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禦地區或
防禦部署的縱向深度。分為戰役防禦縱深和戰術防禦縱深。
防禦是與進攻相對立的範疇。克勞塞維茨在《
戰爭論》中稱防禦是比進攻強的作戰形式,並稱戰爭以防禦開始而以進攻結束。由此可見,儘管進攻是結束戰爭的主要手段,但防禦在戰爭中的地位亦是極為重要的。防禦與進攻的關係是相輔相成,互為作用的,就像人的左膀右臂一樣聯繫緊密。兩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蘇德戰場上,蘇軍在防禦問題上曾走過一段彎路,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慶幸的是,蘇聯人從失敗中吸取了教訓(這點就是蘇聯和老蔣不同。。。老蔣打仗真是死腦筋),逐漸完善了自己的防禦戰理論和作戰方法。否則,真不知二戰的東線進程會變成什麼樣子。與進攻作戰不同,蘇軍在二戰中實施的戰略防禦和絕大多數防禦戰役集中在戰爭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在戰爭第三階段只是進行了部分局部性的防禦戰役。這些戰役中多為達到進攻極限後,扼守已占領地區,抗擊德軍反突擊進行的防禦,以及為合圍對外正面德軍,阻擊其解圍而實施的防禦。從蘇軍二戰中防禦戰術的變化來看,大體可分為兩個時期。第一時期為防禦不穩定期,蘇軍的防禦被屢屢突破,大量部隊被合圍殲滅,這一時期基本和戰爭第一階段吻合;第二個時期為防禦發展完善期,蘇軍防禦逐漸變得相對穩固,這一時期基本和戰爭第二,三階段吻合。因此,筆者將分兩個時期來對二戰蘇軍防禦的發展進行敘述。
戰前和戰爭第一階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
在蘇聯國內戰爭結束到蘇德戰爭爆發前這段時間內,蘇軍對於戰略防禦也有一個認識變化的過程。在國內戰爭結束之後的一段時間裡, 由於蘇軍力量比較弱小,同時還面臨著帝國主義入侵干涉的危險和,所以比較重視戰略防禦的研究。然而,在經過卓有成效的經濟建設後,蘇聯武裝力量迅速壯大了起來。蘇聯上至最高領導人,下至基層指揮員的自豪感不斷膨脹,以至發展為盲目樂觀,普遍認為在這種情況下防禦的作用已人人下降。尤其是建立了世界上最龐大的坦克機械化部隊後,蘇軍指導思想轉變為“採取進攻的方法進行戰爭”(這點德軍裝甲師幾個優秀指揮官都曾在蘇聯學習過這套理論)。防禦在蘇軍戰爭理論中失去了應有的地位。在蘇德戰爭爆發前的蘇軍戰爭理論中,已看不到戰略防禦的字眼,實施防禦只是在戰術和戰役規模內,這造成了蘇軍作戰理論的嚴重不平衡性。正如蘇軍總參軍事學院院長科茲洛大大將在80年代初的一篇文章中所承認的那樣:“由於當時預計敵人深入我腹地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對於準備與實施戰略防禦的理論未作全面的研究。這些問題是在蘇軍同納粹德國真刀真槍的武裝鬥爭的過程中才解決的。”
儘管後世蘇軍學術界否認戰略防禦的作用和存在(這點真無語了!),但畢竟承認戰役防禦和戰術防禦的必要性,所以戰前蘇軍防禦作戰理論還是有一定的發展的。蘇軍認為防禦可分為陣地防禦和機動防禦。但不管哪種防禦,都必須具備防炮兵、防坦克、防飛機和防化學的條件。蘇軍並沒有完全漠視坦克機械化部隊的發展對提高進攻軍隊突擊力所發揮的作用。早在30年代末,蘇軍中就有人主張在防禦中(在70—100公里地帶內)建立四層地幅。第一層為前進地幅(縱深30—45公里),這是障礙物地帶,主要部署特種障礙設定隊,負責遲滯敵人和暴露敵人部署;第二層為戰術地幅(縱深20—30公里),分為三道陣地,第一道陣地為障礙物地帶(縱深10—15公里),第二道陣地為第一基本戰術地帶(縱深4—6公里),第三道陣地為第二防禦地區(縱深8—12公里),集團軍主力即配置在此地幅內;第三層為戰役地幅(縱深15—30公里),由一道障礙物地帶和一道後方防禦地帶組成,配置有集團軍預備隊和防坦克預備隊;第四層為後方地幅,縱深為50公里,配置有主要的倉庫和供給站。集團軍戰役布勢的全部縱深達100—150公里。這已經初步具備了以後成功抗擊德軍突擊的縱深防禦的某些特點,儘管它仍然是不完善的。
1936年的野戰條令規定:在正常的正面防禦中,軍的防禦地頻寬24-30公里,師8—10公里,團為4-6公里。步兵師的防禦縱深為5—6公里,團為2-4公里,營為1.5 2公里。條令指出,坦克用來配合突擊集群進行反衝擊,或獨立的與防坦克支隊協同動作。到40年代初,防禦正面寬度進一步縮小。步兵軍縮減到25公里,師縮減到10公里,戰術防禦地幅縱深增加到20公里,基本防禦地帶縱深增加到10公里。在蘇德戰爭爆發前後,戰術地幅已包括保障地帶、戰鬥警戒陣地、基本防禦地帶和第二防禦地帶,這比30年代末的思想又進了一步。
軍隊防禦戰鬥隊形也進行了改進。三十年代曾要求建立牽制隊(占兵力三分之二,用於防守陣地)和突擊隊(占兵力三分之一,用於反衝擊等,實際相當於預備隊)。到四十年代初,認為由於技術兵器發展,扼守基本防禦地帶具有更重要意義,原先的牽制隊和突擊隊已無存在價值,因此認為戰鬥隊形沒必要分成兩個隊,改為由各戰鬥梯隊、炮兵群和預備隊組成。軍第一梯隊步兵師受領任務是:防守基本地帶,以及消耗敵人突擊集團,阻擋其進攻。軍預備隊則配置在第二防禦地帶,用於實施反衝擊。蘇軍還規定以反坦克炮組成快速反坦克預備隊,當時認為每公里正面達到6-9門反坦克炮,即可保證防禦的穩定性。在防禦縱深內,還應設定防坦克地域、地雷場、防坦克壕、樁砦和鹿砦。防空問題,認為每個步兵師配備1個高炮營(12門37 和76毫米高炮),可以在正面2公里、縱深2.5公里用兩層火網掩護軍隊。
蘇軍戰前的防禦作戰理論至少較徹底的擺脫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防禦理論的束縛(在戰術層面更為明顯),這一點比法國要先進一些。但可惜的是卻走向了“進攻至上”的極端而放棄了戰略防禦,與法國正好相反(法國極為重視戰略防禦,馬奇諾防線即為明證)。戰役防禦在蘇軍中被認為是一種權宜的作戰方法。按當時的構想,集團軍可以以自身的兵力在戰術防禦範圍內阻止並擊潰敵人,所以只對集團軍及集團軍以下部隊的防禦作戰作了一定研究。對方面軍或方面軍群進行防禦作戰的問題很少甚至沒有進行過研究。戰略上的失誤是很難用戰役、戰術勝利來彌補的,更何況蘇軍在蘇德戰爭初期的防禦戰役、戰鬥大多失利。這就造成了蘇軍戰爭初期的嚴重損失和失利。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蘇軍倉促應戰。用於邊境防禦的部隊尚在向邊境陣地開進途中,即被突進來的德軍裝甲部隊和俯衝轟炸機聯合擊潰、消滅。蘇軍在前線情況不明的情況下,又貿然實施反突擊,造成重大損失。僅邊境交戰18天,即損失兵力778751人和大量技術裝備。史達林很快發現戰前制定的戰略進攻作戰方針不符合戰爭實際,於是於6月底決定全線轉入戰略防禦。
此時的蘇軍既缺乏防禦作戰理論指導,又缺乏進行穩固防禦所需的兵力、兵器,可謂是在一片混亂中轉人了防禦。那些“突擊”提升上來的指揮員,就連戰前已有的防禦戰術都不能很好的執行,就更別提根據戰爭實際來對防禦的戰術進行完善提高了。而德軍則是士氣高昂,作戰經驗豐富,他們的縱深攻擊進攻戰法已經運用得十分熟練。古德里安早在1937年10月15日刊登在德軍軍官協會官方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即已闡明了這種戰法的核心思想:“所有問題的關鍵是,以更快的速度運動,在運動中不懼怕敵人的防禦火力,使敵人難以重新構築新的防線,並一直攻擊到防禦者的縱深。……我們要的是在所計畫的時間內,將整個防禦體系縱深的敵人同時消滅。”德軍的突破縱深一般為300—350公里,蘇軍戰略防禦縱深(包括軍隊占領的防禦地帶和構築的防禦地區)在250-600公里之間。但是潰敗的蘇軍的退卻速度趕不上德軍裝甲部隊推進速度,不能趕在德軍前面占領後方防禦地帶而陷入合圍。由於沒有制空權,大本營預備隊因敵機轟炸而前調速度緩慢,也不能及時占領預先構築的防禦地區。通常只能重建戰略防線來抵禦德軍進攻。所以,戰爭第一階段蘇軍的防禦是很不穩定的。
防禦分為被迫轉入防禦和預有準備的防禦兩種情況。在戰爭第一階段,蘇軍防禦作戰基本屬於前者。被迫轉入防禦有明顯的弱點:準備不足、兵力缺乏、防禦穩固性差。在1941年夏季戰局中,蘇軍在組織防禦過程中存在嚴重缺陷,這也是當時蘇軍作戰能力的真實反映。由於兵力不足,蘇軍方面軍和集團軍都編成一個梯隊,還有一個很弱的預備隊(通常只有1-2個步兵師,方面軍和集團軍均是如此)。由於沒有二梯隊進行防禦,這樣的戰役布勢根本無法對抗德軍的縱深突貫。蘇軍防禦正面過於寬大,集團軍防禦正面寬約為150—200公里(一個極端的例子為:在斯摩棱斯克交戰中,西方面軍右翼的第22集團軍6個師防禦正面為280公里),方面軍更高達300—500公里,步兵師通常在寬達25-50公里的地帶內進行戰鬥,這比戰前條令規定的寬度都要大2倍以上,戰鬥隊形根本形不成梯次配置。集團軍當時的防禦縱深只有10-15公里。在得到戰略預備隊不斷的增援以後,這種情況才得到一定改善。
到1941年7—8月間,師防禦地頻寬度縮至20—25公里,到9月間又進一步縮小至15 20公里。蘇軍指揮員力圖建立綿亘的防禦正面,導致了平分兵力兵器(最要命的是反坦克武器成一線配置,毫無重點),結果是處處設防,處處薄弱。例如斯摩棱斯克戰役中,蘇軍西方面軍在平原丘陵地形上的防禦正面寬達650公里,集團軍防禦正面為130—280公里,師防禦正面平均達到25—50公里,個別地段甚至達70—100公里。寬大的正面使兵力兵器密度很小,在防禦戰術地幅內每公里正面不到0.3個步兵營及5—7門火炮。軍隊成一線配置,沒有二梯隊。防禦縱深短淺,集團軍防禦縱深只有10—15公里,師只有3—5公里。整個部署沒有形成縱深梯次配置,主要方向兵力薄弱,根本不符合對強敵的防禦要求。
由於倉促轉入防禦和缺乏必要的工程器材,防禦工事的構築也達不到要求。在多數情況下,只構築主要防禦地帶,而且是按營防禦地域形式構築的,帶有基點式防禦的性質。這樣就把一個整體統一的防禦陣地,分割成了由營防禦地域組成的一串“孤島”,各陣地之間失去了協同。蘇軍試圖以火力控制各支撐點之間的間隙,但是由於火力密度不足而收效甚微。營防禦地域內只挖掘了散兵坑,有時沒有連線成塹壕,使得連、營的戰鬥隊形被分割成一些孤立的小群。陣地上很少挖掘交通壕,使得部隊不可能實施隱蔽的機動。障礙物極少進行設定,有時在後方挖掘了部分防坦克壕,但蘇軍退卻時卻無人防守這些防坦克壕。德軍很容易克服這些沒有兵力、火力掩護的障礙。
在蘇德戰場,蘇軍防禦作戰的核心是對坦克防禦,火力配系必須以反坦克火力為主體。但在戰前,認為對坦克防禦是“步兵行動的一種戰鬥保障”,與工程障礙物相結合的單門反坦克炮火力是對坦克防禦的基礎。認為在師防禦正面每公里反坦克炮密度達到6—9門,即可抗擊敵坦克的密集衝擊。因此在戰爭初期,師和師以下兵團、部隊和分隊中,主要注意力放在組織步兵武器火力抗擊敵步兵上,對坦克防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德軍裝甲部隊屢屢突破蘇軍防線後,蘇軍才開始改進自身的對坦克防禦戰術。但蘇軍嚴重缺乏反坦克炮,只能使用其它類型火炮來擔負相當一部分反坦克任務。1941年夏季戰局中,蘇軍由於損失巨大,火炮密度很低。在多數情況下,炮兵密度未超過每公里正面2—3門火炮,個別場合才達到10門火炮。這樣的密度以間瞄火炮打坦克,是沒有什麼明顯效果的。這個戰局中,蘇軍並沒有解決對坦克防禦問題,這也是蘇軍防線十分脆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1941年夏季戰局中,蘇軍坦克在防禦中主要用於扼守個別地區和目標, 以原地射擊的方法抗擊進攻之敵。有時也用於反衝擊,卻常常將坦克部隊分成小的坦克群甚至是單輛坦克,不經偵察就在行進間實施衝擊,這樣的衝擊除了增加損失之外沒有什麼更好的效果。坦克部隊和步兵、炮兵的協同也很差。坦克部隊通常單獨執行任務,而沒有步兵配合。在防禦戰鬥中,步兵沒有掩護設伏的坦克,而在退卻時常常不通知坦克兵指揮員,把坦克部隊扔在那裡任其自然。炮兵對坦克的支援組織的也不盡人意。
在整個1941年夏季戰局中,蘇軍防禦的各個方面都存在嚴重不足,無論是從戰術水平、部隊實力、指揮水平等方面都不能適應戰爭形勢。德軍的進攻一再得手。蘇軍一個又一個重兵集團被德軍包圍殲滅。蘇軍在慘重的失敗面前,開始吸取教訓並改進自身的防禦戰術,從而為在莫斯科城下和史達林格勒城下阻止住德軍創造了條件。 莫斯科會戰和史達林格勒戰役的防禦階段是在戰爭第一階段中具有代表性的防禦戰。在這兩次防禦中,蘇軍在1941年夏季戰局中存在的缺點得到了部分改進。首先是各軍團、兵團、部隊的防禦正面開始較大幅度的減小。
1941年9月末10月初,在長達710公里的莫斯科方向戰線上,共部署了蘇軍3個方面軍,即西方面軍、預備隊方面軍和布良斯克方面軍。其中,西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負責的防禦正面為380公里,布良斯克方面軍則負責330公里寬的防禦正面。在重要方向上的西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的防禦正面已縮減到平均200公里以下。但預備隊方面軍在第一線的兵力較小,西方面軍實際擔負的防禦正面仍然很大。在莫斯科方向一共建立了四道防禦地區和莫斯科防區,總深度達到300公里,第一道防禦地區由上述三個方面軍共11個集團軍防守;第二道防禦地區由預備隊方面軍的4個集團軍防守;第三道和第四道防禦地區(維亞濟馬防禦地區和莫扎伊斯克防禦地區)則幾乎沒有部隊占領。這四道防禦地區構成了大縱深的防禦陣地。防禦地帶的數量多,使蘇軍統帥部能夠逐次將防守的軍隊調到新的地區迅速形成新的防線,從而成為逐次消耗德軍突擊集團進而在莫斯科城下阻止其前進的主要原因。西方面軍和布良斯克方面軍的戰役布勢都不大,由展開成一個梯隊的各集團軍及預備隊組成。預備隊兵力很弱,是由獨立步兵師、騎兵師和坦克旅組成的。各集團軍均編為兩個梯隊,第一梯隊3—4個師,第二梯隊1個師。集團軍的防禦縱深為20—25公里,方面軍防禦縱深只有在個別地方才達到30—35公里。沒有第二梯隊的方面軍防禦縱深居然和集團軍防禦縱深如此接近。由於兵力不足和缺乏經驗,蘇軍步兵師在防禦兵力分配上也存在缺點。
在莫斯科會戰開始的10月份,師的戰鬥隊形多由兩個梯隊編成。在第——梯隊寬達16-24公里的防禦正面上,只部署有師的4個步兵營,其餘5個營則作為二梯隊配置在縱深內。這使得前沿前的步兵火力密度很低,無力抗擊德軍首次突擊,這裡就是我說的戰爭殘忍的地方。希望各位軍友意識到戰爭的殘忍性。你可以想像下當時你再前沿,你是什麼感受。到11月份,步兵師大多改取一個梯隊隊形,大部分兵力、兵器用來防守前沿,這樣前沿前火力密度得到了較大提高。但隨之而來的是,蘇軍指揮員手中又沒有二梯隊用來增強一線防禦力量和實施反衝擊,使得防禦穩定性下降。這個問題在當時條件下無法得到圓滿解決,只能等到蘇軍力量增強後,通過縮小防禦正面來逐步完善。所以每個防禦部隊還是使用兩梯隊防禦辦法,這個辦法最少能大量拖延時間,一線部隊要是打的好的,梯隊部隊還能打出幾場反衝鋒,反覆幾場,直到德軍撤退。
防禦縱深過小,使得蘇軍抵抗德軍裝甲突擊時的能力仍然不足。 由於防守戰術地幅的兵團受領的地帶很寬,兵力、兵口的密度很小。每公里正面不超過0.3-0.4個步兵營,火炮密度為每公里5-7門(也有的地方達到10—15門)火炮和迫擊炮,坦克只能達到每公里正面l—2輛。甚至位於維亞濟馬這一最主要方向上的第19和第20集團軍,火炮密度也沒有超過10—19門。航空兵因為以混合航空兵師的形式配屬各集團軍,所以也難以集中使用於最危險的地段。蘇軍部隊缺乏高射炮(集團軍內高射炮數量只有20—34門),對空防禦薄弱,每公里正面上的高射炮密度僅為0.4—0.8門。這樣的兵力、火力密度無法滿足穩定防禦,特別是防空,反坦克的要求。
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初期的防禦作戰中,上述問題並未得到圓滿解決。戰役初期,由第21、第28、第38、第51(7月30日調入)、第58集團軍和空軍第8集團軍組成的史達林格勒方面軍要在寬達530公里的正面上進行防禦(兵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哈爾科夫戰役的失敗,該方面軍38個步兵師只有18個是滿員的,6個師只有2500—4000人,14個師在1000人以下)。方面軍戰役布勢為一個梯隊,4個集團軍組成第一梯隊,預備隊則由以第57集團軍和以第38、第28集團軍為基礎組建的坦克第1和第4集團軍擔任。在重要方向——頓河大彎曲部的防禦縱深為120公里。在史達林格勒外圍和市區建立了4道防線,即外層防線、中層防線、內層防線和市區防線,構成了大縱深防禦陣地。可惜在戰役開始時,尚未構築完成。這時,蘇軍已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平分兵力的做法,開始在防禦的主要方向上集中兵力。次要方向的第51集團軍只有5個不滿員師,卻負責200公里的防禦正面。主要方向上的第62集團軍則只防守寬90公里的地段。由於在主要方向上集中兵力,兵力、兵器密度比1941年有所增加,每公里正面達到0.8個步兵營,10-12門火炮和迫擊炮,1-2輛坦克。但這樣的密度仍然不足以抗擊德軍優勢兵力和坦克的集中衝擊。
從莫斯科會戰開始到史達林格勒戰役防禦階段,蘇軍防禦戰術地幅內的工事構築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場戰術防禦非常像抗美援朝第四階段,中國坑道戰術,單個的步兵掩體開始以塹壕沿正面加以連線,各塹壕與縱深則用交通壕連線。這種作法先是在連防禦地域內採用,後來逐步擴大到營防禦地域。這樣就使德軍難以發現蘇軍防禦的結合部和翼側,同時加強了防空、防炮能力和保障了兵力的自由機動。但是在莫斯科會戰期間仍有一些部隊只挖掘步兵掩體,而沒有構築塹壕和交通壕。部分原因是時間緊迫,來不及構築,但同時也受到部分指揮員對戰爭實踐中的經驗教訓吸收不夠的影響。到1942年史達林格勒戰役時,步兵團和師的第二梯隊開始在防禦縱深內構築營防禦地域,這就增加了縱深防禦的穩定性。步兵掩體均用塹壕加以連線。工程障礙物開始在廣泛的範圍內運用,地雷爆炸性障礙物的數量和密度也進一步提高。布雷密度達到每公里防禦正面250個防坦克雷和540個防步:兵雷。但後來的戰爭實踐表明,這個密度仍然不能保障穩定的防禦,對坦克防禦尤嫌不足。 納粹德國最厲害武器就是裝甲部隊,防不住這個裝甲部隊,其他都是空談
這一時期,蘇軍防禦中的對坦克防禦開始廣泛採用防坦克支撐點和防坦克地域。防坦克支撐點和防坦克地域構築在受德軍坦克威脅較大的方向上。防坦克支撐點通常由步兵連構築並占領,一般擁有6-12個反坦克武器單位(包括火炮、坦克和反坦克槍)。數個防坦克支撐點組成營的防坦克樞紐部。防坦克地域則由步兵團、師、軍和集團軍建立,設定在最重要的受坦克威脅較大方向上的各個防禦陣地之間。防坦克地域從含數個反坦克殲擊炮兵連(或加農炮)到含1個團乃至1個旅不等,有時還含有坦克、機槍分隊、噴火器分隊和工:兵分隊。
防坦克地域的設定,以莫斯科會戰防禦階段西方面軍第16集團軍在沃洛科拉姆斯克的對坦克防禦較為典型。但是直到戰爭第一階段結束前, 由於兵力、兵器不足,蘇軍始終未能解決反坦克兵器密度低這一問題。在莫斯科會戰時,每個防坦克支撐點內只有各種口徑的火炮2—4門。在史達林格勒戰役時,在營防禦地域內也只有1—2個炮兵連和部分反坦克槍,反坦克武器密度為每公里正面4門反坦克炮和17支反坦克槍。1941年末,組織和使用了反坦克炮兵預備隊,但由於協同動作不好和兵力數量、兵器性能有限,反坦克作戰不夠有力。只是到了史達林格勒戰役時,才發揮了較大作用。在這一時期,快速工程預備隊(快速障礙設定隊)也開始出現。
在莫斯科會戰和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坦克旅或坦克軍的使用方法是:對德軍進攻集團實施反衝擊;扼守個別地區;進行後衛戰鬥;編人防坦克支撐點或防坦克地域;有時也用來建立快速反坦克預備隊。但在使用中經常出現失誤,比如與其它兵種協同動作組織得不好,指揮經常中斷,行動互不聯繫等。1942年10月16日,蘇聯國防人民委員在第325號特別命令中總結了坦克兵的使用經驗。指出在防禦戰役中,坦克軍和機械化軍應作為由縱深實施反突擊的強大手段加以利用。蘇聯人所祟尚的“進攻精神”,在防禦中主要表現在反突擊上(反突擊的主要參加者之一就是坦克部隊)。這使得蘇軍的防禦具有了相當的主動性,而不是一味的消極防禦。同時我再次強調這種反衝擊,理論上實際就是消耗,為什麼,德軍進攻部隊非常有計畫,肯定是有第二梯隊的,有後衛部隊的,這種突然反擊效果,只能打擊下正在撤退的德國進攻部隊。可想而知,但是犧牲這小部隊,卻能消耗當時正在撤退的德軍士兵和武器,不管結果怎么樣,後衛部隊要銜接上前鋒部隊,也是需要時間,這個時間差,幾百人,幾輛坦克,絕對是做的到的,也是值得的。儘管在戰爭初期的多數反突擊都組織得不好,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連後世西方軍事家也認為,蘇軍的反突擊在打亂德軍進攻節奏和消耗其有生力量方面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不能因為反突擊大多失敗就簡單否定其積極意義。
史達林格勒戰役有一個蘇德戰爭中其它防禦戰役不具備的特點,那就是進行了長時間的市區巷戰。巷戰中的防禦戰鬥也是蘇軍防禦的一個組成部分。至蘇軍大反攻前,巷戰已持續了2個月零5天,這在蘇德戰爭中是絕無僅有的。巷戰的特點是部隊被分割,以小部隊行動為主。蘇軍利用磚石建築物,建立環形防禦的支撐點和抵抗樞紐部。地下室、下水道也被用來進行防禦。在扼守大型建築物時,每一層和每個樓梯間都配置火力,儘量消滅死角。蘇軍挖掘了綿亘的塹壕和交通壕,提高了防禦能力和從縱深向前的機動能力。為減少德軍空炮火力殺傷,蘇軍在設防的建築物周圍都構築有掩壕,以便在德軍火力突擊時進行掩蔽。蘇軍以大型建築物為基礎的防禦支撐點向縱深梯次配置。在各支撐點接近地上設定有防步兵和防坦克障礙,並有反坦克手進行設伏。各支撐點防守兵力不等,由加強反坦克槍、火炮和迫擊炮的1個班到1個連組成。在市內戰鬥中,師、團炮兵都編入強擊群,進行直瞄射擊。集團軍炮兵用來實施炮擊反準備,破壞德軍進攻並殺傷其突擊力量。工兵用來在各支撐點和抵抗樞紐部周圍設定障礙和埋設地雷,在反衝擊時則用來開闢道路和爆破敵人工事。坦克也分為小群用來加強防守支撐點的守軍,部分坦克特別是被打壞的坦克,則用來加強固定火力點。蘇軍在市內巷戰中充分利用了對地形的熟悉和防禦戰的其他一切有利條件,同時利用巷戰減弱了德軍裝甲機動戰和其單兵素質的優勢,從而將德軍突擊集團牽制在史達林格勒市內2個多月之久,極大的消耗了其戰鬥力,為大反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綜觀戰爭第一階段的蘇軍防禦作戰,蘇軍還未具備建立穩固防禦的條件和能力,結果遭受了巨大損失。蘇軍防禦的主要缺陷是防禦戰術地幅內只有一道防禦陣地。德軍將自己大部分炮兵火力,航空兵突擊和坦克部隊集中到蘇軍一個或兩個鄰近的營防禦地域。遭到壓制後,蘇軍步兵師的防線就出現了缺口。由於後面沒有二梯隊陣地,兵力很弱的預備隊又無力封堵缺口,德軍部隊利用這個缺口可以順利地向兩翼或一翼卷擊。擴大突破口後,就可以向縱深發展進攻。所以,這一時期的蘇軍防禦戰多以失敗告終。但是,蘇軍通過絕大多數都失利的防禦戰遲滯了德軍進攻速度,爭取了時間。而時間對於蘇軍而言就意味著力量。應當客觀地看到,蘇軍經歷了這么多失敗的防禦戰,也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並對防禦戰術加以改進,其指揮員的素質也不斷提高。而德軍進攻的戰法一直沒有大的改進。比如史達林格勒戰役防禦階段,德軍雖然順利突破了蘇軍防線,但沒能圍殲蘇軍重兵集團,結果屯兵於史達林格勒堅城之下遭致失敗。照此發展下去,蘇軍的防禦遲早會堅固到德軍“啃不動”的程度。
下面我們通過兩個實例來了解一下這一時期蘇軍防禦戰的相關情況:
防禦戰實例1:莫斯科會戰期間,羅科索夫斯基中將率西方面軍第16集團軍於1941年10月14日抵達沃洛科拉姆斯克,並在沃洛科拉姆斯克一伊斯特拉方向一直戰鬥到反攻。
該集團軍只有集團軍司令部是原有的,其下屬部隊都是臨時收攏的,所以編成十分複雜。包括:下轄騎兵第50、第53師的騎兵第3軍(該軍剛突出合圍)、步兵第316師、由軍校學員組成的1個混成團、步兵第126師、第18民兵師以及由莫斯科民警、志願者組成的獨立分隊和殲擊營等(至11月,又得到若干部隊增援)。另外,第16集團軍還得到了2個反坦克殲擊炮團、2個加農炮團、2個莫斯科炮兵學校編成的炮兵營、2個“卡秋莎”火箭炮團和3個“卡秋莎”火箭炮營的加強。表面看起來部隊不少,炮兵亦不弱,但必須考慮到該集團軍負責的防禦正面寬達100公里。由於正面過於寬大,羅科索夫斯基只得將防禦戰役布勢編為1個梯隊。即使這樣,第一梯隊各兵團的正面仍然較寬。預備隊由126師的1個步兵團和第18民兵師組成。羅科索夫斯基沒有平分兵力,而是把兵力、兵器向預想中的德軍主要突擊方向集中。在主要方向上的步兵第316師和騎兵第50師防禦正面都比較小。第16集團軍主要防禦地帶的基礎是營防禦地域,在許多地段沒有綿亘的正面。營防禦地域中間留有許多由機槍和炮兵火力控制的間隙地,就象密封不好的容器上的“漏水孔”。營構成環形防禦,步兵分隊掩體用交通壕連線起來。步兵師防禦縱深為3—5公里,成兩個梯隊的師為6公里。步兵師的基本力量都用於前沿,縱深防禦薄弱。
在第16集團軍的防禦中,對坦克防禦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炮兵是當時與德軍坦克戰鬥的核心力量。然而,第16集團軍反坦克火炮都極為缺乏,共有117門76.2mm火炮、38門57mm火炮和32門45mm火炮,第一梯隊師反坦克炮每公里正面密度僅為3門。如果要想擋住德軍進攻,必須有效地使用它們。首先為了加強反坦克火力,同時結合使用了各種口徑的間瞄火炮。反坦克炮在敵坦克威脅方向上占領陣地,並隨時準備實施火炮機動。師屬間瞄火炮則配置在敵坦克可能衝擊方向的附近,隨時準備以間瞄火力打擊敵坦克。此外,還研究了使用高射炮和“卡秋莎”火箭炮打坦克的方法。10月26日,羅科索夫斯基爭取到2個37mm高炮團的加強,立即將它們交給第316師用於反坦克作戰。第16集團軍還規定,配置在步兵或騎兵戰鬥隊形里的每一個反坦克炮連和每一門反坦克火炮都必須配有相應的步兵分隊,以掩護它們免遭敵步兵的襲擊。步兵分隊由它們所掩護的炮兵連長或炮長指揮。這是第16集團軍根據戰鬥經驗自己制定的,在實戰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反坦克炮兵可以集中精力進行反坦克作戰,不用再擔心敵步兵的威脅。羅科索夫斯基還組建了攜帶地雷和炸藥的快速工兵支隊,利用汽車和馬車機動。任務是:掩護敵坦克威脅方向,在坦克向防禦縱深前進道路上埋設地雷。同時,工兵部隊埋設了大量地雷並挖掘了反坦克壕,以掩護各團之間的接合部和間隔地帶。僅步兵第316師第1075團就挖了長達4公里的反坦克壕,埋設了4000枚地雷。第16集團軍第一梯隊各師在沃洛科拉姆斯克一伊斯特拉方向上組織了12個防坦克地域,在克林一索爾涅奇諾戈爾斯克方向上組織了6個防坦克地域。僅步兵第316師就組織了3個,其第1075團的1個防坦克地域內就配置了火炮20門。步兵第78和126師也各有3個防坦克地域,但火炮較少,只有4-14門。
在蘇軍的戰史中,將當時步兵316師的反坦克防禦做為師防禦戰範例,該師每個步兵團(番號為1073、1075和1077團)都建有一個防坦克地域,每個地域由1-2個炮兵連組成。在該師14公里正面上,埋設了15000個反坦克地雷和防步兵地雷,鋪設了200縱米長的樹幹鹿砦,設定了鐵絲障礙物,挖掘了防坦克壕。該師共有8249人,裝備各類火炮54門,加上得到加強的以及在本師防禦地帶的炮兵,共有火炮207門(4門25毫米、32門45毫米、93門76毫米、16門85毫米、8門122毫米榴彈炮、24門122毫米加農炮、30門152毫米加農炮),火炮密度平均每公里5門、反坦克炮密度為每公里3門。
全師防禦寬度41公里,防禦地帶由一條縱深2-3公里陣地組成,其中構築有一道塹壕、炮兵發射陣地、2個反坦克地域的陣地以及一道斜切陣地,一共設定了8個重機槍火力點、170個火炮掩體、125個輕機槍火力點、22個觀察所以及24個碉堡(由於部分碉堡過於高出地面,易成為敵軍射擊目標,所以沒有使用)。
正是通過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羅科索夫斯基的第16集團軍在這一方向上不斷消耗德軍力量,遲滯並最終阻止了德軍的進攻。當然,第16集團軍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僅步兵316師在防禦戰中,就擊毀德軍坦克80輛、火炮20餘門;自身損失火炮30餘門,師主力嚴重損失)。第16集團軍這一防禦戰結束之時,即是蘇軍莫斯科反攻的開始之時。
防禦戰實例2:史達林格勒戰役開始的1942年7月,第62集團軍在史達林格勒方面軍編成內遂行主要方向上的防禦任務。
該集團軍下轄6個步兵師、1個獨立坦克旅、6個獨立坦克營、9個炮兵團、2個迫擊炮團及4個軍校學員團。負責的防禦正面寬達90公里。集團軍戰役布勢成兩個梯隊。第一梯隊為4個師,其中3個師各防守寬15—18公里的地帶,右翼1個師因在次要方向而負責42公里寬的地帶。步兵196師暫時在第64集團軍地帶內占領防禦。第二梯隊1個師配置在距第一梯隊30—35公里的集團軍防禦地帶內。預備隊由2個坦克旅、3個炮兵團和3個工兵營組成。第一梯隊的3個師都向前沿前30公里處,派出了兵力為1個加強步兵團的先遣支隊,以掩護主要防禦地帶和迫敵過早展開。各步兵師均得到1個坦克營和1-2個炮兵團的加強。
集團軍的防禦包括主要防禦地帶和部分地段的集團軍地帶。後者距主要防禦地帶30—35公里,主要防禦地帶縱深為4 -6公里。在戰術地幅內沒有第二防禦地帶。全部防禦縱深達50公里以上。防禦地帶內構築了營防禦地域。在營防禦地域內構築了步兵班掩體和火器發射掩體,然後用交通壕連線起來。障礙物地帶位於前沿前機槍有效射程之內,縱深達1—2公里。步兵師大多成兩個梯隊,2個團為第一梯隊,1個團為第二梯隊。由於正面寬、戰術密度很低。步兵第181師為每公里正面0.6個步兵營、14門火炮和約2輛坦克。整個對空防禦由4個高炮團負責,基本任務是掩護頓河渡場。
第62集團軍在敵坦克可能進攻的方向上組織了6個防坦克地域,每個防坦克地域都配有1—2個反坦克炮團。另有1個團為集團軍反坦克炮兵預備隊。第3 3近衛步兵師則沒有組織防坦克支撐點和防坦克地域。該師的30門45mm火炮和32門76.2mm火炮都配置在前沿,另外還有279支反坦克槍。反坦克火力密度只能達到每公里正面約4門火炮和16支反坦克槍。靠這樣的密度,以一線配置根本無法阻止德軍進攻。該師防步兵火力亦很弱,每米正面上每分鐘只有2—3發。這比戰前要求的5-7發的密度都要低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蘇軍戰後對該集團軍防禦準備的評價是:“缺點為組織戰術地幅內的防坦克防禦完全沒有使用坦克;防禦工程構築不夠完善,沒有挖掘塹壕,只有單個掩體;由於缺少高射兵器,對空防禦很薄弱。”
同時,蘇軍從史達林格勒防禦戰得出了許多經驗教訓,主要是
-遠接近地防禦,特別是在戰役開始階段,不夠穩定,原因之一是各防禦地區工程構築沒有完成。在這種情況下,使得部隊很難頂住敵軍強大的坦克與航空兵突擊,各部不得不以有限兵力在寬大正面進行防禦,因而不可能構築堅固的主要防禦地帶
-戰術地幅沒有第二防禦地帶,集團軍地帶也只是個別地段上築有工事
-炮兵在對敵防坦克鬥爭中起了重要作用
-坦克部隊均用於反衝擊和反突擊以及加強對敵坦克防禦,不過反突擊有時因為沒有足夠炮兵和航空兵支援及組織倉促,沒有達到目的
-航空兵在同敵坦克和航空兵鬥爭中,給予部隊很大幫助
從上面可以看出,兵力、兵器的不足和使用不當仍是蘇軍1942年防禦不穩固的主要原因。這樣,蘇軍從頓河被擊退到史達林格勒城內也就成為一種必然了。但總的看,蘇軍防禦戰術比1941年還是有所改觀,表現在
-師的隊形開始編成兩個梯隊,並建立總預備隊、坦克預備隊、反坦克預備隊和炮兵群等
-逐步將原先基點防禦發展成塹壕,並未組織主要地帶第二和第三陣地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