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秧歌具有民族和地域性的一種傳統民間娛樂藝術活動,它起源於北宋時期,在北方屬於一種祭祀活動,又名“陽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北民俗
- 外文名:shanbeiminsu
- 來源:陝北
民間藝術,鬧秧歌,唱民歌,唱道情,大場子,小場子,打腰鼓,打蹩鼓,打胸骨,醜場子,踩高蹺,搬水船,打花棍,跑漢驢,放竹馬,耍龍舞,耍獅子,吹嗩吶,說書,剪紙,人生禮儀,年節風俗,社會禮俗,暖窯,行門戶,送湯,搭平伙,民風習俗,轉九曲,婦女習俗,民俗與紅棗,民俗與毛驢,民俗與信仰,修廟會,廟會,抽籤打卦,戲俗,貼倒福,行吃,破土,獻土,吃墳會,
民間藝術
鬧秧歌
鬧秧歌具有民族和地域性的一種傳統民間娛樂藝術活動,它起源於北宋時期,在北方屬於一種祭祀活動,又名“陽歌”。秧歌是南北文化交融的產物,在民間歌舞的基礎上發展而成。陝北秧歌經過陝北人民千百年來的不斷地創造作與加工,從內容到形式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具有一定的地方色彩,形成了黃土地上一種特殊的藝術品種,是陝北人民的一份寶貴財富,是中國文化藝術寶庫的一朵美麗奪目的奇葩。
按陝北舊俗,秧歌一般鬧到正月十五日之後就應該結束了,但現在有部分農村越鬧越上勁,總要鬧到正月二三十日之後才收場,此時的家什舊時由“糾首”(輪流差事,每年一次,每次一至二名,負責一年村內的公共事業),現在由專人來保管,俗稱“壓家什”。從此一年內除了有特殊情況外,誰也不能隨便尋出來亂敲打,這樣一年一度紅火熱鬧的新春秧歌就此落下帷幕。
唱民歌
陝北民歌流傳悠久,影響深厚,內容廣泛,形式多樣,大多產生於廣大的人民民眾的日常生活和風俗性活動中,它的語言樸實,節奏自由,粗礦激昂,奔放豪邁,悠揚動聽,旋律簡單,生動形象,是廣大人民民眾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心裡活動中的詩歌式創作,一般是口頭創作,口頭流傳,並在流傳的過程中不斷地通過加工、整理的一種民間藝術。
陝北民歌是陝北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因受人文、歷史、地理、環境等條件的影響,它反映了陝北人民各個時期心裡活動和思想面貌的藝術表現,是黃土高原這個特定地域內民族文化長期積澱的記錄,是陝北民族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較高的藝術價值,它以其獨特的旨趣、風格和魅力,直通整箇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道山深處。讓我們品嚼生活所賜予的辛酸、甘甜和醇美,喚起人們靈魂深處古老的沉澱,而又有永恆的的感情。
陝北民歌的種類較多,曲調甚廣,從形式上講,有優美抒情的的山歌,深厚寬廣的信天游,節奏強烈的勞動歌,流利暢達的小調,流傳民間的風俗歌、秧歌、酒麴、榆林小調、二人台及革命歌等;從內容上講有訴苦的,有愛情的,有歌頌的,是人們中間土生土長的民歌,是生活的見證,歷史的回音。各個時期的民歌都是各個時代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陝北民歌人們又稱為是“黃土之歌”
陝北——民歌的海洋‘民歌的世界。這一曲曲,一聲聲悠揚動聽的的陝北民歌像奔騰的黃河之水源遠流長,它不僅經久不衰地在陝北這塊神奇的田園中遊蕩,更會響徹中華大地、整個全球。
唱道情
陝北道情是一種古老的地方民間戲曲之一,它以清澗道情為主體,溶合了部分三邊道情和神府道情之精,滲透了部分草原文化之夜,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是黃土文化寶庫中的珍品,在陝北廣為流傳,農民尤為喜愛,與它結下了不解之緣,平時吟唱隨時可見,每逢春節之時彌甚遍地。
經過歷史的演變和發展,加之受當地民歌小調的影響,陝北道情通過藝人們不斷地加工提煉,形成了民間清唱形式的道情,被搬上了舞台。
陝北道情音樂優美,節奏明快,高亢雄渾,委婉清秀,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真正地體現了黃土文化的本質。特別是清澗的道情在全國有著較高的聲譽,因而清澗被人們稱為是道情的“窩子”,在這“窩子”里的男女老少都有幾刷刷(有本事)哩。很多評論家評論“清澗道情樂悠悠,男女老少都會吼,隨口流唱不斷頭,盡情歡樂不知愁”。
大場子
大場子也叫“大秧歌”,古時也稱轉大套,它規模宏大,人員較多,是在過街及大廣場等場合下進行的集體性歌舞表演活動,也是秧歌表演中最壯觀,最熱鬧、最豐富、最有吸引力場面之一。
大秧歌無論新舊都要突出一個“美”字,則技巧精湛,舞姿優美;發揮一個“活”字,則要動作流利,身子靈活;強調一個“快”字,精神飽滿、情緒歡快;做到一個“齊”字,則步調一致,動作整齊。這樣會使整個場面生動活潑,狂歡矯健,情緒快樂,熱鬧非凡,給人民腦海里爍於一個美好的印象。
小場子
小場子是在大秧歌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是在大秧歌的精華,具有一定的地方性、獨立性,在技巧上顯得更加精湛;在情緒上顯得更加飽滿,在民間舞蹈藝術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低位,是廣大人民民眾最寵愛的,最喜歡的民間歌舞之一。
小場子有倆種:一種是“踢場子”,也稱“掏場子”,另外一種是“打輕家什”,表演的時間一般都是在晚上大場子(大秧歌)扭完之後由演員圍成一個“太陽圈”。然後再鑼鼓家什及嗩吶的伴奏下進行表演。整個場面文武結合,歌舞相配,這一招一式的獻藝露技,深受人們的歡迎。
小場子也唱秧歌,踢場子叫場子秧歌,打輕家什叫回回秧歌,有多少讓人大家都一起唱,有時外場的演員也幫助唱,新舊時代小場子秧歌有所不同。
打腰鼓
腰鼓,鼓框用木質成長圓形,兩端小腰部教粗,雙面蒙皮,是一種打擊樂器,用於民間腰鼓舞之用。
腰鼓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表演時動作輕鬆活潑,愉快瀟灑,幅度較小;武腰鼓表演時動作雄猛激烈,威狀狂歡,幅度較大。
提起腰鼓人們自然想到安塞。安塞縣素有“腰鼓之鄉”的稱謂,它於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形成了著名的“延安三鼓”。
安塞腰鼓它不僅打紅了陝北的角角落落,曾多次上省城,京都甚至漂洋過海到外國訪問演出。深受國內外人們的普遍歡迎和讚揚,榮盛全國,震驚全球。
咚咚的戰鼓聲,嗚嗚的嗩吶音。仿佛我們每個人又好像聽到那剛勁豪放,地動山搖,耳中不息,催人振奮的腰鼓之聲,它講世世代代地迴蕩在陝北這塊黃土高原和世界的天涯海角。
打蹩鼓
蹩鼓也是陝北流傳在民間中的一種鼓舞之一,它歷史悠久,源創始於古代先民們隊祖先和神靈的崇拜與祭祀,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與地方民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的原始功能日漸淡化,而其大眾化、娛樂化、參與化更加明顯,最終成為百姓們喜聞樂見的文娛活動之一。
蹩(方言是跳蹦之意)鼓主要流傳於延安地區的洛川境內,鼓框同樣用木質製成,並用紅漆染面,鼓面用牛、驢、豬皮而蒙。,直徑約2尺左右、高約1尺左右。
洛川是中國民間藝術“舞鼓之鄉”。洛川蹩鼓打響了國內、打紅了世界,它先後接待了法國、西德、澳大利亞等國外來賓和港澳同胞,還參加了世界旅遊節、國家和省藝術節、亞運會開幕儀式和建國55周年慶典等重大慶祝活動的表演,受到了國內外人們的普遍歡迎。
打胸骨
胸鼓也稱“花鼓”,源於山西晉南一帶,宋代後傳於宜川,在表演的過程中並得到進一步的創新和發展,目前在宜川一帶廣為流傳,鼓手遍及全縣,隊伍十分龐大,在全國名氣還不小。
宜川胸鼓曾多次獲獎,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讚揚和廣大觀眾的好評。
醜場子
醜場子,主要是表演蠻婆、蠻漢之間調情打鬥的二人場面。
踩高蹺
踩高蹺一般是新春之際,大型的慶祝活動及耍社火時在街道、廣場上進行表演,表演時在演員的兩條腿上各綁一根一米左右長的木棍,演員身體的全部力量都集中在只有幾平方厘米的木棍底端,因此表演時保持平衡是十分這重要的。
搬水船
搬水船是反反映在黃河渡口上的故事,一般是在晚上大場子結束後或者白天大秧歌在過街時進行表演,有時與戲劇相結合被搬上舞台。通過演員的引船、推船、停船、拐彎等惟妙動作真的像在水中行駛一樣,優雅歡快,同時也用唱歌、說快板、獨白、對白等形式進行逗趣取樂,整個場面充滿喜劇色彩。
打花棍
花棍也叫“渾身響”或者“霸王鞭”,主要流行於延安、富縣一代。花棍用木棍製成,一般長近四尺,粗不過一寸,花棍上鑿有很多空槽,槽內裝有二至四枚活動的麻錢(銅錢)或鋼環,為了美觀染成花節狀。
跑漢驢
跑毛驢,民俗又稱“趕毛驢”。因為毛驢和農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久而久之人們自然把它引進民眾文化生活領域之中,並一代傳一代延續下來。
跑毛驢不僅“跑”紅了黃土高原,它“跑”到了省城西安,“跑”到了首都北京,“跑”出了國門,受到了人們的普遍歡迎。
放竹馬
放竹馬在一馬童和一騎馬姑娘之間進行,一般宜在晚間扭擺大場子秧歌后進行表演。整個場面,生龍活虎,歡快熱烈,是人們最受歡迎的民間舞蹈之一。
耍龍舞
耍龍舞也稱“耍龍燈”,歷史悠久。據《陝北文化概述》中介紹:它源於皇帝時期,傳說當時有種《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由人扮演龍的形象,耍舞龍的習俗,通過長期的發展和演變終於形成了今天人們喜歡的民間舞蹈。
一般是新春正月、大型慶祝活動中在街頭或廣場上進行表演,耍舞龍開始由一名有一定武術的人手舉紅色圓珠球指揮“龍”,使它在鑼鼓家什的伴奏下一會兒騰空躍起,一會兒盤旋歡貫,一會兒猛衝直插,靈活奇巧,善於變幻,好似波翻浪涌,整個場面氣勢雄偉,熱鬧非凡,深受人們的喜歡
耍獅子
“耍獅子”民間也稱“抖獅子”、“獅子舞”。
耍獅子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的南北朝,至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因獅子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被人們稱“百獸之尊”,古人認為它能驅邪鎮妖,所以人們在舉行一些節目的活動中將舉上畫好的的獅子進行慶賀,在演變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今天的耍獅子。
吹嗩吶
嗩吶,民俗也稱“喇叭”,是一種民族樂器,它由桿子、碗子、篌子及哨子等部件組成,桿子由柏木或松木經油長期浸泡後製作,長1.2市尺左右,桿上並有八個眼;碗子由黃銅鑄成,長0.6市尺,篌子長0.2市尺,哨子是由嫩竿子桿製成。
陝北嗩吶經過多少年的演變和發展成為陝北的一種不可斷裂的傳統習俗,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低位,它反映在人民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當地特有的地方文化,喜喜樂樂的嗩吶聲在黃土高原上留下悠悠思緒,久旋不散……
吹嗩吶著,民間也叫“吹鼓手”或“吹手”,是陝北人民生活中一種常見的民間藝術形式,無論城鎮還是鄉下,凡遇婚喪嫁娶、開張慶典、喬遷新居、鬧秧歌、合龍口、鬧滿月、過周年、辦廟會及各種慶祝活動都需要雇上一兩班吹手來吹奏助興。
陝北嗩吶不僅吹紅了陝北的山山窪窪,村村鎮鎮,還吹出了省界,吹出了國門。陝北嗩吶名揚西歐,震驚中外,先後還為十幾部影片和電視劇作了嗩吶配音。可見吹嗩吶這古老流傳下來的民間以後之花不盡在黃土高原上格外嬌艷,源遠流長,將會吹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吹紅世界的天涯海角。
真是:黃河後浪推前浪,陝北嗩吶顯威壯,一代更比一代強,吹紅祖國把世界闖。
說書
陝北說書是古老流傳下來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它歷史有機。傳說在三皇時代就留下盲人說書,現在人們稱三皇為說書人的祖師爺。
說書,屬曲藝一種形式,說書人,民間又稱“書匠”。
民間說書一般有安樂書和還原書兩大類。安樂書其意大約是求人們在漫長的歲月中人口興旺,四季發財,消災免難,吉祥如意;還原書是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什麼不幸的之事,但沒發生特大禍災,其意是神靈保佑的結果,所以給某神靈許下一兩場(一場大約四至五萬星,三爐香為一萬星)書文給予回報。
陝北說書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較高的藝術價值,也是廣大人民民眾極為喜歡的一種文化活動,毛主席也很喜歡陝北說書,在延安期間曾聽過著名說書人韓啟祥的說書。同時它還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和激發感,民間有“說書唱戲勸人哩!”之說,就充分證明這一點。
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不斷發展,國家有關部門通過對書匠的整頓、培訓,有組織地進行下鄉輪流宣傳,不少地區還組織了專門的曲藝團,他們走鄉入城,甚至出國演出。確實書匠藝人們隊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活躍城鄉文化生活等方面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而那些迷信活動逐漸被破除。
剪紙
剪紙是中國民間裝飾工藝品之一,也是我國廣泛流傳的一種民間藝術,是在漢唐時期民間婦女即有使用金銀箔剪成方勝,花鳥貼在鬢角為首飾,後來逐步發展在節日中用紙剪成各種花草、動物或者故事人物,貼在窗戶或者門楣上作為裝飾,也有的作為禮品裝飾或者刺繡花樣之用。
陝北剪紙有著獨特的傳統風味,又是現實生活的寫照。新中國成立以後,陝北有不少的美術家對民間的剪紙進行了蒐集、整理、研究和介紹,使之有了更進一步新的發展。陝北剪紙在全國都很有名氣,有不少作品在國內外獲了大獎。安塞剪紙並集成大型畫冊,深受外賓的歡迎,1993年該縣被國家文化部名為中國民間藝術“剪紙之鄉”。
人生禮儀
喪俗
“死“有男有女,有老有小,有善死,有橫死等不同,有的重於泰山,有點輕於鴻毛,有的光榮而死,有的可恥而亡,有的後人悲傷,有的後人較好等各式其樣。在陝北人死後稱歿了、去世、逝世、過世、長眠、亡故、病故、病亡、身故、歸西、遇難、獻身、永別、長辭等。
上了六十歲以後的人死後稱謂老了、去世等。
比較有身份的人死後稱謂逝世、長辭等。
一般人死後稱謂歿了、亡故等。
非正常死亡稱謂遇難、身故等。
兒童死亡稱謂夭折。
為國家和人民利益而死的稱謂犧牲、獻身、就義、捐軀、殉國、殉難、殉職等。
我國的地緣遼闊,民族眾多。對於人死後的稱謂和喪葬也就不同,祭奠的方式方法當然也就區別大了。陝北的喪葬其本上都是土葬,其喪葬禮儀歷史悠久,而且隆重複雜。
年節風俗
因地域的差異,陝北的古老傳統節日大體可以分為農事、祭祀、紀念、慶祝等幾種,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並能牽動每個人的情感,反映出中華民族傳統的價值觀念、民俗心理和文化精神。
社會禮俗
暖窯
在陝北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無論城鎮還是鄉下有一種流傳千百年,即人人都深感興趣的風俗活動,那就是——“暖窯”。
“暖窯”其實是一種慶賀、恭喜的活動。當你蓋了新房,剛剛搬進的頭一天晚上,鄰里鄰居和親朋好友來恭賀。
然而不少問,究竟為什麼要把慶賀喬遷之喜,熱鬧快樂的民俗活動莫名其妙地又稱為“暖窯”呢?細想起來也是有道理,大概是陝北這個地方冬天太長太冷,人們吃盡了嚴冬的苦頭,受盡了寒流的折磨,通過暖窯之後,這新窯從人們的心理上便會真正地暖和起來。於是人們帶有非常強烈的心理活動,從主觀願望出發,便把這慶賀喬遷新居的活動叫為“暖窯”。
行門戶
凡受到別人家的邀請去參加他家舉行的婚事、喪事及一切慶賀祭祀的活動等都成為“行門戶”。
行門口這種事被人們認為是一件非常莊重的大事,無聊誰家發出的邀請,不管是親戚也罷,朋友也好,都要按時報到不得有誤。
在行門戶期間不能隨便偷走,私自離開,如果有特殊情況要提前走時,首先要給總管或事主家打招呼。
送湯
每當自己的親戚朋友或鄰里鄰居生下娃娃時,免不了要給送上些麵食、營養補品,讓做了月子的媳婦在月子裡食用,以便滋補身體並有充足的乳汁,讓娃娃能夠吃飽。人們把這種民俗活動叫“送湯”或“添奶”。
送湯是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民間習俗,也是一種民風禮儀,通過此禮儀它能加深人們互相之間的友誼,所以在陝北這塊神奇的土地上一代一代地至今流傳,經久不衰。
搭平伙
陝北的民間有一種叫“搭平伙”的習俗。
什麼叫搭平伙呢?從字義上講,搭是在一塊,平伙,是平吃,合起叫一塊平吃,說具體一點,就是相好夥伴們相聚在一起吃喝的一種方式。那為什麼要搭平伙呢?其一、大約是以前人們在困難時期,家中的粗茶淡飯吃厭了,時長日久換一換肚皮。其二、它有一層更深刻的含義,就是村中的男子漢一種特殊和交際方式,可更進一步地增進相互之間的友誼和感情。
搭平伙在八十年代前極為盛興,八十年代後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平時都吃的飽心壓肚再不愛那口吃喝,加之人們交際方式的改變,所以搭平伙的習俗比以前要少的太多太多,部分地區基本有名無實。
5. 登客來客禮俗
民風習俗
轉九曲
“轉九曲”民間也稱“轉燈”,它屬於一種民間風俗性祭祀活動,人們為得是求神靈保佑,在一年內驅逐邪魔,消災免難,人畜平安,五穀豐登,安寧健康,幸福美好。
轉燈一般設在正月十五元宵之夜進行,部分村莊也有固定日子,如正月初五、初七、初八、十三等,也有不少村莊在正月鬧起秧歌后,或外村秧歌隊進行慰問之時,隨便進行,沒有固定日期。
婦女習俗
以前受“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在陝北男主外,女主內的風俗習慣已根深蒂固。
改革開放以後婦女得到徹底性解放,男女平等,婦女能頂半邊天。關於禁忌,有的逐漸被拋棄破除,有的被納入精神文明的行列繼續沿用。
民俗與紅棗
紅棗是陝北的一大特產,主要分布在陝北的黃河沿岸和無定河下游地區,它栽培簡單,適應性強,結果早,見效快而又耐旱,民間有“天旱收葛針”之說。紅棗的營養價值和食用價值也特別高,被人們稱為“果中之王”,是人們延年益壽的營養補品;度荒充飢的救命食品;饋贈親朋的美好佳品。
隨著改革開放的潮流,商品經濟的發展,棗鄉人民經過多年的論證,引技術、進設備、走上紅棗產業化的新路子,以紅棗為原料加工成的蜜棗、熏棗、酒棗、烤棗、灘棗、香酥棗、豆沙棗、紫晶棗、棗酒及棗汁等,產品暢銷不衰,並在各地大中城市擁有了廣闊的市場,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廣大棗農靠紅棗過上了紅火美好的日子。
陝北的清澗1995年還被國家農業部、林業部等單位正式命名為中國紅棗之鄉。
民俗與毛驢
提起毛驢人人皆知,特別是佳縣米脂驢馳名各地。
毛驢是陝北農村中一種普遍的生產和交通運輸工具之一,陝北人祖祖輩輩都離不開它,不管其歷史追溯到什麼時期,它對人類做出的貢獻是甚大的。
總之,毛驢在生產習俗和人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農民都願養它。
民俗與信仰
信仰是對某種宗教主義的極度崇拜和尊重,相信並崇拜超超自然的神靈,是支配著人們的日常生活的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在人們頭腦中折射、虛幻的反映,並之為行動的準則,也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動物的異常活動,天氣的反常的現象,這一切分別是由動物的生活規律和自然條件的變換所引起。但在過去落後的年代裡,人們往往誤認為這某種異常的出現,是某種事情凶吉的前兆,是神鬼對人凶吉的警告和啟示。所以某些人利用這種異常現象的出現,用它來偏財詐錢,欺騙人們。在科學發達的今天,經過科學家們的深解細研,對此類的變化有著科學的論證。陝北的信仰和禁忌其多甚廣,隨著倆個文明的不斷發展,流傳在民間的部分信仰已被逐漸破除,部分已被納入人們的生活之中已成風俗。
修廟會
過去的陝北因受天災人禍的侵襲,人們普遍崇拜神靈,所以各地普遍修起了許多廟宇,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平均每個村莊擁有廟宇兩座,有的修建的還特別豪華。
修廟宇首先由會長提議,並召集全體村民商量通過後在選好的地址上,請陰陽先生通過擺羅盤、定方位,然後選擇個黃道吉日方可動工。
廟會
古老的陝北因自然條件惡劣,天災時有發生,加之人禍並舉,幾乎把老百姓推進了地獄之門,所以,飽受多災多難折磨,過著貧窮痛苦的老百姓出於崇拜、相信超自然神靈的強欲心理活動,利用宗教這一民族信仰,在各地修建起大大小小不通的廟宇,如玉帝廟、觀音廟、老爺廟、娘娘廟、財神廟、龍王廟、山神廟等等,這些不僅歷史悠久,其規模也盛大,目前有的還沒國家及省市縣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延安的清涼山、佳縣的白雲山、榆林的青雲山、神木的二郎山、鎮川的黑龍潭等多不可舉,求神靈保佑期盼過上一個家庭平安、吃穿有餘、安居樂業的美好幸福生活,然而千百年來在各地逐漸形成了一種廟會文化。
抽籤打卦
廟堂內的神像默默無言,享受著人們的敬奉的香菸,錢財,可是人們要知道神靈提示的吉凶、福禍就須到神像前抽籤問卦。
抽籤:簽用竹竿製成扁狀形,並刻上有上上、大吉、中平、中下、下下等字和簽號,然後裝入簽筒。抽籤時香客首先跪在神像前,點香、燒裱後,敘述抽籤原因後,短期簽筒緩緩地搖動,反覆幾次,最後跳出來一根簽來,然後根據簽號到簽譜查閱此簽的內容方可得知神靈給你的“提示”,有事因簽沒抽好重新抽一簽直至理想為止,不過最多抽三簽。簽各廟有各廟的簽,其數量也不同,內容也不一樣。
卦:卦是用柏木製成,長約五至六寸,粗一寸左右,按乾、坎、垠、震、簨、離、坤、兌八卦排列,製成八面,上面分別寫上具體內容,當然各廟又有各廟的卦。
抽籤、問卦,源遠流長,至今在陝北的各個廟會上盛行不衰,求子治病、升官謀望、家寨行人、經商婚姻、祈雨賜福等等,都要抽籤問卦。
戲俗
提起唱戲,對於每個善被人來說都十分感興趣,無論男女老少都特別愛看,不光在戲場裡看,在家裡端著飯碗就電視裡播放的還放不過去,老年的那古典戲久看不厭,年輕的那年代時管不煩,被稱“戲迷”綽號的隨處可見,到處都有。
陝北的戲劇種類也很多,大戲有秦腔和晉劇兩種,基本都是古典的,演這種戲需演職人員較多,而服裝道具也複雜,表演藝術較難,一般只有大戲班才能完成;而小戲卻很多,基本上都是現代的,有道情、眉戶、秧歌劇、婉婉腕、小品、二人台、三句半、快板等等,演這些劇目演職人員較少,服裝道具簡單,表演藝術容易,除了大戲班演一兩台綜合性文藝晚會外,大都由小型的戲班在演。
貼倒福
福是衣豐食足,美好歡樂,和睦團結的象徵。多餘人們在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在見方的大紅紙上寫幾張或在市場上買幾張大大的福字顛倒貼在門窗或窯內的牆壁上。相傳把福字貼倒了,就寓意“福到了”。
倒貼福已成為中華民族恩華的又一景觀,同時也符合我們民族期盼吉祥如意的心理狀態,深受國人的喜愛,所以一直沿襲至今,久盛不衰。
行吃
提起“行吃”(討飯)這個話題,大家便會說那是家裡太窮的結果,事實並非如此,我所說的行吃和社會上那些行吃的表面形式基本一樣,而含義卻大大不同,這也是千百年來流傳下的一種民俗。
之前人們處於唯心主義的想法,把孩子的生死存亡交個上帝保佑,部分貴族的娃娃等長到三四歲的時候在大人的引導下到別家“行吃”直到十二歲的時候。
破土
“修窯蓋房,一世最忙”。當你選擇好合適的地方需要修窯蓋房時,首先請風水先生(陰陽)通過“羅盤”(指南針)的方式來定方看向,看是否能修造,如能並在動土修造的這一天,主人要帶香裱,祭食,祭酒到所選好的地方點香、燒裱、供祭食、叩頭祭祀,向當地土神告知,將要在此動工修造,求神靈在今後的修造的日子裡,保佑人畜平安、順心順意,然後就可以動工了。這種流傳千百年的風俗習慣人們稱為“破土”。
另外,在喪俗中,打墳墓之前也要舉行同樣的儀式,也叫“破土”。
獻土
獻土,民俗又稱“安土神”。而土神,民間又稱是“家神”,它的“人物”是保佑這家人的平安,若這家人萬一有什麼災難,就是靠土神來“搭救”,所以人們對新修的住宅,或是住了多年的舊居都要舉行安土神儀式。
安土神是有一定的時間,是藉助土神還位時才能舉行。
吃墳會
在陝北民間有一種同族集體性祭奠過世先輩的特殊活動加“吃墳會”。吃墳會並不是每年舉行一次,一般是根據祖先留下財產的多少而決定,有時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舉行一次,時間一般是在清明節,也有少部分在農曆的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舉行。
祭奠祖先知根報本。通過吃墳會這種傳統的習俗,既緬懷了先輩,同時也增強了家族的團結友好,甚至能消除了相互之間以前存在的一些矛盾。隨著社會的變化,這種風俗在各地都基本破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