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能歌善舞
關盼盼,生卒年未知,依照白居易的記述,她是張愔的愛伎。
公元804年(貞元二十年),白居易在校書郎任上途徑徐州,與張愔飲宴,宴席間張愔讓盼盼來侍奉酒席。白居易當場寫了兩句詩贈給她:“醉嬌勝不得,風裊牡丹花。”
守節不移
兩年之後,張愔病逝徐州,葬於洛陽
北邙山。關盼盼無法忘記夫妻的情誼,她移居到徐州城郊雲龍山麓的
燕子樓,為張愔守節。
白居易和詩
公元815年(元和十年),曾在張愔手下任職多年、剛剛升職為司勛員外郎的
張仲素在長安拜訪白居易。他對關盼盼的生活十分了解,向白居易詳細講述了盼盼的故事,並給白居易看了自己為盼盼寫的三首“燕子樓新詠”。
張仲素的詩文如下:
其一:
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其二:
北邙松柏鎖愁煙,燕子樓中思悄然。
自理劍履歌塵絕,紅袖香消一十年。
其三:
適看鴻雁岳陽回,又睹玄禽逼社來。
詩中展示了關盼盼在燕子樓中淒清孤苦、相思無望、萬念俱灰的心境,真切感人。
白居易讀後,回憶起在徐州受到盼盼與張愔熱情相待的情景,十分感慨,寫下了三首詩和答張仲素:
其一:
滿窗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臥床,
燕子樓中霜月夜,秋來只為一人長。
其二:
鈿帶羅衫色似煙,幾回欲起即潸然。
自從不舞霓裳曲,疊在空箱一十年。
其三:
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
故事演變
歷史記載
關於盼盼的歷史紀錄,僅見於《白氏長慶集》卷一五《燕子樓》三首的序言。
原文:
徐州故張尚書有愛伎曰眄眄,善歌舞,雅多風姿,余為校書郎時,游徐泗間。張尚書宴余,酒酣出眄眄以佐歡,歡甚。余以贈詩云:醉嬌勝不得,風裊牡丹花。一歡而去,而後絕不相聞,迨茲僅一紀矣。昨日,司勛員外郎張仲素繢之訪余,因吟新詩,有《燕子樓》三首,詞其婉麗。詰其由,為眄眄作也。繪之從武寧軍累年,頗知眄眄始末,云:尚書既歿,歸葬東洛,而彭城有張氏舊第,第中有小樓燕子。眄眄念舊愛而不嫁,居是樓十餘年,幽獨塊然,於今尚在。余愛繢之新詠,感彭城舊遊,因同其題,作三絕句。
除此之外再無記載。在後世逐漸發展出了“白居易寫詩逼死關盼盼”故事,是自唐末到明清不斷演化來的,並非歷史事實。
唐末五代:更改《燕子樓》署名
唐五代《才調集》中收錄了
張仲素《燕子樓》的一首詩,署名卻改作盼盼,關盼盼變成有作品的”才女“。
北宋:故事情節開始完善
在北宋張君房的《麗情集》中,關盼盼演變為有詩近三百首的才女,並開始把白居易的《感故張僕射諸妓》當作白居易寫給盼盼的詩。在這個故事中還沒出現盼盼赴死情節。
原文:
張建封僕射節制武寧,舞妓盼盼,公納之燕子樓。白樂天使經徐,與詩曰:醉嬌無氣力,風裊牡丹花。公薨, 盼盼誓不他適,多以詩代問答,有詩近三百首,名《燕子樓集》。嘗作三詩云: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長。北邙松栢鏁愁煙,燕子樓中思悄然。自埋劍履歌塵散,紅軟香銷一十年。適看鳴雁岳陽回,又覩玄禽過社來。瑤瑟玉簫無意緒,任從蟲網任從灰。樂天和曰:滿簾明月滿簾霜,被冷香銷獨臥床。燕子樓前清月夜,秋來只為一人長。鈿暈羅衫色似煙,幾回欲著即澘然。自從不舞霓裳曲,迭在空箱得幾年。今年有客洛陽回,曽到尚書塜上來。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又一絕云:黃金不惜買蛾眉,揀得如花四五枝。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盼盼泣曰:妾非不能死,恐百載之後,人以我公重於色。乃和白詩云:自守空樓斂恨眉,形同春後牡丹枝。舎人不會人深意,剛道泉台不去隨。
南宋:“逼死”情節成型
南宋計有功的《唐詩紀事》,開始把白居易的和詩改成是寫給盼盼的,並第一次把盼盼的結局寫成絕世而死。後世“白居易逼死關盼盼”的故事,都以此為本。
原文:
樂天有《和燕子樓詩》,其序云:“徐州張尚書有愛妓盼盼,善歌舞,雅多風態。予為校書郎時,游淮泗間,張尚書宴予,酒酣,出盼盼佐歡,予因贈詩,落句云:‘醉嬌勝不得,風裊牡丹花。’一歡而去,爾後絕不復知,茲一紀矣。昨日司勛員外郎張仲素繪之訪余,因吟詩新,有《燕子樓詩》三首,辭甚婉麗,詰其由,乃盼盼所作也。繪之從事武寧累年,頗知盼盼始末,雲張尚書既歿,歸葬東洛,而彭城有張氏舊第,中有小樓名燕子,盼盼念舊愛而不嫁,居是樓十餘年,於今尚在。
盼盼詩云:‘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長。’又云:‘北邙松柏鎖愁煙,燕子樓中思悄然。自埋劍履歌塵散,紅袖香銷一十年。’又云:‘適看鴻雁岳陽回,又睹玄禽逼社來。瑤瑟玉簫無意緒,任從蛛網任從灰。’余嘗愛其新作,乃和之云:‘滿窗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臥床。燕子樓中寒月夜,愁來只為一人長。’‘鈿帶羅衫色似煙,幾回欲起即潸然。自從不舞霓裳曲,疊在空箱一十年。’‘今春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墓上來。見說白楊堪作柱,忍教紅粉不成灰。’又贈之絕句:‘黃金不惜賣娥眉,揀得如花四五枝。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後仲素以余詩示盼盼,乃反覆讀之,泣曰:‘自公薨背,妾非不能死,恐百載之後,人以我公重色,有從死之妾,是玷我公清范也,所以偷生爾。’乃和白公詩云:‘自守空樓斂恨眉,形同春後牡丹枝。舍人不會人深意,訝道泉台不去隨。’盼盼得詩後,往往旬日不食而卒,但吟詩云:兒童不識沖天物,謾把青泥污雪毫。
宋末迄今:民間廣為流傳
白居易與盼盼的故事在宋末已經廣為人知。文天祥曾寫過《燕子樓》一詩:
自別張公子,嬋娟不下樓。
遂令樓上燕,百歲稱風流。
我游彭城門,來吊楚王闕。
問樓在何處,城東草如雪。
蛾眉代不乏,埋沒安足論。
因何張家妾,名與山川存。
自古皆有死,忠義長不沒。
但傳美人心,不說美人色。
元明時期,該故事在民間極為流行,較著名的有雜劇《關盼盼春風燕子樓》,馮夢龍的小說《錢舍人題詩燕子樓》,蔣一葵的《堯山堂外紀》等。
清代:收錄進《全唐詩》
清代的《御製全唐詩》里,不僅把張仲素的三首《燕子樓》歸在關盼盼名下,還收錄了民間故事中關盼盼的和詩。其詩人小傳也採信了民間的說法,而且還錯誤地把盼盼當成了張愔父親張建封的小妾:
關盼盼, 徐州妓也, 張建封納之。張歿, 獨居彭城故燕子樓, 歷十餘年, 白居易贈詩諷其死。盼盼得詩, 泣曰: 妾非不能死, 恐我公有從死之妾, 站清范耳, 乃和白詩,句日不食而卒。存《燕子樓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