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古巴作家阿萊霍·卡彭鐵爾享有拉丁美洲第一小說家的美名。
1949年他出版的中篇小說《
人間王國》為拉美文學掀開了新的一頁。
還在四十年代,阿萊霍·卡彭鐵爾(Alejo Carpendier 1904一1980)這位拉丁美洲文壇上的巨匠就已與此大陸的兩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瓜地馬拉小說家米格爾·阿斯圖里亞斯和智利女詩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齊名了。但是,我國介紹他卻較晚,即便到了八十年代出現全國拉美文學熱的時候,也只是有幾個卡彭鐵爾的中短篇譯過來,這不能不說是我們拉美文學界的一大缺憾。
卡彭鐵爾與法國超現實主義作家和理論家過從甚密。他認識到通過超
現實主義手法可以涉足拉丁美洲傳統小說無人敢於問津的魔幻與神話世界。在文學上主張在吸收、借鑑歐洲超現實主義的同時牢牢植根於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反映本大陸的現實。他認為西方文化在發現拉丁美洲這件事上,超現實主義作家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卡彭鐵爾這樣說過“ 美洲的年青人必須深刻地認識到歐洲現代文學藝術的代表性價值。但認清這一點並非為了進行一項令人嗤之以鼻的亦步亦趨的模仿工作,抄襲大洋彼岸的某些範本,寫出像某些人寫出來的那種既無激情又無風格的小說,而是為了達到技術上的深度,通過分析,找到建設性的、善於把我們拉美人的思想和情感更有力地表達出來的方法。” 他的最突出的創作藝術特點則是在堅持表現重大子會題材的同時,把社會和歷史現實放到以印第安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為基礎的魔幻的神奇的氣氛, 加以表現。
1959年
古巴革命勝利,卡彭鐵爾返回故土,成為古巴文學
藝術界的領軍人物。我們從他的作品中聽到了拉美文學爆炸的先聲。
人物生平
1904年,阿萊霍·卡彭鐵爾生於哈瓦那, 童年在哈瓦那度過,後進哈瓦那大學攻讀音樂和建築學,並赴巴黎求過學。他的父親是僑居古巴的法國建築師,母親是俄國人,外語教師。由於受父母的影響,卡彭鐵爾自幼愛好文學藝術。
1920年十六歲時就參加先鋒派作家集團,十七歲時便已經在哈瓦那各重要報刊發表作品,以從事新聞職業謀生。
二十二歲時,他應邀參加在墨西哥舉行的拉丁美洲新聞家代表大會,以其出眾的才華引起了與會者的關注和讚賞。
從1924年起,他擔任古巴重要雜誌《廣告》的主編,並投身於政治運動。
1928年參加古巴詩人胡安馬里內略創辦的文學雜誌《前進》的編輯工作,同年因反對馬查多獨裁統治被捕入獄,後靠法國詩人羅伯特·德斯諾斯幫助秘密逃往巴黎,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才回國。
1933年,他在西班牙馬德里出版了在獄中寫出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埃古—揚巴—奧》(拉丁美洲黑人土語,意為“耶穌,拯救我們”)。這部對古巴黑人生活與文化寄予深切同情的紀實體小說為他爭得了榮譽,使他在文壇上初露頭角。
流亡巴黎期間,他有幸結識了智利詩人巴勃羅·聶魯達、法國作家路易·阿拉貢、艾呂雅和法國著名超現實主義理論家安德烈·布魯東,還同瓜地馬拉作家米格爾·阿斯圖里亞斯一道創辦了西班牙文雜誌《磁石》,由他任主編。
1939年以前,他往返於巴黎和馬德里之間,從事文學創作和音樂理論研究。
1940年回國後他執教於哈瓦那大學。
1941年他去了委內瑞拉,在那裡寫出了傑作《消失了的足跡》。
1943年他旅居海地,詳細考證了十八世紀的海地獨立革命,寫出了於1949年問世的中篇小說《人間王國》,該書生動地描述了海地暴君亨利·克里斯托夫的故事。1959年古巴革命勝利後,卡彭鐵爾帶著寫就的《光明世紀》原稿回國,此後的二十年,他的政治和文學創作生涯基本上是在古巴度過的。
1980年4月24日,阿萊霍· 卡彭鐵爾病逝於巴黎,其遺體由古巴政府運回,古巴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國葬。
個人作品
卡彭鐵爾的作品基本分為兩大類,即音樂類和小說類。
音樂類——根據法國音樂家莫里烏斯·弗朗索瓦·加亞爾的樂曲創作的三個劇本《安德列斯群島的詩》(1928)、《揚巴—奧》(1928)和《黑色的激情》,還有《古巴音樂》(1946)。
小說類——《埃古—揚巴—奧》(1933)、《人間王國》(1949)、《消失的足跡》(1953)、《追蹤》(1956)、《時間的戰爭》(1958)、《光明世紀》(1962)、《方法的根源》(1974)、《巴羅克音樂會》(1974)、《春天的獻祭》(1978)《豎琴與陰影》(197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