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價值,文物現狀,歷史沿革,現狀與價值:,
歷史價值
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45年)創建。
陀羅尼經幢用青石雕刻對接而成,由座、身、剎三部分組成,八樓七級,通高6米,壯若石塔;基部刻有舞獅,柱頂八角盤上刻有伎樂人;第四節龍柱上刻有樓台和侍女等。 陀羅尼經幢刀法嫻熟,刻工精湛,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基座上刻有舞獅。幢身最下一節刻《陀羅尼經》,楷書。幢頂八角盤上刻伎樂人、飛天和人面獸身的舞蹈形象。第四節幢身上刻樓台亭閣和仕女,再上兩節雕有一佛、二弟子,最上為葫蘆形剎。所有雕刻,形象生動,刀法嫻熟,工藝精湛,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後晉在中國歷史上是個短命的封建王朝,其石刻藝術存世極少,故此幢十分珍貴。
文物現狀
該幢原立於室外,後來衛輝賓館在其原處建造大廳,使其置於大廳之內,方才避免了日曬風吹帶來的損傷。
歷史沿革
寧境寺原名為寧靜院,五代後晉開運二年(公元945年)開始建造。宋代時寧境院曾得以保留。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七月,明朝大將徐達、副將軍常遇春,征伐河北之軍,攻占衛輝後,寧靜院一度毀於戰火之中。明王朝建立後,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寧靜院在舊墟上被重新修起,並將院改為寺,同時置僧綱司,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當時衛輝府又分別翻修和重建了寧境寺,寧境寺在原有規律的基礎上再次得到了擴大。清軍入關後,清王朝為了麻木和禁錮人們的反清思想,除加以保護寺院外,並且仍置僧綱司。清朝滅亡後,寧境寺又再度毀於戰火和人為毀壞之中。現其它建築已不復存在,獨石刻陀羅尼經幢完整遺留了下來。
現狀與價值:
陀羅尼經幢,現存整座建築高6.50米,由幢座、幢身及幢頂三部分構成。
幢的基座分為二層,底層是直徑為1.50米的須彌座,總高為1.80米,底層須彌座的下枋為方形,下梟雕有十六瓣覆蓮裝飾,中間束腰部分為八角形柱體,上枋雕成十五瓣蓮花形狀。上層須彌座的束腰部分也為八角形柱體,與底層中間束腰部分一樣,八個角上各雕有壺門一個,內有雕像一尊,似為使樂人。再上枋為八角形,上雕覆蓮。
幢身繫上細下粗的八稜柱體,高1.70米,上部每面闊0.20米,直徑0.46米,下部每面闊0.22米,直徑0.52米。它的八面皆刻有陀羅尼經文。在幢身的正面(南面)首行楷書陰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序”九個大字。從第二行開始刻經序,每面刻九行,足行一百一十五字,最後一面尾行刻“□晉開運二年歲在□已二月二十九日丙□”。從而證實了該經幢的建造時間為後晉開運二年(公元945年)。
幢頂部可分為七層,總高3.88米。第一層,接幢身之上,可分兩面部分。下部為圓柱狀,環刻淺浮雕圖案。上部為一八角形寶蓋。第二層為一圓柱體。繞柱雕有五條盤龍,南面正中開一尖拱形小龕,龕內所雕坐佛造像,已不存在。第三層分上、下兩部分。下部為八角形體,底部有八個斜面,上雕八個飛人正凌空飛舞,衣帶飄揚。上部分圓形,繞四周雕刻有四組建築,四組建築之間用以迴廊聯結。第四層可分三部分。下部為一圓形仰蓮小座、中部分方形柱體,四面均有雕像一鋪。上面為圓形仰蓮狀小蓋。第五層有三部分組成。下部分圓柱體,繞圓柱淺浮雕有六組獅首銜環,之間有纓絡聯結。中部為八角形柱體,每隔一面刻有長方形淺龕,龕內各雕有一力士像,在素麵上刻有楷書文字,但多已漫漶,中部為一八角形屋頂狀寶蓋,在八稜體的截面上刻有“回”形圖案,頂部每面雕有瓦壠七行,檐下刻有角梁,飛檐,刻工精細,比例協調。第六層也有三部分組成。下部為雕刻的多層仰蓮圖案,中部為一風化的柱體,上部為圓形寶蓋,在寶蓋的邊緣鑿有八個圓形小瓦,似是掛風鐸而致。繞圓雕有帷幔形狀淺浮雕,第七層為一完整的葫蘆形寶珠。
作為經幢建造的起始,是自唐代以後建造之風才開始盛行。有為功德鐫造的陀羅尼經幢,也有為紀忥僧德的墓幢,而五代之後晉國祚非常短促,與歷代相比,只能稱得上是曇花一現,因此所留遺物少之甚少。衛輝之陀羅尼經幢,承唐代經幢之衣缽,啟宋代經幢之先風。整個經幢布局嚴謹,人物造像逼真,真實地展現了當時的佛教文化。它巧妙地使用高浮雕,淺浮雕、圓浮雕相結合的手法,完整地體現了當時的雕造技術,堪稱極佳的石刻藝術品,而它作為一個時期——五代之後晉遺物的完整保存,就顯得更為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