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荊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荊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是根據《中共荊州市委、荊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荊州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荊文[2010]3號)精神設立,正縣級機構,為市政府工作部門,掛荊州市中小企業發展局牌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荊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 隸屬:荊州市人民政府
  • 級別:正縣級
  • 主任:王建國 
  • 內設機構:15個
職責調整,機構職能,內設機構,人員編制,其他事項,領導班子,直屬機構,工作動態,

職責調整

(一)將原市經濟委員會(市中小企業發展局)、原市信息產業局和原市經濟發展促進中心的職責整合劃入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二)將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行業管理有關職責劃入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即研究提出工業發展戰略,擬訂工業行業規劃和產業政策並組織實施。
(三)增加按市政府規定許可權審核、批准規劃內和年度計畫規模內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擬訂並組織實施高技術產業中涉及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的規劃和政策;組織協調振興裝備製造業,協調相關政策;擬訂並組織實施工業、通信業的節能、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促進政策的職責。
(四)加強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推進高新技術和傳統工業改造結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加快推進全市信息化建設的職責。
(五)增加市民用爆破器材生產、經銷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和民用爆破器材產品質量監督職責。
(六)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工業企業改制和改革中遺留問題的處理和穩定工作。
(七)增加為市重點企業提供“直通車”服務的職責。
(八)取消已由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

機構職能

荊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要職責
(一)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於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擬訂相關的規範性檔案;提出新型
荊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工業化發展的措施建議,協調解決新型工業化推進過程中的重大問題,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
(二)擬訂並組織實施工業行業規劃、計畫,提出最佳化產業布局、結構的措施建議,貫徹執行行業技術規範和標準,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負責企業負擔監督工作。
(三)監測分析工業經濟運行態勢,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協調解決行業運行發展中的有關問題並提出措施建議;組織重要物資的緊急調度和參與緊急運輸協調工作,協調日常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和重大問題;負責工業應急管理、產業安全和國防動員有關工作。
(四)負責提出工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規劃的意見,按規定許可權審核、批准市政府規劃內和年度計畫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
(五)承擔振興裝備製造等產業組織協調的責任;依託國家和省、市重點工程建設協調有關重大專項的實施,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創新。
(六)主管電力行政工作;負責編制全市年度電力電量平衡計畫並組織實施;履行《電力法》賦予的電力監督檢查權和行政執法權。
(七)提出企業技術進步政策的建議,組織推動企業技術改造、技術創新;推進產學研結合,促進相關科研成果產業化,推動高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
(八)組織擬訂縣域經濟發展規劃和政策,指導縣域培育發展特色產業和產業集群;監測分析縣域經濟發展動態,協調解決縣域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負責縣域經濟目標考核工作。
(九)負責中小企業發展的巨觀指導,會同有關部門擬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措施,推進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負責編制中小企業發展資金使用計畫和中小企業統計工作。
(十)擬訂並組織實施工業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政策,參與擬訂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規劃,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套用。
(十一)負責機械、汽車、石化、信息、輕工、紡織、冶金、建材、磷化、鹽業、食品、醫藥、煤炭、包裝等工業行業管理和醫藥儲備管理,指導相關行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承擔市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十二)統籌推進信息化工作,擬訂信息化發展戰略、政策;負責信息化建設的統一規劃、組織協調和監督管理;指導和促進信息技術在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領域的推廣套用;負責規劃和組織電子政務建設,協調電子商務發展,協調推動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的互聯互通和重要資源的開發利用、共享;承擔市信息化領導小組、市電子政務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十三)負責協調維護信息安全和網路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指導監督政府部門、重點行業的重要信息系統與基礎信息網路的安全保障工作;協調處理網路與信息安全的重大事件;承擔市網路與信息安全協調小組的日常工作。
(十四)擬訂並組織實施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畫,參與制定相關的支持政策;協調推進通信、廣播電視和計算機網路融合發展,跟蹤推進信息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協調通信市場涉及社會公共利益的重大事宜。
(十五)負責電子電器產品維修行業管理工作。
(十六)負責市城鎮集體工業聯社的監督和管理工作。
(十七)負責市民用爆破器材生產、經銷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和民用爆破器材產品質量監督工作。
(十八)負責市直國有改制民營企業的黨建工作。
(十九)為重點企業提供“直通車”服務,承擔市重點企業“直通車”服務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二十)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事項。

內設機構

根據主要職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設15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綜合協調委機關日常工作。負責委機關文秘、信息、檔案、機要、保密、政務公開、督查、安全和後勤保障等工作;組織擬訂和完善機關內部管理規章制度;負責工業地方志編纂工作;組織協調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負責財務管理工作,擬訂財務管理、會計核算規章制度,管理會計檔案和國有資產;指導、監督直屬單位的財務、資產管理等工作。
(二)信訪:負責委所屬企事業單位的信訪穩定工作;負責接待、處理民眾來電來信來訪等事項;負責承辦上級交辦的各類信訪事項;負責督促檢查有關信訪事項的辦理情況;協調處理相關重大突發事件和信訪突出問題;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工業企業改制和改革中遺留問題的處理和穩定工作。
(三)法規和行政審批科:研究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發展戰略問題,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組織擬定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的規範性檔案;負責機關有關規範性檔案的合法性審核工作,承擔相關行政複議受理、行政訴訟應訴工作;推動機關依法行政、普法教育等工作;承擔重要檔案和重要綜合文稿的起草工作;負責工業和信息化的宣傳、新聞發布與理論研究工作;監督檢查企業負擔情況,協調處理涉及企業負擔的重大事項;受理涉及增加企業負擔的舉報、投訴;負責在電力設施周圍和電力設施保護區內進行可能危及電力安全作業的許可;負責電子電器產品維修服務經營者的許可;負責《電力系統超計畫用電限電序位表和事故緊急限電序位表》的審批;負責供電營業初審;負責生產、經營或使用監控化學品初審;負責民用爆炸物品銷售初審等行政審批事項。
(四)科學和技術改造科(市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擬訂並實施工業行業科技發展規劃、技術政策和技術標準;組織協調實施有關重大科技專項,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學研結合;組織協調重大科研項目攻關和產業化示範工程;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組織實施行業技術基礎工作;提出工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建議;監測分析企業技術改造運行狀況及趨勢,研究提出企業技術改造建議;負責重大技術裝備進口免稅的監督管理工作;承擔企業技術改造投資核准或備案的相關工作;承擔市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五)產業政策科(對外經濟合作科):組織擬訂工業產業政策並監督執行,提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工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及管理創新的政策建議;擬訂培育產業集群的政策措施,促進產業集群發展;擬訂產業結構調整的實施內容,參與投資項目審核。負責工業企業對外經濟合作交流的有關工作;研究提出工業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的政策和措施;參與擬訂扶持工業企業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的政策措施;指導企業的招商引資工作;促進企業到境外投資創辦企業。
(六)經濟運行科:擬訂工業經濟運行年度調控目標,提出相應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負責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和分析,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建立和完善工業經濟績效評價體系並負責組織實施,對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進行考核督導;提出生產調度資金安排意見,負責應急物資、重要物資的緊急調度。參與擬訂運輸發展規劃;負責經濟運行中多種運輸方式的協調和銜接;組織擬訂綜合運輸應急方案,協調不同運輸方式緊急調運應急物資,協調電煤等重要物資的運輸;組織協調重點港、站的疏運;指導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負責市民用爆破器材生產、經銷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和民用爆破器材產品質量監督工作。
(七)中小企業發展科(市城鎮集體工業聯社辦公室):承擔中小企業發展的巨觀指導,會同有關方面擬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措施;組織推進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提出中小企業結構最佳化、轉型升級相關政策建議;提出有關中小企業發展資金安排意見;監測分析各類中小企業發展動態,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負責中小企業統計工作;負責市城鎮集體工業聯社的監督和管理工作。
(八)融資擔保服務科:提出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建議;負責監督和管理融資性擔保行業,促進融資性擔保體系建設;建立完善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配合有關部門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承擔市重點企業“直通車”服務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研究提出服務重點企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九)電力科:負責編制全市年度電力電量平衡計畫並組織實施,監測分析和協調處理日常電力運行工作;依法管理供電區域劃分工作;負責履行《電力法》賦予的電力監督檢查權和電力行政執法權;參與擬訂電力行業發展規劃等工作。擬訂並組織實施工業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政策;參與擬訂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規劃和污染控制政策;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套用。
(十)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科:擬訂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規劃,提出政策建議;擬訂並組織實施軟體、系統集成及服務的技術規範;推動軟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軟體服務外包;負責協調我市軟體企業認定、軟體產品登記備案工作;指導和協調信息安全技術開發;承擔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中軟體企業專項資金項目管理與組織實施;組織國家、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項目的申報工作;負責電子電器產品維修行業管理。
(十一)信息化推進科:擬訂信息化和電子政務發展規劃;組織擬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及實施計畫,推進工業和信息化融合;指導信息化工作,協調和監督檢查電子政務工作;協調推進重大信息化工程;承擔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中企業信息化建設專項資金項目管理與組織實施;負責市財政性資金投資信息化項目相關內容的審查;協調市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企業資質申報工作;承擔市信息化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十二)信息安全協調和基礎設施管理科(市國防動員委員會信息產業辦公室):擬訂信息安全保障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提出政策建議;協調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協調推進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等基礎性工作;指導監督政府部門、重點行業的重要信息系統與基礎信息網路的安全保障工作;承擔信息安全應急協調工作,協調處理重大事件;推進面向公共服務的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推動數字信息產業的發展;協調通信市場涉及社會公共利益的重大事宜;推動信息資源和信息基礎設施的綜合利用,協調推進通信、廣播電視和計算機網路融合發展;負責市信息系統工程監理企業的管理工作;承擔市網路與信息安全協調小組的日常工作;承擔市國防動員委員會信息產業辦公室的日常工作;負責聯繫市電信、移動、聯通等通信公司的工作。
(十三)人事科:負責機關和所屬事業單位的幹部人事、機構編制、勞動工資管理、職業學校教育和職工培訓等工作。
(十四)行業發展規劃辦公室:負責全市機械、汽車、石化、信息、輕工、紡織、冶金、建材、磷化、鹽業、食品、醫藥、煤炭、包裝等工業行業管理和醫藥儲備管理工作;貫徹落實相關產業政策和有關法規、技術規範及標準;研究擬訂行業發展規劃,指導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行業運行情況,協調解決行業發展的重大問題;負責全市煤炭生產調度和統計工作;負責煤炭經營資格證書申報和年檢工作;按規定參與煤礦安全監督管理和煤礦重大事故調查處理的有關工作;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創新;會同有關方面實施農藥的準入管理有關事項和協調推進食品生產企業誠信體系建設;提出中醫藥產業專項安排意見;組織協調有關重大工程項目所需配套裝備、元器件、儀器和材料的國產化;促進電子信息技術推廣套用;參與相關技改投資項目審核工作。
(十五)縣域經濟科:擬訂縣域經濟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對實施情況進行督促、檢查;負責縣域經濟統計工作,監測分析縣域經濟發展動態,研究制定縣域經濟發展政策,協調解決縣域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指導縣域經濟爭先進位,推進縣域經濟新型工業化、產業化和城鎮化;統籌協調、組織市直部門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持和服務,建立縣域經濟發展綜合評價考核體系,負責縣域經濟目標考核工作。
紀檢監察機構 按《中共荊州鬧機構編制委員會關於市直機關紀檢監察機構設定和人員編制配備的意見》(荊編[2010]2號)設定。
離退休幹部科:負責機關離退休幹部工作,指導直屬單位的離退休幹部工作。

人員編制

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機關行政編制為45名(行政編制31名、事業編制14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4名,紀委書記1名,總經濟師1名;正科級領導職數17名(監察室主任、離退休幹部科科長各1名);副科級領導職數10名。

其他事項

(一)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與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有關職責分工。
1、煉油、煤制燃料和燃料乙醇的行業管理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其他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的行業管理由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負責。
2、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負責全市安全用電、節約用電和計畫用電工作,履行《電力法》授予的電力監督檢查權和行政執法權;負責擬訂電力經濟技術政策和推進全市電力體制改革;編制全市發電企業年度生產計畫,協調電網企業和發電企業日常生產調度工作;負責監督分析電力運行情況,協調處理電力運行和電網運行中的重大問題;參與制定電力行業發展規劃和電價調整工作,依法管理供電營業區域劃分工作。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擬訂電力行業發展規劃;參與電價制定、整頓、改革;負責電力投資項目的管理;指導農村電氣化發展規劃及改革。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向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爭取年度發電總量指標,落實發電企業的發電計畫,安排平衡全市電力生產。
(二)原市經濟委員會(市中小企業發展局)、原市信息產業局和原市經濟發展促進中心所屬事業單位成建制劃歸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管理。
(三)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下設老幹部管理辦公室。
(四)所屬事業單位的設定、職責和編制事項另行規定。

領導班子

黃星 主任、黨組書記 主持經委全面工作。
羅雲龍 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協助王建國同志主持經委日常工作。負責機關工作、幹部人事工作、培訓與職業學校工作、科技與信息等工作。分管辦公室、人事教育科、科技與信息科(市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張 公 副主任、黨組成員 負責工業經濟運行及監測分析、安全生產、市治理 “三亂 ”減輕企業負擔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煤炭行業管理、電力協調、電力執法、市“三電”辦及直屬企業工作。分管經濟運行科(煤炭科、市治理“三亂”減輕企業負擔領導小組辦公室)、電力科(市“三電”工作辦公室)。
陳運貴 副主任、黨組成員 負責縣域經濟發展規劃及經濟目標考核工作;中小企業(鄉鎮企業)市場行銷、投資融資、貸款擔保、產權交易、人才引進等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及政策法規工作。分管政策法規科、縣域經濟科、中小企業科(鄉鎮企業科)。
蘇 綱 紀檢組長、黨組成員 負責紀檢監察、機關黨委、離退休幹部和交通協調、對外經濟合作以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610辦、門前三包、支農、防汛及其它綜合協調。分管綜合協調與對外合作科(交通科)、監察室、機關黨委、離退休幹部管理科。
歐鋼虹 工會主席、黨組成員 負責工會、共青團、婦聯工作。分管工會、團委、婦委會。協助羅雲龍同志抓辦公室、人事教育科、科技與信息科、市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
熊友勝 調研員 負責前衛擔保公司重組及市鄉鎮企業物資設備服務公司的破產和職工安置等方面的工作。
高 林 副調研員 協助張公同志抓經濟運行科(煤炭科、市減負辦)、電力科(市“三電”工作辦公室)工作。
劉錦學 副調研員 協助蘇綱同志抓綜合協調與對外合作科、交通協調科、機關黨委、監察室、離退休幹部管理科工作。

直屬機構

荊州市經濟發展促進中心
(一)協助市經委完成工業企業改革和原改革中遺留問題的處理。
(二)協助市經委做好市直工業企業的招商引資工作。
(三)協助市經委管理所屬相關企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四)協助市經委做好工業行業規劃、行業經濟運行、行業調研、分析與監測工作。
(五)協助市經委做好市直工業企業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六)承擔原四個行業協會負責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計畫生育和社會穩定等工作。
(七)負責做好所屬單位離退休幹部的服務和管理工作。
荊州市電力行政執法監察大隊
根據《電力法》的要求,在省、市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市經委作為電力行政執法主體單位,成立了荊州市電力行政執法監察大隊。市編委會下文《關於設立荊州市電力行政執法監察大隊的批覆》(荊編[2005]33號),批准成立荊州市電力行政執法監察大隊。為市經委管理的正科級事業單位,核定事業編制5名。
目前,荊州市電力行政執法監察大隊人員由市經委、市質監局、市公安局和荊州供電公司相關部門中抽調人員共同組成,專職從事電力行政執法工作,人員所需經費由原單位承擔。其主要職責是宣傳、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及相關電力法律、法規、規章。負責履行電力法律法規中電力設施保護、供用電秩序維護、電力執法監督管理等工作職責;對違反電力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實施行政處罰,辦理和查處市轄區內的電力行政案件。
荊州市中小企業信用促進會
融資難、資金緊缺是制約我市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為解決這一問題,促進中小企業更快、更好地發展,荊州市中小企業信用促進會於2005年7月21日正式成立。設會長1名、常務理事25名(其中副會長17名)、秘書長1名。市經委主任、中小企業局局長王建國任會長,市經委副主任、中小企業局副局長熊友勝任常務副會長。
荊州市中小企業信用促進會是市政府積極搭建的四個平台之一,其宗旨是:促進會員相互溝通與交流,開展信用評級,營造誠實守信的信用環境,為會員在融資、擔保、投資方面提供渠道和便利服務。
主要職能:
一是服務功能。為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投資、政府資金支持等方面的服務。
二是監督功能。加強對企業金融信用、經營信用、稅務信用等方面的監督管理,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環保、勞動等法律法規,建立信用評價體系,定期開展企業信用評價,及時向信用建設領導小組、借款平台和擔保公司反饋評價結果。
三是協調功能。與政府、融資平台、擔保公司加強合作,及時向會員通報信息,協調有關方面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積極與域外、國外經濟組織和社會團體進行聯繫,為會員單位開展合資合作提供幫助。
四是自律功能。加強行業自律,強化職業道德,杜絕假冒偽劣、契約欺詐、偷逃稅款、金融詐欺等不正當競爭和違法行為,引導中小企業誠信經營、規範經營、守法經營,營造公平、公正的信用環境。
湖北省荊州工業學校是經湖北省教育廳批准成立的一所以工科為主、文理兼備的國家級重點普通中等專業學校。
學校座落於歷史文化名城——荊州古城南門外的“荊州大學城”內。學校始建於1985年,占地面積105畝,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米,校園內綠樹成蔭、環境幽雅。每間教室都配有29寸彩電和飲水設備。學生可以及時了解信息,還可以方便電化教學;每間寢室都配有程控電話,學生可以方便地與外界進行溝通和交流;學校後勤服務設施完備,校內餐飲、購物、醫療、電話超市等服務設施,實行校園“一卡通”式微機聯網管理;學校文體設施一應俱全,有400米的標準運動場、籃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排球場、桌球室、檯球室、舞蹈室。學校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及濃郁的學習氛圍,為有志青年讀書治學提供了理想的場所。
湖北省荊州工業學校堅持樹立品牌意識,不斷深化內部改革,專業設定以市場為導向,專業結構合理。學校實行普通中專、綜合高中、普通大專(“3+2”分段制教育)、成人大專等多層次“立交橋式”辦學模式。
建校以來,學校規模不斷擴大,辦學實力不斷增強。目前,學校擁有一支德才兼備、集教學與科研於一體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有專、兼職教師133人,其中高級講師55人,講師75人,“雙師型”教師35人。學校教學設施齊全,實驗手段先進,有現代化的計算機中心、語音室、多媒體教室,有與教學相配套的各類基礎和專業實驗室、實習工廠和實習基地,還有電子閱覽室、報刊雜誌閱覽室及藏書達12.5萬多冊的圖書館。現有各類在校學生近3000人。
學校十分重視畢業生的就業安置工作,設有專門的畢業生就業指導辦公室,現已與廣東、福建、上海、北京、江蘇、浙江、湖北等省市的一批大型集團公司建立了長期的人才供需關係,我校的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近三年來,我校的畢業生安置就業率接近100%。
荊州市煤炭經營行業協會
荊州市煤炭經營行業協會成立於2007年5月10日,是經市經委、市民政局批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民間組織。煤炭協會由全市煤炭經營、加工、用煤單位和運輸企業自願組成,是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協會接受業務主管單位──市經委的業務指導,接受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市民政局的監督管理。
協會的宗旨: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面向市場流通,為會員服務,為社會服務,為政府服務。遵守國家的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維護經營企業的合法權益,反映會員的合理願望和要求,協調企業關係,扎紮實實為行業服務,發揮行業優勢,推動行業發展。
協會的組織機構:名譽會長:市經委主任王建國、副主任張弓;會長:高基發;副會長:肖習剛、曹賢文、陳必金、程明剛;秘書長:高林。
協會的主要任務:發揮服務和自律功能,協助政府推行經濟政策和法令,實施行業管理,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推動煤炭經營行業建立良好的經營秩序,促進可持續發展。
協會的業務範圍:
(一)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法令、法規,引導會員企業自覺遵守,認真貫徹執行。同時,接受政府有關部門委託承辦有關事宜,協助搞好行業管理;
(二)反映會員的意見和要求,溝通會員企業與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聯繫,維護會員企業的合法權益;
(三)為會員企業提供經濟信息、政策諮詢、人才培訓、技術服務等,促進會員企業與其他地區同行的聯繫與合作。組織開展信息、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交流,提高行業經營管理水平。組織會員之間的聯誼活動;
(四)對煤炭企業的管理工作進行指導、幫助,總結評比和推廣先進企業和優秀經營者的典型經驗,提高煤炭行業整體素質;
(五)維護本行業的信譽和廣大消費者的利益;
(六)建立完善行業自律機制,制訂本行業行規行約和職業道德規範,規範行業行為,促進有序發展
(七)研究和探討本行業在經營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並及時向煤炭行業行政管理部門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和反饋。

工作動態

荊州市召開上半年全市工業經濟形勢分析會
2013年7月29日,上半年全市工業經濟形勢分析會在荊州金鳳皇冠大酒店召開。會議主要任務是總結上半年工業經濟工作,分析形勢,交流經驗,研究部署下半年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工作措施,奮力推進工業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曹松副市長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市政府馮斌副秘書長主持會議,市經信委黨委書記曲金付做工業經濟形勢分析報告,松滋、江陵、沙市、荊州開發區等縣市區,以及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統計局、市國土資源局、市環保局、人行荊州支行、電力公司等市直相關部門在會上交流發言。
會上,市委常委、副市長曹松強調,工業是振興之本,是發展之基,是一部“交響曲”,需要方方面面傾力合作,共同奏響“大合唱”。下半年我們要對照速度放緩,經濟總量、人均指標與其他地市州距離在拉大,與年初確定的目標距離在拉大,融資難融資貴用工難原材料成本上升,缺乏頂天立地的大企業,如何確保工業增加值增速在全省的排名位次不下降等問題,分管、從事工業或者與工業有直接關係的各級各部門,要緊緊抓好今年僅剩下的150天,提振精神,再鼓幹勁,全市一盤棋,把保增長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工業戰線的同志要堅持競進提質,追求更快更高的發展目標,不僅要“吹響衝鋒號”,更要“主動沖前鋒”,要狠抓創新,變管理型機關為服務型機關、學習型機關,走出辦公室,送服務送政策,努力做大經濟“底盤”,狠抓項目質量和項目投產,落實好食品加工、化工醫藥、裝備製造、紡織服裝、輕工建材、電子信息六大產業規劃,解決好核心問題。確保主要經濟指標穩中提升,確保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全省領先,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