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同盟理論

關稅同盟理論

關稅同盟理論是美國經濟學家維納(J·Viner)在其於1950年出版的《關稅同盟問題》一書中提出的,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締結協定,建立統一的關境,在統一關境內締約國相互間減讓或取消關稅,對從關境以外的國家或地區的商品進口則實行共同的關稅稅率和外貿政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稅同盟理論
  • 外文名:無
  • 提出者:維納
  • 時間:1950年
分類,靜態效果,貿易創造效應,貿易轉移效應,貿易擴大效應,節省開支,減少犯罪,增強合作,動態效果,

分類

關稅同盟的效果可以分為靜態效果和動態效果。

靜態效果

(一)靜態效果

貿易創造效應

1.貿易創造效應(Trade Creating Effect)
貿易創造效應是指建立關稅同盟後,關稅同盟某成員國的一些國內生產品被同盟內其他生產成本更低的產品的進口所替代,從而使資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擴大了生產所帶來的利益;同時,通過專業化分工,使本國該項產品的消費支出減少,而把資本用於其他產品的消費,擴大了社會需求,結果使貿易量增加。

貿易轉移效應

2.貿易轉移效應(Trade Diverting Effect)
貿易轉移效應是指締結關稅同盟之前,某個國家不生產某種商品而從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國家進口商品;建立關稅同盟後,如果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被排斥在關稅同盟之外,則關稅同盟內部的自由貿易和共同的對外關稅使得該國該商品在同盟成員國內的稅後價格高於同盟某成員國相同商品在關稅同盟內的免稅價格,這樣同盟成員國原來從非成員國進口的成本較低的商品轉從關稅同盟內部生產效率最高、生產成本最低的國家來進口。

貿易擴大效應

3.貿易擴大效應(Trade Expansion Effect)
締結關稅同盟後,無論在貿易創造貿易轉移的情況下,進口國(上面例子中的A國)X商品的價格都比原來下降了。如果A國X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大於1,則A國對X商品需求數量的增加幅度要大於X商品價格的下降幅度,從而使X商品的銷售額也就是進口額增加,這就是貿易擴大效應。

節省開支

4.建立關稅同盟後,可減少行政開支

減少犯罪

5.建立關稅同盟後,可減少走私

增強合作

6.建立關稅同盟後,可以增強集團的談判力量

動態效果

(二)動態效果
關稅同盟的建立,在長期會對同盟成員國的經濟結構產生較大的影響,這些長期的結構性影響稱為動態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資源配置更加最佳化。
2.有利於獲得專業與規模經濟利益。
3.有利於投資的擴大。
4.有利於技術進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