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唱腔具有翻高遏低的藝術特點,故名“遏工”;又因遏音落在宮調上而得名“遏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定名為“阿宮腔”。長期為皮影形式演出,流行於禮泉、富平、興平、涇陽、三原、高陵、耀縣、銅川、臨潼等地。1958年始變為舞台戲曲形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官腔
- 形成於:禮泉縣店張地區
- 藝術特點:翻高遏低
- 故名:遏工
由來,成果,劇目,演員,
由來
發展史
清宣統末年(1911),有人在興平縣與禮泉縣交界處的店張舞台兩側的石柱上刻置一幅對聯,曰:“高畫清詩見槐里,小工遏調出禮泉”。由此可知,阿宮腔形成於禮泉縣店張地區。
據老藝人段天煥回憶,清嘉慶、道光年間(1796一1850),阿宮腔已由禮泉傳播到渭北一帶。早期皮影阿官腔的唱調為秦腔,演出的主要劇目有《范睢相秦》、《玉瓶贈金》、《祥麟鏡》、《四賢冊》等,多為官宦和富豪人家演出。因秦腔唱腔太粗、太噪,難合官宦人欣賞口味,藝人們便在唱調落尾加個“遏頭子”,即“翻高遏低”,俗稱“遏止”。與原來的秦腔唱調相比,有“三放不如一遏”的藝術效果,遂取名“遏工小調”,藝人們簡稱“遏工”。(1963年《陝西省文化局阿宮腔調查資料》)
清嘉慶、道光年間(1796—1850),禮泉縣遭饑荒,駿馬安寇村阿宮皮影班部分藝人逃荒到富平一帶落戶,遂將阿宮腔帶到富平縣進行坐攤清唱。道光中期(約1834),富平縣曹村鄉西頭陳堡子陳相公(名展中),邀集阿宮腔藝人組成阿宮皮影班,營業演出。同治、光緒年間(1862—1908),又相繼出現了王倉班等。出名的樂師有樊瞎子,可吹嗩吶曲牌三百餘種,教授徒弟十餘人;藝人(前手和唱家子)有趙相公、任相公、喬娃子、友娃子、金馬駒、金盆子、王石娃、段相公等;演出的主要劇目有《滾龍床》、《紅拆書》、《鐵冠圖》、《搜孤》、《清河橋》等;流行地區已經擴大到鄰近的耀縣、三原等地農村。中華民國十一年(1922),藝人段天煥與安四、趙志奎、趙積福等,又成立阿宮皮影班,演出了《贈綈袍》等劇目。中華民國十八年,陝西大旱三年,阿宮腔藝人喬娃子、友娃子、順京子等先後餓(病)死,戲班解散,僅有段天煥一個阿宮腔班,時演時停,勉強維持到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富平縣人民政府為搶救阿宮腔劇種,邀集倖存的老藝人,以段天煥為首,組織起阿宮腔民樂皮影社,在全縣範圍內進行演出活動。1958年,富平縣秦腔三團改為富平縣阿宮劇團,遂將阿宮腔傳統劇目《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玉瓶贈金》搬上舞台由人演出。腳色隨之增加,生、旦、淨、醜一應俱全;表演上襲用秦腔程式,並採用皮影某些形體動作,顯得別具一格:唱腔基本保持原遏宮腔唱調,唯花臉吸收了眉戶的[老龍哭海]調,學習秦腔行腔技巧而不用“將音”,創造出[連音慢板];旦腳唱腔吸收碗碗腔行腔技巧,揉進蒲劇發音方法,突出遏止特點,細膩、婉轉、剛柔並濟。改革後的唱腔板路有[二六]、[慢板]、[二倒板]、[箭板]、[一疊腔]、[三不齊]和單句送等,常用的曲牌有[一起清雪]、[遷仙客]、[春宴開]、[點絳唇]等。伴奏樂器改二股弦主奏為板胡主奏,增加了揚琴、提琴,並以梆子擊節,配以鼓板、小鑼、鐃鈸等。表演上採用了塌城、斷壁、排把、接棍、劍出鞘、踢打、出手等武打特技。
成果
劇目
阿宮腔已挖掘的傳統劇目有六百餘本。其特點是說繁唱簡,通俗易解。唱詞格局,多為四六組句,偶有奇數句。搬上舞台後相繼改編演出的傳統劇目有《王魁負義》、《錦香亭》、《金麟記》、《女巡按》、《三婆娘叮嘴》等三十多本;演出的新編和移植劇目有《兵發十八灣》、《爭兒記》、《新家風》、《彩紅》等五十多本。1961年赴京演出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製了《王魁負義》的全劇音樂唱腔,中國唱片社還為劉寶琴灌制了《驚耗》一場的唱片。1977年後,又排演出《白蛇傳》、《颱風》、《泵房春曲》、《牽牛上山》、《竹嫂》、《豐收時節》等劇目。
演員
阿宮腔搬上舞台後,培養出的第一代演員有:權立民(生)、傅新元(生)、黨碧俠(小旦、閨門旦)、劉寶琴(青衣)、趙子俠(女小生)、周正中(鬚生)、雷天民(花臉)等;已成為阿宮腔的藝術骨幹。七十年代後期又培養出第二代演員,主要有:慕建玲、李玉玲(小旦、閨門旦、青衣)、劉立萍(彩旦)、王會莉(武旦)以及女小生康小莉、楊小莉,花臉郭民榮、傅傳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