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文興,建康人也。文興從軍漳州,為其萬戶府知事,王氏與俱行 。
基本介紹
- 本名:闞文興
- 出生地:建康
至元十七年,陳吊眼作亂,攻漳州,文興率兵與戰,死之。王氏被掠,義不受辱,乃紿
賊曰:“俟吾葬夫,即汝從也。”賊許之,遂脫,得負屍還,積薪焚之。火既熾,即自
投火中死。至順三年,事聞,贈文興侯爵,謚曰英烈;王氏曰貞烈夫人。有司為立廟祀
之,號“雙節”雲。
郎氏,湖州安吉人,宋進士朱甲妻也。朱嘗仕浙東,以郎氏從。至元間,朱歿,郎
氏護喪還至玉山里,留居避盜。勢家柳氏欲強聘之,郎誓不從,夜棄裝奉柩遁。柳邀之
中道,復死拒,得免。家居,養姑甚謹。姑嘗病,郎禱天,刲股肉進啖而愈。後姑喪,
以哀聞。大德十一年,旌美之。
又有東平鄭氏、大寧杜氏、安西楊氏,並少寡守志,割體肉療姑病。
秦氏二女,河南宜陽人,逸其名。父嘗有危疾,醫雲不可攻。姊閉戶默禱,鑿己腦
和藥進飲,遂愈。父後復病欲絕,妹刲股肉置粥中,父小啜即蘇。
孫氏女,河間人。父病癩十年,女禱於天,求以身代,且吮其膿血,旬月而愈。
許氏女,安豐人。父疾,割股啖之乃痊。
張氏女,廬州人,嫁為高垕妻。母病目喪明,張氏歸省,抱母泣,以舌舐之,目忽
能視。
州縣各以狀聞,褒表之。
焦氏,涇陽袁天祐妻也。天祐祖、父始皆從軍役,祖母楊氏、母焦氏並家居守志。
至元二十三年,天祐復從征死甘州,妻焦氏年少,宗族欲改嫁之。焦氏哭且言曰:“袁
氏不幸三世早寡,自祖姑以來,皆守節義,豈可至吾而遂廢乎!吾生為袁氏婦,死則葬
袁氏土爾,終不能改容事他人也。”眾不敢復言。
周氏,澤州人,嫁為安西張興祖妻。年二十四,興祖歿,舅姑欲使再適,周氏弗從
,
曰:“妾家祖、父皆早世,妾祖母、妾母並以貞操聞,妾或中道易節,是忘故夫而辱先
人也。夫忘故夫不義,辱先人不孝,不孝不義,妾不為也。”遂居嫠三十年,奉舅姑,
生事死葬無違禮。其父與外祖皆無後,葬祭之禮亦周氏主之。
有司以聞,並賜旌異。
趙孝婦,德安應城人。早寡,事姑孝。家貧,傭織於人,得美食必持歸奉姑,自啖
粗糲不厭。嘗念姑老,一旦有不諱,無由得棺,乃以次子鬻富家,得錢百緡,買杉木治
之。棺成,置於家。南鄰失火,時南風烈甚,火勢及孝婦家,孝婦亟扶姑出避,而棺重
不可移,乃撫膺大哭曰:“吾為姑賣兒得棺,無能為我救之者,苦莫大焉!”言畢,風
轉而北,孝婦家得不焚,人以為孝感所致。
霍氏二婦尹氏、楊氏,夫家鄭州人。至元間,尹氏夫耀卿歿,姑命其更嫁,尹氏曰
:
“婦之行一節而已,再嫁而失節,妾不忍為也。”姑曰:“世之婦皆然,人未嘗以為非
,
汝獨何恥之有?”尹氏曰;“人之志不同,妾知守妾志爾。”姑不能強。楊氏夫顯卿繼
歿,慮姑欲其嫁,即先白姑曰:“妾聞娣姒猶兄弟也,宜相好焉。今姒既留,妾可獨去
乎,願與共修婦道,以終事吾姑。”姑曰:“汝果能若是,吾何言哉!”於是同處二十
餘年,以節孝聞。
又有邠州任氏、乾州田氏,皆一家一婦,俱少寡誓不他適,戮力蠶桑,以養舅姑。
事聞,並命褒表。
王德政妻郭氏,大名人。少孤,事母張氏孝謹,以女儀聞於鄉。及笄,富貴家慕之
,
爭求聘,張氏不許。時德政教授里中,年四十餘,貌甚古陋,張氏以貧不能教二子,欲
納德政為婿,使教之。宗族皆不然,郭氏慨然願順母志。既婚,與德政相敬如賓,囑教
二弟有成。未幾德政卒,郭氏年方二十餘,勵節自守,甚有貞名。大德間表其家。
只魯花真,蒙古氏。年二十六,夫忽都病卒,誓不再醮,孝養舅姑。逾二十五年,
舅姑歿,塵衣垢面,廬於墓終身。至元間旌之。
其後,又有翼城宋仲榮妻梁氏,舅歿,負土為墳;懷孟何氏、大名趙氏,並以夫歿
守志,養舅姑以壽終,親負土築其墳,高三丈余。
段氏,隆興霍榮妻也。榮無子,嘗乞人為養子。榮卒,段氏年二十六,養舅姑以孝
稱。舅姑歿,榮諸父仲汶貪其產,謂段曰:“汝子假子也,可令歸宗。汝無子,宜改適
,
霍氏業汝無預焉。”段曰:“家資不可計,但再醮非義,尚容妾思之。”即退入寢室,
引針刺面,墨漬之,誓死不貳。大德二年,府上狀中書,給羊酒幣帛,仍命旌門,復役
如制。
又有興和吳氏,自刺其面;成紀謝思明妻趙氏,自髡其發;冀寧田濟川妻武氏、溧
水曹子英妻尤氏,齧指滴血,並誓不更嫁。各以有司為請旌之。
朱虎妻茅氏,崇明人。大德間,虎官都水監,坐罪籍其家,吏錄送茅氏及二子赴京
師。太醫提點師甲乞歸家,欲妻之。茅氏誓死不從,母子三人以裾相結連,晝夜倚抱號
哭,形貌銷毀。師知不可奪,釋之。茅氏托居永明尼寺,憂憤不食卒。
聞氏,紹興俞新之妻也。大德四年,新之歿,聞氏年尚少,父母慮其不能守,欲更
嫁之。聞氏哭曰:“一身二夫,烈婦所恥。妾可無生,可無恥乎!且姑老子幼,妾去當
令誰視也?”即斷髮自誓。父知其志篤,乃不忍強。姑久病風,且失明,聞氏手滌溷穢
不怠,時漱口上堂舐其目,目為復明。及姑卒,家貧,無資傭工,與子親負土葬之,朝
夕悲號,聞者慘惻。鄉里嘉其孝,為之語曰:“欲學孝婦,當問俞母。”
又有劉氏,渤海李伍妻也。少寡,父母使再醮,不從。舅患疽,劉禱於天,數日潰
,
吮其血,乃愈。既而親挽小車,載舅詣岳祠以答神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