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闞沫
- 祖先:春秋時期齊國卿士闞止的後代
- 出處:以地為氏
- 時代:春秋時期
- 得姓始祖:闞止
尋根溯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闞姓名人,春秋,漢朝,三國,晉朝,南梁,北魏,後魏,唐朝,五代,宋朝,闞氏屬地,來歷,闞氏名望,闞沫記載,
尋根溯祖
得姓始祖:闞止。根據《尚友錄》的記載,闞姓為春秋時期齊國卿士闞止的後代,望族出於會稽。《姓氏考略》記載,闞是春秋時代魯國的一個地名,故地就在今天山東省汶上縣西南的南旺湖附近。這個地方,正是我闞氏家族的發源地,祖先“以地為氏”而姓了闞。
關於姓氏由來有三種說法:一種是出自姜姓,以封地名為氏。春秋時期,齊國有一個大夫名止,被封於闞邑,世稱闞止;一種是出自姞姓,上古時有闞國(今山東省嘉祥縣北),是黃帝姞姓子孫的封國,其後代以國名為姓,稱為闞氏;一種是出自蚩尤,《皇覽·冢墓記》記載,蚩尤冢高七丈,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城中,因而說蚩尤姓闞,所以後代亦姓闞,並於每年十月祭祀蚩尤。《續夷堅志》記載,華州有蚩尤城。相傳蚩尤闞姓,所以叫做闞蚩尤城,周圍闞姓比較多。
遷徙分布
闞姓因仕宦等原因,部分人從今山東汶上遷徙,逐漸融入全國各地。其中一支沿京杭運河南遷至眙盱,揚州,江浙,又有一小支,從眙盱沿淮河上溯向西,散居於淮河兩岸。一支於明朝末年,隨軍駐紮北京南口鎮,因屢立戰功,朝廷降旨家族墳地可種45棵萬年松,現後人多居於昌平區南口鎮北虎峪村,約有200人,一支於民國左右北上,來到北京,現散居於北京通州區,又以通州區胡各莊鄉黎辛莊居多,約有150人左右,之後有部分外分,唐山樂亭、灤縣、遷西等地居多,約3000人。現有大部分居住在山東境內,其中:新太的汶南、放城、土門,萊蕪的寨子、丈八丘、逯家以及泰安、荷澤、博山、高密、臨沂、沂源、沂水、平陰居多。新中國成立前後有部分人外
郡望堂號
漢置天水郡,現在甘肅省通渭縣。《姓氏考略》記載:音瞰。齊邑,魯昭公在乾侯取闞是也。齊大夫食采者氏焉。望出天水、會稽。
闞姓名人
春秋
闞止
漢朝
闞樂
三國
闞澤:字德潤。三國時吳國山陰人。少時家貧,幫人抄書為業,每抄完一篇,朗讀一遍,追師論講,究覽群籍。後來不但成為學者,而且精通曆法數學,並舉孝廉。進拜太子太傅。每次朝廷大議,經典所疑,都請教於他。以儒學勤勞,封為都鄉侯。
晉朝
闞適:西域長史文書事郎中
南梁
闞道德:梁始興忠武王碑陰提名吏
北魏
闞倞闞:駰之祖
闞玖闞:駰之父
闞駰:字玄陰。後魏時敦煌人。博通經傳,聰敏過人,三史群言,經目則誦。時人謂之宿讀。注王朗《易傳》,撰《十三州志》,行於世。官秘書考課郎中,給文吏30人,典校經籍,刊定諸子3000餘卷。為中國文化史的整理作出了貢獻。
後魏
闞爽:高昌太守
闞伯周:闞義成之父,昌王。
闞首歸:闞義成之兄,高昌王。
闞義成:高昌王
唐朝
闞棱:伏威邑人,左領軍將軍,越州都督。
闞司倉
五代
闞璠:統軍使
宋朝
闞洞:開封人官尚書郎
闞沫:宋興國軍人登第
—————元朝之後尚未整理 參考《闞氏故實》(合肥闞鐸霍初)
闞氏屬地
天水郡,今甘肅通渭縣西南。
來歷
闞(kàn)是春秋時代齊的一個地名,闞姓是一個以封地名命名的姓氏。據《姓氏考略》云:“齊邑,魯昭公乾侯取闞是也,齊大夫食采者氏焉。”這一支闞氏是齊大夫止的後裔。
另有一支闞姓是黃帝的姞子孫,有封在闞(山東嘉祥縣北)的,其後人以國名為姓。
闞氏名望
闞古代春秋時期,齊國有位高官叫“止”,受封享用闞地的物產,人們就稱他為闞止。他的後代,就以封地為姓,世代相傳。闞地就在現今山東汶上縣一帶。而闞的先人,追溯上去就是姜太公,即輔助周文王,周武王的姜尚。姜尚也是齊國的創建人。所以闞姓是源自姜姓的。而姜姓始祖正是神農炎帝,炎帝出生於陝西歧山西南的姜水之演,就以姜為姓,闞屯正是炎帝的傳人。
闞姓先人還有如:【闞洇】後魏時候人,自小聰敏好學,在學界就已出名,後來在朝中做尚書官。他整理校定了前代學者的著作三千多卷,為中國文化史的整理出了一份力。他又著《十三州志》,留下文化遣產。【闞棱】唐朝猛將,善用雙刀,無人能敵,戰功赫赫。
闞沫記載
又東過西華縣北,(守敬按:漢縣屬汝南郡,後漢、魏因,晉省,旋復,屬潁川郡,宋屬陳郡,齊、後魏因。《地形志》,西華治西華城,在今西華縣南。)
潁水又東南流,逕胡城東,故鬍子國也。(守敬按:《漢志》,女陰故胡國。《史記·陳杞世家·索隱》引系胡歸姓。《地形志》西恆農,陳留二郡有胡城縣,取此城為名,下引杜預,汝陰城西北有胡城。《環宇記》在汝陰縣西北二里,在今阜陽縣西北二里。)《春秋·定公十五年》,楚滅胡,以鬍子豹歸,(守敬按:此《經》文,楚上當有《經》書二字。)是也。杜預《釋地》曰:汝陰縣西北有胡城也。(朱北訛作地,戴、趙改。守敬按:此《釋例》小國地內文,無有字,昭四年《注》,有有字。)潁水又東南,汝水枝津注之。水上承汝水別瀆於奇?,(戴作洛。守敬按:奇?城本書屢見,皆作?,獨官刻戴本,此處作洛,誤。孔刻戴本仍作?。《元和志》、《環宇記》、《名勝志》並作岐額。)城東三十里,世謂之大〈氵隱〉水也。(會貞按:汝水別瀆,世謂之大〈氵隱〉水,見《汝水》及《〈氵隱〉水》篇。《汝水》篇雲,汝水東南逕奇?城西北,汶水出焉,世亦謂之大氵〈氵隱〉水。《〈氵隱〉水》篇雲汝水於奇?城西別東派,時人謂之大〈氵隱〉水是也。《〈氵隱〉水》篇又云:東北流,枝瀆右出世謂之死汝,即此所言汝水枝津,承汝水雖瀆,蓋肅靜水別瀆,分汝水於奇?城西,汝水枝津又分汝水別瀆於奇?城東也。考《元和志》,小汝水在南頓縣西南四十里,逕項城縣西南,去縣五十里,又逕沈邱縣北。診其川流,當即今之汾河,但汾河出今通商水縣西,不與郾城縣之沙河通流,則上源有堙塞矣。)東南逕召陵縣故城南,(守敬按:兩《漢志》作召,晉、宋、齊、後魏志作邵。漢縣屬汝南郡,後漢因,魏屬潁川郡,晉因,宋為潁川郡治,齊、後魏仍屬潁川郡。《地形志》,邵陵有邵陵城。今郾城縣東四十五里。)《春秋左傳·僖公四年》,齊桓公師於召陵,責楚貢不入,即此處也。(守敬按:杜《注》,召陵,潁川縣也。)城內有大井,徑數丈,水至清深。(守敬按:《釋名》,井,清也。《廣雅》,深也。此則清深有異於常,故著之。)闞る曰:召者,高也。(孫星衍曰:《說文》,邵,高也。守敬按:《說文》邵訓高,從C41與從阝之字異。)其地丘墟,井深數十丈,故以名焉。又東南逕征羌縣,(守敬按:後漢縣屬汝南,後省。後魏復置,屬汝陽。在今郾城縣東南七十五里。)故召陵縣之安陵鄉,安陵亭也。世祖建武十一年,以封中郎將來歙。歙以征定西羌功,故更名征羌也。(趙云:按《後漢書·來歙傳》以歙有平羌隴之功,故改汝南之當鄉縣為征羌國焉。《漢志》汝南郡無此縣名。《續志》雲,汝南郡,召陵縣有安陵鄉,征羌侯國有安陵亭,與酈《注》合。本傳之雲所未詳也。守敬按:惠櫟雲,當鄉縣,或鄉名,衍縣字。余謂當與安形近,為安之誤無疑。當鄉縣宜作安陵鄉。蓋安陵鄉有安陵亭,或分鄉之半為征羌縣,故召陵仍有安陵鄉,而征羌有安陵亭也。)闞る引《戰國策》,以為秦昭王欲易地,謂此也。(趙云:按《地理志》亻焉陵,李奇曰,六國為安陵。在潁川,不在汝南。戴此下增非字。守敬按:秦欲以地易安陵,見《魏策》。《續漢志》?焉陵下不言安陵,征羌下言有安陵亭,乃與李奇立異。劉昭於鄢陵引李奇,於征羌引《博物記》故安陵君,蓋兩存之。《史記·魏世家·集解》、《正義》,各主一說。酈氏《洧水》篇從李奇,此載闞語,乃廣異聞。如《江水》篇雲,軼縣,故弦國。又於西陽引《地道記》,以為弦子國。《沔水》篇雲,竟陵,古鄭國,又於鄖鄉引李奇,以為鄖子國,與此正同。戴、趙似未達酈意。)汝水別瀆又東逕公路台北,(朱無台北二字,《箋》曰:此下原本錯寫入東南過潁陽縣《注》中,今據宋本改正。趙云:按公路下,吳本有台北二字,朱氏錯割入前歷罡之下,今移接於此。全、戴移同。會貞按:《箋》謂據宋本改正,指台臨水以下言也。《環宇記》,公路台在項城縣東四里,與《元和志》言公路城同,乃公路城之誤。城見上,此台在今商水縣西南。)台臨水方百步,(趙無方字。)袁術所築也。汝水別溝(趙改作瀆。會貞按:上文水上承汝水別瀆,乃汝水枝津所出之瀆。至敘汝水枝津,曰汝水別瀆,曰汝水別溝,曰別汝,曰枝汝,乃酈氏好奇,故意錯出,以出變化,無一復者。其猶枝津曰汝水別瀆,與枝津所出雲汝水別瀆混,是為偶疏。全、趙何又改別溝為別瀆耶?)又東逕西門城,即南利也。(守敬按:《風俗通》九,汝南汝陽西門亭云云,《搜神記》十六稱後漢時,汝南西門亭,即西門城也。《括地誌》,南利城在上蔡縣東北八十五里。在今商水縣南。)漢宣帝(朱漢下有書字,戴、趙刪。)封廣陵厲王子劉昌為侯國。(朱厲字訛在王字下,國訛作也。《箋》曰:謝雲,昌下一有寶字,一作實。?韋按,《漢書·王子侯表》,宣帝本始元年七月,封廣陵厲王子昌為南利侯。克家雲,當作為侯國也。戴、趙乙作厲王,改也作國。會貞按:表作昌,是也。昌下有寶字者,沿《武五子傳》寶昌之誤,而又倒錯。作實者,又寶之誤也。王先謙《補註》甚核。)縣北三十里有孰城,號曰北利。(守敬按:《初學記》八引《十三州志》北利城在上蔡,在今商水縣西南。)故瀆出於二利之間,間關女陽之縣,(朱脫一間字,趙校增,戴增同。)世名之(趙有白字。)死女。(會貞按:本闞る說,見前。)縣取水名,故曰女陽也。又東逕南頓縣故城南,(朱無南字,克家曰,疑脫一字。戴、趙增北字。會貞按:上文谷水在汝水別溝之北,尚逕南頓故城南,汝水別溝安得逕南頓北耶?則此乃脫南字耳,今訂。)又東南逕?陽城北,(會貞按:?陽縣見《汝水》篇。)又東逕氏阝鄉城北,(會貞按:《蜀志·後主傳》建興十一年,諸葛亮使諸軍運米,集於斜谷口,治斜谷氏阝閣。《洧水注》謂汶倉城為洧水之氏阝閣,此邸鄉城蓋即氏阝閣城。《環宇記》,?專城在沈邱縣東北四十五里,司馬宣王使鄧艾於此置屯,種稻,以備東南。築城圍倉廩。疑即此城也。當在今沈邱縣西南。)又東逕固始縣故城北,(守敬按:漢縣曰C1,屬汝南郡。後漢改固始,仍屬汝南郡。魏因,晉屬汝陰郡,後省,尋復置,屬新蔡郡,宋因,齊屬西汝陰郡。後魏復屬新蔡。在今沈邱縣東南三址里。)《地理志》,縣,故寢也,寢丘在南,故籍丘名縣矣。(全云:按《漢志》,汝南郡有C1縣,應劭以為C1邱。淮陽國有固始縣,顏師古又以為C1邱。故劉奉世疑之曰,既別有固始,則此C1疑更一地。子謂非也。淮陽之固始,與C1本一地而分為二縣。漢王追項羽至固陵。晉灼曰,既固始也。師古曰,後改為固始耳。《地理志》屬淮陽,《續志》光武改C1為固始,而淮陽之固始則並省陳之陽夏,故陽夏有固陵聚。劉昭《補註》引晉灼雲,汝南固始縣以實之,則二縣本相接也,又何疑乎C1之更是一地乎?但今《漢志》則無固始,故C1之文,未知所據也。守敬按:《漢志》固始縣屬淮陽國,C1縣屬汝南郡,明系二縣,自不得於《地理志》求固始故C1之文。考《郡國志》,固始,故寢也,光武中興更名,有寢丘。蓋後漢改寢為固始,而西漢之固始遂廢。此《注》因敘固始故城追溯固始之先,當引《郡國志》縣故寢也,下即實言寢之得名,王莽之更名以釋之。後人因莽曰閨治,為《漢志》文,改《郡國志》為《地理志》。不思《地理志》並無固始故寢之文,當直改《地理志》為《郡國志》,以斷葛藤。《元和志》,寢丘故城在汝陰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即楚寢丘之地。《環宇記》沈邱在沈邱縣南百步,《春秋》或作寢邱,因邱立縣。)王莽更名之曰閏治。(朱脫閏字,趙據《漢志》增,戴增同。)孫叔敖以土浸薄,取而為封,故能綿嗣。(守敬按:《韓子·喻老》言,楚莊王賞叔敖,叔敖請漢間沙石之地,九世而祀不絕。而《列子·說符》、《呂子·異寶》、《淮南子·人間訓》,並謂叔敖死後,封其子於寢丘。《史記·滑稽傳》同。)城北猶有《叔敖碑》(守敬按:此碑未詳何代立,歐、趙皆不著錄,蓋已佚。)建武二年,司空李通,又慕叔敖受邑,故光武以嘉之,更名固始。(守敬按:范《書·李通傳》,但言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此本他家《後漢書》。)別汝又東逕蔡岡北,(守敬按:岡當在今阜陽縣西。)岡上有平陽侯相蔡昭冢。昭字叔明,周後稷之胄。冢有石闕,闕前有二碑,(守敬按:此二碑酈氏已言字淪碎不可復識,故歐、趙皆不著錄。)碑字淪碎,不可復識,羊虎傾低,殆存而已。枝汝又東北流逕胡城南,(守敬按:城已見上。)而東歷女陰縣故城西北,東入潁水。(會貞按:今汾河自商水縣西,東南逕項城縣、沈邱縣,為氵過河。又東南逕太和縣,至阜陽縣北入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