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口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華南地區
- 地理位置:深圳市南山區南頭街道
- 車牌代碼:粵B
歷史沿革,經濟,人口情況,歷史文化,村民由來,地方方言,傳統建築,本地美食,公共設施,
歷史沿革
宋元至明萬曆元年(1573年),屬東莞縣:明萬曆元年至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蓮城、十約、南屏聯鄉;1958年,屬超英公社,1970年,屬南頭公社;1979年,屬深圳市南頭區南頭公社;1982年,屬羅湖區南頭公社;1983年,屬南頭區大新街道;1990年,屬南山區大新街道:1991年,屬南頭街道;2001年,屬南頭街道大新社區。
經濟
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荔枝、木薯、大豆、花生、蔬菜,兼捕魚、養蝦、養蚝等。改革開放後村集體陸續建起多棟廠房對外出租。現村集體經濟以物業開發、廠房出租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房屋出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等。
人口情況
2015年末,戶籍人口85人,其中男性42人,女性43人;80歲以上2人,最年長者82歲(男);實際在村人口40人。非戶籍外來人口81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9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8人,主要分布在美國等。
歷史文化
村民由來
世居村民主要有姚、鄭、梁、林姓。第一大姓為姚姓,宋代從今深圳公明遷移至此地。第二大姓為鄭姓,北宋從南雄州保昌縣遷至東莞;後輾轉遷至今深圳珠光庵前村;清朝自珠光庵前村遷移至此地。第三大姓為梁姓,1959年因修建西麗水庫從寶安縣西麗算里村遷移至此地。
地方方言
傳統建築
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現存約40座,目前正在進行1舊改拆遷。代表性民居是關口正街63號民居,建於清代,占地面積43平方米。坐西朝東,單開間,磚木石結構,硬山頂,檐板已腐朽。現保存基本完好,有人居住。
汪劉二公祠,為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明萬曆元年,重修於民國時期,占地面積84.8平方米。坐北朝南,三開間二進,磚木石結構,清水正脊、硬山直帶,豬嘴筒瓦面,木浮雕花草封檐板。為紀念在屯門海戰中抗擊葡萄牙入侵有功的提刑按察使汪及創建新安縣有功的提刑按察副使劉穩而建。自明代創建以來,當地官民每年春秋致祭。抗戰期間遭日軍拆毀,僅遺存後堂。現在較破敗。
玄武古廟,坐落於大新社區關口正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宋代,元、明、清時期多次重修,現存建築為清代重修。面闊5.8米,進深24.45米,坐西朝東,平面呈長方形。單開間三進布局,由前堂、中堂、後堂組成,大門設在前堂的南側。官帽山牆,博古脊飾,牆帽浮雕卷草,豬嘴筒瓦面。原供奉玄武大帝,後增祀文帝、聖母,又稱三聖宮,內嵌石磚4塊,其中兩塊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重修玄武坊古廟碑》和清鹹豐二年(1852年)的《玄武坊重修三聖宮古廟》碑記。另兩塊字跡已漫患不清,無法辨認。該廟整體形制和內部結構保存情況較差,側面山牆大部分已掉落。後堂天面瓦作已全部改成鐵皮,現作出租屋使用。春節時村民到廟前祭拜,儀式比較簡單。
北帝廟位於關口村下街,建於清代,於2004年全部重修,失去原貌。現為磚木混凝土結構,坐東朝西,平面呈長方形;單開間兩進布局,面闊3.8米,進深13.36米;由前堂、後堂組成,浮雕博古正脊。供奉北帝,農曆每月初一、十五,部分村民到廟裡祭拜。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晚上,村民抬著北帝像,扛著彩旗,敲鑼打鼓,環繞村子遊走,近幾年有舞獅隨行,熱鬧非凡。結束後在廟裡吃大盆菜。
本地美食
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油角。隨環、煎堆白仔、茶果等。特色農產品有生蚝。
公共設施
前海路、南頭街、桃園路、南新路和深圳捷運1號線經過該村。20世紀50年代未通電,80年代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通電話,1984年通自來水,1997年通網際網路。有東方麗珠中英文幼稚園、2015年末在園幼兒250人,教職工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