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腎病、尿毒症的病因病機出發,採用標本兼顧、辯證綜合施治的思路,改進了中醫藥屆採用活血化瘀、養陰益氣等單一療法。
腎的“原”、“濁”辯證,降濁還原療法的機理,
腎的“原”、“濁”辯證
腎左右各一,命門附焉,內臟元陰元陽,為水火之髒,其經脈絡膀胱,與膀胱互為表里。腎主藏精,為人體生長`發育`生殖之源;為生命活動之根,故稱為先天之本。腎主五液以維持體內水液的平衡。腎主骨,生髓,以使骨堅齒固,腦充發榮,精力充沛。腎與其他臟腑的關係亦至為密切,腎主納氣,氣根於腎而歸於肺,故有助於肺之吸氣和肅降;腎水上濟於心,心火下交於腎,水火既濟,則陰陽平衡;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脾之健運,有賴於腎陽之溫噀,而腎氣之充沛,又需脾胃之補養,肝腎同居下焦,肝木需賴腎水之濡養,腎經充足,則肝亦得滋養。膀胱主蓄津液,化氣行水,但膀胱之氣化,則需腎氣之蒸騰。此為中醫所談腎之原。
若稟賦薄弱, 勞倦過度,房事不潔,生育過多,久病失養,“五臟之傷,窮必及腎”,損傷精氣,而生多種疾病。如腎陽虛衰,關門不利,氣不行水,水濕內聚,或泛濫肌膚,則為飲為腫;下元虧損,命門火衰,則為陽痿、五更泄瀉;腎氣虧耗,封藏無權,固攝失司,常致滑精、早泄、小便失禁;氣不歸元,腎不納氣,則喘逆、短氣;勞傷日久,真陰虧虛,水不涵木,肝腎不足,可導致眩暈、耳鳴、以及下消等病症;腎陰耗傷,陰不濟陽,心火上越,、心腎不交,可導致虛煩不寐、心悸健忘、潮熱盜汗,甚至牙宣、夢遺等病症。腎陽衰憊,氣化不及州都,可導致癃閉。此為中醫所談腎之濁。
降濁還原療法的機理
閻光昌主任認為:濕、熱(寒)、毒、淤的阻滯和臟腑功能虛損導致腎濁,邪毒的阻滯以蛋白尿、潛血、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為主要表現,虛損以脾虛腎損為主。脾虛腎損是本,蛋白尿、潛血、血肌酐、尿素氮是標。邪聚正散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由於邪盛是導致腎衰加重的直接原因,故因以祛邪為基本治療法則,從免疫學角度上講是促進滯留於腎小球上的免疫複合物的排出,增強腎臟的封藏功能,達到自然修復,排出毒素(肌酐、尿素氮)的同時,尿中蛋白、潛血,管型等逐步消失。它們之間又有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的辯證關係。因此,降濁解毒、健脾益腎是整個病程的治療原則。
降濁還原療法是從腎病、尿毒症的病因病機出發,採用標本兼顧、辯證綜合施治的思路,改進了中醫藥屆採用活血化瘀、養陰益氣等單一療法。糾正了西醫界治標不治本的透析療法。方中不採用中醫臨床習用的木通、大黃、半夏等有損氣血之藥,做到方劑辯證,方證對應,較之認為慢性腎衰是腎陽虛,並力主溫陽的治則;較之以西醫界透析療法,均是一個較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