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寧縣文工團於1943年春成立,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時解散。是鹽阜區第一個縣屬專業文藝團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阜寧縣文工團
- 成立時間:1943年
- 類型:演出團體
組建文工團,演出新淮劇,開拓文化劇場,文工團發展壯大,
組建文工團
1943年3月,新四軍第3師和鹽阜區抗日根據地軍民粉碎日偽軍對鹽阜區的第二次大掃蕩,在阜寧縣境內外拔除陳集、八灘等敵偽據點。軍民振奮,各方面工作空前活躍。阜寧縣委決定組織文藝團體。為此,原蘇北戲劇協會理事、戲劇家、時任阜寧縣文教科科長的黃其明同志根據縣委的指示,於4月份開始籌備,成立了鹽阜區第一個縣屬專業文藝團體——阜寧縣文工團。
文工團的成員來自四面八方,並未經過專業學習和培訓,但是來的同志都是經過推薦和了解的,如王東凡、薛飛是來自鹽阜文工團的,董葉來自上海,會唱京劇。王博夫原是計橋鄉鄉長,曾在3師8旅24團宣傳隊演過淮劇節目。當時團里有20多人。
演出新淮劇
文工團成立初,第一個戲就是排演黃其明同志創作的淮劇《照減不誤》。他用傳統的淮劇形式,表現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和政府的抗日統一戰線減租減息政策,被大家公認為“舊瓶裝新酒”。此劇確切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根據地減租減息的鬥爭史實。排戲的導演就是劇本作者黃其明。他邊排邊教邊練邊修改。起初,大家對演技並不懂,更談不上高明,但是思想感情開始就很投入。當時薛飛同志唱的較好,還有拉胡琴的高寬之同志也會唱,他們帶領大家練唱。大家還向民間藝人學習唱歌。經過緊張的勤學苦練,終於在1943年8月縣委召開的三級幹部會議期間,在陳集停翅港的廣場舞台上演出了。接連演出數場,效果非常好,民眾反應十分強烈。齊聲讚揚這戲好看易懂,有意思,受啟發。當時就得到3師師部、鹽阜地委、阜寧縣委領導的關注和肯定。這台戲一炮打響,轟動了根據地。通過演出宣傳,有效地配合根據地減租減息運動的開展,形成了不減租減息沒有道理的強烈氛圍。在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指引下,這台戲從阜寧傳遍鹽阜區,從鹽阜區傳遍蘇北,從蘇北傳遍華中各抗日根據地,推動了各抗日根據地減租減息運動,促進了抗日鬥爭和新民主主義文化發展。
開拓文化劇場
繼《照減不誤》演出以後,文工團又排演了黃其明同志編寫的反特劇《絕頭路》,動員掃除文盲劇《王大進冬學》、鬧生產搞互助合作的《懶龍伸腰》和反對國民黨反動派欺壓人民的《漁濱河邊》等劇。至1944年8月,文工團第一次集訓時共演出50多場,觀眾觀眾達12萬人次。這些戲都緊密地配合各個時期的政治運動和中心任務,新淮劇改革在鹽阜地區和蘇北所產生的影響和效果十分明顯,影響和作用深遠。鹽阜其他各地也都跟著成立了縣文工團,鄉村成立農村劇團,全部照樣排練演出。1943年10月5日,延安的《解放日報》對文工團兩個多月演出的新淮劇情況作了報導。
當時文工團條件簡陋,配唱時僅有兩把舊胡琴、一副鑼鼓。每到一年,農民民眾幫助在廣場上用泥土堆起土墩,用門板搭起當舞台。沒有布幕,就用蘆柴帘子在舞台周圍圍起來。晚上演出沒有燈光照明,就用面盆裝豆油棉蕊照亮舞台,服裝道具就向農民借用。化裝用的油彩也是自製的,黑墨鍋底灰都被利用過。演員的生活條件艱苦,每人每月三元津貼只能買到牙刷、牙粉、肥皂、毛巾等生活必需品。早晚是稀飯、蘿蔔乾,中午瓜菜代飯。演員們在三九寒天裡也只有一件土布補衣,一條褲頭,外邊就是粗布棉襖棉褲。蓋的是內裝2斤棉花胎的被子。睡的是草鋪。夏天沒有蚊帳,就將被子棉胎拿掉,將被殼子兩頭一吊,人鑽進去睡覺,又悶又熱。沒有鞋子就打草鞋。如果有布條子打那就是高級的了。為了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演員們始終精神飽滿,朝氣蓬勃,團結戰鬥,無一句怨言。誰要是有不正確的思想行為,便立即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有時很深刻,很尖銳,但從沒有誰對誰抱有成見。
文工團發展壯大
文工團受到人民民眾的熱烈歡迎。民眾聽說文工團來演出,總是奔走相告,喜出望外,特別是提到後來唱蘇北民歌《拔根蘆柴花》而著名的歌唱家薛飛同志,更是眉飛色舞。每當部隊從前方打仗勝利回到後方休整、練兵時,文工團即到部隊演出。每場演出結束後,地方黨政領導和部隊首長都到後台看望文工團同志,鼓勵大家好好學習政治、業務,為農民、為戰士演出更多更好的戲。
1944年元月,文工團在3師及蘇北軍區軍民同樂萬人大會上演出了《照減不誤》。黃克誠師長很高興,十分讚賞,獎給該劇作者黃其明一支金筆。同時,3師政治部還贈給文工團一套幕布和鑼鼓樂器及一些道具。以後黃師長又在師部駐地接見了劇團領導和主要演員代表。接著,又調來業務技術骨幹張惠春同志當導演,從此文工團的演出條件有所改善。黨組織和領導同志不僅關心文工團的演出和生活,對文工團成員的政治思想也特別關心,讓文工團參加整風運動和各項活動。縣委同志給文工團講解毛主席的新民主主義論、階級鬥爭和階級分析等課程。1944年8月,鹽阜地委又把幾個縣文工團集中到阜寧的馬集集訓三個月,學習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學習提高演技等一系列政治業務課程。阜寧縣文工團在黨和領導的親切關懷教導下,在組織上不斷鞏固壯大,在政治業務上迅速提高。
為了把淮戲進一步教給民眾,形成民眾性的戲劇運動,縣黨政領導利用文工團示範作用和力量,積極推動農村普遍建立以農民為主體的吸收部分民間藝人參加的農村劇團。而文工團也把組織農村劇團、普及現代淮劇作為自己責無旁貸的任務。文工團派員到重點農村劇團或秧歌隊幫助建立健全組織領導,輔導排演教唱淮調等。他們還利用老師冬訓,組織專門培訓班。據1945年春統計,阜寧縣組織農村劇團共158個,團員1805個,演出541場次,觀眾達417500人次。此外,還發展組織了不少秧歌隊,最活躍時,阜寧縣的馬集、角巷兩區就有秧歌隊30多個,每隊有30個至50個人。
文工團的建立與發展壯大以及全縣文化藝術活動如火如荼開展,是在當時大環境,大氣候條件下蓬勃發展起來的。鹽阜根據地是新四軍軍部所在地,從陳毅代軍長到黨政軍各級領導都十分重視,加上大批外來文化人、文藝骨幹集聚抗日根據地腹地阜寧縣,對促進阜寧境內文化藝術轟轟烈烈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文工團的成立和成長中黃其明、陳亞夫、章枚等同志發揮了重要作用。黃其明是文工團的主要創始人,又是改革利用舊淮戲的最早探索者。1944年後任蘇北區黨委文藝科科長、蘇北文工團團長。陳亞夫是文工團的首任團長、指導員。他做了大量的籌建工作、文工團團員的思想工作。他雖然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僑,卻學上了一口蘇北方言,也參加排演,多半演反角。章枚同志是音樂家,他對淮劇曲調改革較有研究,做出了貢獻。演員中女主角薛飛同志,名揚蘇北。有人誇張地說,蘇北地區,除了黃克誠師長出名外,第2位就是薛飛了。
阜寧縣文工團於1943年春成立,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時解散,存在兩年多時間。為了適應新的形勢,蘇北區黨委決定將各縣文工團整治合併建成蘇北文工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