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尾張村

下尾張村

下尾張(Xiaweizhang)行政村,又名華美。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在普寧市區北25.8公里處。人口0.65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下尾張村
  • 外文名稱:Xiaweizhang Village
  • 別名:華美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南溪鎮
  • 下轄地區:新溪柳、下尾山腳、鄭畔、新老後滘、舊寨、龍頭債、港頭、土頭
  • 政府駐地:老寨
  • 電話區號:0663
  • 地理位置:揭陽市西南部
  • 人口:0.65萬
  • 方言:潮汕話揭陽語
  • 機場:揭陽潮汕機場
  • 火車站:高鐵普寧站
  • 車牌代碼:粵V
  • 位置:普寧市區北25.8公里處
  • 基督教堂:華美堂
簡介,下轄片區,下尾山腳,新華里,華美橋、華美堂,新溪柳,新老後滘,三王爺廟、下尾張學校、南安里,村委、肇基祖廳、貞文祖廳,張氏家廟報本堂,舊寨,

簡介

下尾張,又名華美,隸屬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南溪鎮轄下行政村,位於普寧市區流沙北25.8公里處,其北臨榕江,西北與下尾王村毗鄰,西隔洪陽河與市上、陳畔等村對望,南與大隴、籃兜等村接壤,西為新溪張。全村人口約7000,有張、鄭、柳等多個姓氏,村民多出外經商務工,部分留守以農或加工為業。南宋末年,張氏一支從福建省漳浦縣遷此定居,原村寨地屬黃坑都下社東北角側之末尾,故名下尾,因姓張,而村北有下尾王氏,為有別,又名下尾張。除了村東北側為張氏最主要集中聚居的村寨之外,村南及村西南還有鄭姓之鄭畔、柳姓之新溪柳兩個自然村。村中聚落呈點狀分布,寨圍厝局多臨水而築,建築以傳統貝灰三合土潮式民居為主,有部分現代新建的鋼筋水泥樓房。有耕地1780畝,原主產柑橘,次為水稻、甘薯,現多改種苗木花卉。有私人加工企業十餘家,主要從事服裝及糧食等加工。原有碾米加工廠、磚瓦廠,現已經關閉。有國小1所,老人室1處。是革命老區。榕江位於村北,洪陽河在村南過,新溪於村西貫穿南北連線洪陽河與榕江,水陸交通方便,木船可達榕城、汕頭及出海。有鄉村公路接縣道108線即鐘堂-梅雲公路。有賽龍舟傳統民俗。
從沿著引榕乾渠東西走向的縣道鐘梅公路向西北走,來到下尾張村口,轉彎向北,即進入村內,這有一條鄉村公路接通全村各個角落,是下尾的主幹道。沿著幹道走幾十米往右,是一個叫下尾山腳的地方,這裡有一個張氏聚落,叫新華里,又叫山腳新寨;沿著幹道繼續往北去,過了洪陽河上的華美橋,轉向西側路口,走一段土路可抵達柳氏聚落新溪柳自然村;若轉向東,則為鄭氏與張氏混居的鄭畔自然村,而此間亦有鄉村小路通往村北側的下尾張核心區域;若沿著幹道順行,會經過一大片新建樓房、華美教堂、下尾張學校、三王爺廟、南安里、村委、老祠及多個厝局寨圍;再直走到盡頭處,路兩邊是村裡的市場所在,末端則有舊寨,其周邊小路則可串聯多個老寨圍,這裡四周是下尾張的核心區域;過了這些,北面便是鄰村下尾王,及榕江岸邊。
南宋年間,張氏一支從福建省漳浦來此定居,原屬黃坑都下社之尾,故名下尾,因姓張,而村北有下尾王,故名下尾張。聚落多臨水而築,呈點狀分布。有耕地1780畝,主產柑橘,次為水稻、甘薯。有私人加工企業11家,從事服裝、糧食等加工。有國小1所,老人室1處。是革命老區。水陸交通方便,三江新河從村南經過,木船可達榕城、汕頭。有鄉村公路接棉梅公路。有賽龍舟傳統。

下轄片區

下尾山腳,新華里

下尾張以張姓為主要姓氏,是普寧市最主要的張氏村落之一。據載,南宋末年,下尾張氏始祖德峰公偕兄弟共七人及家眷一行從原籍福建漳浦南下入潮州避亂,族內史稱“七峰下潮”、“閩漳分潮”。七峰兄弟散居潮州府各屬開基創業,德峰公擇創潮陽院後村,及後,公之配偶吳氏媽又偕第四子添勇公西行另覓佳地開村,經兩三代人相繼遷徙移居,最後來到今下尾張村。張氏定居下尾之後,經明清兩朝,又分衍出十餘個村落,據目前計有南溪、北溪、新溪、杜香寮、洪陽百里橋大門張、南徑青洋、橫山頭、麒麟高明、揭西金華上棚、古堂、後溪、新寨仔(金城樓)等,故而下尾張又為普寧張氏的發源地之一。張氏在下尾繁衍生息,各房各派所創寨圍極多,最主要且最古老的是舊寨,及周邊的龍頭、土頭、港邊、東頭、年邊、後滘、前埔等處,隨後至現代又建有多處新寨,如新後滘、港邊新寨、紹基園、米廠後、南安里、山腳新寨新華里等等,更還有與鄭畔鄭氏共建的山溪橋新座。
據資料記載,1924年,經張氏族人倡議,於下尾張村東南角上的山腳官路下創建新華里寨,俗稱山腳新寨,其面朝舊寨而建,為坐東南朝西北格局,依山臨水,有三街四座兼左右雙從厝包,前為陽埕及圍牆寨門,門前路下是一口大池塘,1979年再建後蔭包,使寨圍格局完整。寨內主座是五間三進格局,大門樓匾額塑“金鑒流芳”,左右為四點金公室:會本公室、漳浩公室。1983年村人又在新華里東西側拓建兩新寨,均為一街五座兼左右後厝包格局,主座為五間過。

華美橋、華美堂

沿著幹道直走,很快便抵達華美橋,橋下是洪陽河,是每年端午賽龍舟的地方。 舊的華美橋建於1965年,隨之改革開放,因為此處四面環水,而舊橋不足以為下尾及周邊共七個村落提供交通上的方便,故而在1991年,由鄉賢出資重建,其為南北走向,橫跨洪陽河上,橋高8米,橋面寬9面,全長60米,被譽為洪陽河上第一長橋。
華美橋的另一端有一座基督教堂,即華美堂,據資料上記載,重建於1980年,始建年代則不詳。外來宗教的傳播總是沿著大江河流往腹地中去,大概華美堂也是如此?最早可追溯到清末時期?或至民國?

新溪柳

普寧市南溪鎮有一則民間傳說:南溪鎮外有榕江,內有新溪,素稱水鄉。相傳明朝中葉,新溪柳村人口眾多,村中柳員外家資萬貫,其女深居簡出,博覽群書,父視同掌上明珠。其女一夜偶夢龍舟,天亮稟告雙親,請求造龍舟。父聽之,遂造出龍舟並廣徵民工於村旁鑿一新河,取名新溪,專為龍舟賽事,至今此溪仍在。新溪柳村還在,可是龍舟沒了。(摘自網路資料)
這大概是關於新溪柳我所能找到的文字資料了,也是一段關於下尾張村西側新溪來源的歷史資料,傳說? 及普寧龍舟文化最早所能追溯到的歷史傳說時間?當然,這一則傳說並沒有說明年代,大概會是明中後或清初吧。
新溪柳在下尾的西側,現在有一老一新兩處聚落。老聚落位於新溪東岸邊上,中有兩處寨圍,南北相鄰。南側寨圍是新溪柳村中最古老的寨圍,其坐北朝南,僅一座五間二進厝,兼左右火巷包,前為陽埕,埕下是一大池塘或新溪支流?並設有踏頭(碼頭)。從功用及建築樣式上看,這應該是一座公室,年代或許為清代中期?據當時在村中所遇村民請教到的信息而知,柳氏曾富甲一方,且來得比張氏早很多;柳氏族中有一員外,柳員外十分富有,曾建有十八座祠堂(應是祠堂及寨圍中的房屋,或許即是原柳氏老寨),不過這些當年的建築在經受清順治年間的九軍之亂後,早已全部毀去,遺蹟就在現老寨前的竹林中;而自毀寨之後,新溪柳氏也逐漸沒落,不少人丁或外遷;據說,柳氏有外遷或族親在榕江對岸的揭陽東山亭,關係比較密切。公室後側是一座五間過,但已經破落不堪。新聚落位於老聚落的東北側二三百米處,其坐東南朝西北,內僅一街建築,主座是五間二進式的世美祖廳,祖廳後是一座一落式的五間過,這一街建築的左右後為二重厝包,前為陽埕,及一重厝包,僅於陽埕東北角上設一寨門。這是新溪柳的新寨。新寨後有一排新建的鋼筋樓房。
潮汕柳氏來自山西》:
柳姓主要來源:(1)出自姬姓。春秋時,魯孝公的玄孫展禽大夫掌管刑獄,封邑在柳下(古地名。一說在今山東新泰柳里;一說即今河南濮陽柳屯),死後諡號惠,史稱柳下惠。其子孫以封邑為氏。(2)來自姓。戰國時,楚懷王(公元前328-299年)在位,其孫名心,號義帝,建都柳,子孫以柳為氏。其望族居住河東郡(今山西永濟)。宋代列為全國第80位大姓,占全國人口0.22%,約20萬餘人;當今列為全國第130位大姓,占全國人口0.1%,約130萬人。
發源於山東西部的柳氏,世代子孫在這裡生活了四百多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天下,柳氏裔孫才遷徙到河東(今山西永濟一帶),繁衍為當地的望族,後裔向全國各地播遷。
柳氏入潮開基祖之一柳月溪,山西河東人,於南宋景定5年(1264年)輾轉南下,定居潮陽縣新興鄉洋內和美(今峽山鎮)。傳下第14代裔孫柳家德移居海門,有的裔孫遷往陸豐碣石等處另創基業。
柳惟政,山西河東人,於元末由山西遷徙入閩,初居莆田涵頭。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登進士,攜家眷出任廣西桂林府教授(相當於教育局長),後調任潮陽縣河泊所大使,衙署在和平里,是當時潮州最大的河泊所,專管水上戶漁稅。任滿後,他的四子、五子、六子隨母回莆田故家;柳惟政與長子云油、次子云洞、三子云川則落籍和平,成為柳氏入潮另一開基祖。
柳雲川之子柳豐疇,於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移居黃隴都東溝(今峽山鎮);柳豐疇第12代裔孫柳永立,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遷到縣城北門外柳厝園;柳永立有三子:昌睦、欽明、昌隆,又分創縣廓都蚝焦村(今河溪鎮湖東)。柳惟政的裔孫分布濱海之地,歷代以擅海水養殖著稱,真可謂一方水養一方人。
潮汕柳姓人口約1.12萬人。其中金平、龍湖、濠江區約1500人;潮陽區2500多人,聚居河溪、海門、棉城;潮南區3600多人,聚居峽山、和平;澄海區150多人,分布東里、澄城等鎮;南澳約100人;潮州湘橋區約500人;潮安庵埠、楓溪約400人;揭陽市區約2000人;普寧流沙、南溪等鎮約400人。
柳姓是潮汕人口較少的姓氏,但人物不乏。明代有柳彰,任浙江按察司僉事(正五品),舉人柳,任柳州知府(正四品),柳王黃、柳茂、柳國禎,歷官邵武府通判(正六品),武舉人柳營;清代有進士柳謙泰,任潮州府學,柳德、柳芳,欽點翰林院庶吉士。(摘自網路)
鄭畔的另一個新寨圍,並為完整建成。

新老後滘

在鄭畔的正北側幾百米外,是一個叫大草縫的地方,這裡有張氏創建的後滘,新老共有四個寨圍,這些寨圍呈弧形自西北向東南並排而建,
寨前除了陽埕、耕地,還一口連線內河、洪陽河的大型池塘,對望則是下尾王氏的大草縫新寨。老後滘寨位於西北端,主座是五間三進的懋祖廳,左右後各有厝包,陽埕前建有圍牆及寨門;與老後滘寨相鄰是一個三壁連,主座是紹承祖廳;往東是一個五間過厝局,一街四座兼左右厝包,其相鄰東端寨圍是同等格局寨圍,不過主座為二進式,上塑懋祖廳匾額。
去新老後滘的小路,要經過張氏老祠附近幾處寨圍,如開祥公室、紹聯祖廳肇基祖廳等。

三王爺廟、下尾張學校、南安里

之前來下尾張的時候,總要走村裡的主幹道至老祠前看龍舟或祠堂,所以也記得一路上過去,有村委辦公樓、三王爺廟、學校等多個比較有趣的村落組成建築。在逛完了新老後滘之後,走回主幹道上,折返南下,去看看那大路兩邊的建築。
下尾張有兩座三山國王廟,其中一座是在舊寨外,為南宋末年建寨初期張、王、黃等諸姓共建以祈神明庇佑的廟宇,另外一座便位於下尾張學校對面,廟宇是近年重建,坐北朝南,一間式格局,內奉三山國王。在三王爺廟後不遠處,有南安里寨,主座是二落式五間過光榮祖廳,左右有厝包及不完整的兩座四點金,四面有寨牆,設有兩門,東南角寨門上塑南安里,正南寨門上塑南峰毓秀。南安里外主幹道對面是一個以和安公廳為主座的新寨圍。
往下尾張的核心區域去。

下尾張的地域遼闊,不同年代的新老寨圍四面分布,張、鄭、柳諸姓聚落的各個自然村相距也較為邊遠。本篇圖志主要記錄是所走訪村中自西南到東北沿線的各個聚落自然村,而餘下另外部分,即北側部分的聚落,見下一篇圖志。
村落的走訪中,最讓人感興趣的,莫過於是去找那些最古老且經典,即先民來此時候所創置的村寨建築群,因為村落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姓氏文化相關的宗祠,古民居、書齋,配套的廟宇,及非物質的民俗和民間流傳,等等,大多就承載其中。隨著如今急速向前推移奔去的現代化節奏,這些,已經沒有多少時間,正在慢慢消失殆盡了。儘管可能會有一些維護、修繕、保存或傳承,可畢竟停不住,都在變化著,漸行漸遠。但說到底,人類社會,以人為本。
在清乾隆年間普寧縣令蕭麟趾主修的《普寧縣誌》中,鄉寨一卷有記載:下尾舊、下尾港邊、下尾清頭、下尾和安、下尾興東等寨名,其中的下尾舊,即是張氏最早創置的老寨,也就是現在的舊寨;另外,與舊寨緊鄰而建的港邊、清頭、興東等寨,就是先民在明清兩代之間於此繁衍生息,從舊寨內拓展出來的寨圍。而這些正是下尾張村落文化及歷史沉澱之處!也是最有趣的地方!
下尾張以張氏為主要姓氏,是一個始建於宋元之間的古村落。因為是本家張姓,所以有機會,總想多些了解一下這個村落。2011年時候,曾與朋友來此,並借得下尾張氏族譜初稿翻閱了解一二,同時還另外借得在此分衍出去青洋村的張氏家譜,加上近幾年所收集到的民間相關資料,綜合其他更多,比對整理,連同這一次的村落走訪,大概對普寧張氏德峰公這一支派系有了更多一些系統的了解。據此,也對於普寧的村落相關如宗族、姓氏、遷徙、建置、民俗等等在歷史中的發展演變,由此有了一個較為具體化較為完整,新的概念典範。

關於下尾張氏源流的一些資料整合:
下尾張氏始祖德峰公,字建平,原籍福建省漳浦縣,生於南宋紹定二年己丑歲(1229),卒於元元貞元年(1295)。因宋末元初戰亂,宋鹹淳七年至十年間(1271-1276),公偕家眷南下潮州定居,創潮陽院後村。配偶端莊吳氏。育有四子:長添左(不詳),次添才(留居院後),三添作(不詳),四添勇。另外,據1923年泥溝張氏手記中所載,德峰公育有五子,一子復歸原籍漳浦,一子在港頭,一子在赤寮、一子在院後,一子在下尾。
二世添勇公,號剛叟,行四,生於宋景炎元年(1276),卒於元元統二年(1334)。據傳,在始祖德峰公謝世之後,一世吳氏媽斷言院後難以生息出丁,遂攜四子添勇公西行至戎水都,初居馬厝宅,及後又移橫山寨河(今屬大壩鎮,現村中尚存有叟祖公室)。育有一子肖剛。
三世肖剛公,字天奇,生於宋大德二年(1298),卒於元至正廿六年(1366)。配偶永胤何氏(1296-?)。據傳,何氏媽因覺寨河並非長遠生息之地,於元至元二年(1336)倡議並舉家北上重覓定居之所,初至洪陽鳴崗,覺水源不足,又移居揭陽曲溪,因地處榕江海口,遇海潮上涌鹹水成患,最後定居今下尾。公育有一子,號九萬。今下尾、南溪、北溪三張普遍尊肖剛公為一世祖,德峰公則為初代始祖。
四世九萬公,字博九,諱鵬,元延祐四年(1317)生於寨河。公幼時隨母遷至下尾,及長接承家業,繼創輝煌,有傳:丞顯丞承,乃文乃武,甚得人心,遇變,拒鎮一方,人賴以生。配偶盧清郭氏(1319-1416)。育有四子,長學嵩,次學邇,三晚節,四長發;其中三房晚節公(1342-1436)生性孝友,力學不倦,明時補潮州郡學弟子員,洪武十年(1377),於郡學右側肇修元公書院,捐置四百餘畝學田,次年續置官民田四百畝,以資興學。
肖剛公、九萬公最初幾代人的艱辛創業財富累積,為下尾張氏一族近七百年繁衍共二十七世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明清之間,張氏後裔於此相繼遷創分衍發展,據現今統計共有十二村:南溪、北溪、新溪、杜香寮、洪陽百里橋大門張、南徑青洋、橫山頭、麒麟高明、揭西金華上棚、古堂、後溪、新寨仔(金城樓),合下尾張為十三村。其中下尾、南溪、北溪俗稱三張,加上創於民國13年相鄰的新溪村,現本處人口總計有二萬餘。若加上另外九村及僑居海內外的裔孫,人口則難以計數了。
據資料載,張德峰公派下輩序是由肖剛第十五世裔孫南溪張廷用請小揚美鐵峰公裔孫張忠賢(一作張志賢)所撰立,輩序自肖剛公第十六世啟用: 紀茂紹先銘,漳浦芳澤長。華溪綿毓秀,光裕傳永昌。

村委、肇基祖廳、貞文祖廳

沿著下尾張的村道進來,進入村里核心區域的地方(老祠及老寨周邊),最早看到的就是路西側邊上村委會辦公所。村委對面有一條大路向東轉,這路進去可通往三個新老不一的大型寨圍前埕,這三個寨均坐西朝東,呈一字型由北往南並列。最南側寨圍以七間一落式的肇基祖廳為主座,僅一街有六座,兼左右厝包,有內埕、圍牆,前為內河,是現代新建的寨圍。中間的寨圍以五間三進式的貞文祖廳為主座,其後有四座一落式的五間過,左右後有厝包,前為大闊埕。最北側是張氏家廟報本堂,即張氏老祠所在,老祠是三間三進式,左右有厝包,厝包左右又各有一座三進式的五間過,此外在左右後又另有厝包,前有闊埕,埕下是內河。

張氏家廟報本堂

一個村落中,一個姓氏最核心的地方除了老寨,最主要的便是宗祠,在普寧民間,一般這類宗祠俗稱之為老祠。
下尾張老祠據載是建於明萬曆四年(1576),其坐西朝東,縱深三進計41米,面闊三間計15.5米,為三廳兩天井兼抱印拜亭格局,其中第一進庫房因建祠時候地皮不足關係而縮減略為偏短。祠外左右有火巷包,前為廣場,場下是內河。祠的第一進大門樓僅設一門,門上匾額塑“張氏家廟”,匾額回照塑“世德垂馨”;門框兩側設有石鼓。這是奉祀張氏始祖肖剛公之專祠,同時也為由此分衍出去十二村如南溪、北溪、新溪、青洋等張氏之始祖祠。老祠後廳原懸有報本堂匾額一方,據說該匾額拓描自龍眼城(澄海隆城村)張氏大宗祠;報本堂匾額前原懸有“武德將軍”、“文魁”、“武魁”、“舉人”、“拔元”、“明經進士”等歷代裔孫功名匾額多方;後壁前原三龕並列;除此,祠前原還豎有十三副官旗。這些,全部遭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破四舊運動,除了石質的官旗夾在村中隨處丟置還可見,其他一無所存。讓人欣慰的是,現在老祠還保存有很多不可移動的石木磚瓦構件,且均完好!從這些構件的樣式風格上看,老祠在萬曆年間建成之後,經清代,還進行過大修,至於次數,則無法定論。
老祠建成之後,張氏族中科舉甚為發達,在清代,便有四位裔孫入載清乾隆版《普寧縣誌》: 張中札,肖剛第十四世孫,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甲午科武舉人,封昭信校尉,江南廬州衛運糧千總,加守備職銜,晉封武德將軍,因屢建奇功,戶部先後授以匾額,及後朝廷封贈其祖張世愷、其父張日輝為昭信校尉,江南廬州衛千總,加守備職銜,晉封武德將軍;
張夢說,下尾張文相之子,清乾隆三年(1738)戊午科舉人;
張法武,南溪德育長子,清乾隆初年生員,後登拔元;
張紹高,南溪位育嫡孫,清嘉慶十五年(1810)庚午科武舉人。
還有:
張衍慶,北溪文顯裔孫,清乾隆庚午科(1750)武進士;
張衍照,北溪饒山裔孫,清乾隆丙子歲(1756)武進士;
張衍正,北溪文顯裔孫,清乾隆壬午歲(1762)武進士;
張榮桂,南溪登進裔孫,清同治三年(1864)甲子科明經進士;
張夢葵,下尾宜直裔孫,清代貢生,仕樂昌先學訓導;
除此,有記載清代的生員、監生數不勝數。
《你有親人,我無家後》,關於張氏家廟完整建成與下尾王氏打官司傳說:
張氏家廟建造時,根據厝圖施工,工程進行至家廟大廳及兩側廂房時,發現張氏土地已不足。根據廂圖的合理布局,要建造完整,必占用王氏土地。是時,族長、老大三番五次與王家族長座談,願以高昂價格向王家買地,但王氏家族就是不肯,沒有商量的餘地。無可奈何之下,數位張氏族親老大不畏200多里之遙往返府城潮州,艱難跋涉,步行上府城,與王家“打官司”。由於恰逢當時府太爺姓王,其為了維護王家的土地業權,依理審判。如此一來,張氏家廟按圖建造無望。
張氏族親老大每次上府城,迢迢征途皆為徒步,有時適逢夜幕降臨,還得尋找客棧棲身,數次府城往返,旅途費用及客棧房租,花費了不少金錢。張氏族親老大叫苦連天,眼看官司無望,垂頭喪氣之際,偶然遇到在府衙內打雜活的一位好心老伯,出於對張氏老大的同情心,老伯提醒張氏老大說:府太爺是個孝子,每天都會端水給他老母親張氏洗臉。你們幾位老大何不去找太爺之母相幫?張氏老大聞言,萬分高興,即時找老太太說明原委,求其幫助。
隔天,府太爺照慣例端水給老母親洗驗,這一次,老太太不願起來洗臉,且面帶怒色。府太爺問母親:孩兒何事得最您老人家?太爺這一問,其母意蘊深長地說:兒呀,你有親人。我無家後……府太爺聞之即懂母親意思。隔天升堂,府太爺搞個拆衷,來個能照顧到張王雙方臉面的判決:判張氏可以買建王氏之地,但不可能盡建厝圖紙之數,應適當收縮。所以,如今張氏家廟兩側前房狹窄,尺寸不夠理想。
《八角杞的由來》
張氏家廟牆體建成之後,便聘請技藝高超的木工師傅,著手做前後中廳的銅頭載楹角及神龕之事。當時籌建家廟的公共資金並不充裕,所以木工師傅之一伙食按房頭分配,輪流供應。其中,老二房媽據說出身於詩禮之家,是一個知書達禮賢淑之婦,三從四德之楷范,其有其獨特見解,烹調三鳥敬師傅時,總要把雞、鴨、鵝之肝腱留起來,找個乾淨地方曬乾,候待木工師傅回家時,帶給他家裡人吃。只是其良苦用心得不到木工師傅的理解,而木工師傅還認為是老二房媽貪食,把肝腱私自吃掉,是對自己之大不敬。在古時,師傅是不能得罪的。木工師傅內心發誓要“做絕”老二房。因此,從做龕、安放龕位高低,都做了“訣術”,旨在使老二房永不超生。龕做成,安放完畢,準備回家之時,老二房媽對木工師傅說:師傅,請等一等,我有點東西要送給你帶回家。木工師傅這時看到老二房媽手提四串臘得乾乾、帶著光澤的三鳥肝腱,才恍然大悟,覺得先前吃不到肝腱是錯怪了老二房媽。木工師傅深感內疚,幾天后,藉故回來補做一隻八角杞,墊高安放龕前的香爐,作為補救的辦法。但“十補九不足”,只是起到一點改善的作用而已,時至今日,老二房出丁總是比其他房頭少。
據傳,建張氏老祠初時,因地皮部分為下尾王厝所有而致無法完善,後經幾番周折,張氏族老去到潮州府中打官司,再由潮州王知州之母張氏出面,始得官方協調,得以祠堂斟酌完建,見上文《你有親人,我無家後》。由傳說,倒是可推測王氏在明代時候實力後相當雄厚,且一窺是時宗族之間互不相讓紛爭還是較大。現祠中這一方無字巨型石碑,是否為當初置於祠外以作威懾警示的知州判文之勒石?或字在下方?或可能這僅為建祠記?或其他?在老祠時候,曾問過多位七八十歲的老人這石碑是何物?可惜,老人們回答說,自其幼時就見石碑置於此處,已無人知為何物了!大概是最後一次修祠,將石碑搬入祠內?張氏老祠是一座文化寶庫,不論是在建築學上,還是人文學!當然,因為缺乏記載和流傳,老祠留後人的疑惑也甚多!比如,明萬曆時候,張氏並無出官貴,何以大門塑“家廟”為祠名?是家廟,又為何單開一門?……村落及姓氏文化上的各種疑問和矛盾對立,還待考證。
東頭
在老祠的北側,有一老寨圍,俗稱東頭,也叫興東里,是《普寧縣誌·鄉寨》中所記的“下尾興東”!其坐西朝東,內有三路建築,中路首座是五間二進式的公室,不知名;北路建築首座是五開間的三廳亘紹聯祖廳;南側為首座四點金;三路建築後側的房屋大多因為年久失修破敗不堪;寨圍四面均為厝包,寨內設有大陽埕,埕之東北角設有寨門,門前路下是連線內河的大池塘。
張氏族譜初稿中記載:學邇公,九萬公之次子,族內稱其祖派為老二房。公開創東頭,先建一書齋,俗稱二房書齋,後續建一座五間三進的公廳,規模宏大,一時族中稱為大公廳。建廳之後,全座雖未有完成,然先置寨門,名興東里。大公廳產業不知於何時轉讓於紹聯祖派,但完全部轉出,以廳頂瓦槽計,余有三條。這一買賣並無留下契據,現也無可考證,而雙方長期認可,且公廳門匾也早已易為“紹聯公廳”。
港邊
港邊,前人稱之“鳳地”,初時為黃姓居所寨圍,後張氏自舊寨中發展出來,逐漸混居於此。張氏勤善祖派下裔孫便於此建有“勤善祖廳”一座。相傳,張黃共居期間,族群曾一度興旺,黃姓相繼連出十八秀才。因數百年發展,至1969年,港邊全寨僅存民房十一間(包括勤善祖廳),甚為破落,經商議,折價賠償,全部剷平,改建成現在的港邊新寨。
土頭
土頭寨坐南朝北,左右環水,東南與港邊相鄰。 張氏族譜初稿記載:土頭,又稱古豪,約建於明代中後期,為張氏評隱公裔孫所創。原只建一座五間二進公廳、外包巷厝二街,及后蒼琬公(張中札)為其孀嫂於廳後建肅友公廳。廳前左側豎有官旗一座,旗夾及旗墩現完好;東北側有小書齋,齋旁有馬房,是前賢中札公之故居。
某一不知名寨圍
在舊寨、土頭、港邊、東頭四寨相鄰中間,有一坐南朝北的寨圍,不知其名。內有一座五間二進式大屋,左右後各有厝包,前有陽埕,城外是寨牆及一寨門,門外路下便是池塘。不知這是縣誌中所記載的“下尾和安”?還是年邊寨?抑或港畔?

舊寨

清乾隆版《普寧縣誌·鄉寨》中有記“下尾舊”,所指便是現下尾張村的老寨,俗稱舊寨。
舊寨,坐北朝南,環水面山,地理風水學上有“出水蓮花”之稱。寨內有四路建築,但每一路建築的樣式均不相同,西一路是為三開間建築,或四點金,或下山虎;西二路有五間過,有拆分為四點金及厝包;從舊寨的整體規模上看,東二路實為中路,主座是五間二進的清順祖廳,其後是五間過;相隔兩排厝包,是東一路,這一路建築規格散亂,無法統計,或原為五間過?舊寨四面均有厝包,主座前有陽埕,埕前是成半彎狀厝包,正中設有大門,上塑“華美舊家”,門前路下是月眉狀池塘;中門位於東南角,面朝鐵山,塑“鐵山振秀”;東門臨溪,名“通水門”,門前路下是一口連線內河的大池塘,每年端午龍舟聯誼時候,本村、南溪、北溪、新溪等龍舟經內河來此,於門前進行三次上香謁拜儀式。舊寨的建置具體年代不詳,自明清經民國至現代,其內單元不知經過多少次重修重建改建,也因此內部已無規則可言,然做觀察及判斷,或原應該是三路五間過兼多從厝包?!在這寨內走上一遭,十分有趣,不過寨中已經沒多少人留居了,或者再過過些年,少了人居的打理,將破落更甚。
下尾張村有民諺:未有張、王、黃,先有柳、鄭、唐。柳、鄭、唐三姓先民最早抵達下尾張村,創現在的鄭畔、新溪柳,張、王、黃三姓則相繼而來,其中張、王二姓同居於舊寨,黃姓居相鄰的港邊,且於新埔(寨外西南角)共建三山國王廟以保境。及後,王姓外遷,另創今相鄰的美豐大寨。此外,舊寨西頭門內原有一戶梁姓人家,後遷於揭陽霖磐鎮的西頭梁村。
龍頭寨
清頭,又稱為龍頭寨,位於舊寨外西北角,坐東朝西,與下尾王之美豐寨相鄰,是張氏老四房長發公所創,其內有兩街兩座,中間有一重厝包,左右各有二重厝包,前後各一重,內埕前設有兩個寨門,兩門各正對兩座建築大門;其中北側寨門一旁有帝君古廟。寨內北座是最早創建創之廳,稱為老四房廳,門上匾額塑“長發祖廳”,為五間二進,其後建有五間過一座;南座建成略晚,為三間三進式,門上塑“斯經祖廳”。清頭同樣是在縣誌有載的古寨圍。在龍頭寨前,現另建有新寨。
最有趣的地方,大概是龍頭寨後有一株大榕樹,榕樹下有一副官旗夾,可預約看到其上刻字“同治甲子科明經進士”。而在此處,便可看到鄰村下尾王的村寨了。若繞行往龍頭寨外北角,還能看到下尾張村的老市場!
一直都在收集關於普寧張氏的資料,結果開始來整理下尾張這村落圖志,發覺很是棘手!與下尾張相關的資料較多,也算比較齊全,只是在對諸多不同來源的資料進行比對時候,發現其中細節上的矛盾疑點並出,若要做一個較為妥善的編整,十分費神。
下尾張是普寧較早創置的村落之一,從明萬曆年間阮以臨主修的《普寧縣誌略》,到清乾隆蕭麟趾主修的《普寧縣誌》,甚至清光緒版的《普寧縣誌》,與之相關的記錄頻頻可見,如張氏肖剛公、九萬公的墓塋便有記載於縣誌之中,且二公均為處士身份;武德將軍張中札的落筆在志中甚多!此外還有張夢說、張法武等先賢之文武科舉、仕籍,更有列女、旌匾、封贈、尚義等等。下尾張村之人文沉澱尤為深厚!在觀族譜資料的記載中,有一則關於五世三房晚節公(1342-1436)的記錄:明時補潮州郡學弟子員,又洪武十年(1377)於郡學右側肇修元公書院,捐置四百餘畝學田,次年續置官民田四百畝,以資興學。這一段事跡,不知如今再翻找潮州府志能否找到?畢竟是非常確切又與官方相關的記載。縱觀目前所見的官方或民間資料,下尾張村的記錄是十分多的,且可相互印證,在普寧諸多村落中,難得一見。

揭陽民協徐主席收集寫的一本民間民俗書籍,書中有一文《在生姓張,辭世姓李》,內容讓人十分費解!文章大致寫道:三張,即普邑下尾、南溪、北溪及新溪等張氏村落,原是姓李,是南宋進士潮州府學教諭李涵江長子李龍(號九萬)之後,李龍分創下尾及周邊諸村,歷有聲望;後因遭誣陷謀反,遂之朝廷出兵圍剿,為避禍事到來,李氏思得一計,即改李字燈籠為張字燈籠,李氏村易姓張氏村,以此逃避官兵核查毀村禍劫,其後果然;為感張姓救命之恩,自此李氏以張為姓,死後放改回李。除此,不久前又借到《普寧仕林李氏族譜》,其開篇就提及李龍分創普邑下尾、南溪、北溪、新溪張!可惜其後則無有任何跟進說明。對於如此族源大事,其中矛盾自相,含混不清,實在不可思議!不過雖有認識三張的朋友,對於此事卻難以啟齒。後來在翻閱《張氏族譜初稿》中,總算找到了答案——《就李氏涵江祖祠重修紀念冊中”龍公創下尾等三張“一語留志》:張李認親,由來已久,傳說諸多,查無著落,不能憑主觀願望,草率定論!上世紀90年代,三張族老及代表就此事登門與李氏交涉,提請更正,避免後世錯將為祖源佐證,以此珍重歷史。
在走訪村落中,舊寨內所遇一方州司馬張夢弼之墓碑,感覺很是有趣,畢竟州司馬不算一個小官職了,可惜這並沒能找到相關的文字記載。後來問過一些研究這方面的朋友,大概說,或許是捐贈追封?
下尾張諸多古寨圍如今還尚屬完好,且大多又有產權轉移記錄,及姓氏的遷徙等,有一定的村落研究價值。下尾張有賽龍舟民俗,不過始於何時,無法考證!倒是現在村中轄下的新溪柳,有著廣為流傳的民間傳說,且有一定根據,倒也有趣。關於龍舟民俗,見另外圖志。除了龍舟之外,下尾張還有游神民俗,不過正月時候的游神,此處是何形式,至今未有見識,就算是存留一些遺憾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