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散(《聖濟總錄》卷一二三)

防風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一二三。主治喉癰,及咽喉垂倒。

基本介紹

  • 名稱:防風散
  •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三
  • 組成:防風、白附子、地骨皮、真麝香、丹砂、膩粉、白朮、馬牙消、桂、赤茯苓
  • 主治:喉癰,及咽喉垂倒。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

組成

防風(去叉)一兩,白附子三分,地骨皮半兩,真麝香(研)三分,丹砂(研)、膩粉(研)、白朮、馬牙消(研)、桂(去粗皮)各一分,赤茯苓(去黑皮)一兩。

用法用量

上為散。每服半錢匕,溫酒調下。

主治

喉癰,及咽喉垂倒。

附方

名稱:防風散
組成:防風,荊芥,黃芩,石膏,梔仁,薄荷,赤芍,連翹,生地黃,甘草
用法:水煎服
主治:眼泡內生毒如菌
出處:《醫鈔類編》卷十一
名稱:防風散
組成:防風(去蘆頭),川芎,川升麻,犀角屑,羚羊角屑,赤芍藥,前胡各半兩(去蘆頭),細辛,秦皮,硃砂(細研),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分,牛黃二錢(細研)
用法:上為散,入牛黃、硃砂,都研令勻。每服一錢,食後煎地黃湯調下
主治:眼赤腫痛,多眵淚
出處:《聖惠》卷三十二
功用:退上焦壅熱,止痛消腫
名稱:防風散
組成:防風(去叉),人參,白朮,獨活(去蘆頭),草豆蔻(去皮)各三分,天麻芎勞,白芷,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細辛(去苗葉),高良姜,青橘皮(湯浸,去白,焙),甘草(炙)各半兩,京三棱(炮,銼)一兩半,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三錢
用法:上為散。每服三錢匕,溫酒調下,棗湯亦得,一日三次,不拘時候
主治:咽喉中如有物,妨悶噎塞,胸膈痰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四
名稱:防風散
組成:防風(去蘆)一兩,羌活,黃藥子,白藥子(蜜炙),僵蠶(炒),硼砂,大黃(紙裹,煨令香熟),荊芥,細辛,川芎,紅內消,鬱金,山豆根,甘草各五錢,牙消三錢,薄荷葉半斤
用法:上為末。研薄荷汁同蜜少許調藥。虛者少用,實者多用
主治:咽喉疼痛
出處:《得效》卷十七
名稱:防風散
組成:川烏頭,防風(去蘆),白芷各一兩,川芎一兩半,草烏頭半兩,細辛(去苗土)七錢半,蒼朮二兩(去皮實者)
用法:上先用鹽搽,後方用藥末搽上
主治:牙痛
出處:《普濟方》卷六十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