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8月19日,阿富汗打敗英國占領軍,獲得了獨立。自此之後,這個國家每年都要慶祝獨立日,即使在塔利班政權時期也不例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富汗獨立日
- 戰勝時間:1919年8月19日
- 紀念目的:阿富汗打敗英國占領軍
- 舉辦時間:每年8月19日
基本信息,阿富汗的三大民族,普什圖族,塔吉克族,烏茲別克族,阿富汗資料,首都,行政區劃,簡史,政治,經濟,新聞出版:,外交,與中國關係,
基本信息
國名: 阿富汗 (Afghanistan)
獨立日:8月19日(1919年)
阿富汗新年(阿歷):3月21日
開齋節:(每年日期不定,隨伊斯蘭陰曆而變)
古爾邦節:(每年日期不定,隨伊斯蘭陰曆而變)
國旗:2002年2月5日,阿富汗採用新國旗。新國旗是根據1964年的阿富汗憲法設計的,由黑、紅、綠三色長條圖案和阿富汗國徽構成。
國家政要:總統哈米德·卡爾扎伊 (Hamid Karzai) ,2001年12月22日任阿臨時政府主席,2002年6月13日在阿富汗緊急支爾格大會上當選為過渡政府總統,任期至2004年大選。2004年11月當選阿富汗總統,任期5年,12月宣誓就職。前國王查希爾
自然地理: 面積652300平方公里。位於西亞、南亞和中亞交匯處,扼南北交通要衝,地理位置重要。北接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東北突出的狹長地帶與中國接壤,東和東南與巴基斯坦毗鄰,西與伊朗交界。境內多山,高原和山地占全國面積的4/5,北部和西南部多為平原,西南部有沙漠。平均海拔1000米。全國最大的興都庫什山脈自東北斜貫西南。主要河流有阿姆河、赫爾曼德河、喀布爾河和哈里魯德河。大陸性的氣候使全國乾燥少雨,年溫差和日溫差均較大,季節明顯,冬季嚴寒,夏季酷熱。
人口: 2775萬(2002年7月),普什圖族占40%,塔吉克族占25%,此外還有烏茲別克族、哈扎拉族、土庫曼族、俾路支族和努里斯坦族等二十幾個少數民族。官方語言為普什圖語和達里語(即波斯語),其它地方語言有烏茲別克、俾路支、土耳其語等。98%以上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中90%屬遜尼派,其餘為什葉派。
阿富汗的三大民族
普什圖族
普什圖族有人口1100萬,約占阿富汗總人口的40%。普什圖人對國家斷斷續續統治了兩個世紀。被推翻的國王查希爾、塔利班領袖奧馬爾、前總理希克馬蒂亞爾都是普什圖人。絕大多數普什圖人是穆斯林遜尼派。普什圖人主要居住在興都庫什山以南。從19世紀下半葉起,普什圖人開始從興都庫什山脈向北遷移,因而那裡留下幾個普什圖人的飛地(在昆都士、邁馬納和馬扎里沙里夫地區)。在阿富汗北部,普什圖人不到15%。
塔吉克族
第二大民族塔吉克族有人口500萬,占全國人口25%。塔吉克人屬穆斯林遜尼派,是阿富汗歷史上人才輩出的民族,在國家中有很強的影響力。大多數部長、銀行家和大商人都來自這個民族。他們主要居住在巴達赫尚、塔哈爾、赫拉特、朱茲詹、薩曼甘、巴爾赫、昆都士等省份以及潘傑希爾谷地。大多數喀布爾人也是塔吉克人。如果不把拉巴尼短暫的執政算進去的話,塔吉克人總共統治過阿富汗兩次——14世紀、20世紀20年代末。阿富汗塔吉克人的主要語言是達里語。而東北部地區的塔吉克人講塔吉克語。塔吉克人是北方聯盟的骨幹。已故的馬蘇德將軍、拉巴尼總統、法希姆將軍、伊斯梅爾汗將軍都是塔吉克人。
烏茲別克族
第三大民族烏茲別克族有人口230萬。烏茲別克人相當稠密地居住在靠近獨立國協的省份。阿富汗的烏茲別克人是穆斯林遜尼派,主要講兩種語言——烏茲別克語和達里語。
阿富汗資料
首都
喀布爾(Kabul) ,人口約215萬(2003年)。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氣溫13℃左右,適宜居住。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33個省,省下設縣、區、鄉、村。各省名稱:喀布爾、巴達赫尚、塔哈爾、昆都士、巴爾赫、朱茲詹、法利亞布、巴德吉斯、赫拉特、古爾、薩爾普勒、薩曼甘、巴格蘭、巴米揚、帕爾旺、瓦爾達克、卡比薩、拉格曼、努爾斯坦、庫納爾、楠格哈爾、洛加爾、加茲尼、烏魯茲甘、法拉、尼姆魯茲、赫爾曼德、坎大哈、扎布爾、帕克蒂亞、帕克蒂卡、霍斯特、代孔迪。
簡史
15世紀以前是歐洲、中東對印度和遠東貿易、文化交流的中心。15世紀末歐洲至印度的海路開闢後,阿變得閉塞。1747年,阿人民趕走外國侵略者,建立起獨立的一度強盛阿富汗王國,成為僅次於奧斯曼帝國的穆斯林國家。19世紀後,阿成為英國和沙俄角逐的場所。1838—1842年英國發動第一次侵阿戰爭失敗;1878年英第二次侵阿並與阿簽訂甘達馬克條約,阿喪失外交權。1885年沙俄強占阿領地“彭迪”綠洲。1893年阿國王阿卜杜爾·拉赫曼和英國簽訂阿富汗和英屬印度間的“杜蘭線”新國界協定。1895年英俄締結協定,私分帕米爾地區,並將瓦汗地區劃為英俄緩衝地區。1919年阿富汗人民打敗英國的第三次入侵後獲得獨立,並定8月19日為阿富汗獨立日。1929年1月阿右翼宗教勢力和部族武裝在英唆使下暴動,推翻了阿曼努拉王朝。同年,出身王族的納第爾自法國返阿,擊敗部族武裝,自立為王。1933年11月,納第爾國王被刺,其子查希爾繼位。
1973年前首相達烏德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查希爾王朝,成立阿富汗共和國,達烏德掌權。1978年4月,阿人民民主黨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政府,改國名為阿富汗民主共和國,塔拉基執政。次年9月,人民民主黨內訌,哈菲佐拉·阿明殺死塔拉基取而代之。1979年12月蘇軍武裝入侵阿富汗,推翻阿明政權,扶植巴布拉克·卡爾邁勒傀儡政權。阿富汗人民為了維護民族獨立,掀起了反對外國侵略的武裝鬥爭,建立了許多武裝抵抗組織。1987年11月,阿富汗大支爾格會議做出決定,將阿富汗民主共和國正式改名為阿富汗共和國。1989年2月15日,蘇聯被迫從阿全部撤軍。蘇聯撤軍後,由於各派在權力分配上無法取得一致,阿富汗爆發內戰。1992年4月16日,納吉布拉總統宣布辭去一切職務。1992年4月28日,改國名為阿富汗伊斯蘭國。同年12月,伊斯蘭促進會主席拉巴尼當選為阿富汗過渡政府總統,任期二年,但由於拉逾期拒不交權,阿國內各派權爭加劇,軍事衝突愈演愈烈。1994年學生武裝“塔利班”異軍突起。1996年塔利班將拉巴尼政權逐出喀布爾,建立政權。1997年10月改國名為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9·11”事件後,美國迅速在阿富汗境內開展軍事行動,塔利班及“基地”組織被基本肅清。2001年12月5日阿臨時政府成立,卡爾扎伊被推舉任臨時政府主席。2002年6月11日至19日,阿富汗緊急支爾格大會在喀布爾召開,選舉產生了以卡爾扎伊為總統的阿富汗過渡政府內閣,任期至2004年大選。2004年11月,卡爾扎伊以絕對優勢當選阿富汗歷史上第一位民選總統,任期5年,12月宣誓就職。
政治
2004年1月,阿富汗制憲大支爾格會議(大國民會議)通過新憲法。根據新憲法,阿富汗實行總統共和制。伊斯蘭教為國教、軍隊國家化、男女平等、各民族平等、國家統一等,均作為國家政治與社會生活的基本原則寫入了新憲法。
經濟
阿富汗是個落後的農牧業國家,1971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最不已開發國家之一。阿礦藏資源較為豐富,但未得到充分開發。目前已探明的資源主要有天然氣、煤、鹽、鉻、鐵、銅、雲母及綠寶石等。阿可能擁有世界上蘊藏量最豐富的銅礦、全球第五大鐵礦脈,7300萬噸煤。此外,天然氣儲藏量約為1852億立方米,石油儲量約為9500萬桶。阿富汗的河流大部分是內陸河,多注入沙漠和湖泊。主要河流有阿姆河、喀布爾河、赫爾曼德河和哈里魯河等。多年戰亂使阿工業基礎幾陷崩潰。輕工業和手工業為主,主要有紡織、化肥、水泥、皮革、地毯、電力、製糖和農產品加工等。手工業約占工業產值的42%。農牧業是阿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農牧業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80%。耕地不到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0%。主要農作物包括小麥、棉花、甜菜、乾果及各種水果。主要畜牧產品是肥尾羊、牛、山羊等。主要出口商品有天然氣、地毯、乾鮮果品、羊毛、棉花等。主要進口商品有各種食品、機動車輛、石油產品和紡織品等。二十多年戰亂,使阿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交通、通訊系統、輕重工業、教育和農業基礎設施遭到的破壞最為嚴重,生產生活物資短缺,曾有600多萬人流亡國外,淪為難民。阿富汗過渡政府成立以來,採取了諸多舉措刺激國內經濟重建。阿政府積極利用國際援助,恢復國內經濟造血功能,大力進行交通、能源、水利灌溉等關係到國計民生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頒布了投資法,鼓勵國外商企赴阿投資。阿經歷了多年凋敝後已逐漸開始戰後經濟重建進程。貨幣名稱:阿富汗尼(Afghani),簡稱阿尼。2002年10月7日,阿過渡政府發行新幣阿尼,與舊幣比值為1:1000。
新聞出版:
主要報紙有《喀布爾時報》(阿官方報紙)、《喀布爾周報》(阿唯一一份英文報紙)、《祖國報》、《阿尼斯報》等。阿富汗廣播電台成立於1925年,對外用9種語言廣播。阿富汗電視台於1978年建立,用波斯語、普什圖語播放。
外交
阿富汗政府歷來奉行獨立、中立和不結盟政策,是不結盟運動的創始國之一。阿過渡政府成立後,奉行積極的外交政策,堅持與各國交好原則,努力融入國際社會。
與中國關係
阿富汗於1955年1月20日與中國建交。在1979年以前,兩國一直保持友好關係,兩國領導人多次互訪。蘇聯侵阿期間,中國政府不承認阿政府。1992年兩國關係實現正常化。2005年4月阿富汗副總統哈利利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