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城鎮化是中國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途徑,也是拉內需調結構的巨大引擎。信息化是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的關鍵標識,可以改變城鎮生產生活組織形式,轉變城鎮經濟成長方式。以信息通信網路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是信息化的基本要素,加快形成布局完善、服務高效、集約共享的城鎮信息基礎設施體系,能夠為信息化引領城鎮化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一、我省城鎮化信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情況
(一)擁有的優勢。
(一)擁有的優勢。
山東村村通電話、鄉鄉能上網,“寬頻山東”規劃建設,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等工作都走在了全國前列,建設了國內領先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提供了國內一流的信息通信服務,探索了許多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具有鮮明的山東特色。一是信息通信網路基本實現普遍接入和服務。光纖寬頻網路、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實現規模部署,第三代移動通信(3G)網路率先建成。無線接入方式已基本覆蓋全省,基本建成大容量、高頻寬、高質量的基礎傳輸網路平台,為城鎮化信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打下堅實基礎。二是集約化建設管理保持高水平。信息基礎設施集約化建設模式日趨完善,鐵塔、桿路、基站、傳輸線路等通信設施共建共享指標均大幅高於國家規定要求,提高了公共資源使用效率,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為城鎮化信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三是信息化發展環境持續最佳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信息化發展,省通信管理局、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部門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各級信息化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逐步健全,《山東省信息化促進條例》、《山東省通信行業“寬頻山東”十二五發展規劃》、《關於全省寬頻普及提速工程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快推進農村通信基礎設施建設 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通知》、《關於加快推進山東省光纖到戶建設的意見》、《住宅小區光纖到戶通信配套設施設計規範》、《住宅小區光纖到戶通信配套設施驗收規範》等辦法相繼頒布實施,為城鎮化信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提供了組織保障和政策支撐。
(二)面臨的困難。
(二)面臨的困難。
一是建設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信息化城鄉和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信息基礎設施尚未納入城鄉規劃,缺乏相關法律規範指引和資源保障,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還被視為企業行為,管道、土地、房屋、水電等公共資源和公共設施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二是規劃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早期城鄉信息化建設進程中,存有重建設、輕管理,重速度、輕布局,重形式、輕內涵,重硬體、輕軟體等現象,使信息化建設滯後於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重複建設較多,設施布局不科學。下一步,在城鎮化信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中希望能夠予以統籌解決。
三是需進一步發揮各方積極性。城鎮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投資回收時間長,用戶需求培育速度慢,影響了建設方、服務提供商等的主動性、積極性。
二、統籌城鎮化信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的建議
一是整體設計,統籌規劃。在山東省寬頻普及提速工程領導小組的領導之下,建立跨行業協同規劃機制,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城鎮化和產業化相結合、發揮各方積極性的原則,做到信息設施統籌建設、信息資源統籌規劃、信息平台統籌管理、信息內容統籌共享、信息套用統籌推廣,實現政府積極引導、政策有力扶植、產業充當主角、市場機制推動、社會廣泛參與,促進信息化、城鎮化同步發展。
二是兼收並蓄,科學推進。在《關於全省寬頻普及提速工程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快推進農村通信基礎設施建設 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通知》、《關於加快推進山東省光纖到戶建設的意見》等相關制度辦法的基礎上,將城鎮化信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一併吸納、細化、完善、推進,高標準編制省域城鎮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的法規標準和其他規範,明確建設工程設計、審批、驗收、管理各環節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要求和工作流程,確保信息基礎設施與城鎮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強化市場監管,注重保障用戶自由選擇和運營商公平接入的權力,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三是立體建設,深度覆蓋。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信息化應當多層面建設、多網路覆蓋、多緯度內涵、多平台支撐、多信息共享,兼顧有線網路和無線網路、城域傳輸網和入戶接入網、通信基礎設施和網際網路基礎設施、業務信息平台和行業套用平台、網路安全和綠色發展等方面,走集約、智慧型、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充分滿足城鎮居民快速增長的信息通信服務需求,適度超前建設,持續提升信息基礎設施能級,技術實現上具備前瞻性、安全可靠和可擴展性。加快城鎮化信息基礎設施布局規劃,納入城鎮化建設的標準體系和管理流程,有效保障信息基礎設施對建設用地(含地下空間)、水電配套等公共資源的使用需求。深入推進管道、桿路、鐵塔、機房、光纜、駐地網等共建共享,實現配套設施集約建設,提升城鎮化信息基礎設施綜合利用水平。
四是發揮優勢,融合管理。城鎮化信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參與各方的優勢,形成政府、行業、企業、社會共同推動的合力。應使社區的使用者積極對信息化系統建設建言獻策,協調好土地所有方、業主、配套資源提供方之間的關係;使平台的建設商提供綜合業務服務平台,統一門戶展現、統一數據管理、統一信息共享、統一業務支撐;使基礎運營商勇擔社會責任,提供各種接入手段和管道,不斷提升城鎮信息化水平;使城鎮信息化,與已有的城鄉信息化有機融合,與城鎮基礎建設有機融合,與各種網路、平台有機融合,打造成全國信息化和城鎮化一體發展的知名品牌。
二、統籌城鎮化信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的建議
一是整體設計,統籌規劃。在山東省寬頻普及提速工程領導小組的領導之下,建立跨行業協同規劃機制,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城鎮化和產業化相結合、發揮各方積極性的原則,做到信息設施統籌建設、信息資源統籌規劃、信息平台統籌管理、信息內容統籌共享、信息套用統籌推廣,實現政府積極引導、政策有力扶植、產業充當主角、市場機制推動、社會廣泛參與,促進信息化、城鎮化同步發展。
二是兼收並蓄,科學推進。在《關於全省寬頻普及提速工程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快推進農村通信基礎設施建設 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通知》、《關於加快推進山東省光纖到戶建設的意見》等相關制度辦法的基礎上,將城鎮化信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一併吸納、細化、完善、推進,高標準編制省域城鎮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的法規標準和其他規範,明確建設工程設計、審批、驗收、管理各環節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要求和工作流程,確保信息基礎設施與城鎮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強化市場監管,注重保障用戶自由選擇和運營商公平接入的權力,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三是立體建設,深度覆蓋。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信息化應當多層面建設、多網路覆蓋、多緯度內涵、多平台支撐、多信息共享,兼顧有線網路和無線網路、城域傳輸網和入戶接入網、通信基礎設施和網際網路基礎設施、業務信息平台和行業套用平台、網路安全和綠色發展等方面,走集約、智慧型、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充分滿足城鎮居民快速增長的信息通信服務需求,適度超前建設,持續提升信息基礎設施能級,技術實現上具備前瞻性、安全可靠和可擴展性。加快城鎮化信息基礎設施布局規劃,納入城鎮化建設的標準體系和管理流程,有效保障信息基礎設施對建設用地(含地下空間)、水電配套等公共資源的使用需求。深入推進管道、桿路、鐵塔、機房、光纜、駐地網等共建共享,實現配套設施集約建設,提升城鎮化信息基礎設施綜合利用水平。
四是發揮優勢,融合管理。城鎮化信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參與各方的優勢,形成政府、行業、企業、社會共同推動的合力。應使社區的使用者積極對信息化系統建設建言獻策,協調好土地所有方、業主、配套資源提供方之間的關係;使平台的建設商提供綜合業務服務平台,統一門戶展現、統一數據管理、統一信息共享、統一業務支撐;使基礎運營商勇擔社會責任,提供各種接入手段和管道,不斷提升城鎮信息化水平;使城鎮信息化,與已有的城鄉信息化有機融合,與城鎮基礎建設有機融合,與各種網路、平台有機融合,打造成全國信息化和城鎮化一體發展的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