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釋與創新:馬克思歷史觀的整體性研究

闡釋與創新:馬克思歷史觀的整體性研究

《闡釋與創新:馬克思歷史觀的整體性研究》以馬克思思想文本為研究依據,以馬克思歷史觀的理論創新為現實訴求,來闡釋馬克思歷史觀的“感性的人的活動”本質及其豐富的思想具體性和整體性。鑒此,《闡釋與創新:馬克思歷史觀的整體性研究》運用“內在於實踐”來理解事物、現實、感性的思維方式和“改變世界”的價值旨趣,揭示馬克思的歷史觀與辯證法的內在統一,凸顯馬克思歷史觀的實踐本質與批判精神;運用哲學與經濟學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把馬克思“人的觀點”、“實踐觀點”、“社會觀點”、“歷史觀點”整合起來,詮釋了馬克思歷史觀的思想整體性;通過將馬克思“兩大發現”內在貫通,把握馬克思歷史觀的思想總體,進而自覺結合中國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經驗,切實促進當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與創新。

基本介紹

  • 書名:闡釋與創新:馬克思歷史觀的整體性研究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6129883
  • 作者:常江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240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闡釋與創新:馬克思歷史觀的整體性研究》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常江,男,漢族,1972年8月生,籍貫吉林省長春市,中共黨員。2009年獲東北師範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清華大學哲學博士後。現為吉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副院長,碩士研究生導師,吉林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吉林省時事評論專家,吉林省倫理學學會常務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社會倫理學。近年來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1項,主持中國博士後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各1項,主持、完成吉林省社科規劃項目2項、省教育廳社科規劃項目4項,參與國家社科、全國教科、省社科等各級各類項目多項;在《高校理論戰線》、《教學與研究》、《社會科學戰線》、《道德與文明》等核心以上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多篇學術成果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哲學原理》全文轉載或索引。1項學術成果獲得省政府二等獎,1項學術成果獲得吉林省倫理學會一等獎,2項學術成果獲市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圖書目錄

引論
一研究馬克思歷史觀的問題意識與思想自覺
二西方歷史觀傳統及其思維方式省思
1.宗教神學觀點的歷史觀念
2.形上學觀點的歷史觀念
3.實證科學觀點的歷史觀念
三馬克思歷史觀變革之思想真義
四馬克思歷史觀的思想整體性和具體性
第一章馬克思破解“歷史之謎”的歷史觀變革
——青年馬克思歷史研究的思想理論背景
1.《克羅茨納赫筆記》的歷史學理論
2.古典經濟學的歷史理論與《1844年手稿》的思想實驗
3.空想社會主義歷史觀“批判的成分”
二馬克思歷史觀變革的德國古典哲學基礎
1.馬克思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揚棄
2.馬克思對費爾巴哈“人本學”唯物主義的肯定與超越
三馬克思歷史觀變革之精神實質
1.《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的思維方式變革
2.哲學批判與社會現實批判相統一的“新歷史觀”
第二章馬克思“人的現實歷史”的歷史觀念
——“歷史唯物主義”論點的初始論述
1.“歷史唯物主義”所唯之“物”
2.《神聖家族》批判“變得敵視人”的舊唯物主義
3.《哲學的貧困》批判“政治經濟學的形上學”
二馬克思對“唯心主義”歷史觀的思想清算
1.“思維著的人”與“一般人”
2.“感性的人的活動”是馬克思歷史觀的核心概念
三“人的現實歷史”
1.“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
2.“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
第三章馬克思“歷史辯證法”的實踐觀點
——馬克思、恩格斯對“經濟決定論”觀點的分析與批判
1.“經濟決定論”對馬克思“新歷史觀”實踐本質的誤解
2.馬克思、恩格斯對“經濟決定論”的批判
二馬克思歷史觀的“勞動實踐”本質
1.“對象化勞動”與“異化勞動”——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的啟示
2.“勞動實踐”的價值批判意蘊
三《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實踐辯證法”精神
1.“原初的歷史的關係”與“現存實踐的意識”
2.“勞動實踐”融涵“經濟”、“超經濟”的雙重特性
3.歷史的活力:人的否定性實踐活動
4.馬克思的歷史辯證法對“經濟決定論”的超越
第四章馬克思“社會觀點”的歷史理想
——“哲學一經濟學”雙重維度的社會歷史觀批判
1.“無人身的人類理性”
2.馬克思“把經濟的社會形態的發展理解為一種自然史的過程”
二人的“歷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
1.人是對象性的“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
2.人與自然的“本質交換”過程中生成自身的歷史
三人的歷史是人的“社會發展史”
1.“真實的分工”是人的本質力量歷史性生成的社會化方式
2.“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的一致”
3.“人們的社會歷史始終只是他們的個體發展的歷史”
第五章從“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到“剩餘價值規律”的具體理論
——《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的邏輯
1.馬克思“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歷史方法
2.人從“原始的豐富”到“自由個性”的“三形態”理論
二《資本論》的邏輯與批判
1.“資本”的本質在於物化的、顛倒的社會關係
2.“抽象成為統治”與“三大拜物教”的批判
三“勞動價值論”與“剩餘價值學說”是“藝術的整體”
1.“勞動價值論”對“異化勞動理論”的發展與完善
2.“剩餘價值的發現”喚醒了無產階級的自我意識
第六章馬克思歷史觀的理論創新及中國化方式
——馬克思歷史觀的人類性與時代性品格
1.馬克思晚年的“人類學”與“歷史學”研究及其共產主義追求
2.馬克思歷史觀的開放性與時代性
二馬克思歷史觀在中國的實踐與發展
1.毛澤東對馬克思“歷史辯證法”的創造性運用
2.鄧小平解決“實踐的問題”中證明馬克思歷史觀的“真理性”
三馬克思歷史觀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1.馬克思“歷史科學”精神與中國“和諧社會”實踐的融合
2.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歷史觀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