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撲嗎啡(apomorphine)是一種白色至淡灰色粉末的化學品,別名阿朴嗎啡;去水嗎啡;縮水嗎啡;Apomorphinum,分子式C17H17NO2,分子量 267.32200,熔點為195ºC (decomposes),沸點為473.4ºC at 760 mmHg。臨床上1.主要用於搶救誤食毒物及難以洗胃的患者。2.用於治療吸入石油蒸餾液的患者(如煤油、汽油、煤焦油、燃料油或清潔液等),以防止嚴重的吸入性肺炎。3.國外資料報導,阿撲嗎啡也可用於治療帕金森病,以及診斷和治療帕金森病患者由於長期接受左旋多巴治療而出現的嚴重的症狀波動。4.震顫麻痹。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阿撲嗎啡
- 別名:阿朴嗎啡;去水嗎啡;縮水嗎啡;
- 外文名:apomorphine
- 是否處方藥:處方藥
- 主要適用症:搶救誤食毒物及難以洗胃的患者
- 用法用量:阿撲嗎啡每次0.5~2mg皮下注射
- 不良反應:中樞神經系統抑制
- 主要用藥禁忌:心力衰竭、休克前期、昏迷、嚴重呼吸衰竭
- 劑型:片劑、注射液
- 藥品類型:化學品
- CAS:58-00-4
基本信息,物化性質,藥物相關基本信息概況,藥品名稱,分類,劑型,藥理作用,藥代動力學,適應證,禁忌證,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用法用量,與其它藥物的相互作用,專家點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阿撲嗎啡
英文名稱:apomorphine
英文別名:5,7,4'-trihydroxyflavone;
apigenol;
Versuline;
Versulin;
CHAMOMILE;
APOMORPHINE;
2’,2’-Dicyclohexyl-2’-hydroxy-2-ethylpyridine;
4',5,7-trihydroxyflavone;
4H-Dibenzo[de,g]quinoline-10,11-diol, 5,6,6a,7-tetrahydro-6-methyl-, (R)-;
apigenine;
Pelargidenone;
apormorphine;
CAS號:58-00-4
分子式:C17H17NO2
分子量:267.32200
化學結構:
精確質量:267.12600
PSA:43.70000
LogP:2.78780
物化性質
外觀與性狀:白色至淡灰色粉末
密度:1.299 g/cm3
熔點:195ºC (decomposes)
沸點:473.4ºC at 760 mmHg
閃點:268.8ºC
儲存條件:庫房通風低溫乾燥,與食品原料分開存放
藥物相關基本信息概況
藥品名稱
中文名:阿撲嗎啡
英文名稱:Apomorphine
別名:阿朴嗎啡;去水嗎啡;縮水嗎啡;Apomorphinum
分類
神經系統藥物> 抗帕金森病藥> 作用於多巴胺能受體的藥物
劑型
5mg(1ml)。
藥理作用
阿朴嗎阿朴嗎啡是一種強效DA-受體激動劑。早在19世紀晚期,就開始用於催吐和治療多種精神病,1951年試用於治療帕金森病,20世紀70年代進一步證實其治療帕金森病的作用,然而,因其會引起嚴重的噁心、嘔吐以及其他副作用而限制了它的臨床套用。多潘立酮能減輕或者消除阿朴嗎啡的許多不良反應,它的問世促進了阿朴嗎啡在臨床上的套用。阿朴嗎啡在15min或更短時間內可逆轉帕金森病的症狀。皮下注射後,可改善症狀60~90min。阿撲嗎啡系嗎啡衍生物,是一種部分合成的強效中樞性催吐藥,其結構與多巴胺相似,能直接刺激延腦的催吐化學感受區,反射性興奮嘔吐中樞,產生強烈的催吐作用。運用可增加阿撲嗎啡的催吐作用。此外,阿撲嗎啡尚保留有嗎啡的某些藥理性質,如有輕微的鎮痛作用和呼吸抑制作用。
藥代動力學
1.皮下注射:用於催吐時,用藥後成人於5~10min起效,小兒於1~2min起效,作用時間可持續60min;用於帕金森病時,5~25min起效,在5~30min內血藥濃度達到峰值,單次給藥作用時間可持續29~90min,多次給藥作用時間可持續40min~2.5h,生物利用度約為100%;
2.舌下給藥:25~30min起效,平均達峰時間為61.1min,作用時間可持續61~128min,生物利用度為6%~18%;
3.經鼻給藥:5~15min起效,達峰時間為4~9min,作用時可持續26~90min,生物利用度約為1%;
4.直腸給藥:14~60min起效,達峰時間為16~128min,作用時間可持續156min,生物利用度為15%~40%;
5.靜脈滴註:作用時間可持續25~45min;
6.口服給藥:阿撲嗎啡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為1.7%。口服劑量必須是腸道外用藥劑量的10~20倍才能獲得相同的臨床療效。阿撲嗎啡體內總蛋白結合率大於99.9,分布容積1.4~1.9L/kg,穩態表觀分布容積為1.6L/kg,半衰期為41~45min。在肝臟代謝,其代謝產物為無活性的葡萄糖醛酸結合物和無活性的硫酸鹽,總體清除率為每分鐘40~75ml/kg,主要以代謝物形式隨尿排泄,是否可經乳汁排泄尚存在爭議。
適應證
1.主要用於搶救誤食毒物及難以洗胃的患者。
2.用於治療吸入石油蒸餾液的患者(如煤油、汽油、煤焦油、燃料油或清潔液等),以防止嚴重的吸入性肺炎。
3.國外資料報導,阿撲嗎啡也可用於治療帕金森病,以及診斷和治療帕金森病患者由於長期接受左旋多巴治療而出現的嚴重的症狀波動。
4.震顫麻痹。
禁忌證
1.心力衰竭或有心衰先兆者。
2.腐蝕性中毒者。
3.張口反射抑制患者。
4.醉酒狀態明顯者。
5.阿片、巴比妥類或其他中樞神經抑制藥所導致的麻痹狀態。
6.有癲癇發作先兆者。
7.休克前期。
8.士的寧中毒者(因阿撲嗎啡可加重士的寧中毒的程度)。
9.已有昏迷或嚴重呼吸抑制者。
10.開放型肺結核。
11.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12.有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變者。
注意事項
1.(1)兒童(因兒童對阿撲嗎啡的易感性增高);(2)老年衰弱患者,因老年衰弱患者對阿撲嗎啡的易感性增高;(3)過度疲勞的患者;(4)有噁心和嘔吐傾向的患者。
2.只有在不宜洗胃的情況下才可使用催吐劑。
3.用藥期間可出現血清催乳素濃度降低。
4.在套用阿撲嗎啡時應監測患者的心血管功能。
不良反應
1.(1)阿撲嗎啡既可刺激又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可出現持續的嘔吐、呼吸抑制、呼吸急促、急性循環衰竭、昏迷甚至死亡;(2)治療劑量內可出現如下不良反應: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噁心、嘔吐、面色蒼白、直立性低血壓、多汗、運動徐緩、震顫不安、欣快,其他自主神經功能失調錶現也較常見,持續時間5~10min;警覺性改變症狀(如打呵欠、鎮靜、嗜睡等)持續時間10~20min的;精神症狀(如頭暈目眩、憂鬱、疲倦等),持續時間45~60min。其中嗜睡很常見,但是一些患者也可出現欣快感、煩躁不安和震顫;(3)另有報導,套用阿撲嗎啡可出現頭痛、嚴重的意識模糊、幻視、急性精神病以及嚴重的運動障礙。
2.血液系統:可出現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3.心血管系統:可出現心房顫動、心動過緩、低血壓和水腫等。其中心動過緩和低血壓可在使用治療劑量的5~10min後出現,可發展至急性循環衰竭。
4.消化系統:因阿撲嗎啡能直接刺激延腦的催吐化學感受區而致噁心和嘔吐,用量過大可引起持續性嘔吐,而持續性嘔吐可致代謝紊亂。此外,阿撲嗎啡還可引起口腔炎和味覺失常等。
5.泌尿生殖系統:(1)口服阿撲嗎啡治療帕金森病時,大劑量(高達每天1.4g)會導致可逆的、劑量依賴的尿毒症和氮質血症;(2)阿撲嗎啡還可引起陰莖勃起,此作用被認為是刺激中樞D2型多巴胺受體的結果。
6.呼吸系統:阿撲嗎啡治療劑量可導致呼吸急促和呼吸抑制。
7.皮膚:有報導許多接受連續皮下注射阿撲嗎啡治療的患者都出現了包括瘙癢、紅色皮下結節等的皮膚局部反應,這種小結節的活檢顯示錶皮下水腫、輕微的真皮血管周圍炎和伴嗜酸粒細胞伸入皮下脂肪的斑塊狀炎症。也有報導出現接觸性皮炎者。
8.鼻部:阿撲嗎啡氣霧劑經鼻吸入給藥時,可出現一過性的鼻塞或燒灼感。
9.耐藥性:有報導長期用藥時,患者可對阿撲嗎啡的作用產生耐受。
用法用量
阿撲嗎啡每次0.5~2mg,皮下注射,作用維持1~2h。極量每次5mg。
與其它藥物的相互作用
1.阿撲嗎啡的化學結構與多巴胺相似,與左旋多巴合用時可提高抗震顫麻痹作用。
2.恩他卡朋為一種兒茶酚-氧位-甲基轉移酶(COMT)抑制劑,而阿撲嗎啡已知由兒茶酚-O-甲基轉移酶(COMT)代謝,兩者合用時可使發生心動過速、高血壓和心律失常的風險增加,故聯用時應謹慎,並應監測心率和血壓。
3.托卡朋也是一種兒茶酚-氧位-甲基轉移酶(COMT)抑制劑,它可以影響依賴此途徑代謝的藥物的代謝。但托卡朋對阿撲嗎啡的藥動學的直接影響還不明確。在獲得進一步資料之前,對接受託卡朋治療的患者套用阿撲嗎啡時應考慮降低劑量。
4.納洛酮可對抗阿撲嗎啡的催吐作用及其對中樞神經系統與呼吸系統等的抑制作用。
5.如先期服用止吐藥,可降低阿撲嗎啡的催吐效應。
6.口服避孕藥可減弱阿撲嗎啡的鎮痛作用。
7.阿撲嗎啡與抑制中樞神經的吩噻嗪類鎮吐藥合用時,可導致嚴重的呼吸和循環抑制,產生不良反應或延長睡眠,故兩者不能合用。
8.半夏可抑制阿撲嗎啡的催吐作用。半夏中毒時時不宜套用阿撲嗎啡催吐,以避免加重中毒反應。
9連翹可拮抗阿撲嗎啡的催吐作用(因連翹可抑制延腦催吐感受區)。
10.荷包地不容根塊中的荷包牡丹鹼(商品名“痛可定”),可拮抗阿撲嗎啡的催吐作用。
專家點評
阿撲嗎啡為強力催吐劑,催吐劇烈。注射後5~15min生效,先噁心,繼為腦缺血,面色蒼白,嘔吐。由於阿撲嗎啡有引起虛脫的危險,故僅用於誤食毒物以及不能施行洗胃的患者,促使毒物由胃排出。阿撲嗎啡為強效DA-受體激動劑。起初開始用於催吐和治療多種精神病。後來臨床套用治療震顫麻痹有一定作用,但因不良反應太多,臨床上限制阿撲嗎啡的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