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舞(日本舞蹈)

阿波舞(日本舞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阿波舞是日本的一種舞蹈,“阿波”是德島的前名,而“Odori”是舞蹈。阿波舞起源追溯至400多年前。於每年8月12日到15日舉行。

阿波舞通常有數十人組成,以為單位在街上跳舞,通常由男女分別組成小集團在前方踏著2拍子的節奏跳舞,伴奏的人在後方跟隨,樂器基本上有三味線、太鼓、鉦鼓及橫笛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波舞
  • 外文名:Awa Odori
  • 類型:民俗活動
  • 地區:日本
歷史起源,各地的阿波舞,

歷史起源

16世紀,中國外東北的滿族烏布西奔女酋長曾派人六次渡海,中途到達過北海道,千島群島。把當時薩滿教俗稱跳大神傳入當地,還有農作物,技術等等,因為當時女巫師均為老年人,古代缺鈣彎腰直不起身所以跳舞都是弓著腰的,日本學習外來文化喜歡照搬,如學習唐朝,歐美,很多東西原封不動繼承,從語言翻譯上更明顯,所以阿波舞也是弓腰的。具體可以參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滿族《烏布西奔媽媽》。

各地的阿波舞

德島的阿波舞 - 為每年8月12-15日,四日間約有100萬以上的觀眾(2008年為133萬人,德島市人口26萬人左右)。
東京高圓寺阿波舞 - 為每年8月最後一個六日舉行,觀眾約有120萬。
南越谷阿波舞 - 每年八月下旬舉行。
每年8月12日到15日的4天,整個德島熱情洋溢,阿波踴者們情緒達到最高潮。
德島市的阿波踴,以市中心一帶為舞台,從傍晚(6點)開始,一直連續不斷跳到晚上10點30分。主會場有設於市中心公園和街道的演舞場(8處)、踴舞廣場(4處)、踴舞通道(2處)、街角廣場(6處)。
除德島市外,阿波踴還在鳴門市,池田町,吉野川市鴨島町,劍町貞光等縣內各地舉行,夏天的德島因阿波踴而全縣沸騰。
日本德島市還有選拔阿波踴 可以欣賞到有名組合踴者們高超的舞台阿波踴。特別是8月11日節日前夜的慶祝活動,會像人們展示精心排練的豪華「阿波踴」。
也有一間阿波踴會館 匯集了笑傲世界的阿波踴之經典的「阿波踴會館」誕生於1999年7月。在會館可以學習阿波踴的歷史,體驗阿波踴,飽覽阿波踴的魅力。
即興加入者 「跳的傻,看的傻,反正都是傻,不跳更是傻」。可以無須事先申請,服裝也自由決定,即興臨時加入的就是「即興加入者」。接受有名踴者們的授課,然後去演舞場。
夏季里的風景詩----阿波舞
阿波舞又稱阿波踴,是日本關西地區德島縣最大的節慶活動,有400年的歷史,與里約熱內盧的狂歡節並列為熱情奔放的世界性舞蹈.
這個在盛夏時舉行的「阿波舞活動」的起源有三種說法。其一,起源於日本各地的盂蘭盆舞;其二,阿波舞有被稱為「連」的組合舞的特徵,據認為這是受到了能樂的源流、寬文3年(1663年)在勝瑞城舉行的風流舞「風流」的影響。其三,起源於天正15年(1587年),人們為了慶祝由阿波藩主蜂須賀家政建成德島城而在城下舉行的不分身分高低、不拘禮節的自由舞蹈。
昭和初期,這種舞蹈發展成為表演形式的「阿波舞」。每年8月德島各地都舉行這種舞蹈慶典活動。特別是在8月12日到15日德島市舉行「阿波舞」時,約有130萬人參加,人們鋪上蓆子,一晚上會有超過50組的舞蹈團接連登台,不論男女老少,瘋狂起舞,從下午6點一直跳到晚上10點多。旁觀者們看著看著也會不由自主地扭動起身體來。整個德島市沈浸在一片歡樂的舞蹈氣氛中。
每年的8月25日,日本東京豐島區居民就會跳起富有節奏感的“阿波舞”。隨著歷史的演變,目前的“阿波舞”已成為日本街區流行的市民文化,表演者身著浴衣(和服的一種)隨著大太鼓、鐘、締太鼓、三味線等樂器的節奏翩翩起舞。舞蹈動作並不複雜,基本是按照2拍的節奏,只要把握住基本要領,舞者完全可以在手腳上做點“文章”而舞出些個性來。最主要的動作一是身體要作塌腰狀但上身挺直,二是須右手與右腳、左手與左腳輪換同時向前伸出。
追溯阿波舞的形成歷史,日本的飛鳥時代之前是受我國六朝的影響,那個時代的人們普遍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政治上高談闊論,生活上崇尚詩歌和琴棋書畫,基本屬於貴族和讀書人的時代。而其後的奈良時代,開始接受唐朝的影響,比如在風流這種舞蹈中加入了情愛內容。隨著歷史的演變,阿波踴這種吸收了貴族文化的大眾文化,表現出幾個特徵:1,品味很高,保留了衣著華麗眩目,高雅的特色;2,充分吸收了庶民文化中自由狂歡的成分;3,如水流般悠然飄來的極具高雅優美氣質的女性舞蹈隊伍中,緩緩流動著含香透色的無窮韻味,讓觀者深深陶醉,被贊為代表夏天的風景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