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氏規律

群聚可能會增加個體間對營養、食物和空間的競爭,但這經常被群體存活力的提高而抵消,因為群聚具有保護自身、發現資源或調節小氣候或微環境條件的能力。群聚有利於種群的最適增長和存活,群聚的程度,像整體密度一樣,隨種類和條件而變化。因此,過疏(或缺乏聚群)和過密一樣,都可能有限制作用,這就是群聚的阿利氏規律(Allee principle of aggregation),依著名的行為生態學家W.C.Allee而命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利氏規律
  • 外文名:Allee principle of aggregation
  • 領域:生物學
  • 命名淵源:著名的行為生態學家W.C.Allee
概述,淵源,

概述

種群內部遲早都會形成不同程度的集群,這是大多數種群內部結構上的一個特徵。這種集群是個體群聚的結果,群聚可能是①對局部生境或景觀差別的相應;②對天氣晝夜或季節變化的回響;③是生殖過程的結果;或④是社群性吸引(見於高等動物)的結果。
阿利氏規律
動物有一個最適宜的種群密度,種群過密或過疏都可能對自身產生不利影響。上圖概括了阿利氏規律:(A)表示種群小時存活率最高(對某些種群來說是這樣的);(B)表示種群中等大小時最有利,過疏過密都有害。此規律可指導保護珍稀動物,即:將動物引種到其他地區時,要保證其種群有一定密度;還可指導人類社會,如城市人口密度要適宜,過疏、過密都會產生不良後果。

淵源

阿利(W.C.Allee,1938)認為,即使在無明確的社會組織的低等動物群中,由於集群對個體產生有利影響的結果,證明在種種生活現象中,中間密度是最適宜的值,稱之為原始協調,可看作是動物社會生活進化的基礎。因此一般把種種生活過程中存在的最適密度稱為阿利氏原理(Allee′sprinc-iple),把集群的有利效果稱為阿利氏效果(Alle-e′seffect)。此外在實驗種群中,從一個世代到下一個世代的繁殖率(每一雌體平均次世代成雌數),在中間密度為最高值時,稱為阿利氏型密度效果,如最低密度為最高值時,則稱為果蠅(Drosophila)型密度效果,對於後者,如果創造更低密度的條件,因交尾頻率的減少而使繁殖率降低,結果就不是本質的區別。繁殖率的數值顯著降低、大於或小於最適密度的值,一般稱為過密(overcrowding)或過疏(un-dercrowding)。也有人把造成下一代個體數最高的種群密度稱為這個種群的最適密度,這個概念不同於阿利所說的最適密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