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被命名為“阿喀琉斯基猴”(學名:Archicebus achilles)的古猴生活於約5500萬年前潮濕、炎熱的湖邊,是迄今發現的最早靈長目動物。這種古猴身長約7厘米,體重不超過30克,體積接近現代的小侏儒狐猴。它還具有修長的四肢、尖小的牙齒和大眼窩,證明它善於跳躍和利用四肢走動、以昆蟲為食並擁有良好的視力。
基本介紹
發現命名,生存習性,形態特徵,
發現命名
6月6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自然》線上發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倪喜軍研究員等人的成果,他們在對一具最古老的靈長類動物化石做了長達10年的研究後證明:類人猿很可能起源於5500萬年前。此前,科學界發現的最早的類人猿化石來自4500萬年前,而這一成果將人類祖先的歷史推前了1000萬年,堪稱靈長類與古人類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10年前,倪喜軍在中國湖北荊州市附近發現了一具近乎完整的靈長類骨架化石。隨後進行的年代測定顯示,這具化石有5500萬年曆史,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靈長類化石。“儘管這是一個重大發現,但我不想急著發表成果,而是對它進行了細緻深入的研究。” 10年後的今天,倪教授的論文 “姍姍來遲”,但登上了世界上最知名的學術期刊。
倪喜軍將這一靈長類動物命名為“阿喀琉斯基猴”,它的腳後跟骨頭很特別,又短又寬,具有明顯的類人猿特徵,與人類的腳後跟也有共同點。又短又寬的腳後跟骨頭為人類直立行走奠定了生物學基礎,因此,可以把阿喀琉斯基猴視作與人類遠祖最為相近的靈長類動物。
阿喀琉斯基猴不但具有類人猿特徵,還擁有跗猴的許多形態學特點,跗猴型動物與類人猿是兩個不同的靈長類類群,所以倪喜軍認為,在靈長類演化進程中,阿喀琉斯基猴處在類人猿與跗猴 “分家”的起點。也就是說,大約在5500萬年前,類人猿誕生了,從那以後,人類的祖先開始了獨立的進化歷程。
生存習性
倪教授與合作者復原了最古老靈長類動物的形象,它的個頭很小,身長只有7厘米,體重20克至30克。相對而言,它的尾巴很長,有13厘米;腳特別大,長度和它的小腿一樣。長有 “大腳”的好處是,腳的抓握、跳躍能力強,適合在樹上生活。
阿喀琉斯基猴的眼睛比較大,與類人猿接近,沒有在夜間活動的眼鏡猴那么大,由此可以推測,這種猴子是在白天活動的。
發現類人猿祖先後,倪喜軍為公眾描述了一張簡要的 “古人類演化進程圖”。 5500萬年前,類人猿在亞洲誕生,並向其他大陸擴散; 4000萬年前,由於自然條件的變化,歐亞大陸的類人猿逐漸消亡,而非洲大陸的一支類人猿繁衍興盛,並走出非洲,擴散到歐亞大陸; 2000萬年前,沒有尾巴的類人猿進化成人形動物;六七百萬年前,在人形動物的進化過程中,古人類與黑猩猩 “分家”;之後,古人類分別演化成南方古猿、直立人、尼安德特人等類型。南方古猿、直立人、尼安德特人都能製造和使用工具、狩獵,中國的周口店北京猿人、元謀人、藍田人都屬於直立人。
形態特徵
這副骨架兼具類人猿和跗猴(俗稱眼鏡猴)的特徵,研究人員為其取名“阿喀琉斯基猴”,意為“有腳後跟的古猴”。跗猴的腳後跟很長,能發揮槓桿作用,從樹上垂直起跳。而類人猿的腳後跟,寬而短,因為它在樹上以跑為主,跳的難度已降低。“阿喀琉斯基猴”腳後跟的這塊骨頭,也是寬而短,跳躍和四肢走動都行,可適應樹上生活。這說明,我們發現的這塊化石,在靈長類進化樹上處於最基礎的位置上,處於跗猴型動物和類人猿的進化分離初期,這一時間比科學家們之前預想的要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