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鋪村

阿城鋪村

阿城鋪村位於嘉祥縣城南17公里,滿硐鄉政府駐地東北4.1公里,北依則山。全村512戶,1947人,耕地158公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阿城鋪村
  • 所屬地區:嘉祥縣
  • 面積:158公頃 
  • 人口:1947人
  • 耕地面積:158公頃
由來,遺址,名人故里,

由來

明代,嘉祥至金鄉縣城有南北交通大道從阿城村頭通過,店鋪興起,逐漸成為過往行人落腳之地,人稱阿城鋪。
據《濟寧州志》載:阿城鋪原名阿城,為東周列國時期的東南侯阿王(阿王禹)的封地,故名阿城。又舊縣誌載:嘉祥古兗州之域,魯之南武城也。阿、武間近,演為阿城。《山東全省考古輿圖》標註為金鄉縣故城。明代,嘉祥至金鄉縣城有條南北交通大道從阿城村頭通過,店鋪興起,逐漸成為過往行人落腳之地,人稱阿城鋪。

遺址

今阿城鋪村北500米處有春秋魯國南武城遺址,東漢三國時為金鄉縣城,後呼為阿城。《春秋》襄公十九年(前554年)冬“城武城”。《山東通志?古蹟》載:“嘉祥縣南武城,在縣南四十里。”《兗州府志》載,嘉祥縣“城南四十里有南武山,山南有曾子墓,山東南三里許有南武城。”南武城遺址就在南武山南1500米。故城遺址呈方形,子午向,面積約25萬平方米。故城東北、東南城牆角在1970年尚存。現尚有殘存的東城牆,南北長約100米,寬約8米,高3—4米。濟寧市文物局對城牆局部剖析,發現夯土層上夯窩密集清晰,呈圓形圜底狀,為周代築城特徵。該夯土層中包含少量西周晚期和春秋時期陶片。“阿”“武”古音相近,阿城即武城。
阿城鋪村還是東漢金鄉縣城。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並爰戚、東緡(今金鄉)、方與(今魚台)三縣為金鄉縣,以金鄉山曾鑿洞得金而命名。《山東考古錄?山東全省考古輿圖》把金鄉縣故城標註在阿城鋪村。光武帝之後,方與、東緡相繼復縣,金鄉遂以原爰戚縣地為主。晉泰始元年(265年)改山陽郡為高平郡,撤東緡縣併入金鄉縣,縣治從阿城鋪移於東緡城,即今金鄉縣城。

名人故里

阿城鋪村是曾子故里。《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曾參,南武城人”。曾子(前505—前435年),名參,字子輿,是孔子儒學正宗傳人,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曾子為古曾國的後裔。17歲拜孔子為師,把孔子思想的核心概括為“忠恕”。著作主要《論語》(主持)《曾子》《曾子》《孝經》《大學》。曾子最主要的思想是孝道和修身。把孝作為“天下之大經”。他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和“慎獨”的主張,成為人們修身的典範。
曾子相關遺蹟有耘瓜台。耘瓜台位於南武山之東,南武城遺址之北,傳為曾子耘瓜誤斷瓜根處。呂大器《萊蕪侯像贊》有“耘綠台邊,浴春沂上”,其中“耘綠台”即指耘瓜台。此兩台1970年代被夷為平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