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四·九”暴動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安徽的各級組織發動農民武裝暴動達60多起,其中民國17年(1928年)4月9日上午,昌紹先、杜聿德率一支起義部隊300多人到達阜陽王官集與農民赤衛隊匯合,宣布成立皖北蘇維埃政府,李端甫任主席,李烈飛任副主席。蘇維埃政府頒布了《臨時土地法》、《臨時工會法》、《農民協會組織綱領》。同時宣布成立皖北工農紅軍,昌紹先任總指揮,杜聿德任副總指揮。蘇維埃政府在行流集等地開展打土豪鬥爭,許多貧苦青年踴躍參加紅軍,紅軍增加到2000多人。4月11日,高桂滋留守司令部糾集2個留守團和各縣自衛團2000多人包圍了行流集,紅軍倉促應戰,終因彈盡不支分散突圍失利。昌紹先犧牲,杜聿德、苗勃然、胡英初、蔡甲平等20餘人被俘後慘遭殺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阜陽“四·九”暴動
  • 所在地:安徽阜陽
  • 暴動累計人數:約20萬人
  • 暴動次數:60多起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暴動概述,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中共在安徽的各級組織發動農民武裝暴動達60多起,參加暴動的人數累計約20萬人。暴動成功後組建了幾支中國工農紅軍,在皖西、皖南創建了革命根據地。

暴動概述

17年(1928年)2月,中共皖北特委將從國民黨高桂滋(十九軍)和楊虎城(十軍)部撤出的中共黨員派到農村,同中共阜陽縣委一道在阜陽行流集、插花集組織農民協會和農民赤衛隊,為執行“皖北土地革命大暴動”計畫作準備。3月8日,中共皖北特委派馬子敬向中共安徽省臨委匯報皖北暴動計畫。由於駐紮在阜陽城的國民黨十九軍大部北去山東,留在阜陽僅兩個團兵力,因此決定首先發動高桂滋教導團士兵起義,在農民赤衛隊的配合下占領阜陽城,亳縣、蒙城、太和、潁上、霍邱各縣一齊回響,建立蘇維埃政權,創建皖北革命根據地。
4月8日下午,中共阜陽縣委率領農民赤衛隊在阜陽行流集解除了當地稅警武裝,組建了5個農民赤衛大隊,剪斷了阜陽至太和的電話線,切斷了十九軍和在太和縣的十軍的聯繫。9日凌晨,天下著大雨,阜陽城一片黑暗。申明甫按照計畫,將棉絮澆上汽油點著火,火光照亮了阜陽城,發出了起義的信號。並解除了十九軍留守司令部的武裝,帶領40多人到文峰塔下匯合。駐在省立第三師範學校的教導團9個連士兵中6個連按計畫全部參加暴動,他們擊傷團長高建白,鎮壓國民黨軍官20多人,匯集到文峰塔下。起義總指揮魏野疇率一隊士兵出東門受阻,不得不改變出城路線,因而兩支起義隊伍未能按計畫集中,農民赤衛隊因大雨也未能趕來支援,起義部隊遂放棄占領阜陽城計畫,向農村轉移。
4月9日上午,昌紹先、杜聿德率一支起義部隊300多人到達阜陽王官集與農民赤衛隊匯合,宣布成立皖北蘇維埃政府,李端甫任主席,李烈飛任副主席。蘇維埃政府頒布了《臨時土地法》、《臨時工會法》、《農民協會組織綱領》。同時宣布成立皖北工農紅軍,昌紹先任總指揮,杜聿德任副總指揮。蘇維埃政府在行流集等地開展打土豪鬥爭,許多貧苦青年踴躍參加紅軍,紅軍增加到2000多人。4月11日,高桂滋留守司令部糾集2個留守團和各縣自衛團2000多人包圍了行流集,紅軍倉促應戰,終因彈盡不支分散突圍失利。昌紹先犧牲,杜聿德、苗勃然、胡英初、蔡甲平等20餘人被俘後慘遭殺害。
魏野疇率領另一支起義部隊200多人撤出阜陽城向西南方向轉移,當天到達老集,被國民黨軍任應岐部截擊,魏野疇被捕,起義部隊被解除武裝遣散。第二天魏野疇被殺害。亳縣、太和、潁上、蒙城、霍邱等縣,因阜陽起義已經失敗,回響阜陽暴動的計畫大都沒有實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