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里斯龍(學名:Achillobator)是馳龍科下馳龍亞科的一個屬,生活在上白堊紀的亞洲蒙古。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阿基里斯龍
- 拉丁學名:Achillobator
- 別稱:阿氏英雄龍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蜥形綱
- 亞綱:雙孔亞綱
- 目:蜥臀目
- 亞目:獸腳亞目
- 科:馳龍科
- 亞科:馳龍亞科
- 屬:阿基里斯龍屬
- 分布區域:亞洲蒙古
發現品種,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物種分類,
發現品種
屬名是由著名的古希臘特洛伊戰爭英雄阿奇里斯及蒙古語的“英雄”一字而來,這是由於阿基里斯龍在使用鐮刀爪捕食是所需的強大跟腱。種被命名為巨大阿基里斯龍(學名A. giganticus)是因它的體型較其他馳龍科為大。於1999年,它的名字首先被蒙古古生物學家Altangerel Perle及美國的馬克·諾瑞爾(Mark Norell)及吉姆·克拉克所描述。
阿基里斯龍

阿基-(里)-斯龍的化石骨骼發現時大部分都是脫落的,包括一片上顎骨及牙齒、每節的脊椎骨、肋骨、肩骨、盆骨、前肢及後肢骨。
這些化石是由蒙古東戈壁省的Bayan Shireh Formation中發現,估計追溯至上白堊紀。由於有兩套不同的假說,確實的日期卻不能肯定。與其他地層比較,這個地層似乎是在上白堊紀的土侖階至坎帕階的早期,約為93-80百萬年前。但是,從磁性地層劃分的測量中發現,該地層應位於白堊紀正長距,即桑托階至森諾曼階,約98-83百萬年前。一些於此地層發現的其他恐龍有獨龍、慢龍及巴克龍。

形態特徵
屬於大型的馳龍科恐龍,根據目 前發現的唯一標本,它們的身長約6米長。
生活習性
它可能是活躍的雙足獵食動物,以它後腳第二腳趾上那巨大似鐮刀的趾爪來獵食。
分布範圍
阿基里斯龍生活在上白堊紀的亞洲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