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

闡,拼音chǎn,常用漢字。本意指打開、開啟,又指開闢,引申為通過說理的方式使人明白。出自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至精而後闡其妙,至變而後通其數。”唐·韓愈《論佛骨表》:“群臣材識不遠,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闡聖明,以救斯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闡
  • 外文名:open
  • 拼音:chǎn
  • 部首:門
  • 五筆:UUJF
  • 統一碼:9610
  • 倉頡:ISCWJ
  • 鄭碼:TLKE
  • GBK:B2FB
  • 筆畫數:十一畫
  • 筆順編號:4254325111
  • 繁體:闡
字源解說,簡介,古籍解釋,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康熙字典,通用等級,常用詞語,

字源解說

形聲字,形旁為“門”,聲旁為“單”,《說文》:“闡,開也。”本意為開門。
闡

簡介

(1)【動】講明、表明[explain;expound]
闡述;闡明;闡釋
闡
至精而後闡其妙,至變而後通其數。——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
群臣材識不遠,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闡聖明,以救斯弊。——唐·韓愈《論佛骨表
(2)〈文言〉【動】開,開闢 [open]
闡辟(開闢,開拓);闡拓(開拓)
闡並天下,甾害絕息,永偃戎兵。——《史記·秦始皇本紀
闡闔閭之所營,采夫差之遺法。晉·左思《吳都賦
引申指顯露
隱則勝闡矣,微則勝顯矣。——《呂氏春秋·決勝》
(3)〖名〗古邑名,春秋魯地。在今山東寧陽西北。
齊人取讙及闡。——《春秋·哀公八年》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十二】【門部】闡
開也。從門單聲。《易》曰:“闡幽。”昌善切

說文解字注

〖(闡) 開也。從門,單聲〗
昌善切。十四部。《易》曰:闡幽。𣪠辭傳文。

康熙字典

【戌集上】【門字部】闡 ·康熙筆畫:20 ·部外筆畫:12
chǎn ㄔㄢˇ《唐韻》昌善切《集韻》《韻會》《正韻》齒善切,並音幝。《說文》開也。《增韻》辟也。《後漢·班固傳》厥有氏號,紹天闡繹者。《注》闡,開也。
又《增韻》顯也。《玉篇》明也。《易·繫辭》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注》闡,明也。《書·大禹謨·舞乾羽於兩階傳》修闡文敎,舞文舞於賓主階閒。《春秋·左傳杜序》其微顯闡幽,裁成義類者,皆據舊例而發義,指行事以正褒貶。《揚子·太𤣥經》次六:幽闡積。《注》六為水稱。幽施祿及下,故闡積。
又《玉篇》大也。《易·豐卦注》闡者,弘廣之言。凡物之大,具有二種,一者自然之大,一者由人之闡弘使大。《書·君陳·爾惟弘周公丕訓傳》汝為政,當闡大周公之大訓。
又廣也。《史記·秦始皇紀》闡幷天下。
又《禪梁父注》禪闡廣地土也。
又地名。《左傳·哀八年》夏齊人取讙及闡。《注》闡在東平劉縣北。《後漢·郡國志》益州越巂郡闡。
chān ㄔㄢ又《集韻》稱延切,音燀。《陸雲·陸府君誄》瑰光旣耀,靈寶未闡,弗慮皇圖,銜恨殂遷。
又《韻補》葉稱人切,音瞋。《陳琳·悼龜賦》探頤索隱,無幽不闡。下方太祗,上配清純。

通用等級

列入《現代漢語常用字表》(1988年發布)次常用
列入《通用規範漢字表》(2013年6月5日發表)一級 編號2397

常用詞語

【闡發】chǎnfā
[elucidate] 〖動〗闡明並發揮
這篇文章~了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闡明】chǎnmíng
[explain;clarify;expound]〖動〗講明白(道理)。
~了他的新主張
【闡釋】chǎnshì
[elucidate;interpret;give a profound;explanation] 〖動〗闡明陳述並解釋
【闡述】chǎnshù
[expound;elaborate] 〖動〗論述
【闡揚】chǎnyáng
[expound and propagate]〖動〗說明並宣揚
~義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