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提出要“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山東是加工貿易大省,如何適應內外形勢變化,加快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為此,我們對青島、煙臺、威海三大加工貿易基地的27個加工貿易企業以及上述3個地區的相關管理部門進行了調研,以了解我省加工貿易發展的現狀與問題,並提出對策與建議,為有關部門制定新形勢下的山東加工貿易發展戰略提供決策參考。
一、我省加工貿易升級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我省加工貿易升級現狀
近幾年來,山東省政府一直致力於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已經取得明顯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我省加工貿易的增值率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迅速增長,到20 世紀90年代後期已經達到 50%左右,到2012年上升到81.4%,加工貿易的價值鏈條在不斷延長;第二,我省加工貿易已突破了簡單組裝階段,生產模式和價值鏈定位呈現多元化狀態;第三,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加工貿易出口比重由2006的 20.3%上升到2012年的35.8%,加工貿易產品升級較為明顯;第四,加工貿易企業在生產方面所採用的技術和管理方法較先進;第五,加工貿易企業已具備相當的管理能力,許多外商投資企業已經達到或接近世界水平。
(二)我省加工貿易存在的問題
第一,我省加工貿易仍然以勞動密集型為主,高新技術較少,仍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低端;第二,加工貿易的本地化程度較低,價值鏈較短,增值較少;第三,生產模式以OEM(貼牌)為主,較少進入到品牌、行銷和設計等全球價值鏈的戰略環節;第四,加工貿易企業的中間投入品主要來自於國外,而與本地企業有配套關係很少。加工貿易與地方內資企業的聯繫程度較低;第五,加工貿易產業的技術水平仍然較低,多局限於加工環節,擁有生產和銷售環節的企業較少,擁有生產、研發環節的企業更少。在出口產品的品牌使用方面,加工貿易企業主要採用海外母公司的品牌、海外訂貨商或其指定品牌,採用國內訂貨商或其指定品牌、自己品牌的企業很少。加工貿易仍然多集中於製造環節;第六,內資企業參與較少,加工貿易主要集中在青島、煙臺和威海等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的加工貿易較少。2006年,上述3個市的加工貿易占全省加工貿易值的72.2%,而其餘14個市的加工貿易進出口均較少,僅占17.8%。到2012年這3個市所占比重上升到82.3%。這種情況的不利影響是:一方面,沿海地區加工貿易的迅速發展導致勞動力生活費用的不斷提高,勞動力成本的優勢正在被削弱。另一方面,沿海地區加工貿易迅速發展產生的“虹吸效應”將中西部地區有限的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吸走,導致我省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與東部的差距進一步擴大。
二、促進我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建議
(一)提高外資質量,促進加工貿易升級
我省應積極利用國際產業轉移的契機,大量引進技術先進和實力雄厚的跨國公司,促進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向產業鏈高附加值環節不斷升級。政府管理部門對外資或加工貿易企業的進入必須按產業評估制度嚴格審查,鼓勵增值大、產業鏈長、能帶動產業結構升級的企業進入我省加工貿易行業;同時,禁止附加值低、產業鏈短、技術水平低、高能耗和高污染行業的進入。
(二)積極支持和鼓勵本地企業參與加工貿易活動
目前,外企在我省加工貿易活動中占主導地位,而本地企業參與加工貿易活動的程度較低,這種局面不利於我省加工貿易升級。要採取積極措施,鼓勵本地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參與加工貿易。一是加快國有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提升其技術和管理水平,充分發揮我省現有工業基礎和產業技術基礎的作用,嵌入跨國公司的全球產業鏈。二是為民營企業提供充分的財政、金融、技術服務等支持,大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鼓勵更多民營企業發展和參與加工貿易活動。
(三)提高我省本地企業對加工貿易的配套能力,鼓勵加工貿易企業採購本地產品
一方面,通過對本地生產中間品的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增強我省加工貿易企業的自身技術創新能力,提高本地中間品的質量和技術含量,提升我省對加工貿易企業的配套能力。另一方面,鼓勵加工貿易企業採用本地產品,延長我省加工貿易的價值鏈。
(四)提升我省加工貿易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積極利用外方提供的技術和國際銷售渠道,努力實現我省加工貿易由OEM(貼牌)向OBM(自主品牌)的轉變,以提高我省加工貿易的附加值及在全球生產分工中的地位,並通過技術和市場的不斷滲透,提升自身技術和研究開發能力,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進入全球生產網路中的研發與設計、品牌、行銷和服務等戰略性環節,促進我省加工貿易由全球價值鏈低端向中高端轉移。
(五)促進我省加工貿易地區間的梯次轉移
當前,我省東部發達地區已具備發展高新技術加工貿易的條件,為東部地區加工貿易升級和產業轉移奠定了良好基礎,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已經得到較大改善和發展,為承接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奠定了良好基礎。因此建議,通過政策上的地區性落差方法來推進我省加工貿易的梯度轉移。青島、煙臺、威海等發達地區應以發展高附加值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加工貿易為主,中西部地區應積極利用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機會,積極發展高附加值的勞動力密集型加工貿易,形成我省加工貿易的技術水平與產業結構由西向東梯次推進的地區分工新格局,以促進我省加工貿易區域布局的最佳化和地區經濟的協調發展,使更多地區參與加工貿易,獲得貿易利益。
一、我省加工貿易升級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我省加工貿易升級現狀
近幾年來,山東省政府一直致力於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已經取得明顯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我省加工貿易的增值率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迅速增長,到20 世紀90年代後期已經達到 50%左右,到2012年上升到81.4%,加工貿易的價值鏈條在不斷延長;第二,我省加工貿易已突破了簡單組裝階段,生產模式和價值鏈定位呈現多元化狀態;第三,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加工貿易出口比重由2006的 20.3%上升到2012年的35.8%,加工貿易產品升級較為明顯;第四,加工貿易企業在生產方面所採用的技術和管理方法較先進;第五,加工貿易企業已具備相當的管理能力,許多外商投資企業已經達到或接近世界水平。
(二)我省加工貿易存在的問題
第一,我省加工貿易仍然以勞動密集型為主,高新技術較少,仍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低端;第二,加工貿易的本地化程度較低,價值鏈較短,增值較少;第三,生產模式以OEM(貼牌)為主,較少進入到品牌、行銷和設計等全球價值鏈的戰略環節;第四,加工貿易企業的中間投入品主要來自於國外,而與本地企業有配套關係很少。加工貿易與地方內資企業的聯繫程度較低;第五,加工貿易產業的技術水平仍然較低,多局限於加工環節,擁有生產和銷售環節的企業較少,擁有生產、研發環節的企業更少。在出口產品的品牌使用方面,加工貿易企業主要採用海外母公司的品牌、海外訂貨商或其指定品牌,採用國內訂貨商或其指定品牌、自己品牌的企業很少。加工貿易仍然多集中於製造環節;第六,內資企業參與較少,加工貿易主要集中在青島、煙臺和威海等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的加工貿易較少。2006年,上述3個市的加工貿易占全省加工貿易值的72.2%,而其餘14個市的加工貿易進出口均較少,僅占17.8%。到2012年這3個市所占比重上升到82.3%。這種情況的不利影響是:一方面,沿海地區加工貿易的迅速發展導致勞動力生活費用的不斷提高,勞動力成本的優勢正在被削弱。另一方面,沿海地區加工貿易迅速發展產生的“虹吸效應”將中西部地區有限的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吸走,導致我省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與東部的差距進一步擴大。
二、促進我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建議
(一)提高外資質量,促進加工貿易升級
我省應積極利用國際產業轉移的契機,大量引進技術先進和實力雄厚的跨國公司,促進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向產業鏈高附加值環節不斷升級。政府管理部門對外資或加工貿易企業的進入必須按產業評估制度嚴格審查,鼓勵增值大、產業鏈長、能帶動產業結構升級的企業進入我省加工貿易行業;同時,禁止附加值低、產業鏈短、技術水平低、高能耗和高污染行業的進入。
(二)積極支持和鼓勵本地企業參與加工貿易活動
目前,外企在我省加工貿易活動中占主導地位,而本地企業參與加工貿易活動的程度較低,這種局面不利於我省加工貿易升級。要採取積極措施,鼓勵本地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參與加工貿易。一是加快國有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提升其技術和管理水平,充分發揮我省現有工業基礎和產業技術基礎的作用,嵌入跨國公司的全球產業鏈。二是為民營企業提供充分的財政、金融、技術服務等支持,大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鼓勵更多民營企業發展和參與加工貿易活動。
(三)提高我省本地企業對加工貿易的配套能力,鼓勵加工貿易企業採購本地產品
一方面,通過對本地生產中間品的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增強我省加工貿易企業的自身技術創新能力,提高本地中間品的質量和技術含量,提升我省對加工貿易企業的配套能力。另一方面,鼓勵加工貿易企業採用本地產品,延長我省加工貿易的價值鏈。
(四)提升我省加工貿易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積極利用外方提供的技術和國際銷售渠道,努力實現我省加工貿易由OEM(貼牌)向OBM(自主品牌)的轉變,以提高我省加工貿易的附加值及在全球生產分工中的地位,並通過技術和市場的不斷滲透,提升自身技術和研究開發能力,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進入全球生產網路中的研發與設計、品牌、行銷和服務等戰略性環節,促進我省加工貿易由全球價值鏈低端向中高端轉移。
(五)促進我省加工貿易地區間的梯次轉移
當前,我省東部發達地區已具備發展高新技術加工貿易的條件,為東部地區加工貿易升級和產業轉移奠定了良好基礎,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已經得到較大改善和發展,為承接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奠定了良好基礎。因此建議,通過政策上的地區性落差方法來推進我省加工貿易的梯度轉移。青島、煙臺、威海等發達地區應以發展高附加值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加工貿易為主,中西部地區應積極利用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機會,積極發展高附加值的勞動力密集型加工貿易,形成我省加工貿易的技術水平與產業結構由西向東梯次推進的地區分工新格局,以促進我省加工貿易區域布局的最佳化和地區經濟的協調發展,使更多地區參與加工貿易,獲得貿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