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指導全省金融業抓住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的重大機遇,在保持信貸規模適度增長的同時,通過調整最佳化信貸結構,引導全省經濟結構調整升級所作出的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省金融辦、人行西安分行關於保持信貸規模適度增長促進信貸結構不斷最佳化推動陝西省經
- 發布文號:陝政辦發[2010]61號
- 發布時間:二○一○年六月十三日
- 適用地區:陝西省
通知,指導意見,
通知
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陝西省金融辦、人行西安分行關於保持信貸規模適度增長促進信貸結構不斷最佳化推動陝西省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陝政辦發[2010]61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省金融辦和人行西安分行《關於保持信貸規模適度增長 促進信貸結構不斷最佳化推動陝西省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的指導意見》已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二○一○年六月十三日
指導意見
陝西省金融辦、人行西安分行關於保持信貸規模適度增長促進信貸結構不斷最佳化推動陝西省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的指導意見
為指導全省金融業抓住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的重大機遇,在保持信貸規模適度增長的同時,通過調整最佳化信貸結構,引導全省經濟結構調整升級,促進“十一五”規劃各項任務圓滿實現,為“十二五”更好更快地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依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人大十一屆三次會議、全省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結合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現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認真執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努力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實現
(一)2010年全省貨幣信貸工作的總體要求: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攬金融工作全局,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經濟社會發展的有關要求,繼續執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保持信貸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貨膨脹預期的關係,滿足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合理資金需求。全年信貸投入要更加注重最佳化信貸結構,促進經濟成長方式轉變和經濟效益的提高;更加注重對自主創新和外向型經濟發展的信貸投入,促進經濟發展活力和實力的不斷增強;更加注重發展消費信貸和“三農”金融產品創新,促進內需擴大和城鄉市場的統籌發展;更加注重改善民生金融服務,促進社會和諧與穩定,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2010年全省貨幣信貸增長預期目標:全省各金融機構要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穩增長、調結構、促消費”的巨觀調控方針和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全年廣義貨幣供應量M2預期增長17%左右,新增信貸投放7?5萬億元的金融巨觀調控目標,積極向上級行申請更大信貸規模,力爭全省2010年新增貸款2000億元,爭取2010年全省信貸投入增長高於全國銀行信貸增長平均水平,確保在結構最佳化中保持信貸的適度增長。
二、統籌配置信貸資源,以“信貸槓桿”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升級
(三)保證重點產業和項目的信貸需求。認真貫徹《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國發[2009]38號)和《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關於進一步做好金融服務支持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和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指導意見》(銀髮[2009]386號)的精神,繼續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信貸原則,通過信貸結構調整,統籌配置信貸資源,支持重點產業調整振興,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推進產業結構升級、經濟結構最佳化和增長方式轉變。圍繞重點產業發展規劃,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在建重點項目的貸款支持力度,在保證支持省級重點續建和收尾項目資金需求的同時,適當安排信貸資金支持投資規模大、技術水平高、產業鏈條長、投資效益好的省級重點新開工項目。合理安排新開工項目貸款,把握新增中長期項目貸款額中新、老項目比例在“2/8—3/7開”。通過發放併購貸款或其他貸款,支持企業兼併、重組、整合,促進產業升級。嚴把信貸關口,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貸款投放,禁止向國家已經明確為產能過剩產業的企業和項目盲目貸款。
(四)把握好信貸投放的節奏和力度。全省金融機構要結合巨觀經濟形勢、自身業務發展和風險控制能力,在控制信貸風險的前提下,均衡把握貸款投放的節奏和力度,實現信貸在季度、月度末以及月度之間的平穩投放,力爭在促進結構調整中保持全省信貸總量的適度增長。根據重點項目安排與建設進度,抓緊落實貸款,力爭做到投放一批、審核一批、儲備一批。主動幫助項目單位統籌安排項目進度,落實項目基礎準備和報審工作,努力使資金需求與銀行信貸資金同步安排,滿足項目建設進度的合理貸款需求,避免貸款在月度、季度之間大幅波動,努力實現“總量適度、節奏平穩、結構改善、風險防範”的信貸投放要求。
三、繼續加大“三農”信貸投入力度,努力擴大金融支農效果
(五)全面推廣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1號)精神,加大統籌城鄉發展、擴大農村需求、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信貸結構調整力度。全面做好促進農民增收、農業產業化和涉農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服務工作。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要加強研發力量,積極開展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全面改進和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大力發展農村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滿足農民生產、經營對小額信用貸款的資金需求;探索實行動產質押、倉單質押及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為農戶提供擔保等多種形式,逐步解決農村貸款擔保難問題,有效解決農民發展建築業、種植業、養殖業等經營活動的大額資金需求。
(六)推進城鎮化發展的金融創新。緊緊圍繞全省107個標準化小城鎮建設工程,研究銀行信貸介入的政策措施和路徑平台,發揮金融對小城鎮建設的助推作用。研究探索金融介入小城鎮建設路徑,鼓勵支持經濟區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證券化,為銀行信貸資金進一步介入交通供電、給排水、垃圾處理、集中供熱供氣、信息傳輸交換等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創造條件。探索將城市中低收入者的相關住房金融制度逐步覆蓋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農民工的辦法,逐步改善農民工居住條件。抓住產業轉移有利時機,通過信貸政策引導,促進特色產業、優勢項目向縣城和重點鎮集聚,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吸納農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鎮集中。
(七)探索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金融支持的新途徑。積極探索和完善符合職業教育培訓特點的貸款管理辦法,對農民工和農村適齡青年在就業有保障、國家認證且符合商業銀行相關信貸管理規定的教育培訓機構接受一年以上職業教育培訓的,可採取由教育培訓機構統一“承貸承還”的辦法,向參加職業教育培訓的農民工或農村適齡青年提供商業性助學貸款業務。對吸納農民工就業且符合信貸原則的企業,應按照政策規定積極提供信貸支持。對擴大農民工就業市場容量的鄉鎮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要加大支持力度,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
四、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機制,進一步提高對中小企業信貸投入比重
(八)建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的防範與分散機制。全省金融機構要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6號)精神,落實金融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措施,健全完善中小企業融資量化考核制度。對信用記錄較好、有競爭力、有市場、有訂單但暫時出現經營或財務困難的中小企業,要發揮信貸資金的槓桿作用,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不斷提高利率定價水平,有效運用利率風險溢價方式,發揮好貸款利率浮動政策的作用。用好用足國家關於民貿民品企業優惠貸款利差補貼政策,促進地方中小企業做大做強。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加快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探索發展中小企業貸款的增信方式和手段,有效增加中小企業貸款投入。各級政府可探索通過補貼、獎勵等多種措施覆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從而吸引更多的商業銀行、信託公司、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投資銀行、風險投資、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資金服務於中小企業。
(九)開展有針對性的組織體系和信貸產品創新。積極探索建立中小企業特色專營機構,加強與信用中介機構及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融資服務機構的溝通和協作,進一步挖掘中小客戶資源,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探索適合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中小企業特點的融資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積極開展依託專業市場、行業協會、核心企業或工業園區的中小企業打包貸款、聯保貸款等創新品種,推廣動產質押貸款、倉單質押貸款、保理業務等新型業務。利用承兌貼現、授信開證、押匯、融資租賃等多種融資手段,進一步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全面做好對中小企業的金融信息諮詢和代客理財服務。積極發放併購貸款,及時滿足中小企業合理的併購融資需求,確保中小企業信貸投放增速不低於全部貸款增速,信貸投放增量不低於上年。
五、最佳化信貸資金區域投向,有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十)著力推進《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實施。圍繞《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深入研究金融支持經濟區發展的政策途徑,發揮金融的支持推動作用;圍繞經濟區內產業發展布局目標,研究開發科技金融、文化金融、能源金融、低碳金融等符合經濟區內產業融資的具體信貸政策,著力創新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方式,切實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圍繞建設西安區域金融中心目標,大力推進區域性金融產業高地、區域性金融創新高地、區域性金融信息高地和區域性金融服務配套高地建設,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圍繞建設“千萬人口的西安國際化大都市”、“擴大寶雞、渭南和銅川城市規模”的目標,在協助政府做好城投債發行工作的同時,加大對關中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貸投入。
(十一)努力促進陝南突破發展。按照“依託山水,立足富民,產業推進,多元發展”的總體思路和南水北調生態補償機制,進一步增加對循環經濟發展的信貸投入,力促陝南經濟實現突破發展。加大鎳、鉬、釩、石英石、金紅石等礦產資源的採選和開發等戰略性骨幹項目建設的信貸投入。深化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促使集現代中藥、生態旅遊和商貿服務“三位一體”的園區產業和集科研、生產、銷售、倉儲“四位一體”的現代中藥加工基地快速形成,推動醫藥產業集群化發展。大力支持蠶桑龍頭企業,促進“企業+協會+農戶”、“公司+合作組織+基地”等先進經營模式的形成。
(十二)支持陝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積極探索銀團貸款、項目融資、資產證券化等有利於陝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的新型融資方式,加大對能源企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在保證貸款質量的基礎上,研究制訂適應陝北能源化工基地發展的信貸措施,加大對重點能源項目、重點能源企業的信貸投入,促進能源資源產業鏈的延伸和重大技術的改造升級。指導能源企業利用保理、福費廷等先進的國際結算方式和融資手段,引進先進技術、進口先進設備。
六、關注民生領域的信貸需求,推進和諧陝西建設
(十三)繼續擴大小額擔保貸款政策績效。深入貫徹《國務院關於做好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09]4號)精神,積極落實支持下崗失業人員、婦女、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和創業的政策措施,依託社區勞動保障平台,做好民生領域個人資信信息儲備、創業培訓以及小額擔保貸款貸後跟蹤管理工作。不斷完善小額擔保貸款管理模式,簡化手續和審批環節,創新金融促進就業的工作機制,發揮好社區勞動保障平台的資源優勢,建立健全“小額擔保貸款+創業培訓+信用社區”的長效聯動機制。積極探索支持高校畢業生、復轉軍人、留學歸國人員、返鄉農民工自主或聯合創辦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的金融支持措施,逐步實現小額擔保貸款向個人創業貸款的過渡。
(十四)進一步健全信貸助學服務體系。加強銀政、銀校合作,認真履行銀校合作協定,儘快落實相關政策,保證符合條件的國家助學貸款及時足額發放。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要利用網點優勢,建立國家助學貸款還款機制,擴大國家助學貸款的發放範圍,適當延長還款期限。加強和改進生源地助學信貸服務,探索生源地助學貸款與生產性貸款相結合的途徑,擴大生源地助學貸款支持對象覆蓋面,增強扶持效果。根據高校畢業生就業實際,按規定合理確定助學貸款利率、期限和償還方式,探索建立有效的貸款信息跟蹤、違約信息公開和風險保障約束機制。生源地助學貸款收息率較高的金融機構,可以試辦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生源地助學貸款,支持農村初、高中畢業的貧困學生參加職業技能教育和培訓。
七、加大對新型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著力推進經濟成長方式轉變
(十五)不斷加大對發展文化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要充分利用陝西歷史文化積澱深厚、革命文化資源富集的優勢,重點加大對曲江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西安高新區文化創意產業園、西安臨潼文化旅遊產業區、周秦文化產業示範區、法門寺景區二期工程等文化產業示範區和示範基地建設的支持力度,提高產業聚集和孵化功能。積極探索發展銀團貸款、資產證券化以及以項目受益權和收費權為質押的貸款等業務,為重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打造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品牌、革命文化品牌、民俗文化品牌、宗教文化品牌、影視製作品牌、文化演藝品牌、文化創意品牌和自然風光品牌,促進特色文化產業集群發展。重點支持已成立和即將成立的西影集團、廣電集團、陝西旅遊集團、新華發行集團、陝西出版集團、陝西日報報業集團以及其他演出、會展等文化產業集團儘快做大做強,通過發放併購貸款等途徑,以資本和業務為紐帶,實現跨地區、跨行業、跨媒體、跨所有制的資源整合和快速發展,增強在全國乃至國際上的綜合競爭實力,發揮文化產業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帶動作用。
(十六)發揮好金融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的作用。按照“立足資源,擴大產能,強推轉化”的原則,適時發放貸款,支持將陝西資源優勢儘快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重點支持省政府確定的100項重大技術改造工程和100個工程技術中心建設,大力扶持新藥研發中心、大功率雷射技術、大型能量回收發電裝置等自主創新項目建設,全力支持技術含量高、協作配套能力強的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按照“退小進大”的原則,促進全省鋼鐵、電力、水泥等行業的兼併重組。
(十七)著力促進房地產金融市場良性發展。認真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國辦發[2010]4號)精神,從加強巨觀調控、支持城鎮化發展、擴大內需、防範資產泡沫和信貸風險角度出發,不斷完善房地產金融監測和服務體系。加大差別化信貸政策執行力度,提高風險定價能力,強化市場約束作用,切實防範各類風險。繼續支持城鄉居民個人自住和改善居住條件的信貸支持,積極做好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的金融服務。
(十八)加大對節能減排和低碳經濟的金融支持力度。全省金融機構要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07]15號)和《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改進和加強節能環保領域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銀髮[2007]215號)精神,細化綠色信貸政策,建立健全綠色信貸長效機制,創新和培育綠色信貸新的增長點,支持“兩型”社會建設,促進循環經濟、節能減排和低碳經濟發展。加強對國內CDM(清潔發展機制)市場、“綠色信貸”等碳金融業務研究,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發多種形式的低碳金融創新產品。嚴格授信管理,將環保評估審批作為授信和信貸準入的必備依據。堅持“綠色信貸”原則,運用市場化機制,促進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的信貸投入,對於不符合產業政策規定及市場準入標準、達不到國家環評和排放要求的項目,要嚴格限制新增授信。
八、改進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方式,擴大貨幣信貸政策實施績效
(十九)加強信貸視窗指導和風險提示。加大對行政區域內金融機構特殊優惠貨幣政策執行情況的指導力度,靈活運用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三農”和中小企業發展的信貸支持。制訂村鎮銀行使用支農再貸款管理辦法,支持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壯大,提升支農實力。不斷完善信貸預警監測分析制度,密切關注不同行業、地區和企業信貸資金的動態變化和風險狀況,及時向金融機構提示風險。總結信貸政策導向評估經驗,擴大信貸政策評估領域,全面推開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工作,注意運用信貸政策導向評估結果,引導金融機構調整信貸結構,最佳化信貸投向,提高信貸政策執行效力。
(二十)加強貨幣信貸政策執行環境建設。加強與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和社會主流新聞媒介的交流溝通,做好貨幣政策從應對金融危機狀態逐步向常態轉變的宣傳和引導工作,增強社會各界對金融巨觀調控的認識和理解。積極推動涉農擔保、保險、期貨、補償基金等風險分擔和轉移機制的建設,為金融機構有效支持“三農”和民生弱勢領域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廣泛開展社會信用宣傳專題活動,不斷完善信用教育和失信懲戒機制。繼續開展“信貸誠信企業”和“信用鄉(鎮)、村(社區)”評選活動,共同推進“誠信陝西”建設,為貫徹執行貨幣信貸政策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