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歷史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歷史,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內同阿曼的歷史有密切聯繫(見阿曼歷史)。16世紀初,葡萄牙人侵入波斯灣地區,1514年占領了荷姆茲島,隨後控制了包括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在內的波斯灣地區。接踵而至的是英國人、法國人、荷蘭人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歷史
  • 類別:歷史
  • 對象: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 內容:詳細介紹
正文,配圖,

正文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位於阿拉伯半島波斯灣南岸,與沙烏地阿拉伯、阿曼和卡達為鄰。1971年12月由阿布達比、杜拜、沙迦、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和阿治曼 6個酋長國合併而成。翌年2月哈伊馬角加入。面積8.5萬平方公里,人口162萬(1985)。居民主要為阿拉伯人,絕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首都阿布達比。
在反抗歐洲殖民者入侵的鬥爭中,阿曼在雅里巴王朝統治時期(1650~1749)強盛起來,建起一支強大的海軍,一度統治了波斯灣沿岸,並把勢力擴大到東非沿海等地。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武裝力量打著反海盜的旗號經常對阿曼進行侵略、破壞。阿曼同英國東印度公司進行過長期的鬥爭。1819年11月英國軍隊攻打哈伊馬角。1820年英國迫使“海盜海岸”(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巴林諸酋長接受了“總和平條約”。1853年英國又強迫當地酋長與其簽訂“永久休戰條約”,使該地區淪為英國的“保護國”。此後,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地區就同馬斯喀特蘇丹國、阿曼教長國分開,稱為“特魯西爾阿曼”。
英國不斷挑起部落糾紛,使阿曼海岸諸部落長期處於互相仇視的分裂狀態中,逐漸形成了阿布達比、杜拜、沙迦、阿治曼、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哈伊馬角等酋長國。1968年1月,英國迫於國內政治、經濟困難和波斯灣地區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宣布1971年底從這一地區撤軍。1968年2月上述諸酋長國同巴林、卡達在杜拜召開首腦會議,準備建立九國聯邦。但由於分歧較大,巴林和卡達於1971年8月和9月相繼宣布獨立。同年12月2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宣告成立,由阿布達比酋長扎耶德·賓·蘇丹·阿勒納哈揚任總統。12月9日組成第一屆政府。
該國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見彩圖)。石油收入是國民經濟的主要來源。1983年已探明石油儲量為45億噸,天然氣儲量約為25200億立方米。1984年石油產量為5680萬噸,收入108億美元。1984年國內生產總值272億美元,1982年人均收入已達22300美元,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歷史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對外奉行中立、不結盟政策,已同近92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1984年11月 1日宣布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配圖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