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洋中村是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下轄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阮洋中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
阮洋中村是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下轄村。
阮洋中村是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下轄村。所獲榮譽2021年11月,被福建省愛衛辦列入“福建省衛生村”擬命名公示名單。1...
阮埇村,阮埇區氏開族始祖區朝揖(1143~1220年),雄州珠璣里人,登南宋乾道壬辰(1172年)進士。宋嘉泰二年(1202年),自珠璣巷分派,遷阮埇端州屬地,遂荒阮埇而居焉,為氵畺 川區氏始祖。元朝至正年間(1341-1368 年),區氏族人從南雄珠璣巷遷此定居,阮埇村原由阮姓開村,而今,村中已無阮姓村民,...
教授、高級工程師、特級教師等高級職稱人員三十多人。更有像北京南國苑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阮宜鈴等著名企業家。為了激勵本村子弟秉承祖訓,求學上進,鳳翅洋、清潭、代都三村在外阮氏鄉賢於2004年正月捐資成立獎學金,獎勵考上一級達標高中、本科的子弟。成立以來共發放獎學金25多萬元,獎勵學生136人次。
梧桐主村(舊址) 因古時此地多有梧桐樹,由此得名“梧桐村”。其始祖阮啟椿於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由李墩阮家洞遷入。位於鹹村鎮東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8公里,西北與南門樓村、樟源村相鄰,東與瑪坑鄉下坑村接壤。海拔580米。房屋依山而建,視野開闊。新中國成立前,曾有葉飛、黃垂明、範式、左豐美...
阮莊村位於郊尾鎮西南隅,距福廈路、三郊線僅1.5公里。在宋代因阮氏聚居而得名。阮莊村方圓面積約3.6平方公里,轄4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250多人,723戶。擁有耕地面積963畝、山地2000多畝,村民主要經濟產業為農業種植業、生豬養殖業。村財收入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860元,村兩委幹部6人,大學...
棠溪村有一所上百年的老校,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共和國的第一代少將、京劇《沙家浜》中指導員原型的黃烽將軍曾在此任教。1935年這裡還走出了中共閩東特委副書記、福安縣委書記阮伯淇。經濟 棠溪村對岸的龍(榕)鳳(楓)呈祥古樹旁保存著一間古舊的老油坊還在開榨。古時沿著溪岸坐落有二十多間老油坊。初冬時節鄉親們...
上榲洋村位於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澄源鄉境內。2016年11月,上榲洋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公示名單。福建南平政和縣澄源鄉上榲洋村 上榲洋村位於政和縣澄源鄉南部,建於唐代,因系劉姓立基,故原名劉村。後相繼有周、范、阮、楊、陳等姓遷入,人口漸增。宋熙寧年間,...
陳洞村,福建寧德市洋中鎮下轄村。陳洞村隸屬於蕉城區、緊挨山阜村、溪源村、陳家洞村、阮厝村,地處要塞,人勤物豐,民風淳樸,風景如畫 村內企業:酒廠、米業有限責任公司、印刷廠、糧油加工廠 主要農產品:芫荽葉、木瓜、茄子、玉米尖、水稻、穀子、黃瓜、栗子 村內資源:高嶺石、鈦礦、硫鐵礦等、氟鎂石、...
村落面積2.8平方公里,全村現有人口868人,196戶,轄3個自然村,分別是上洋、上犁坑、阮家坑。勞動力628人,村中人口大部分外出,特別是勞動力外流,現在村300人左右。全村耕地面積689畝,其中水田222畝,農地467畝,山地面積6000畝。阮家坑距104國道4公里的路面已硬化,3個自然村已建設完成衛生飲用水。全村...
是年,阮以臨在縣城東郊,築新堰,堤上植柳,後人稱為阮堤。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十二月,朱晚、張十一等數百人,占領普寧城郊村寨,知縣朱統鎙率兵出戰,朱統鎙戰死,官兵退入城固守。大清朝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黃鼎集結貴山都後山村李芳等眾,夜襲普寧城,清首任知縣周一元逃跑,黃鼎等占據普寧城3年...
全村共有10個村民小組,279戶,1340人,耕地1252畝,林地9358畝。以農業為主,產水稻、蔬菜等。林業有松、杉、毛竹等。2021年村財收入約21.2萬元。全村黨員37人,高中及以上學歷13名,國中及以下24名。前路村有較為悠久的歷史傳承,當前村記憶體有古建築大廳2座,古建築宮2座。此外,村民阮鐘璜(1872-1952)於...
明間抬梁式,次、稍間穿斗式,梁枋、牛腿、雀替雕卷草、人物、S紋、花卉等圖案,雕刻精緻,據《張氏宗譜》載,張姓始祖張緯公於明朝萬曆年間,從杭州餘杭洋沙坑遷至平昌(遂昌)北隅三仁後裔得一公再遷界首定居,為松陽縣級文物保護點。張公祠 張公祠位於界首村村腳250號,建於清鹹豐九年(1859年),由界首村...
林家洋村位於福建省福安市北部,落於104國道旁,離福安城北車站12公里,村落坐北向南,北鄰阮家坑村、南接占洋村、西交白塔村、東連馬上村。村落面積共2平方公里,有2個自然村,現全村人口700多人,160戶,5個村民小組。有田地540多畝,茶、林、竹、果4600多畝。村莊生態環境優美,山清水秀,基礎設施較完善...
福安市城陽鄉占洋村有座山崗,半山腰有個石頭象人,頭做下腳朝上,好像在翻跟斗。這山名叫“石人崗”,離石人不遠,是馬上村,立著石馬。傳說這石人、石馬,都是因傻仔皇帝做不成了才留在那裡的。相傳明朝嘉靖年間,福安秦溪的阮里村,有個姓阮的傻仔,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人告訴他:“你有皇帝...
二公塘共22個自然村,1835戶,8296人。主要民族為漢族。姓氏有黃、黎、陸、張、梁、陳、鐘、崔、蘇、姚、林、鄭、阮、許,主要姓氏為黃姓。方言有黎話、白話,主要方言為黎話。耕地面積8726畝。農作物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花生、糖蔗、北運蔬菜等。該村委的特色農業為木瓜種植。2007年人均3800收入元左右。
2015年末,戶籍人口191人,其中男性82人,女性109人;80歲以上10人,最年長者93歲(女);實際在村人口120人。非戶籍外來人口7529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20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8人,主要分布在美國。歷史文化 村民由來 世居村民主要有陳、梁、林、黃、鄭、王、曾、阮姓。第一大姓為陳姓,20世紀30年代從宇安...
有醫療站1所,閒置國小教學樓1所,攔河壩1座。曾建有全縣最早的農村小型電站——洋頭站,現已停止發電。古建築有祠堂1座、林公宮1座、石拱橋1座。通水泥路、電、電視、電話、自來水等。該村古、近賢達有:阮日武,洋頭開基始祖;阮得馨,道光十九年(1839年)取進武學第三名,村第一位武庠生;...
三會村位於大濟鎮的東南部,北靠木蘭溪,南鄰後林、東井村,東連西南村,西界洋坑、阮里村。東西長4.5公里,南北寬1公里,面積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50畝,其中旱地120畝;有林地面積1077畝,其中經濟林面積936畝。基本簡介 三會村下轄圳岑、鄭莊、山後、鄭厝、后庄、官邊、三公郭、三會張等25個村民...
阮朝興(1918年-1945年),福建省周寧縣人。又名阮為椿,乳名奶榮,福建省周寧縣鹹村鎮(時屬寧德縣)下坎村人,1918年1月生於貧苦農民家裡。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此後參加多起戰鬥,在1945年的對日戰鬥中身負重傷不幸犧牲。時年27歲。烈士簡介 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在閩東北堅持了三年游擊戰爭,並加入...
2011年末,李墩鎮轄李墩、東山、黃埔、陳厝、際會、阮洋中、阮家洞、際頭、樓坪、芹溪10個村民委員會,下設92個村民小組。有31個自然村。截至2020年6月,李墩鎮共下轄10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李墩村。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李墩鎮地處周寧縣西南部,東與七步鎮交界,東南與鹹村鎮相連,西南與禮門鄉接壤,西北...
走馬塘老街東起阮家弄,西至涼亭腳下航船埠頭。這條街原是姜山至奉化江口、溪口和斗門橋的必經之路。街上店鋪林立,為鎮上經濟貿易中心和農副產品集散地。每逢市集,埠頭拴滿船隻,街上人頭擠擠,奉化蓴湖的海鮮,茅山的竹木,斗門橋的魚蝦,走馬塘的菱藕,以及瓜果蔬菜,無不在此會聚集散。老街東西走向,石板路面...
下尾張是普寧較早創置的村落之一,從明萬曆年間阮以臨主修的《普寧縣誌略》,到清乾隆蕭麟趾主修的《普寧縣誌》,甚至清光緒版的《普寧縣誌》,與之相關的記錄頻頻可見,如張氏肖剛公、九萬公的墓塋便有記載於縣誌之中,且二公均為處士身份;武德將軍張中札的落筆在志中甚多!此外還有張夢說、張法武等先賢...
山阜村,福建寧德蕉城區洋中鎮下轄行政村。山高無石,蘊殷阜之意,故名。 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村委會在洋中鎮西17公里,四面環山,屬老區村,轄山阜、胡里門、阮厝、楮坪、山園、前坪、長壩前、堂前、康里、大洋、企山頭、九曲嶺等12個自然村。262戶,1026人。常駐558人,本村籍大學文化6...
村中光有黃、韋、張、阮諸姓聚居,後因故他遷,遂純張姓居住。七百多年來屬海陽縣南桂都,明時西洋建 , 轄附近自然村,(明·新春震《潮州府志》載:南桂都流南界,橫溪,西洋、園頭市,梅溪五村。)民國19年(1930)為中桂鄉所轄,民國29年(1940)日偽時屬東鳳聯鄉。民國35年(1946)列為南桂鄉...
是年,阮以臨在縣城東郊築新堰,堤上植柳,後人稱為阮堤。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十二月,朱晚、張十一等數百人,占領普寧城郊村寨,知縣朱統鎙率兵出戰,朱統鎙戰死,官兵退入城固守。大清朝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黃鼎集結貴山都後山村李芳等眾,夜襲普寧城,清首任知縣周一元逃跑,黃鼎等占據普寧城3年。...
據記載,宋代以來,林村有萬餘人口,當時桃源溪兩畔的向明街和紫泥街店面林立,市面繁榮,建橋恐怕就是為貿易和生活需要。明代詩人杜復言贊道: “桃源鄞西首鄉,林村域中巨鎮,喜山川之毓秀,羨人物之鐘靈。” 據 《桃源鄉志》記載,傳說東漢時有劉、阮兩異姓兄弟,上武陵山採藥迷了路,幸得仙女指木為桃,...
村情概況 油甘埔村委會下轄油甘埔、蝦公潭、南岸、沙嶺4個村民小組。至2005年底,全村戶籍人口計547戶,1951人;外來暫住人口4萬多人;村籍華僑、華人和港台同胞分布在20多個國家與地區,約為1萬多人。油甘埔立村最早的是宋末元初入居南岸自然村的劉姓,已有700多年歷史,後張、阮、江、李、黃、賴等姓於清朝初年...
漁洋浜村位於上海西南,距上海市中心30公里,距松江城區8公里,距佘山國家級風景區5公里。總面積6.832平方公里,總人口8777人,965戶。有自然村郁家浜、姚公橋、阮家橋等15個。村2008年集體經濟可支配收入329.23萬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14000.00元。水陸交通方便。村況簡介 漁洋浜村位於上海西南,距上海市中心30...
陳為琅岐主姓,上劉里劉姓,山尾李姓,前汀林姓,玉洋王姓,還有阮姓等。村內建築 村中古蹟有永瑞寺,坐落於村北琅岐山主峰頂,傳說建於五代期間,為二進四扇三柱布局,廳前隔一小天井,有門廳和兩邊環廊,供奉五靈公。現有廟宇乃光緒元年重建,2003年村民又自發集資重新修葺一新。還有城隍廟、九使廟、大王...
書香繞村,也影響著後輩,銅鑼柱村還有一幢比較現代的洋樓——達榮祖館,是銅鑼柱村的文化樓,“達德書香在,榮華富貴來”便是這幢樓的兩幅對聯,由紐西蘭華僑陳景鵬、阮肖娟伉儷捐資15萬元人民幣於倡建。陳景鵬、阮肖娟伉儷希望書香繼續在鑼柱村瀰漫。陳景鵬、阮笑娟伉儷祖籍分別為銅鑼柱村與模範村,一直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