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阻聚反應
原理,作用,用例,
原理
阻聚反應原理主要有2類:
①無氧存在時在苯醌無氧存在時,直接與游離基反應形成一種半醌中間體,然後再與另一個游離基反應而形成穩定的化合物。
②有氧存在時對苯二酚及其衍生物在氧的存在下,游離基與氧反應形成過氧游離基,過氧游離基與對苯二酚反應形成游離基複合物,複合物再與另一個過氧游離基反應形成穩定的化合物。
作用
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發揮活性:
①活性為固定的阻聚劑在正常貯存及固化溫度範圍內,始終與自由基很快反應,在反應中本身消耗而形成誘導期,消耗時形成的阻聚劑不再具有活性,如對苯二酚等。
②熱敏性阻聚劑在正常貯存溫度下是阻聚劑,加熱時分解,變成無效,如叔丁基鄰苯二酚等。
③雙重性阻聚劑在較低溫度下起阻聚作用,高溫下反應而起促進作用,如氧、有機銅鹽、季胺鹽、硫磺等。 獨效或複合作用:
①獨效型只需一種阻聚劑就能起阻聚效果。如對苯二酚、對苯醌等。
②複合型即兩種以上的阻聚劑聯用。工藝上為達到保證樹脂、預浸料在室溫下貯存穩定性,達到既可調節使之有一定的適用期,又不影響製品的最終固化速度,採用複合型阻聚劑。如採用對苯二酚和叔丁基鄰苯二酚及微量的銅鹽實現上述效果。
用例
為了避免烯類單體在貯藏、運輸等過程中發生聚合,單體中往往加入少量阻聚劑,在使用前再將它除去。一般,阻聚劑為固體物質,揮發性小,在蒸餾單體時即可將它除去。常用的阻聚劑對苯二酚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可溶於水的鈉鹽,所以可用5%~10%的氫氧化鈉溶液洗滌除去。氯化亞銅和三氯化鐵等無機阻聚劑也可用酸洗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