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昌族宗教
- 外文名:無
- 位置:大理白族自治州
- 省份:雲南
阿昌族-民族概況,阿昌族-民族歷史,阿昌族-宗教信仰,
阿昌族-民族概況
阿昌族居住地域大約東起大理白族自治州,北抵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西至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與緬甸接壤。這裡屬滇西高山峽谷區,地形特點是山脈和河流相間,山地高原和山間盆地交錯。屬橫斷山系的高黎貢山和怒山山脈縱貫南北,山勢起伏綿延,峽谷陡峻濘邃。瀾滄江和怒江順山勢蜿蜒南下,水流奔騰湍急。高黎貢山余脈盤踞於保山地區西部的騰衝、龍陵以及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梁河、盈江、隴川、瑞麗等縣境內,大盈江和龍川江沿山脈向西南傾瀉,出國境後匯入伊洛瓦底江。
阿昌族居住的主要地區屬於高黎貢山向南逶迤延伸的余脈地帶。這裡已不像滇西北那樣群峰險峻,河谷深邃,而是丘陵綿延山地起伏,呈由北向南傾斜。高黎貢山和怒山間的瀾滄江、怒江、水流湍急,蘊藏著巨大的水力資源;大盈江、龍川江隨山勢向西南傾瀉,滋潤著兩岸的土地。
阿昌族居住地區屬亞熱帶高原濕潤季風氣侯,一年中乾濕季節分明,氣候溫和,全年平均氣溫在18.3—19.9℃,最高36.6℃,最低—1.7℃。無霜期326—365天,。年日照時數為2317—2428小時。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369—1651毫米。河谷平壩土質肥沃,適宜各種亞熱帶農作物生長,產量很高,種類有水稻、小麥、玉米、花生、油菜、豆類、薯類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菸草、茶葉、甘蔗等。
在山地間有許多小盆地(當地從稱為“壩子”),約占總面積的10%,是農業生產力水平較高的地方。這裡緯度低,光照足,氣溫條件好,年均氣溫18℃左右;雨量充沛,全年降水量1400毫米左右,為發達的農業、手工業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梁河縣的阿昌族擅長種植水稻,他們辛勤培育出的水稻良種被譽為“水稻之王”;隴川縣的阿昌族擅長種烤菸,戶撒壩子生產的菸葉肉質厚而柔軟,味醇美而幽香,在境內外享有盛名。
阿昌族-民族歷史
據清王鳳文《雲龍記往》載,雲龍“俄昌”人,自其首領早慨始傳至元末,已有35代。早慨制定“鐵印券”,規定酋長以長子繼承,開始了世襲制。早慨以後十餘世,“俄昌”人日益強盛,與金齒、僰國皆通商。約10世紀,受大理王段氏封誥。當時外來商人教會阿昌人民種田,農業逐步發展。元、明設雲龍州,大量白族、漢族人民相繼遷入,這裡的“俄昌”人,部分西遷至騰衝一帶,部分融合於白族、漢族中。 今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騰衝一帶,元以前即有“莪昌”人居住(《元史地理志·金齒宣撫司》),明正德《雲南志》認為即唐代的“尋傳”人。那時“尋傳”人屬南詔的鎮西節度管轄,還過著“俗無絲纊”、“散漫山中無君長”的原始生活。“尋傳”人在發展過程中至元明時期已逐漸分化為阿昌族和景頗族中的一部分。
明洪武十六年(1383)左納率部歸順明朝。洪武年間,明太祖敕賜漢人段保為雲龍州掌印土知州,阿昌族降為被統治民族,並向西南遷至德宏境內,漸失本土。
阿昌族聚居的戶臘撒,明初屬麓川宣慰使司。15世紀中葉,明將王驥三征麓川後,屬隴川宣撫司。王驥分封其屬官賴羅義和況本為把總,分別掌管戶撒、臘撤,成為世襲領主。阿昌族人民從駐守邊疆的漢族屯兵那裡學會了耕種水田、打制鐵器的技術,促進了阿昌族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商品經濟有了初步發展。
清初承襲了明代的土司制度。吳三桂把戶臘撤地區改為“勛莊”。康熙三十一年(一六九二年),廢“勛莊”,仍歸原先賴、況兩家承襲。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戶臘撒地區歸騰越州管轄。乾隆年間,南甸土司轄區的阿昌族,除了向傣族封建領主交納貢稅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民淪為附近漢、傣地主的佃戶。同時受封建領主、地主的雙重剝削。民國時期,雲南軍閥在隴川、梁河等地建設治局,推行保甲制,但封建土司制度延至建國前夕,統治阿昌族達500餘年之久。阿昌族每年除固定向土司交納“三大款”(官租、大煙款、地基銀子)外,各寨還負擔專門的勞役。
戶臘撒地區的阿昌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每年有定期的“進窪”、“出窪”;“燒白柴”等宗教節日和活動。梁河地區的阿昌族過去多信鬼神,每年春耕和秋收前要祭三次“土主”(地鬼),全寨人都要去田間灑雞血、插雞毛,以祈求鬼靈保護莊稼。此外,因受漢族影響,也崇拜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