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芒絲(阿爾芒斯)

阿爾芒絲

阿爾芒斯一般指本詞條

《阿爾芒絲》是法國作家司湯達創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了貴族青年奧克塔夫與現實社會格格不入,最終服毒自盡的故事。

《阿爾芒絲》小說的副標題是《1827年巴黎沙龍的幾個場景》。書中主要通過貴族德·博尼維夫人沙龍的幾個場景的生動描繪,揭露了在政復辟時期“賠償法案”通過前後,封建貴族的反動嘴臉及其腐朽糜爛的生活,嘲笑了這個“最缺乏生命的階級”妄圖使歷史車輪倒退的各種醜態,再現了復辟時期封建貴族倒行逆施的圖景。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阿爾芒絲
  • 外文名稱:armance:ou quelques scenes d'un salon de paris en 1827
  • 作品別名:阿爾芒斯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法】司湯達
  • 首版時間:1827年
  • 字數:1460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主人公奧克塔夫出身貴族家庭,才貌超群,是上流社會裡的出色人物。但他落落寡歡,對周圍環境難以忍受,只有表妹阿爾芒絲是紅顏知己。阿爾芒絲是個被收養的孤兒,性格堅強,與貴族上流社會格格不入。奧克塔夫與阿爾芒絲由於情投意合而彼此相愛。後來奧克塔夫經濟地位發生變化,從而引起兩人的愛情波折。奧克塔夫的母親彌合了他倆的裂痕。但婚後不久,奧克塔夫聽信了別人對阿爾芒絲的誹謗,離家出走,在前往希臘途中,因痛苦失望而服藥自盡。

創作背景

1814年拿破崙垮台,波旁王朝復辟,司湯達被“掃地出門”。復辟貴族的倒行逆施激起他的強烈仇恨。他把對外屈膝投降、對內復辟倒退的波旁王朝稱為“發臭的爛泥”。作為大革命時期社會經濟地位不穩的中小資產階級一個謀求出路、切望改善地位的知識分子,司湯達深切地感到拿破崙帝國更適合他的需要。而波旁王朝不僅違反他的一貫的政治信念,也直接損害了他的切身利益。這種社會階級地位決定了他以波拿巴主義的批判態度去對待覆辟時代。因此,反對復辟倒退一一成為他率先創作《阿爾芒絲》的鮮明的批判意圖。雖說到1827年他寫《阿》時已年逾四十四歲,“許多風暴、激情和失望都過去了:那照徹革命雅火的少年時代、雅各賓黨的宣誓、拿破崙的大軍、焚燒中的莫斯科”,但他鬥志猶存。他與一些資產階級文化人為伍。經常在自由派的文藝沙龍里評論時事,以具有大膽深刻的思想著稱。正是在資產階級與封建貴族階級爭奪統治權的激烈鬥爭中,形成了他先進的政治立場、觀點,鍛鍊了他善於透觀社會現象中內在政治意義的敏銳目光;也正是復辟時期受壓制的社會地位,決定了他深刻的反對派情緒。這些條件使他在走上創作道路後很快顯示出思想的深刻與批判的特色。《阿爾芒絲》是司湯達向貴族階級發起的第一次進攻,也是他長期以來形成的政治、文學見解在小說創作中第一次表現,這對他創作高潮的到來在思想和藝術方而作了初步準備。

人物介紹

奧克塔夫
奧克塔夫是貴族階級的逆子,是個哈姆雷特式的青年人。他像莎士比亞筆下的那個著名的王子那樣具有“碩長的身體”、“高雅的舉止”,還有一雙“烏黑的美妙無雙的眼睛”。他畢業於著名的巴黎綜合工科學校,他聰明穎慧、才智高超、博覽群書、出口不凡,是一個出色的人物。他雖擁有貴族頭銜、高貴門第、巨額遺產這些在上流社會被視為榮華富貴的條件,但卻對這些無動於衷。他的種種行為、思想與本階層格格不入,他的種種行為與思想被所屬的貴族階級排斥,這更增添了他內心的痛苦和憂悶,從貴族階層的角度出發,可以看出它是完全是一個本階層的邊緣人。
奧克塔夫是司湯達小說中“邊緣人”形象的第一人,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邊緣人”的特徵和心態。作為與社會處於對立狀態的人,作為貴族階級的佼佼者,奧克塔夫是憂鬱而痛苦的:一方面,理智和歷史觀使他產生了負罪感;另一方面,復辟王朝的現實,本階級其他成員的表現又使他厭惡與失望。他極為遺憾地意識到他“所看重的東西”,即舊的秩序即將失去,又極為不安、極為惶恐地等待著“將要發生的東西”,即新的革命的到來。他感到他屬於“將要失敗的一方”。他說:“我們就像是基督教行將征服一切的時刻那些異教的祭司。今天我們仍在迫害別人,因為警察局與財政大權在我們身上。但明天也許受迫害的就是我們。”他的反叛也在於他敢於同自身階級決裂,卻因為貴族的軟弱性而無法把自己的願望變成堅強的行動,所以只能陷入猶豫之中.這是王政復辟時期法國青年普遍的現狀。“對外在的現實生活的反感與對自身存在的厭倦”是其憂鬱的根源。最終他以自殺的方式,一種逃避世界的方式,在激流中退卻,在無聲無息中消亡。這使他免受無窮的精神折磨和痛苦,從此逃離這個無可奈何的世界。由此可見,在當時像他一樣的“邊緣人”嚮往超越而最終無法超越時,也只能以這樣的方式作為人生的謝幕。
小說主人公奧克塔夫是個世紀病兒。他除了在精神上患了世紀流行病,在個人生理上也有毛病;因而他對自己的痛苦與憂傷難免遮遮掩掩,諱莫如深,弄得別人莫名其妙,就連深愛他的母親和阿爾芒絲也揣摩不透。司湯達是人物心理分析和描述的高手,他讓這兩個青年的愛情悲劇和奧克塔夫充滿悲劇的短短一生,在人物之間疑心重重、不斷猜忌中展開,讓故事始終籠罩著神秘的氣氛,這正是這部小說的魅力之一。
阿爾芒絲
阿爾芒絲是奧克塔夫的表妹,溫柔美麗,聰慧機智。年輕的阿爾芒絲孤苦伶仃,雖然住在姨媽的府邸,但卻時時感到寄人籬下,因而少言寡語。在沙龍里總是坐在一旁小椅子上,默默地觀察著。她在行為上處處小心謹慎,但仍然免不了要遭到周圍的貴族婦女的挑剔和攻擊。她習慣梳個簡單髮型,她們就在背後議論阿爾芒絲是博尼維夫人出錢雇來作陪伴的僕人。博尼維夫人雖然表面上著對她還算關切,但只要阿爾芒絲辦事稍不利落,馬上就會看到夫人極其難看的臉色。阿爾芒絲常為了自己悲慘的身世和在貴族社會中受到的屈辱,獨自在床上哭到深夜。
阿爾芒絲性格堅強、舉止優雅,在周遭滿是自以為是的貴族的庸俗的環境中能保持純樸、真摯的感情,但她同時卻改變不了寄人籬下的孤女命運。既無顯赫門第,又無豐厚財產。在一個貴族社會中,她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邊緣人。因此,孤獨隨時籠罩著阿爾芒絲,讓她有著判逆與妥協的雙重人格,二者交融滲透,此消彼長。反抗和妥協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真實地反映出阿爾芒絲的心態。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司湯達把奧克塔夫的故事安排在復辟王朝時代,這正是法國19世紀歷史發展中的一個曲折與倒退的時期。被1789年資產階級大革命推翻了的波旁王朝,在哥薩克刺刀的保護下又回到了巴黎,並進而企圖恢復革命前的封建貴族土地所有制與封建君主專制的政治統治。在封建勢力這種倒行逆施的過程中,1825年波旁王朝的御用工具“無雙議會”通過了向革命時期流亡國外的貴族賠償十億法郎的法案,就是一個臭名昭著的事件。司湯達在1827年把這個事件當做這部小說故事的歷史背景,本身就具有尖銳的社會政治意義。而且,他又在這個背景上,展現出“1827年巴黎沙龍的幾個場面”,實際上就是製作出復辟時期貴族社會的縮影。他通過粗略但清晰的線條,勾畫了一些貴族社會的人物,表現出他們那種陳腐的精神狀態和逆潮流而動的意志願望。他們在一個已經揚棄了他們的世紀裡迴光返照、苟延殘喘,然而卻自以為是在迎著舊朝代復興的偉大的曙光,他們在法國這片土地上已經失去了他們的根基、他們的財富與力量,但他們仍生活在自我陶醉之中,以祖先、血統、門第這些早已沒有實用價值的東西而自傲,以裝腔作勢來掩蓋他們的虛弱與貧乏,用虛榮的、硬撐門面的辦法來掩蓋他們的寒酸與破落,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早已經是一個“最缺乏生命力的階級”,然而他們卻頑固地夢想恢復早已被大革命徹底清掃了的舊秩序,自不量力地要扭轉歷史的車輪,從他們的人品與私德來說,他們絕不是一批為垂暮的盛世殉道的悲壯激昂的人物,而是一群沒有見識、沒有崇高的感情、沒有純正的趣味、空虛無聊的小人。在他們之中,卑劣的感情、“壞心眼”、邪惡與陰險、自私自利等則到處可見。這就是奧克塔夫所處的、也是他與之對立的社會環境。
奧克塔夫的個性與社會環境的矛盾,是整部小說的基礎,而奧克塔夫與阿爾芒絲的愛情故事與感情糾葛,在某種意義上,不過是這一基本矛盾的一種外延。這不僅因為奧克塔夫與阿爾芒絲的結合,他個人生活的幸福,並沒有使他擺脫由於個性與社會環境的矛盾而產生的憂鬱,他的命運並沒有因愛情而有所改變,仍然是按這一基本矛盾所決定的必然方向走向結局,還因為他與阿爾芒絲之間存在著隔閡與誤會,而這種隔閡與誤會正是由於奧克塔夫與社會環境對立而產生的,是他在自己所厭棄的社會中有了一種過分的敏感而造成的。在這裡,司湯達首先顯示了一種對社會歷史的興趣,他首先想要表現的是社會歷史的內容,而不是兩性關係的內容。
當然,奧克塔夫作為貴族社會的一個成員,何以與自己的社會如此格格不入、如此對立?這是一個問題,對此,司湯達作了可信的交代:他是一個受十八世紀資產階級啟蒙哲學家影響的貴族青年,而18世紀啟蒙哲學所提供的理性王國的理想與19世紀並不理想的社會現實的對照,形成了19世紀青年不滿現實的“世紀病”的根子。這在司湯達的時代本來就是屢見不鮮的社會現象,至於在奧克塔夫身上,則是這樣一個矛盾:精神上受了獅子的哺育,偏偏卻身落在狼窩裡。這樣一個矛盾在復辟時期是無法解決的,因而,奧克塔夫的痛苦也就不可能得到緩解。對於司湯達來說,這既是他所要描寫的一種社會現實,也是他要進行社會批判的一種手段。他正是要通過奧克塔夫身上的矛盾來對復辟時期的貴族階級進行批判。他想說明,貴族階級衰朽沒落、陳腐頑固、倒行逆施,即使是在貴族社會內部,也已經引起了有識之士的強烈厭棄。

藝術特色

第一,對現實生活場景逼真的描繪。即注意細節的真實。這種描繪不是以描寫裝飾、景物取勝,而是著力渲染氣氛,以此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性格。例如十六章里描寫沙龍一行人夏夜在簇圍著昂地利山嶺的幽謐的栗樹林中緩緩散步的場景。小說中給人們深刻印象的這種場景此伏彼起,並且形成“鏈式”的緊湊結構。前一個場景總是為後面的場景作鋪墊,突出體現了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
第二,對主要人物性格的刻畫,採用同一環境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言行之對比手法來突出人物個性。《阿爾芒絲》篇幅不長,而其中幾個主要人物栩栩如生。雖然同為貴族卻面目各異;既突出描寫了貴族階級的逆子奧克塔夫的清高孤傲,鬱鬱寡歡;又著力描寫了一群新老貴族的驕傲自負,卑鄙庸俗狡猾狠毒。
第三,不該重對故事情節的精描細繪,往往兩三筆粗略帶過,象繪畫中的大寫意,而對於人物的塑造特別注重心理描寫的細膩、深刻,猶若工筆畫。這個特點在最後一章表現得十分明顯一一對於奧克塔夫上船後打算一死時的心理,作者反覆描述他的反悔、自責、堅決為愛而死的決心,層層深入。而交待他的死僅用了一句:“一服事先準備好的伴和著洋地黃和鴉片的毒藥,平靜地把奧克塔夫從這種如此不寧的生活中解脫開來。”進而描寫他死後的家庭狀況時,更是簡單的驚人:“不久,德·馬利維侯爵壽終正寢。阿爾芒絲和德·馬利維夫人也進了同一個修道院當修女。”
第四,在《阿爾芒絲》中,對這樣一個以愛情的主題反映讓會現實政治的故事,司湯達是用樸素的文筆流暢地表述出來的。他不追求華麗詞藻和堆砌肖像描寫,但用詞精確,只寥寥數語就勾勒出人物的性格。譬如C侯爵夫人一一奧克塔夫一行去拉雪茲神父公墓遇見她時,這位“可愛”的太太說她來此地“尋找靈感”一一僅一句就把這貴婦人矯揉造作和俗不可耐的性格完全表現出來。作者對於複雜情節也力求簡筆描寫,主要烘托環境氣氛,同時也反映出作者本人的政治傾向。
第五,主人公的塑造著重心理描寫,但不是脫離現實生活的繁瑣的渲染。作者採用心理分析、獨白、異常言行等技巧,即總是把人物性格作為特定的環境和情勢下一種必然的反應,並且又反過來投射在當時的生活場景中變化相應的言行一一這種將心理活動與現實生活交織在一起互相作用、互相影響的描繪,是司湯達塑造典型環境中典型性格的一個重要手段。男主人公奧克塔夫正是這樣塑造的,在他身上寄託了司湯達民主平等的理想,使他成為“小說中最光輝的一個形象”,具有典型意義。

作品影響

司湯達在他的第一部小說《阿爾芒絲》的創作中率先從現實的角度出發,在思想內容、藝術風格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取得不少成功的經驗。儘管作品還存在一些缺陷,但瑕不掩瑜,《阿爾芒絲》仍然放射出不可磨滅的批判現實主義的光輝。它對於司湯達此後進行一系列現實主義小說的創作起了初探作用。

作品評價

奧克塔夫是司湯達的頭一個化身,這是浪漫派的一位英雄,豈止完美,而且一塵不染,絕無19世紀還能見到的那種平庸或獸性的痕跡。
——[法]羅傑·尼米埃
《阿爾芒絲》這本書有點被忽視,我認為這不公正。人們讚賞的是《紅與黑》、《巴馬修道院》,甚至《呂西安·勒萬》,以及無與倫比的《亨利·布呂拉爾的一生》。但我知道某些文學家,文學大家,偏愛《阿爾芒絲》。愛情由於受到阻礙和約束使人更清醒地認識自己,更為熾熱。司湯達似乎想告訴讀者,最大的挫折會激起最強烈的感情。在司湯達筆下的所有戀人中,奧克塔夫大概是最熱烈的。
——[法]安德烈·紀德

作者簡介

司湯達司湯達
司湯達(1783-1842),法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其小說和文藝評論在法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