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耳

附耳

附耳(accessory ear),俗稱小耳朵,為位於耳屏前方的贅生組織,常出現於耳屏至口角的連線上,是由第一鰓弓發育異常所引起的。附耳的形狀、大小多種多樣,多數還含有軟骨組織,有的與耳軟骨相連,有的則伸入到面頰部皮下組織,或深及腮腺筋膜上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附耳
  • 外文名:accessory ear
  • 拼音:fù ěr
  • 注音:ㄈㄨˋ ㄦ
  • 釋義:貼近耳朵
  • 來源:《淮南子·說林訓》
詞語概念,基本信息,基本解釋,引證解釋,治療方法,治療方案,術前準備,手術過程,術後護理,

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詞目:附耳
拼音:fù ěr
注音ㄈㄨˋ ㄦˇ

基本解釋

[move close to sb.’s ear] 貼近耳朵。
附耳私語。
遂與諸將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三國演義》

引證解釋

1. 貼近耳朵。指竊竊私語狀。
淮南子·說林訓》:“附耳之言,聞於千里也。” 高誘 註:“附,近也。近耳之言,謂竊語。” 唐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丁寧附耳莫漏洩,薄命正值飛廉慵。”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一回:“(費)無極又附耳密言曰:‘秦婚之事,久則事泄。若遠屏太子,豈不兩得其利?’平王恍然大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五回:“博如又附耳教了這甚么法子,方才暢飲而散。” 周立波 《懶蛋牌子》:“栽花先生擺擺手……又把身子靠近他附耳低言道:‘他才辦事。’”
2. 將耳朵貼近物體(細聽;竊聽)。
前蜀 朱希濟 《妖妄傳·素娥》:“忽於堂奧隙中,聞蘭麝芬馥,乃附耳而聽,即素娥語音也。” 宋 吳淑 《江淮異人錄·耿先生》:“上自起,附耳聽之,果聞滴瀝聲。”
3. 星名。

治療方法

治療方案

治療方法是將附耳切除,並切除其含有的軟骨組織,適當調整創口縫合。附耳患者常伴有同側面部發育不良,因此在切除軟骨時可僅將其隆起部分切除,面部皮下部分則保留,以免加重面部畸形。對於耳屏前方,並於耳屏融合在一起的附耳,則可在切除時可以利用其再造耳屏。一般沒問題,應該不用手術。耳前長著這么一塊東西自然是個缺陷,雖然不痛不癢,多數人都因為影響面容而要求手術治療。手術只需要將這一塊突出於皮膚的贅生物切除,若同時存在耳前瘺管,一般不用深挖軟骨根源,手術較簡單,時間短,術後數日傷痕會逐漸消失。
附耳

術前準備

1、手術前兩周內,請勿服用阿斯匹林,其會降低;血小板凝血功能
2、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患者,應該在初診時翔實向醫生告知病情,以便應診大夫確認手術方案;
3、手術前確定身體健康,無傳染性疾病或其他身體炎症;
4、女性要避開月經期.孕期以及妊娠期;

手術過程

副耳的整形治療很簡單,手術時只需切除副耳的肉贅並去除內含的軟骨就可以了,如還有過多的皮膚,則還應進行去除或行Z成形術方能收到較理想的美容效果。

術後護理

1、耳部手術後,病人應防止污水(洗頭、淋浴、游泳時)進入耳內,以免手術腔繼發感染。
2、注意保暖,儘量不感冒,以免發生中耳炎
3、如並發麵癱,眼睛不能閉緊,為保護角膜,晚間應眼膏並加戴眼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