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江西南昌市政協主席周關率部分委員深入梅湖水系改造施工現場視察,就今年(2015年)的重點提案《關於進一步完善南昌市湖河水系管理》進行督辦。作為提案人,盧程遠委員對此深有感觸,“必須正確處理加快經濟發展與保護城市水系的關係,始終堅持把水環境建設放在首位,為民留水、為城護水。”為此,他建議儘快制定水環境建設規劃,通過立法加強水資源保護;加大城市污水處理和管網改造,禁止工業和生活污水向湖河排放。
南昌境內水網密布,自古就有“七門九州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贛鄱”之稱,“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成為南昌的重要名片和獨特優勢。然而,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市區內原有的千餘個大小湖泊90%被填塞,且水污染較為嚴重。
“委員提案道出了水務人的心愿”,水務局局長李克榮說:“為守住‘一城清水’,南昌圍繞水安全、水生態、水景觀、水文化、水經濟‘五位一體’的思路,正大規模推進實施‘鄱湖明珠·中國水都’的建設。根據委員建議,今年(2015年)3月已制訂《南昌市水資源條例》,並正在加緊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湖河水系截污、城市排水管網建設。”
委員們還提出,加強湖河水系建設和保護,應進一步強化全民水環境保護意識;加強水環境保護的立法;加強水系保護和建設的規劃,加大“水都”建設的投入,加強水經濟和水文化的探索研究。高質量的協商意見得到副市長朱志群的充分肯定,“我們一定切實把提案和督辦轉化成水務管理的實際行動。”
日前,《南昌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獲水利部通過。我市將推進健康的水環境與水生態體系建設,使水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實施河湖連通、水環境整治、河湖保護、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和生態廊道建設等工程,使河湖水淨、水動、水靈、岸綠;通過水源地保護、城鄉供水一體化與非常規水利用等措施,進一步提高供水保障程度;實施贛江及河湖景觀提升工程,打造中心城區水生態景觀帶,初步形成“一江三河八湖一水網”的生態水景觀格局。
建立地下水動態預警管理機制
我市將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控制管理,建立地下水動態預警管理機制。嚴格用水效率控制管理,實行包括取水、供水、用水、排水和回用在內的全過程節水,建設項目節水“三同時”實施率要達到100%;嚴格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控制管理,建立水功能區水質達標評價體系,確保至2016年全市水功能區總達標率達到88%以上。
同時,我市將加強水資源管理能力建設,建立與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要求相適應的城市水資源監控體系,進一步完善地下水監測體系;完善取用水監測、計量與統計體系,2016年城鎮取用水計量率提升到80%;加強對水功能區和入河排污口水質監測,實現水功能區水質監測率達到55%;開展飲用水源地和重要斷面實時監測。
此外,我市還將強化依法治水管水,針對水資源論證、入河排污口設定、節水等水資源管理重要環節出台相應的配套制度和管理辦法。統籌協調防洪、排澇、供水、河道治理及市政建設等工作,加強河湖管理,強化水資源統一管理,完善水生態文明建設多部門合作共建機制。
實施河湖水系連通工程
根據試點方案,我市將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制定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計畫,開展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按照廠網配套,發揮污水處理設施最高效率的原則,合理安排污水管網建設計畫;加強住宅小區排水規劃及污水接戶管理,加強對用戶排水接戶的管理,特別是防止新城區小餐飲污水直接排入雨水管,對水環境造成污染。試點期末,確保全市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提高至88%。
同時,進一步加大工業污染治理力度。從提升產業技術水平,最佳化發展方式,加快建設現有企業污水深度處理設施等方面控制污染物新增量。加大產能落後企業淘汰力度,控制部分行業項目建設。實施區域重大項目聯合審批,加強產業轉移環境監管。實施行業準入,充分發揮產業政策導向作用,按照國家頒布的行業準入條件,加強投資引導,嚴把“兩高一資”項目準入關,大力推行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建立企業環境行為評價制度,強化污染減排的倒逼傳導機制。
試點期內,我市將推進重點流域、飲用水源保護區和重要水庫周邊農村連片整治,逐步清理河道兩旁和水面的垃圾,推進農村生活廢水、生活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並在農村地區推廣建設垃圾收集轉運站。加強農村畜禽養殖場污染防治工作,將嚴格控制區、飲用水源地及重要水庫集水區等生態敏感區域劃為禁養區,通過大力推廣畜禽養殖廠清潔生產技術,對畜禽廠區的綠化、立體養殖等措施,實施畜禽養殖業無廢物排放,資源再生利用的生態畜禽產業。到2016年規模養殖場的生態養殖率達70%以上。
此外,我市將實施河湖綜合治理及生態修復工程,力爭到2014年年底實現城區重點河湖不黑不臭。實施河湖水系連通工程,對已有河湖進行適當的疏浚擴寬,並進行橫向連通,形成四通八達的河湖水系連通體系,為水上旅遊休閒創造有利條件。
推進城市供水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我市將統籌使用地表水、地下水和非常規水,切實保障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實施多水源多用戶聯合調度和最佳化配置,並以現有供水工程為依託,進一步完善水資源調配措施。加快贛江水源地、幸福水庫等水源地建設,構築互調、互補的水網工程體系。
同時,我市將推進城市供水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推進水源最佳化配置及安全調配工作;摸清二次供水管理現狀,加快改造移交二次供水設施,推動城市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建設;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城鄉次級供水網路,形成區域性管網體系,並逐步實現相鄰網路的連通互濟。
此外,我市還將建設污水處理廠出水再生利用設施,深度處理污水處理廠出水,不斷提高污水處理回用率。逐步建設小區中水利用系統,中水用於沖廁、保潔、洗車、綠化和環境用水等。建設城市道路、大型廣場、停車場雨水收集處理系統,用於城市清潔、沖洗廁所、綠化灌溉、洗車等。在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居住小區推廣建築屋頂、小區庭院雨水收集貯存系統,用於小區綠化和景觀水體補水。
打造中心城區環城水系生態景觀帶
試點期內,我市將實施贛江、撫河、艾溪湖、烏沙河等主要河流湖泊的景觀提升工程,沿河湖兩岸因地制宜建設一批親水平台、休閒公園等親水景觀點;依託現有的贛東大堤風光帶建設、撫河城區段綜合整治、大象湖景觀提升工程、梅湖景觀提升工程及烏沙河綜合整治等工程,打造整箇中心城區環城水系生態景觀帶,形成具有南昌獨特風格的“一江三河八湖一水網”的生態水景觀總體格局。
我市將加快水利風景區建設,以夢山水庫和溪霞水庫兩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為重點,對其核心景區重點加強水土保持和生態修復,使其發展成為南昌水文化產業發展重要領域。同時,積極推進國家和省級水利風景區申報與建設工作。試點期間,重點打造2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及1個以上省級水利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