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長遠

關長遠

關長遠,男,63歲,滿族,永吉縣一拉溪鎮農民。多年來,他義務辦培訓、修石橋、固河堤、植樹林,還收養了一名智障棄嬰,他把全部的精力和熱情都投入到了慈善事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長遠
  • 國籍:中國
  • 民族:滿族
  • 出生地:吉林省永吉縣
  • 職業:農民
  • 主要成就:感動吉林十大慈善人物獎
事跡簡介,震撼人們心靈,吉林當代愚公,關長遠義工站,

事跡簡介

關長遠,男,63歲,滿族,永吉縣一拉溪鎮農民。多年來,他義務辦培訓、修石橋、固河堤、植樹林,還收養了一名智障棄嬰,他把全部的精力和熱情都投入到了慈善事業。村內有一條水渠年久失修,水渠兩邊的農田每年都遭受水患。針對這一情況,他組織村民成立了“關長遠義工活動站”,經過了半個多月的艱苦奮戰,修建水渠萬餘延長米,困擾多年的水患得到治理。這幾年來,“義工站”服務的對象和範圍進一步擴大。他先後被評為十大體面永吉人、吉林市慈善人物、吉林市首屆道德模範稱號。面對榮譽,他總是付之一笑:“自己從未想過獲得什麼榮譽,只要自己還活著,就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社會、為更多的人提供幫助,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義工隊伍中來。”
百名樂於助人好公民—— 關長遠百名樂於助人好公民—— 關長遠

震撼人們心靈

2008年1月,農民關長遠的名字先後在吉林省兩項最有影響的評比中出現:1月16日,他獲得了由吉林省慈善總會等單位舉辦的2007年“感動吉林十大慈善人物獎”;1月27日,他又榮獲了由吉林電視台、吉林年鑑、新文化報等單位舉辦的2007年度“感動吉林十大人物”獎。
他為何獲此殊榮?皆因他幾年來做了許多扶危濟困的善事,而且掏出8萬元血汗錢為當地鄉親修築堤壩,使莊稼不再被水淹。然而,那裡卻沒有他自己一分土地
57歲的關長遠是吉林省永吉縣一拉溪鎮二道村的一個普通農民。12歲時,他就失去了父親,母親帶著他和姐姐無依無靠地艱難生活。一家三口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多虧了鄉親們你一碗米他一碗米的幫助,母親才將他和姐姐拉扯成人。關長遠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他卻非常聰明好學,不僅各種農活幹得非常好,而且對木匠活兒、電器活兒、機械活兒等都比較精通。1975年春天,因為岔路河鎮裡需要一個木匠,就讓他去了。1977年秋季,他與同村的姑娘張淑雲結婚。幾年後,他用乾木匠時賺的錢,在鎮裡開了一家機車電器修理部。由於他技術精湛、待人熱情,生意一直不錯,讓他賺了一些錢。
關長遠 張淑雲夫婦關長遠 張淑雲夫婦
2004年夏天,當地下了半個多月的雨,山洪一再泛濫,附近幾個村鎮的莊稼都被水淹了,損失非常大,許多靠天吃飯的農民叫苦連天。關長遠回家時看著小時候曾經下水游泳和摸過小魚的那兩條河流,看著那已經發揮不了多大作用的堤壩,陷入了深思。他知道,那兩條河的堤壩是一個多世紀前修建的,自上世紀50年代整修過一次後,再也沒人修過。隨著時間久遠,堤壩越來越低。一到雨季和汛期,河兩岸的1000多畝地時常被淹,雨水大時還會漫進村民的家裡。想著想著,關長遠突然對身邊的老伴張淑雲說:“我12歲父親就沒了,媽媽帶著姐姐和我生活,那時鄉親們沒少幫我們,這個恩我永遠都不會忘。所以我想現在就回到家鄉來,用咱們自己的錢來修河堤,不讓大水淹了鄉親們的莊稼,這也算我報答鄉親們對我的好!”老伴張淑雲這時已經從永吉縣六中教師的崗位上退休了,她知道關長遠的性格和為人,就說:“我看行,正好我也退休了,我也和你一起乾!”
2005年3月,關長遠將自己的機車修理部交給了自己的徒弟打理,帶著老伴和收養的18歲的腦癱兒子胖小回到了離別整整20年的故鄉一拉溪鎮二道村。
4月,在北方乍暖還寒的時節,關長遠就在鰲龍河邊搭了一個簡易的小窩棚,與老伴和兒子胖小住了進去。他當時鐵了心:不管吃多少苦,挨多少累,都要像愚公移山那樣一鍬一鍬地把堤壩加高、加固、修好!
關長遠的第一個目標是吳什哈河的堤壩。這條堤壩全長有4000多米,原來五六米高的堤壩現在已變成了不到兩米高的土塄子。關長遠和老伴每天三四點鐘起來幹活,每天都在重複勞動:刨土、挖土,再將土抬到堤上,夯實踏實。春天,天天要忙到晚上6點多才收工;夏天,乾到八九點鐘才收工。半年時間,關長遠的手掌上結下了厚厚的繭子,手上布滿了深深淺淺的口子,有的露著血絲,有的用透明膠帶粘著……
2005年7月中旬,老天一連下了三四天大雨,關長遠夫妻倆仍在堤壩上搶著乾,哪兒低就加高哪兒。可惜,堤壩還沒修好,大水就淹過了他們正在修築的堤壩,鄉親們種的莊稼又全給淹了!
第一年修堤的失敗讓關長遠意識到,自己與老伴的力量太小了,修築堤壩這樣大的工程必須要有人力與物力的投入才能完成。他想到了出錢僱人修堤的辦法。可是這些年他雖然開修理部賺了些錢,但是他因做了很多的好事、善事,錢已經花得差不多了。也巧,2006年開春,關長遠的女兒考上了公費研究生。這下關長遠樂壞了,一是為女兒的成績,二是因為他給女兒存的兩萬元學費,女兒不用了就可以為他修堤壩派上用處了!於是,關長遠就決定用這些錢僱人挖土方築河堤。一些人對關長遠的行為非常欽佩,但一想到修堤是為自己的地不再被淹,還要拿人家的錢,就有些過意不去。關長遠卻爽快地說:“大家別多想了,這不算是掙我的錢,算是我給的獎勵。每天不多給,30元。”就這樣,幹活兒的人多了,施工的進度也加快了。幹了不到一個月,關長遠就支付工錢1萬多元。
6月份,工程到了艱難的階段,在堤壩離河底三四米深的地方,用鍬挖泥相當吃力,進度明顯慢了。關長遠一狠心又花了7000多元錢雇了一輛挖掘機來代替人工挖。後來又加了一輛,當然錢也多了一倍,堤壩也在一天天地加固加高。在夏季汛期時,堤壩儘管尚未全部修完,但也成功地擋住了肆虐的洪水,保住了1000多畝地的莊稼,讓村民們獲利近80萬元。到11月末,4000延長米的吳什哈河堤壩就全部修完了,其中最高處距河底10米,低處也有五六米,土方量達到100多萬立方米。堤壩修築結束時,關長遠一共花了5萬元。
2007年春天,關長遠夫婦又開始修築全長5300米的二道嶺子大河河堤。這一次關長遠夫婦的行動得到了村里和村民的支持。村民們都主動出義務工,不要關長遠一分錢。為了儘快完成,村里和關長遠商量後,決定由村里出資2.8萬元,關長遠出資3萬元用來租用挖掘機、僱人力及購買樹苗等。到去年11月上旬,全長5300米的二道嶺子大河河堤修好了,新修築的堤壩最深處達10米,平均寬五六米,足以抵擋汛期的大水。

吉林當代愚公

人物介紹
有這樣一位老人,修渠治理水患,收養、救治智障棄嬰,個人出資幫十位孤寡老人圓北京之夢,他勤勞致富,卻不改質樸本色,並給更多人帶去幸福,他用無私的奉獻築起了一座道德之山。如今,62歲的他依舊堅持自己的慈善事業,並成立義工活動站,帶領更多人投身到修路築堤的事業上,他就是永吉縣一拉溪鎮二道村農民關長遠。
2月20日,記者來到永吉縣一拉溪鎮二道村,雖說天冷風大,但並沒有阻擋住志願者們的腳步。他們揮舞著鐵鍬將河道內的殘土一鍬鍬地鏟到推車上,然後運往500米以外的大坑內,以備日後鋪路用。吉林省梅河口市志願者單友和:“我是從去年冬天就來到關長遠義工活動站參加義工活動,我們也是從網上知道義工站義務修河渠,我們也來體驗關老師的生活,我們來了以後真的很震撼,真覺得有一片心靈的淨土,也是做了一些利於國家、利於人民的事情,舍小家顧大家,相當的感動。”
說話間,記者看到人群中有一位身穿單薄學生校服、精神矍鑠的老人,穿梭在大堤上運送殘土。村民告訴記者,他就是關長遠。
關長遠是二道村土生土長的農民,有一雙可愛的兒女,年輕時靠著精湛的修車技術,在岔路河鎮開了一家機車電器修理部。199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關長遠夫婦收養了一名腦癱棄兒胖小,為了給胖小治病,他跑遍多所城市的大醫院,很多醫生診斷這個孩子將終生不能站立和說話,然而關長遠並沒有放棄,他花了10多萬元,高價聘請醫生、按摩師給胖小治病,功夫不負有心人,胖小漸漸地能行走,能與人進行交流,現在還能自己騎三輪車,幫家人處理簡單的事情。2005年,聽說家鄉二道嶺村的鰲龍河每到汛期就會河水出槽,淹毀農田,關長遠便將自己的修理部交給徒弟打理,帶著老伴和胖小回到家鄉,自掏腰包開始修築河堤。 現在這個河提原來只有五分之一,水一來流不下去,就泛濫了,沖兩邊的地,地里都像白茫茫的海洋一樣。就這樣,關長遠和老伴每天三四點鐘就起來幹活,刨土、挖土,再將土抬到堤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關長遠的執著讓當地村民倍受感動。村民張起春:“關長遠在我們村做慈善事業已經有10幾年了,包括收養腦癱兒童、無償修河提、築路,大家對他的精神都非常感動,每次大型修路時,老百姓都自發的出工,有的給物力上的支持。”
關長遠的善舉不僅感動了當地的村民,也感動了省內外更多熱心人。許多人從全國各地趕來義務出工,幫著關長遠一起修築河堤,並成立了"關長遠義工活動站"。關長遠回憶:“剛開始就是我和我愛人挖,後來老百姓看確實對農業生產有好處,,他們就參與挖,我越來越感覺到好事情不僅我想做,很多人都想做,現在我們義工活動站來的全國各地的朋友很多,,有的奉獻1個月,有的成年奉獻,吃的有些義工人員買,有些做善的人也給送,不等這批吃了那批又送來了。”
7年來,在大家的努力下,他們共修河道30公里,動用土方30多萬立方米,投入資金近百萬元,綠化河堤栽種果樹1300多棵,不僅肆虐多年的鰲龍河水患得到了解決,鄉親們的生活環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每天凌晨,關老師三點準時起床跑步,很輕鬆地跑個五六十里。吃過早飯,就和大家一起乾義工。和劉善人一樣,關老師也被尊稱為善人。他個子瘦小精幹,頭著套帽,一身舊衣衫,腳上的黃膠棉鞋沾著泥巴,推著裝滿沙石的獨輪車,和我們一起熱火朝天地清理著河道。關老師雖然已經過了六十歲了,乾起活來,一般的壯小伙都比不了。他說,用幹活、跑步來練身,對治散懶,讓身為我用。
一一年末,東北經歷了無雪的冬天,惟有吉林市喜迎瑞雪。關老師的義工站,遠離城市的喧囂,坐落於矮矮的群山懷抱之中,周圍是漫山遍野的苞米地,東臨河道,以前的小屋和新建的大房掩映在人工林里,環境幽雅,空氣新鮮。這裡沒有爭貪攪擾,沒有財色名食睡的塵勞。外面的世界,拚命打造欲望,使身心越來越沉重,越是追求物質的快樂,心性越是空虛煩躁。背負的那些利慾愛恨,那些拿不起放不下的膠結,那些被病苦嚴刑拷打的人們,走進這裡,在道德的法庭中坦白和懺悔罪孽,接受身心性的改造,使愛的陽光重新綻放。
我是十二月末來的。朝拜善人墓之後,直接到了小房聖地。五年前,關老師和張老師,放下世俗的一切,做淨底家庭,全心全意服務社會。來到這裡時,什麼也沒有,不攀緣不求緣,全憑感應,與全國各地的義工,由一座簡陋的小房子乾起,漸漸有了今天這個環境。現在大房子蓋好了,大家還是很留戀義工站習慣的名稱:小房聖地。
今年冬天雖然不咋冷,但是畢竟是數九寒天,老百姓都貓冬了,義工站是不會因為地凍天寒而停工的。東臨的河道,以前山洪衝下來,多有橋毀壩塌的時候,這是周邊老百姓最頭痛的事兒。關老師和義工修橋挖深河道,加高加固了河壩,使火爆脾氣的水流變得溫順起來。當初幹這活時,別人看到這幫人不掙錢不圖名,白幹活還幹得很來勁兒,都不理解,說,一個傻老師領著一幫傻學生乾一件傻事。義工站現在還在清理河道,輪大鎬刨著河床,用獨輪車把刨下來的沙石運走。義工們,一個個都被凍得鼻涕長長的,剛甩掉,又凍了出來。我只呆了十幾天,耳垂凍掉了一層皮,鼻子下邊也扒掉一層皮,人瘦了一圈。有的義工已經在這裡連續幹了幾個月了,他們的吃苦耐勞奉獻的精神,我由衷讚嘆。
在義工的隊伍里,有癌症病人,有類風濕、尿毒症、肝硬化病人,有精神方面問題的人,還有來學習的,有捨身盡義務的;有高學歷的研究生,有種地的農民,有腰纏萬貫的老闆,有異鄉打工仔,有嬌生慣養的子弟,也有打爹罵娘的浪子。無論你是誰,來到關老師這裡,老師都一視同仁,不會因為你是富貴而熱情,不會因為你是貧賤而冷漠。不管你是什麼人、什麼病,都要參加義務勞動和晨練,而且強度很大,每個人在一開始的時候,都是咬著牙硬挺下來的。奇怪的是,那些本應該臥床休養的病號,在冰天雪地中幹活,越乾越精神,越乾身心越健康,咋折騰都不感冒。這裡的加持力不可思議。到了這裡,很深刻地體悟到:受苦就是了苦,遭罪就是消罪。在這裡,磨去秉性的染污,磨亮天性的光明。
關老師就像熾熱的太陽,融化這裡每個人心性中的“堅冰”,驅散陰霾,點亮心燈。治好病,救人命都是一時的,還在因果之中,救性是萬古長青,永斷循環的,老師用他自性的慈悲博愛包容著每個人,感化著每個人,使每個人都能潛移默化地改變性命、大變活人。關老師不重言傳,善於身教。因為道是行的,德是做的,光說不練,一事無成。老師處處都能力行節儉,一條毛褲穿得補丁摞補丁。出去講課,有時候還穿著黃膠鞋,不帶錢,餓了可以翻垃圾箱。不是老師故意這樣,老師本來就這樣,以苦為師。當今社會,浮華奢侈成風,眼看就要把地球吃空了,還在窮折騰;還有,現在某些所謂的修行人,讚嘆享樂痴迷富貴,自己沉淪不算還要拽上一大幫人。關老師站在世俗的風口浪尖力挽狂瀾,為世界增加福報,為天地增添浩然正氣。
七十年前,王老善人的學生朱循天在亮中打造了大同新村,使夢想的樂土成為現實;今天,關老師以同體大悲的精神和老天合夥、建設小房聖地,使大同道德新村再現人間。
永吉“關善人”7年捐出41萬
一件洗得發白的灰色布衣,一雙膠底的黑布棉鞋,一副手工做的棉布手套,這身裝扮讓人很難想到,這是一家機車修理部的經理,而讓人們更難以想像的是,從2001年至今,他共向社會捐款41.3萬元,他就是永吉縣岔路河鎮的關長遠,當地人都叫他“關善人”。
免費教鄉親學技術
關長遠以前在岔路河鎮是一名電影院放映員,精通電器技術。1984年,電影院解體,他開了一家機車修理部。當時那裡只有關長遠一家機車修理部,生意很不錯。親戚家的孩子沒有事情做的,就找到關長遠學機車修理技術,後來又有很多沒有親戚關係的年輕人也找到關長遠,想花點錢學點技術。想到這些年輕人都是農村的,家裡挺困難,關長遠想了想,決定辦班傳授修理本領,這樣,關長遠就先後辦了兩期汽車機車修理學習班,免費招收社會待業青年,兩年的學習班,他請教師就花出2萬多元,教具、食宿,都免費提供,從2001年至今,助學費用就達到了26.4萬元。
永吉“關善人”永吉“關善人”
“現代愚公”為民修河壩
關長遠和愛人的老家在朱家城子。2001年關長遠回老家,正好趕上了洪水,“眼瞅著長到1米多高的苞米,被一場大水都給淹了,農民辛辛苦苦一年,連個苞米粒都沒看到!”於是關長遠決定挖壕溝,他和愛人一鍬一鍬地挖著,但是兩個人的力量太小了,於是他就發動鄉親,誰乾一天他就給發30塊錢的工資。這樣,村裡的人基本都出動了,一條幾十里長的壕溝修成了,關長遠總計投資2萬餘元,修河壩2000延長米,土方量1300立方米,折合人民幣7萬餘元。
自掏腰包為家鄉修橋
關長遠家附近有一條河叫岔路河,河東河西住著不少人家,可是連線兩岸的橋離村子將近1000米,這樣河西的孩子要去河東上學就要過河。冬夏還好,春秋兩季,趕上化凍和結凍的時候,用石頭搭成的橋特別滑,很多孩子都掉進過河裡,“那些孩子穿著棉衣,掉河裡,衣服都濕了。”關長遠又看不下去了,他拿錢開始修橋,2001年修一次投入8000元,2004年又修一次花費1萬元。
提及這些事情,關長遠淡淡地說:“吃水不忘打井人,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我就是在大家的幫助下長大的,我也要這樣去幫助別人。” 面對這些,關長遠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他說,開始的時候,家裡的親戚都說他是傻子,但是時間長了,關長遠寧可當傻子,親戚們也就習慣了,“現在也沒人說我傻了,我想我不傻!”關長遠憨憨地笑著說。

關長遠義工站

去岔路河【關長遠義工站】走上一趟,見聞義工站的一切。遠離了喧譁的鬧市區,顯得這地方非常平靜,不同地區的人來的這裡就是感受一下氣氛與外界截然不同,淨化自己的心態,淨化自己的心靈,來重新認識自己的人生道德觀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