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傳統體育

阿昌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阿昌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阿昌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阿昌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昌族傳統體育
阿昌族概況,阿昌族歷史,阿昌族傳統體育,代表性體育項目,射 弩,車 秋,阿昌拳術,晃賴過(棍術),

阿昌族概況

阿昌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隴川、梁河等地,其餘分布在盈江、潞西、瑞麗及保山市的龍陵和騰衝等地。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阿昌族人口為33936人,為國家重點扶持的人口較少民族之一。阿昌族語言分隴川、梁河、潞西3個方言。方言間在語法上差異不大,但彼此間通話有較大困難。阿昌族還兼通傣語、漢語。方言之間通話或與其他民族交往則用漢語或傣語。無文字,通用漢文和傣文。

阿昌族歷史

阿昌族淵源於古代的氏羌族系,同時還與南詔、大理國時期的“尋傳蠻”有直接的淵源[1]。“阿昌”一詞,最早見於元代文獻《招捕總錄》和《元史·地理志》中,前者記作“阿昌”,後者記為“峨昌”。此後,文獻中還出現了“俄昌”“莪昌”“萼昌”等寫法,不過,基本上都是“阿昌”的異寫。說明阿昌族的民族特徵在元代就基本形成了。他們當時的活動區域,主要在今保山、騰衝、梁河一帶。
當代的阿昌族,分居在群山綿延、河谷縱橫的中緬邊境,他們把家園壘在半山半壩的坡地上,大山托著他們的脊樑,泉水撥動著他們的心弦。阿昌族人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以特有的方式闡述著他們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認知和理解。

阿昌族傳統體育

由於受自然環境、生產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的影響,更由於阿昌族與當地的傣族、漢族和景頗族交往頻繁,使其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具有本民族鮮明特點的同時,又與其他民族相似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主要代表性項目有射弩、甩秋、車秋、耍白象與青龍、蹬窩羅、阿昌拳術、貓賴過(刀術)和晃賴過(棍術)等。

代表性體育項目

射 弩

射弩,是阿昌族的傳統習俗。也是阿昌族民間流傳已久的一項體育活動。
阿昌族善弓弩,有著悠久的歷史。清代王鳳文在《雲龍記·阿昌傳》中記載說:“阿猖……與人較弩,射海貝巴,中其心。植刀,中其刀”。要射中僅有紐扣大的海貝巴和細長的刀身,說明弓弩的射技都很高。弓弩不僅是阿昌人的武器,還是崇拜的對象。
阿昌族的射弩活動,一般在每年正月初四日進行。如雲南梁河阿昌族在每年這一天的窩羅節之台坊上,都要高高豎立一把巨大的弓箭,被稱為神箭,箭頭直指藍天。據傳說,這是為了紀念祖先遮帕麻。遮帕麻曾用黃栗樹做了一張千斤弓,大龍竹做了一支長箭,他才射下了假太陽,挽救了人類。所以善射弓弩是阿昌族尚武表現。在這一天,射手們手持弓弩,參加在這裡舉行的射弩比賽。比賽最終以射的最準者為勝。

車 秋

車秋,流行於阿昌族民間的一種鞦韆類型。因整個秋架似馬車的車輪而得名。
阿昌族車秋的秋架,為兩根頂端開叉的粗樹樁埋在地下做成。然後再在樹叉中擔一橫樑並澆上油脂潤滑,橫樑上成90度裝上四個長框。最後在頂端裝上吊索即成。
每次打車秋時,四人在長框中,然後由他人幫助推送旋轉,形如車輪。這種車秋活動,在阿昌族民間,尤受人們的喜愛。

阿昌拳術

在阿昌族的武術體系中,拳術是其主要的組成部分。也成為其民間傳統體育的重要內容。
阿昌拳術,有著不同的形式和多樣的套路。其代表性的有公雞拳、猴拳、十字拳、羌子拳、打通廣拳、翻地龍拳、四馬回頭拳、大蟒翻身拳、四方拳、猴子挑水拳等。阿昌拳很有特點,多數是直轉著打回到開始的起點始結束。如四方拳就是從中間一點開始打起,打到四個角,形成四方形而得名。此拳往往左擊右防,出奇制勝;再如“十字拳”,是從十字的一開始,先打到十字中心,然後逆時針轉著打。每打到十字一端,都要跳回十字的中心,直轉著打回到開始點結束。
阿昌族在演練拳術時,無論開勢和收勢,都要抱拳向觀眾作揖,以示演練者的謙虛、禮讓精神。這個演練程式,已形成為阿昌族武術比賽和交流的規定。

晃賴過(棍術)

晃賴過,為阿昌語,意即棍術。是阿昌族傳統武術器械中棍的技擊套路技藝。
晃賴過形式多樣,有猴棍、合棍、十四門棍、兩節棍等。其技擊形式多模仿猴子動作。如猴棍技擊,表演者一腳踢起長約為1.5米的木棍,右手趁勢抓住,左手立刻捏住另一端,往肩後一扛,來個猴子挑水動作。左手放開,右手把棍舞到面前。棍繞一圈,右腳往前跪,棍子隨著直刺出去,動作乾淨利落。隨之站起,左手反握棍靠攏右手,右手又握住棍子的另一端,猛劈出去。然後收回右腳和棍,再學猴子的一些動作,立正向觀眾點頭致意。
  
[1]“尋傳蠻”,疑為“尋博蠻”之誤。繁體“傳”與“博”書寫相近,傳抄出現筆誤自屬難免。而“尋博”應即“景頗”的另一種音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