揮重要的影響作用,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內控體系總體完善程度為中等偏上水平,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其中,內控制度相對健全,但全程風險控制理念尚未良好地滲透於風險控制實踐。評價結果較為準確地揭示了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內控體系的基本狀況,避免了定性分析和經驗判斷的主觀性,為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內控體系建設提供了依據。
第四,套用面板數據隨機效應模型測度了外部環境對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的影響作用,發現農村經濟發展、財政支農力度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具有正向影響;地方政府對金融資源配置的干預已經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資產質量產生影響,但目前尚未構成巨大威脅;農村金融市場競爭尚未顯示出對提高陝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能力的激勵作用,這些結論可以為最佳化陝西農村金融生態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