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位於貴州省中部,隸屬安順市,坐落於雲貴高原東部脊狀斜坡南側向廣西丘陵傾斜的斜坡地帶。東北、西北與鎮寧自治縣、六枝特區毗鄰,西南以北盤江為界和晴隆、興仁、貞豐三縣相望。總面積1468平方千米,全縣總人口323092人(2013年),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97571人。居住有布依、苗、漢、仡佬、彝等22個民族。縣人民政府駐關索鎮。
關嶺縣境內有中國第一高橋壩陵河大橋,有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木城河鄉村旅遊區,有被譽為地球裂縫的花江大峽谷風景名勝區。
2013年,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實現生產總值(GDP)50.2億元,比2012年增長17.0%。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 外文名稱:Xianqgahguanc Buxqyaix Buxyeeuz Guanylinj(布依文)
- 別名:關索嶺
- 行政區類別:自治縣
- 所屬地區:貴州安順
- 下轄地區:關索鎮、頂雲新區、永寧鎮、花江鎮
- 政府駐地:關索鎮
- 電話區號:0853
- 郵政區碼:561300
- 地理位置:貴州西南部
- 面積:1468平方千米
- 人口:323092人(2013年)
- 方言:西南官話
-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黃果樹、花江大峽谷、頂雲新區
- 機場:興義萬峰林機場、安順機場
- 火車站:黃果樹站(頂雲火車站)
- 車牌代碼:貴G
- 語言:布依語、苗語、漢語
- 學校:關嶺民中、關嶺職中、關嶺一中
- 少數民族:布依族、苗族
- 交通:滬昆高鐵、G60、G320、S210
- 行政代碼:520424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地貌,人口民族,人口,民族,自然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能源資源,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郵電,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安全生產,交通,旅遊,民俗文化,節日,婚嫁,喬遷,喪葬,特色小吃,
歷史沿革
關嶺縣因關索嶺得名。相傳三國蜀丞相諸葛亮南征,部將關索曾駐此地,廣得民心,上人感之,遂稱此嶺為關索嶺。
明置關索嶺守御千戶所。
清順治十八年(1661)改置永寧州。
民國三年(1914)設關嶺縣。
1958年併入鎮寧縣,1961年復置。1981年改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1997年,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轄7個鎮、7個鄉。
2002年7月3日,貴州省政府批准,撤銷斷橋鄉,設立斷橋鎮。鎮政府駐斷橋村,所轄行政區域為原斷橋鄉行政區域。
2003年末,轄8個鎮、6個鄉,241個村委會、14個居委會。
2007年末,轄8個鎮、6個鄉,241個行政村、5個社區。
2002年7月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關嶺縣斷橋鄉設立斷橋鎮。鎮人民政府駐斷橋村,所轄行政區域為原斷橋鄉行政區域。
2003年,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轄9個鎮、4個鄉,241個村委會、14個居委會。
2013年5月24日,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關索鎮、頂雲鄉,設立關索街道、頂雲街道;撤銷新鋪鄉、沙營鄉。設立新鋪鎮、沙營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共轄2街道8鎮3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位於貴州省中部,隸屬安順市,坐落於雲貴高原東部脊狀斜坡南側向廣西丘陵傾斜的斜坡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全縣總面積1468平方千米。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氣候
關嶺境內氣候呈立體狀,跨越南溫帶、北亞熱帶、中亞熱帶,主要以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為主,四季分明,熱量充足,水熱同季。境內12.5%的低熱河谷地區有“天然溫室”之稱。累計年平均氣溫為16.2℃,年平均最高氣溫為16.9℃,最低氣溫15.4℃,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205.1-1656.8毫米。
地貌
人口民族
人口
2013年,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總人口323092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97571人,占總人口的61.15%。農業人口296466人,占總人口的91.76%。縣人民政府駐關索鎮。
2016年,全縣年末常住半年人口為284600人。其中:男148687人,女135913人;常住半年總人口中;符合政策生育率94.23%,人口出生率為9.68‰。年末流入人口9332人,女4179人,流出人口92449人,其中:女42119人。
民族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截至2012年,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發現各類中草藥1600多種,其中入典藥材425種,年上市2.5萬噸以上。各種亞熱帶林木達54科117屬400餘種。
在關嶺地區出產的各類中草藥中,最著名的是薤葉芸香。薤葉芸香只生長在貴州牂牁江流域,用於解毒避瘴、養生益壽。
礦產資源
截至2012年,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主要有煉鎂白雲石、大理石、鐵、汞、銅、瑩石、水晶石、方解石、冰洲石、矽石、粘土等。其中,煉鎂白雲石會儲量達100億噸以上,已探明C+D級1569萬噸,氧化鎂會含量大於22.27%,屬中國特大富礦,可露天開採;大理石儲量達2000萬立方米以上。
能源資源
截至2012年,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50萬千瓦(含北盤江),煤炭儲量7.2億噸,優質電級石灰石1355萬噸。
經濟
綜述
2016年,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實現生產總值(GDP)78.8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9%,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8.9億元,比上年增長6.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6.24億元,比上年增長10.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3.75億元,比上年增長12.9%。
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04737萬元,同比增長21.2%,生態產業投資占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42.3%,在全省10個第三方陣乙類縣排名第三,守住了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體現了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貴州發展主基調。
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8416萬元,比上年下降17.0%。5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404737萬元,同比增長21.2%。完成農村私人投資612000萬元,同比增長126.6%。
2016年全縣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49451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55%。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性收入完成3279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66%。財政支出累計23368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82%。
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775735萬元,比年初增加128737萬元;各項貸款餘額578501萬元,比年初增加146909萬元;其中:短期貸款餘額83627萬元,比年初增加19466萬元,中長期貸款餘額128204萬元,比年初減少7318萬元。
第一產業
2016年,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02100萬元,比上年增長5.0%,其中:農業產值175735萬元,比上年增長5.9%;林業產值18220萬元,比上年增長5.4%;牧業產值86617萬元,比上年增長2.7%,漁業產值10695萬元,比上年增長9.8%,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0833萬元,比上年增長2.3%。
糧食總產量達到9.49萬噸,比上年增長0.58%,油菜籽產量為5733噸,比上年增長10.27%,蔬菜產量212253噸,比上年增長27.14%。
表1:種植業主要產品產量
指標名稱 | 絕 對 數(噸) | 比上年增長(%) |
糧食總產量 1、夏糧 #小麥 2、秋糧 # 稻穀 玉米 油料作物 # 油菜籽 蔬菜 茶葉 | 94924 16599 6832 78325 32485 36485 6816 5733 212253 138 | 0.58 0.15 -5.74 0.67 -1.31 1.32 1.05 10.27 27.14 11.32 |
表2:林業主要產品產量
指標名稱 | 絕對數(公斤) | 比上年增長(%) |
生 漆 油桐籽 油茶籽 棕 片 核 桃 板 栗 花 椒 | 2737 541597 52589 73932 68273 27022 1642281 | 0.22 1.81 0.28 1.98 3.49 3.57 0.63 |
全年肉類總產量19631噸,比上年增長0.79%;年末大牲畜存欄123033頭,比上年增長2.23%;生豬存欄126798頭,比上年下降9.28%。肥豬出欄136035頭,比上年下降3.08%;牛出欄26707頭,比上年增長12.94%;家禽出欄848504隻,比上年下降2.14%。按現價計算,畜牧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比28.67個百分點。
表3:畜牧業主要產品產量
指標名稱 | 計量 單位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肉類總產量 豬肉 牛肉 羊肉 禽蛋產量 大牲畜年末存欄 # 牛年末存欄 生豬年末存欄 羊年末存欄 水產品產量 | 噸 噸 噸 噸 噸 頭 頭 頭 只 噸 | 19631 12287 3204 340 863 123033 105638 126798 23812 2850 | 0.79 -6.51 17.77 -9.81 0.23 2.23 2.52 -9.28 -4.88 33.68 |
農業生產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年末全縣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8.2萬千瓦,比上年增長6.42%。
全縣年末耕地面積530245畝,其中旱地423203畝,水田107042畝。
第二產業
2016年全工業增長緩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116758萬元,工業增加值37717萬元,同比增長1.4%;完成規模以上銷售產值116493萬元,產銷率為99.77%。
全縣規模以上企業21戶,有4戶虧損,虧損總額764萬元。
表4: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指 標 | 單 位 | 絕對數 | 同比增長% |
發電量 | 萬千瓦/時 | 134750 | -19.63 |
水泥 | 萬噸 | 99 | 4.2 |
煤 | 萬噸 | 0 | -100.0 |
2016年末,全縣建築企業1個,年末從業人員410人,完成建築業總產值8428萬元。
第三產業
2016年,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3382萬元,比上年增長13.0%。按所在地分組,城鎮的零售額實現175036萬元,同比增長13.0%,鄉村的零售實現58346萬元,同比增長13.0%;按行業分組,批發業實現35812萬元,同比增長16.1%,零售業實現164584萬元,同比增長18.2%;住宿餐飲業32986萬元,同比增長21.3%。城鄉市場同步發展,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購買力顯著增強。市場消費十分活躍。
全年共接待旅遊總人數303.6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8.2%。其中,接等國內旅遊人數301.87萬人次,增長21.4%,實現旅遊總收入30.03億元,比上年增長43.9%。
年末星級飯店4個,星級飯店擁有客房515個。縣境內名勝風景區和文物保護區1個。
社會事業
教育
關嶺縣的國小教育始於清朝末年。1905年,清政府頒令“廢科舉,行新學”,創辦初高兩等國小堂。關嶺縣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永寧知州林庚堯改維風書院為“永寧高等國小堂”。於1910年(宣統二年),又設“女子初等國小堂”於文昌閣,關索嶺設初等國小堂於時萬壽宮(即現縣供銷社處,世紀路旁),坡貢改財神廟義學館為“坡貢初等國小堂”,募役(即現花江)設募役高等國小堂。1941年,國民政府推行“新縣制”,每鄉設立完全國小性質的中心國民國小3所,有條件的設立保國民國小(即初級國小)。關嶺共有中心國民學校17所,保國民學校166所。
新中國時期的關嶺國小教育情況
時間(年) | 學校數(所) | 學生數(人) | 教師數(人) |
1956 | 106 | 12656 | |
1965 | 479 | 16133 | |
1988 | 307(1347個班) | 40250 | 1721 |
1998 | 257(1293個班) | 47283 | 1997 |
2005 | 119(1183個班) | 45047 | 2137 |
2016年, 全縣各級各類學校178所(含社會辦學),在校學生51054人;教職工4092人,專任教師3469人:其中國小專任教師1554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1158人(含高中),幼稚園專任教師745人。幼稚園70所,其中民辦56所,公辦14所,在園人數13094人,幼兒教師745人,
全縣國小87所(含教學點),在校小學生人數31364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5.21%;普通中學18所,國中毛入學率93.22%,在校學生13972人,高中在校學生5551人。
醫療衛生
2016年,全縣擁有衛生機構183個,其中縣直醫療衛生機構4個(縣醫院、縣疾控中心、縣衛生監督所、計婦中心)、鄉(鎮)級衛生院14個,村衛生室147個,個體診所10個,民營醫院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4個,縣醫院和衛生院床位數1115張,衛生技術人員1007人。
全縣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進展順利,年末全縣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個人籌集資金2306萬元,參合農民256187人,參合率達98.04%。截止2016年12月31日,補償金額總計8642萬元。
文化
關嶺境內具有悠久的文學創作和藝術創作歷史。文學創作有詩歌、民間文學。詩歌創作於明清兩代,並最為興盛,至今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民間文學創作以少數民族民間敘事詩歌為主,解放後創作了大量的民間敘事詩。1958年,境內民間詩歌創作達到高潮。是年,各地俱樂部、宣傳隊創作的詩歌有26000餘首。民間文藝豐富多彩,譽滿海內外。藝術創作有清代的書法、解放前的音樂、解放後《聲無哀樂論》等音樂學術論文的發表、攝影、美術、雕刻。有主要為苗族、布依族的織棉、蠟染、桃花、銀飾等民間傳統工藝美術;有主要流行於苗族、布依族地區和村寨的銅鼓、蘆笙、嗩吶、勒尤、姊妹蕭、四弦胡、牛角二胡、月琴、木葉等民族樂器;有流行於或流傳於民族間的木鼓舞、蘆笙舞、花棍舞、踩堂舞、玩龍舞、獅子舞、地戲、歌劇、話劇等精彩的民間舞蹈。
有神秘難解的“紅岩天書”、“花江壁現群”、“花江鐵索橋及石刻群”三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頂雲司城垣、雙泉寺、關索古驛道、御書樓、培鳳閣、灞陵橋、靈龜寺無梁殿、周西成衣冠墓,妙明洞、大佛洞、觀音洞、關索洞石刻等1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6年,全縣有文化館1個。有電視衛星收轉系統58538座,全縣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6.7%。文化廣播事業的發展,進一步豐富了人民民眾的生活,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
郵電
2016年,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全年完成郵電業務收入142218萬元,增長12.41%。全縣行動電話用戶達218652戶,增長6.66%,年末網際網路用戶達43321戶,增長69.31%。
社會保障
2016年,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全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200元,比上年增加1214元。全年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846人次,發放最低生活保障資金7787881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52755人次,發放最低保障金25720384元;全年發放救災款674萬元,發放救濟糧113噸,解決受災地區貧困人口的生活困難。年內參加養老保險職工人數為15102人。城鎮失業登記累計331人,控制在4.1%以內。
環境保護
2016年,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縣城區域規劃面積達到50.1平方公理,城鎮化率達到40.1%(含白水鎮),整髒治亂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加強,縣城面貌明顯改觀。城區空氣品質優良率達100%。
生態建設
2016年,全縣累計治理水土流失133平方公里。森林面積6522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48.0%(預計數)。
安全生產
2016年,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全年共發生安全生產事故51起,比上年增加21起。死亡1人,比上年減少9人,同比下降90.0%,受傷86人,比上年增加71人,增加473.3%。直接經濟損失137.8萬元,比上年增加109.8萬元。
交通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過境滬昆高速公路、關興高等級公路、水黃高等級公路、320國道、214省道縱橫交錯,已形成以高速公路、高等級公路為骨架,國道、省道和縣鄉公路為枝幹,通村公路為網葉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體系。2013年,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公路里程達146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90千米。
全年完成貨運周轉量34844萬噸公里,增長10.0%。完成旅客周轉量58936萬人公里,同比增長10.0%。
旅遊
關嶺縣境內有中國第一高橋壩陵河大橋,有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木城河鄉村旅遊區,有被譽為地球裂縫的花江大峽谷,有層岩重疊的滴水潭瀑布、千古之謎的紅崖天書、古夜郎的馬馬崖壁畫等。特別是距今約2.2億年的關嶺古生物群,素有“古生物化石聯合王國”之稱。還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花江鐵索橋、上關靈龜寺、三國古戰場遺址、二戰遺址等。
關嶺花江大峽谷風景名勝區
花江大峽谷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關嶺縣西南面,全長79公里,面積166.5平方公里,共分三個景區,即古生物化石景區(新鋪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盤江橋景區和夾山峽景區,以峽谷沿岸雄奇壯美的喀斯特地貌峽谷風光和綺麗的水域風光為主體,以奇特珍貴的古生物化石群為特色。景區擁有自然和人文景觀27處。
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位於貴州省西南部的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新鋪鄉境內。化石保護面積分布200平方千米、公園規劃面積86平方公里、主景區0.94平方千米;公園主景區距省城貴陽150千米、安順90千米、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黃果樹30公里、龍宮90千米、興義馬嶺河峽谷168公里,滬昆高速和320國道公路貫穿公園。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埋藏的化石形成於距今兩億兩千萬年前(晚三疊世)的海灣環境,主要化石門類包括:海生爬行動物(魚龍、海龍、楯齒龍、龜等4大類8種)、海百合、菊石、雙殼、鸚鵡螺、腕足類、魚類軟體動物6大類11種。
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由主景區、服務區和其他景區組成。主景區有三個原位保護展示館,主要原地展示貴州魚龍、安順黃果樹魚龍、胡氏新鋪魚龍;博物館展示有數十條魚龍、海龍和海百合化石標本;館外有科普走廊、展示性發掘場、遊客小化石採集區、科研工作站、4D影院。
民俗文化
節日
春節
又叫“過年”,時為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是關嶺最隆重的節氣,凡外出人都得趕回家團聚。一過臘月,城鄉家家忙備購年貨,買酒、割肉、打菜油、打米麵、煮甜酒、做豆豉、炕臘肉、做香腸、捏血豆腐、打達爾粑。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早飯多吃湯圓、荷葉粑,晚飯仍備有豐盛的酒菜佳肴。民間有“三十夜的火,十五的燈”之說。
清明節
在陽曆四月初,是民間祭祀先人的日子。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是給亡墳祭掃添土立碑的日子。
端午節
又稱端陽節或端午,時為農曆五月初五,作為屈原殉難的紀念日。這天,多數人家於大門兩側插掛香艾、菖蒲,用大蒜雄黃水噴撒牆壁、溝道以避邪氣。人們都要吃粽子、餃子,飲雄黃酒。中午人們都喜歡穿新衣、買草藥,出門遊玩,俗稱“游百病”。
中元節
俗稱“月半”,時為農曆七月十四、十五日,傳說為祖先靈魂回家探親的時間。七月初一至十四、十五,各家在堂屋一側懸掛祖宗牌,安設几案,置香燭、果品、麥芽,接“老祖公”回家供奉,每天香燭不斷。到月半晚上,置備豐盛酒菜,祭供祖宗以後,將封寫好的冥錢和紙印的“夫馬神像”一起堆放於自家門口,點香燒化,再把香插於附近路邊,以示送老祖宗回程。有的摺紙船,點燈其中,放於溝河之中,順水漂泊,謂之以“放河燈”。解放後,燒包作為一種迷信一度被禁止。80年代以後,七月半燒包在城鄉興起。
中秋節
時值農曆八月十五日,俗稱“八月十五”。這天農村有的人家要打粑粑,城鄉住戶多購備月餅糖食、乾果瓜果之類。一等晚上,置食品於大門處祭供“月亮婆婆”,然後全家團聚邊用果品邊賞月。有兒童好事者,偷人家的南瓜在野外煮“老瓜稀飯”吃,說是偷瓜挨罵是吉利。
婚嫁
議婚
解放前,城鄉男女終身大事全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待男孩長到15、16歲,家長一旦看中某家姑娘,即請人到女方家提親,經一段時間往來,男方家便請媒人前去求婚,初步形成“親家”關係。
訂婚
農村俗稱“發八字”。男方家擇定吉日,備辦首飾、衣料、酒肉、粑粑、聘禮等。開好男子生辰“八字”,紅貼鸞書,托媒人送往女方家,舊時稱“納吉”。女方家在紅貼鸞書上寫明女子生辰八字由媒人帶回男方家,舊時稱“納采”。並將男方家送來的糖食、“花粑粑”之類分發給至親內戚。
報期
結婚前數月內,男方家擇定結婚日子,寫好結婚時各種俗禮環節的坐向、時辰、用品等,開成“期單”,略備酒禮,托媒人送往女家,俗稱“送日子”。此後男方家整飾新房,置備家具,女方家準備衣籠被帳、電器等婚奩。
結婚
婚禮頭天男方家備辦結婚酒肉、衣料、飾物、聘金等,請上“押禮先生”前往女方家“過禮”。“過禮”儀式在女方家堂屋裡舉行,由“押禮先生”和女方家長輩主事人按“禮單”——清點聘禮。之後,女方家設宴席招待賓客。由青年好友陪同新郎前往女方家,此時女方家弟妹表侄等人常常故意緊關大門,要新郎向里遞“紅包”,謂之“開門錢”。結婚當日,男方家置轎備馬,往往凌晨發親)。發親時,嫁女和新郎在堂屋向神位、雙親道別,家族中福命的婦輩牽其上轎(或上車),其餘親友掌燈火、吹嗩吶相送一段距離,由女方家所請的“送親客”一直陪送嫁女到男方家。新娘、新郎下轎下馬(或下車)後,要“進親”,男方家鳴放炮竹,備好香案,由送親者用紅傘罩住“新娘”進入男方家中堂,與新郎拜堂,進入洞房,下午男方家大宴賓客。入夜,青年男女親朋要到“洞房”說笑嬉鬧,稱“鬧新房”。第二日,新娘始出面會見親友,第三日,新娘下廚,全家吃團圓飯。
回門
新婚三日後,新郎新娘雙方回娘家拜見女方父母親友,稱“回門”。娘家及至親宴請新婚夫婦,當日返回。
喬遷
解放前,興建房屋要擇日上樑(即中堂屋脊橫樑),大梁由外家贈送,樑上扎蓋紅布,八人抬送,並吹嗩吶相隨。上樑時要燃香燭,祭魯班,由石木二匠主持,講詩句恭賀。一到時辰,燃放炮竹,大梁被繩索徐徐拉起,架於柱上,這時被安排上房架的人手捧粑粑往下撒,地面眾人便搶著撿,叫“撒高梁粑”,意在祈求“梁久”。也請賓客前來道賀,只是無“上樑”儀式。
新居落成,主人家擇吉日吉時遷入,親朋好友要來幫助搬家,有的前來送禮,一般子夜收撿好家具,於凌晨進入新居,下午設宴款待賓朋,也有搬後再擇日請客的。
喪葬
城鄉喪葬習俗隆重冗繁,整個“白事”有送終、弔喪、辦道場、開堂、出喪落葬、復山等程式,短則3天,長則3月,一般5、7日為宜。
解放後,國家提倡破舊立新,喪葬從簡,有的公職人員去世後,張貼訃告,開追悼會;有的實行火葬;的有改變陳規,從簡辦喪事,但因傳統觀念和習俗根深蒂固,喪葬禮習仍沿襲至今。
特色小吃
花江狗肉
花江狗肉源產於關嶺縣花江鎮。其製作烹飪技術要求高。宰殺,燙洗撥毛,去骨,將皮燒烤呈嫩黃色,用特製的砂鍋鼎罐,藥草清燉,湯清爽而鮮美,肉細嫩而純香,加特製的蘸水(蘸水的調料就有幾十種),實乃味珍,獨樹一幟。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花江狗肉具是一種食品,也是一種文化,源於三國,流傳至今,終登上大雅之堂,成為聞名全國的小吃,在花江鎮也形成了“花江狗肉一條街。
花江剪粉
“花江剪粉”是關嶺自治縣傳統食品之一,也稱“花江一絕”,可以同“花江狗肉”媲美。它的特點是薄如紙,白如雪,筋絲好,下鍋經得起煮,上嘴有嚼頭。
關嶺達爾粑
關嶺達爾粑,又叫“爾塊粑”,是關嶺人民的傳統年品佳食,其特色是潔白柔韌,切細不斷,柔和爽口,經煮不爛,“下鍋有煮頭,進嘴有嚼頭”。爾塊粑,用冬臘月的水來浸泡,可保存四個月左右。切成細條曬乾,放置通風乾燥處,可保存1年以上,吃前用水泡軟即可製作。
關嶺糊辣椒
關嶺糊辣椒採用傳統布衣工藝炒制而成,不添加任何色素,獲得國家衛生合格檢驗標準,其味純正、噴香撲鼻,香辣可口,健胃消食,營養豐富,多用於餐桌的各種蘸水,各種涼拌菜及滷菜的調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