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菲耶里

義大利劇作家。 1749年1月16日生於一個貴族家庭。青少年時期曾到義大利各地和歐洲大陸旅行6年,1772年定居都靈,潛心研究古典文化和啟蒙主義文學,並開始用義大利文和法文寫作。第一部悲劇《克莉奧佩特拉》於1775年在都靈公演獲得好評。 1803年10月8日在都靈逝世。

基本介紹

  • 本名:阿爾菲耶里
  • 出生地:義大利
  • 出生時間:1749
  • 去世時間:1803
簡介,生平,作品,

簡介

阿爾菲耶里

生平

法國啟蒙主義思想和文學的潮流使阿爾菲耶里奮發寫作。1775~1790年間,阿爾菲耶里的創作達鼎盛期,寫出許多政論、詩歌和21部悲劇。他的悲劇大多取材於古代或中世紀歷史、神話和聖經。《腓力》(1776)描寫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強占王子堂·卡洛斯的戀人伊莎貝拉為妻,後又施展陰謀詭計,把王子夫婦迫害致死的故事,對兇殘、冷酷的腓力痛加鞭撻。《老布魯圖斯》(1787)、《小布魯圖斯》(1787)寫古羅馬元老布魯圖斯反抗暴政、大義滅親的事跡,著重刻畫一個獻身民主、自由的英雄形象。《維吉尼婭》(1778)也是從古羅馬政治生活中擷取素材,敘述羅馬平民反抗暴君克勞迪烏斯的故事。克勞迪烏斯覬覦平民女子維吉尼婭,激起人民與統治者的衝突。這些悲劇貫串著啟蒙主義精神,反映出當時義大利人民對民主政治的嚮往。

作品

《掃羅》(1782)和《彌拉》(1786)是另外兩部很有影響的悲劇。《掃羅》以聖經故事為依據,描寫以色列王掃羅一心維護自己的權力,又嫉賢妒能,重用裡通外國的□臣,迫害忠心耿耿、年輕有為的大衛,以致眾叛親離,在同非利士人作戰時兵敗自刎的故事。《彌拉》取材於古代神話,描寫錯綜複雜的感情造成的精神痛苦。人民同暴君,民主同專制鬥爭的主題淡化了,個人的孤獨、傲慢、忌恨和恐懼交織的內心痛苦,在這些劇作中得到淋漓盡致的刻畫。這是作者貴族自由派思想的表現。
阿爾菲耶里的悲劇嚴格遵循古典主義的創作原則,由於注進了新的啟蒙思想,情節雖簡單,但飽含政治激情,人物雖少,卻性格特徵鮮明;台詞用韻文寫成,語言精美、典雅。他的悲劇對義大利戲劇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並為即將到來的民族復興運動起到製造輿論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