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箜篌

箜篌是中國古老的彈撥樂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考證,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箜篌在古代除宮廷樂隊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阮箜篌
  • 性質:彈撥樂器
  • 特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 時間:618--907
簡介,研究,特點,

簡介

在中國盛唐(618--907)時期,隨著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箜篌演奏藝術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中國古代的箜篌先後傳入日本、朝鮮等鄰國。在日本東良大寺的寺院中,至今還保存著兩架唐代箜篌殘品。但是,這件古老的樂器,從十四世紀後期便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了,人們只能在以前的壁畫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圖樣。
阮箜篌

研究

為了使這消失多年的樂器重現舞台,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起,中國音樂工作者和樂器製作師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們根據古書的記載和保存下來的古代壁畫的圖形,設計試製了幾種類型的箜篌,但是由於這些箜篌存在著許多不足,所以沒有推廣和流傳開來。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一種新型箜篌--雁柱箜篌被研製出來。它的結構比較完善、科學,音響具有民族特點,因而被推廣用於音樂實踐。
中國古代流傳的箜篌是臥式箜篌和立式豎箜篌。新型雁柱箜篌,是根據古代立式豎箜篌的基本造型研製而成的。新型雁柱箜篌的外形跟西洋豎琴比較接近,但不同的是它有兩排琴弦,每排張有三十六根弦,每根弦都由人字形的弦柱支撐在共鳴箱上,這種弦柱的形狀看起來很像天上飛的大雁的隊形,所以這種箜篌就被稱為雁柱箜篌。

特點

雁柱箜篌的音色柔美清澈,音域寬廣,表現力十分豐富,既可以演奏古今民族樂曲,又可以演奏豎琴曲。由於左右兩排弦為同音,等於是兩架豎琴,在演奏快速旋律和泛音上,有許多方便之處,它還可以左右手同時在音色最美的中音區奏出旋律和伴奏,這也是其它樂器所不能比擬的。另外,雁柱箜篌在演奏揉弦、滑弦、顫音等演奏手法上,都有獨到之處。
席慕容在她的詩作《七里香》中曾提到過,“在那古老的歲月里,也曾有過同樣的故事,那彈箜篌的女子~~~”箜篌較當代人,如果不是學聲樂的,很少人知道此種彈撥樂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