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研討、交流國際上先進的教材、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從管理和教學角度大力推進雙語教學,以適應國家巨觀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迎接加入WTO對我國高等教育的挑戰,深化改革,提高質量,增強教育競爭力,經研究,我司決定成立高等學校雙語教學協作組,並委託協作組開展雙語教學研究、雙語課程建設、雙語教學資源中心建設、合作編寫雙語教材或引進國外優秀教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成立高等學校雙語教學工作協作組的通知
- 文號:教高司函[2004]197號
- 發布部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 發布時間:二OO四年八月四日
教高司函[2004]197號,高等學校雙語教學協作組章程,高等學校雙語教學協作組成員學校及代表名單,
教高司函[2004]197號
有關高等學校:
首屆全國雙語教學工作協作組組長單位為浙江大學,副組長單位為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雙語教學資源中心建設單位為浙江大學。
請有關高等學校支持協作組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希望各高等學校加強雙語教學建設,為提高雙語教學質量做出應有貢獻。
附屬檔案:1、高等學校雙語教學協作組章程(試行)
2、高等學校雙語教學協作組成員單位及聯繫人名單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二OO四年八月四日
附屬檔案一:
高等學校雙語教學協作組章程
(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開展雙語教學,加強雙語教學研究,提高雙語教學質量,適應教育國際化的需求,經教育部高教司批准組建高等學校雙語教學協作組(以下簡稱“協作組”),作為聯繫廣大高等學校雙語教學教師、教學管理人員、教育研究人員的協作組織,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高等學校雙語教學協作組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指導下,積極開展高校有關雙語教學的研究、交流、協作,推動雙語教學工作進展,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第二章 成員
第三條 協作組由團體成員組成。教育部批准的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學校為成員,其他所有高等學校均可以申請加入。成員單位指派人員作為代表出席協作組會議、參加有關活動。成員單位享有選舉權、被選舉權以及協作組的各項權利和義務。
第四條 成員單位應按時、足額交納成員費。
第五條 權利:
協作組成員學校有權參與協作組所組織的各項活動,申請有關研究項目,共享有關資源與研究成果。
第六條 義務:
執行協作組的有關決議;派出專家參與有關雙語教學的調研、論證、評審、驗收等工作;向協作組成員學校提供雙語教學指導;提供協作組所要求的共享資源;推廣雙語教學研究成果;提供本校有關雙語教學的動態數據。
第三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
第七條 協作組設組長單位1個,副組長單位6個,任期四年。
第八條 協作組設秘書處。秘書處設在組長單位。接受協作組領導,按照協作組要求開展工作,同時完成教育部高教司交辦的任務。
第九條 協作組設資源中心。資源中心設在一個成員單位。資源中心設立專門網站,所需設備由資源中心所在單位提供。資源中心接受協作組全會及組長會議的領導,以網站為依託,信息量為基礎,展開教學研究和討論,為教學研究和討論提供一個平台。雙語教學資源中心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網站管理的各項法規,確保信息安全和網站的正常運行。
第四章 工作實施辦法
第十條 協作組負責組織有關雙語教學的研究、交流、協作、服務等活動,每年召開協作組年會一次,根據工作需要可舉辦各類學術研討會、工作研討會、教師培訓班等其它活動。
第十一條 協作組對成員單位、企事業機構、社會團體正式發布的事務性通知需組長會議通過,並由組長單位代章。
第十二條 協作組擬對高等學校發布的指導性意見需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轉發。
第五章 經費管理
第十三條 協作組經費委託秘書處所在單位財務處代管。協作組運行資金主要來自成員費、成員資助和社會捐助。秘書處負責收取成員費,並積極募集成員資助和社會捐贈。
第十四條 協作組經費採取預決算制度。協作組根據協作組年度工作計畫提出財務預算。秘書處按照財務制度和預算計畫劃撥經費,負責日常運行支出。秘書處負責人提供年度收支明細帳目,接受成員的監督、檢查。
第六章 工作交接
第十五條 協作組組長單位在換屆會上應提交工作總結報告,供成員單位審議。
第七章 附 則
第十六條 本協作組章程修改由組長會議提出,協作組全體會議通過,並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備案後生效。
附屬檔案二:
高等學校雙語教學協作組成員學校及代表名單
組 長:
浙江大學 來茂德
副組長:
清華大學 汪 慧
北京師範大學 葛岳靜
武漢大學 吳 平
廈門大學 鄔大光
華東師範大學 陳強璋
中國海洋大學 曾名勇
秘書長:
樓程富
成 員:
北京大學 劉 雨
中國農業大學 楊小燕
北京林業大學 韓海榮
北京中醫藥大學 李 鋒
南開大學 劉立松
山西大學 李國臣
內蒙古大學 巴雅爾
吉林大學 金祥雷
東北師範大學 鄒雪輝
復旦大學 王 穎
上海中醫藥大學 胡鴻毅
南京大學 呂浩雪
蘇州大學 嚴世清
中國藥科大學 徐曉媛
南京師範大學 程曉樵
中國科技大學 李 蓓
福州大學 陳興明
山東大學 龍世立
鄭州大學 王曉全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陳 飛
華中師範大學 沈振煜
華中農業大學 徐躍進
中南大學 楊 殿
中山大學 尹小川
四川大學 馬繼剛
雲南大學 殷永林
西北大學 劉曉哲
陝西師範大學 羅增儒
蘭州大學 張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