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中國以羊毛線編織地毯約始於新石器時代,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羅布泊地區和民豐縣漢墓出土的雙股羊毛線栽絨地毯來看,東漢時期地毯編織已經達到了很高水平。
唐代宮廷和富豪宅第均鋪設地毯。元代,受蒙古族生活方式影響,宮廷設定剪毛花毯作坊等。明清兩代,甘肅、新疆、寧夏、內蒙古、北京等地的地毯織造得到迅速發展。
阿拉善的地毯製造業由來已久,大約興起於清代乾隆初年,已有二百七十多年的歷史。至20世紀40年代,阿拉善左旗定遠營共有地毯作坊二十多家,他們織出的地毯享譽內蒙古和全國各地。
工藝特徵
阿拉善左旗地處漠北,土壤乾燥,土種羊毛既粗又白,物理性能較好,織出的地毯具有剛勁、彈性和拉力強、光澤度佳等特點。
阿拉善三藍仿古地毯以蒼天厚土的藍黃為主色調,具有莊重、典雅、深沉的藝術風格。阿拉善地毯加工藝精巧,圖案琳琅滿目,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阿拉善地毯的圖案通常是由中間的花紋和邊緣花紋組成。邊緣花紋的圖案與色調,一般與中間部分的花紋相稱。比如,中間部分是棕色,邊緣花紋的顏色也是棕色,有時也配綠色或黃色。中間部分是蘭色或天蘭色時,邊緣花紋通常是淺黃色。
工藝流程
阿拉善地毯製作工具需紡線車、染缸、織架、耙子、剪刀等。
阿拉善地毯製作工藝以手工為主,其工藝複雜,可概括為:
第一步:圖案設計、配色。
第二步:染紗、上經、手工打結。
第三步:平毯、片毯、洗毯等多道工序。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阿拉善三藍仿古地毯代表性產品“三藍”(三種不同深淺的藍色)仿古地毯以蒼天和厚土的藍、黃為主色調,沿用民間流傳數千年的結扣工藝,仿宮廷圖案精心織造。這種仿古地毯的出現與蒙古族的生活習慣和崇尚藍色的心理密切相關,它顯示了內蒙古西部的地域生態文化和審美情趣,成為蒙古族文化歷史的一個縮影。
傳承人物
劉賦國,男,1943年7月出生。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地毯織造技藝(阿拉善地毯織造技藝)
保護措施
1998年劉賦國無償地將設計製圖、織毯等織毯技藝進行傳承與推廣,為保存和發展此項目做出了貢獻。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阿拉善左旗文化館獲得“阿拉善地毯織造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地毯織造技藝(阿拉善地毯織造技藝)項目保護單位阿拉善左旗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1967年,劉賦國與其他藝人共同創作完成了徐悲鴻大師作品“八駿圖”掛毯,此作品在北京美術館展覽並收藏。
1990年,參與製作的2米×3米仿古地毯獲輕工業部百花獎。劉賦國與人合作的“飛馬牌”100道仿古地毯榮獲內蒙古自治區日用工業品民族用品及出口商品展銷會“金杯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