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爾姓

阿拉爾(阿拉吉爾),讀音作ā lā ěr(ㄚ ㄌㄚ ㄦˇ),滿語為Alar Hala。該姓源於達斡爾族,出自明朝時期達斡爾烏力斯哈拉部,屬於以居邑名稱漢化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拉爾姓
  • 拼音:ā lā ěr
  • 注音:ㄚ ㄌㄚ ㄦˇ
  • 滿語為:Alar Hala
姓氏淵源,郡望,歷史名人,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達斡爾族,出自明朝時期達斡爾烏力斯哈拉部,屬於以居邑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黑龍江志稿·氏族》記載,達斡爾族阿拉爾氏,亦稱阿拉吉爾氏,為烏力斯哈拉的後裔子孫分支,世居黑龍江流域阿拉爾屯,屬於新滿洲姓氏。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lar Hala。
所謂新滿洲姓氏,多指滿清政府所建立的索倫部中達斡爾族、錫伯族、赫哲族、鄂溫克族等的姓氏。
阿拉爾屯有兩個:一是達斡爾族原居之阿拉爾屯,在黑龍江嫩江流域瑚爾漢烏魯蘇穆丹城一帶(今俄羅斯境庫馬拉稍南科爾沙科沃附近黑龍江河灣內);二是在清朝乾隆年間索倫部大遷徙後,達斡爾族阿拉爾氏軍民駐紮新疆南疆地區後所建的阿拉爾屯(今新疆南疆地區阿克蘇市阿拉爾墾區阿拉爾鎮)。
達斡爾族、滿族阿拉爾氏,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山氏、吉氏、吳氏等。

郡望

塔 城:塔城之名,來自塔爾巴哈台山。塔城即塔爾巴哈台城的簡稱。“塔爾巴哈台”是蒙古語,意為“旱獺”,因地多獺得名。塔城的民族語文名稱,則源於塔城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楚呼楚這個地名,“楚呼楚”,蒙語,木碗之意,維吾爾語譯稱為“缺切克”,哈薩克語轉音為“喬協克”。秦朝時期,塔城地區為呼揭、塞人遊牧之地。西漢時期為匈奴右地,漢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隸屬西域都護府。三國以後屬鮮卑地。隋朝時期,塔城為西突厥鐵勒等部洲牧地。唐朝統一西域後,先後隸屬安西大都護府下的毗陵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清政府在雅爾(今哈薩克斯坦烏爾扎爾)設塔爾巴哈台軍台,次年築肇豐城,在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駐防。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移至今塔城市築城,乾隆皇帝賜名“綏靖”,由伊犁將軍節制。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始置塔城直隸廳。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裁撤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設塔城道,轄塔城、烏蘇、沙灣三縣。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塔城道改為塔城行政區。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8月,“三區革命”臨時政府塔城專員公署成立。1950年8月,設塔城專區,專署駐塔城縣。轄塔城、裕民、額敏、和豐、沙灣、烏蘇等六縣。1951年由額敏縣析置托里中心區。1952年托里中心區改設託里縣。塔城專區轄七縣。1954年9月10日和豐縣改設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區。1955年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區改設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塔城專區轄六縣、一個民族自治縣。1957年沙灣縣駐地遷三道河子。1970年塔城專區改稱塔城地區,地區駐塔城縣。轄塔城、烏蘇、托里、裕民(駐哈拉布拉)、額敏、沙灣(駐三道河子)等六縣及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1976年將沙灣縣劃歸石河子地區,塔城專區轄五縣、一個民族自治縣。1978年原石河子地區所屬沙灣縣劃入塔城地區,轄六縣、一個民族自治縣。1984年11月1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塔城縣,設立塔城市。1996年7月10日,國務院批准撤撤銷烏蘇縣,設立烏蘇市。
阿克蘇:阿克蘇系維吾爾族語,意為“清澈的水”。漢朝時期,阿克蘇為姑墨國地。隋、唐時期,為跋祿迦,亦稱亟墨,唐高宗顯慶三年(公元658年)置姑墨州,隸屬安西都護府。宋朝時期為西遼政權所轄。元、明時期為蒙古宗王察合台封地,稱為阿速。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政府派軍平定準噶爾叛亂,將地名定為阿克蘇。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在阿克蘇設阿克蘇辦事大臣。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在阿克蘇設善後總局。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以東四城(焉耆、庫車、阿克蘇、烏什)置阿克蘇分巡兵備道,以阿克蘇置溫宿直隸州。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完成建州工作並修建阿克蘇新城,改漢稱,新城為阿克蘇道和溫宿直隸州治所。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升溫宿直隸州為府,市境為溫宿府直轄。本府即今阿克蘇市和阿瓦提縣的範圍。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4月,溫宿府本府改置阿克蘇縣,屬阿克蘇道。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以後,稱阿克蘇專區、阿克蘇地區。1956年將原縣轄丙等市阿克蘇市改設為阿克蘇鎮。1958年5月撤銷溫宿縣,其行政區域併入阿克蘇縣。1962年恢復溫宿縣建制,將1958年合併於阿克蘇縣的原溫宿縣的行政區域從阿克蘇縣劃出,歸溫宿縣管轄。1983年8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阿克蘇縣,設立阿克蘇市(縣級)。1984年5月7日成立阿克蘇市人民政府。1984年7月18日,撤銷阿克蘇鎮,將原鎮屬的四個街道辦事處升格為鄉建置。1999年城區增設南城街道辦事處。2000年,阿克蘇市轄五個街道辦事處、兩個鎮、五個鄉、一個虛擬街道、一個虛擬鎮、十四個虛擬鄉:蘭乾街道、英巴扎街道、紅橋街道、新城街道、南城街道、喀拉塔勒鎮、阿依庫勒鎮、依乾其鄉、拜什吐格曼鄉、托普魯克鄉、庫木巴什鄉、托喀依鄉、林園虛擬街道、兵團阿拉爾局虛擬鎮、良種繁育場虛擬鄉、紅旗坡農場虛擬鄉、兵團一團虛擬鄉、兵團二團虛擬鄉、兵團七團虛擬鄉、兵團八團虛擬鄉、兵團九團虛擬鄉、兵團十團虛擬鄉、兵團十一團虛擬鄉、兵團十二團虛擬鄉、兵團十三團虛擬鄉、兵團十四團虛擬鄉、兵團十五團虛擬鄉、兵團十六團虛擬鄉。阿克蘇總面積為一萬八千三百七十平方公里。

歷史名人

阿拉爾·和濟圖:(公元?~1754年待考),滿族;滿洲黑龍江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將領。
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阿拉爾·和濟圖以頭等侍衛之職從征叛亂的厄拉特蒙古準噶爾部,在作戰中陣亡。乾隆大帝追贈其為雲騎尉。
阿拉爾·貝多爾:(公元?~1756年待考),滿族;滿洲黑龍江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將領。
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阿拉爾·貝多爾從征新疆伊犁,平定叛亂時陣亡。乾隆大帝追贈其為雲騎尉。
阿拉爾·墨爾根保:(公元?~1792年待考),達斡爾族;滿洲索倫部正紅旗人。著名清朝將領。
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阿拉爾·墨爾根保從從征台灣,鎮壓林爽文反清起義。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又從征廓爾喀(今尼泊爾),在平定廓爾喀王朝叛亂時陣亡。乾隆大帝追贈其為雲騎尉,特列平藏後五十功臣功勳圖。
阿拉爾·索多爾凱:(公元?~1792年待考),達斡爾族;滿洲索倫部正紅旗人。著名清朝將領。
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阿拉爾·索多爾凱從征台灣,鎮壓林爽文反清起義。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又從征廓爾喀(今尼泊爾),平定廓爾喀王朝叛亂,賜號巴圖魯,後在西藏陣亡。乾隆大帝追贈其為雲騎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