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中四大名台
- 位於:陝西省中部
- 地位:華夏文明的核心組成部分
- 意義:中華農耕文明的起源之地
概要,教稼台,建築形式,歷史變遷,景點傳說,河灘古會,造字台,簡介,歷史記載,造字傳說,歷史變遷,烽火台,簡介,歷史傳說,鳳凰台,概述,建築結構,文物保護,簫史弄玉傳說,紅色記憶,
概要
關中地區渭河平原位於陝西省中部,是陝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國最早被稱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的地方。“金城千里”指渭河平原四周為山原、河川所環抱,猶如一座規模龐大的天然城堡。關中南有秦嶺,西有隴山,北面是黃土高原,再向北方和西北方,還有黃河天塹為屏障,東面也有黃河阻隔,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難攻,從戰國時起就有“四塞之國”的說法,所以漢代張良用“金城千里”來概括關中的優勢勸說劉邦定都關中。戰國時期,蘇秦向秦惠王陳說“連橫”之計,就稱頌關中“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貿,沃野千里,蓄積多饒”,並說,“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這比成都平原獲得“天府之國”的稱謂早了半個多世紀。這是因為關中從戰國鄭國渠修好以後,就成為了物產豐富、帝王建都的風水寶地。
“社會日漸繁榮,人的欲望亦日增,故於安居之外,更思有游觀之樂,登高望遠亦遊樂之一法也。北方一層之建築,最不便於遠觀,故於住宅之外,又思有其他土木之興作。最先發現者即為台。”樂嘉藻在《中國建築史》中闡述了社會的發展與人的欲望增加導致各種建築的構建,這樣亭台樓閣等建築物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紛紛出現,它們一方面是中國古代建築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又是中國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早期典籍《山海經》中就記載有軒轅台、帝堯台,帝舜台。夏代有鈞台、睿台,商有鹿台、南單台,周有靈台。最初這些台是帝王遊樂、舉行盛大儀式的場所。隨著文化的發展,帝王每有活動總是召集一批文人士子來吟唱,於是亭台樓閣等古典建築與文學關係逐漸密切。
教稼台
建築形式
教稼台為一磚砌箕斗形平台,長78米,寬31米,高約15米,古樸墩實,別具一格。台四面各闢一門,寓意一年四季;有24 根欄樁,隱含24節氣;前後有台階分別有五階六階可達其頂,象徵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台前石碑和四面門洞之中嵌滿於錢範宇、劉暲昆、周堯、趙宏章、于右任、呂楠、王任重、屈武等人詩詞題刻,既可思索內中事理,又可欣賞詩書藝術,引人入勝。
教稼台位於陝西省武功縣武功鎮東門外漆水之濱,相傳為后稷向人們宣講稼穡百穀之道的場所。原一矩形土心磚砌平台,下大上小,呈覆斗狀,中有洞門,為來往車馬行人必經之路。洞門東口上有寬約1米、長約2米的石刻,其文曰:“教稼名區”。上款為“道光五年(1825)正月重修”,下款“知武功縣事鄧兆桐立”,西口上為“教稼台”。
歷史變遷
教稼台自先周時代至今,代有修葺,現存為在明代基礎上復建。
1970年,由於“文化大革命”中破壞,教稼台已蕩然無存。
1987年,耆宿發起倡議,士、農、工、商,尤其中央、省屬楊陵農業科研單位踴躍籌資4萬餘元,於1988年秋施工,次年春主體落成。
教稼台重立於舊址,形體依舊,仍呈覆斗形,高12米,周長24米,台周圍確定了保護範圍,占有面積2500餘平方米。遂立標識,設門楣,建起磚圍牆,1988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2年,教稼台被列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傳說
后稷傳說是姜嫄聖母所生,因為姜嫄在荒野踩了大人的腳印而懷上后稷,即古語所說'偶經荒原,履巨人跡,感而有孕,'認為不吉利,就把他遺棄了,所以后稷的名字本來叫棄。但扔到道路上,馬牛不踩他;扔到河冰上,飛鳥用翅羽溫暖他,姜嫄這才知道他是神,就重新收養。
后稷從小喜愛稼穡,對種地很有研究,並且成效卓著,到舜時被提升為農官,專門教人種地,後來被尊為稷神。這個教稼台是全國唯一的一處農業名勝古蹟,用現在的話,也可以說這裡是世界上最早的農業科技研究所、農業科技大學、國家農業部所在地。
據《史記·周本紀》載:后稷是帝嚳的元妃姜媛的兒子,名叫棄。兒時就有巨人之志,好種樹、麻、菽、麥,成人後遂好耕作,教民稼穡。帝堯舉為農師,封於有邰(故址在今鹹陽市武功縣境內),號曰后稷,別姓姬氏。後人為了紀念這位中國農業始祖的不朽功績,遂建立了后稷教稼台。
河灘古會
武功鎮東河灘交流大會也由來已久、淵源深厚。相傳上古時期每年春季,后稷在教稼台前教農稼穡,授民於農耕技術。至於農曆11月初7,四方百姓聚合東河灘教稼台下,紛紛帶來各自的收穫以答謝后稷,並開始以物易物,中國最早的市場即發端於此。武功鎮河灘會,即東河灘物資交流會,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人們為紀念后稷教民稼穡而舉行的古會,每年冬季農曆十一月初七至十七共11天,地址選在在教稼台前的漆水河灘上舉行。人山人海,祭農神,慶豐收,學經驗,物資交換,並有歌舞、雜技、戲曲等節目助興。河灘會是我國農業始祖后稷——開發的唯一古代農業示範基地,也是保存至今最大的的紀念后稷農業物資盛會。
造字台
簡介
造字台,又名倉頡造書堂。在長安古城西南二十里,台高10多米,周長60餘米,方形系夯土建築,近年來,造字台已修葺一新,外包一層青磚砌為磚台。南面為一寬8米的斜坡,可拾級而上,中間為3米寬的水泥抹面,上書見方2米左右“倉頡造字台”五個隸書雕塑大字。
造字台遺址位於今西安市長安區細柳鎮宮張村和郭杜鎮長里村之間,而今隨著西安市西高新科技產業園的發展,宮張村已無址可尋了,長里村舊貌換新顏,今非昔比,昔日古老而荒涼的造字台,如今處於高樓大廈圍困之中。這一帶地方古稱高陽原,宋《長安志》和元代《類編長安志》中均有記述;高陽原在縣西南二十里。隨著時代的發展,高陽原這一地名逐漸被人們所淡忘了。
“釋子談經處,軒臣刻字留。故台遺老識,殘簡聖皇求”。 這首詩是唐景龍年間,中宗皇帝駕幸造字台、三會寺時, 昭容上官婉兒的一首應制之詩。千百年來,人們吟詠此詩,對詩中描繪的景色,無不神往。詩中;“釋子談經處”是描述的是三會寺,而“軒臣刻字留”是倉頡造字台。
歷史記載
據宋代《長安志》載;三會寺,在縣西南二十里宮張村,唐景龍中,中宗幸其寺,其地本倉頡造書堂。清乾隆時期的《西安府志》載;造字台,府城西南約二十里宮張村(又名;恭張村、弓張村),有三會寺;為倉頡造書之堂。
《關中勝跡圖志》載;造書台,黃帝史臣倉頡以結繩而記史事,苦其不能紀實。觀看鳥跡魚蟲形,得到啟示用符號代替結繩,創立文字。據史載:造字台,隋代人們發現的古代文化遺蹟,發掘的陶片上有許多文字元號,人們為了保護好這一古遺址,將此處築台封存,並在周圍修有建築物,尊稱為;倉頡造書堂、倉頡造字台。造字台是後世人們為紀念倉頡修建的。倉頡造字台的遺蹟,據載;遠在隋代以前,相傳周穆王曾在終南山造中天台,在倉頡造字台,築神廟名曰;“三會道場”,漢代以後佛教繁榮,改為三會寺。
《開劈衍澤志傳》記載;倉頡生四目,有睿德,能書,及長,登陽墟之山,涉元扈,洛水之汭。一日有靈龜負一丹書前來,倉頡一見拜而受之,袖入家中,朝夕讀誦,遂能通天地之變化,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山川鳥跡龜文,指掌而創文字,文字成,天雨粟,神鬼夜號。倉頡增補六書,以代結繩之政。這就是人們相傳已久的“靈龜負書獻文”故事。陽墟山,元扈山,洛水等這些地方在今陝西省洛南縣境內,(《洛南縣誌》、《關中勝跡圖志》),如今在陽虛山的故地,陝西省洛南縣保全鎮,仍有“倉聖祠”,民間祭祀不絕,故事歷代相傳,至今不絕。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黃帝之史倉頡,為黃帝記事之官,思造記事之法,而文生焉,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也,初造書契。《河洛精蘊》有;“河出書,洛出圖,聖人則之以為書契”。是說;在上古時期黃河裡有龍馬出現,背上有圖案,後世稱之為;“河圖”,在洛水裡也有神龜出現,背上有圖案,後世稱之為;“洛書”。聖人觀察後,根據這些圖案符號加以整理,形成文字雛形的符號。同樣在《易經》中有;“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文字的產生是經過一個漫長歷史,也是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
造字傳說
天下禮儀必歸文字,“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語言一樣,是勞動人民在生活中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多頭嘗試到約定俗成,所逐步孕育,選練發展出來的。它決不是一人一時的產物”(《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倉頡作為文字的始祖,他受鳥獸足跡的啟迪,集中了勞動人民的智慧,他改造了原始初級階段的文字元號,重新規範了新的文字元號,對中華民族的文明有劃時代的貢獻。結束了刻木結繩記事的蒙昧時代,開闢了中華民族人類進化史上的一個新的紀元。倉頡被尊為文字始祖,永遠為炎黃子孫所敬仰。
“倉頡造字”是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故事,據《史記》載;倉頡,居陽武,卒,葬衙之利鄉亭南。太古未有文字,燧人氏始作結繩之政,大事結大繩,小事結小繩以記之,倉頡為軒轅氏史官,始鳥跡蟲文,始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其字成,天雨粟,鬼神哭。倉頡造字成,天降谷粟,隨稱:穀雨,二十四節氣的穀雨節。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在這裡祭祀造字聖人“倉聖”。
歷史變遷
倉頡造字台的西百餘米有一土冢,為周穆王陵。周穆王,姓姬名滿,周昭王之子,是周朝第五代國君。史稱他是一位頗有作為的國王,曾西擊犬戎,俘虜五王,並將部分犬戎遷到太原(今甘肅鎮原一帶)。還東攻徐戎,在塗山(今安徽懷遠東南)會合諸侯。後世傳說他曾週遊天下,西赴瑤池等,《穆天子傳》等書便記述了他西遊故事。
在周穆王時,曾在終南山造中天台,後又在倉頡造字台修建神廟,名叫“三會道場”。在《法苑殊林》記載;唐西明寺道宣律師逐靜,在京師城南,故淨業寺,忽有人來申禮律師問;今西京高四土台,俗雲是;倉頡造書台如何?答曰;倉頡於此台上,增土造台,觀鳥跡非無其事。又有天人姓陸名元暢來謁雲所聞;高四台者,本迦葉佛於此第三會說法度人,(周)穆王時,文殊、目連、來化(即列子所謂化人者),雲高四台是迦葉佛說法處,因造三會道場。(秦)穆公時,扶風獲一石佛,穆公棄馬坊中,公游上帝極被責疏,覺大怖,欲造佛像於高四台,得一老人名安,年八十雲;有兄弟四人曾於道場內,為諸匠執,作成一銅像,公大賞賚之彼人,並於台上造重閣,高三百尺,人號曰高四台或高四樓。
漢魏以後,佛教興盛造字台被改建成了“三會寺”。據唐史記載“三會寺”是定昆池南邊一座有名的寺院,定昆池是唐中宗和韋皇后的寵女安樂公主所築。安樂公主初欲以昆明池為私沼,中宗不許,公主怒,隨於景龍二年(708)侵奪百姓莊田,耗國庫努銀,重新開鑿一池,因欲勝過昆明池,故取名定昆池。定昆池四時景色秀美,湖中山島對峙,虹橋飛渡,樓閣亭台,船戈蕩漾,水草豐茂,花鳥柳鶯,管弦絲竹,餘音裊裊,名勝當時。中宗皇帝與韋皇后帶群臣常來此地,且賦詩應和。
隨著唐王朝盛極而衰,“安史之亂”、“朱泚之亂”、“會昌滅佛”的發生,三會寺、定昆池,隨之荒廢殆盡。後唐時詩人岑參再登三會寺、造字台時,已是“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的情形了。
宋時,宋敏求的《長安志》,張禮的《游城南記》,元時駱天壤的《類編長安志》等書中對造字台均有記述。到了清代,只剩下孤台古廟,清乾隆年間 ,陝西巡撫畢沅親筆書寫“倉頡造字台”石碑立於台旁,殘碑至今猶存。《西安府志》、《關中勝跡圖志》 兩書均有記載。
1923年,清代“戊戌變法”的倡導者康有為到西安,坐馬車來登台憑弔,當他看到造字台一片荒涼破敗的景象深為惋惜.
1936年,陝西省主席邵力子陪同蔣介石、張學良、楊虎城來台參觀視察,邵力子曾向委員長建議,在此如能修一所倉頡大學,專門研究傳播中國語言文字。後來由於歷史的變遷終未實現。建國後,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曾為造字台題詞勒石。
現在的造字台遺蹟,台高10多米,周長60餘米,方形系夯土建築,近年來,造字台已修葺一新,外包一層青磚砌為磚台。南面為一寬8米的斜坡,可拾級而上,中間為3米寬的水泥抹面,上書見方2米左右“倉頡造字台”五個隸書雕塑大字。
當代好多專家學者也曾到這裡考察研究,建議修復造字台,增建倉頡紀念館,陳列漢文字從象形字到繁體字再到簡化字,從倉聖鳥跡書,殷商甲骨文,西周之篆籀,宗周鐘鼎文。先秦之石鼓文,秦之小篆,程邈之古隸。兩漢之隸、章草。晉人之楷書和行書,唐賢之楷書和行書,草書。宋、元、明、清、及近代以來書家之精妙匯集此間。使人們到此處,可以了解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源流,深切體會到漢文字承載變更的千古風貌。在弘揚傳統文化的今天,那是多么的有教育意義,啟迪後人理解民族文化的善舉。
烽火台
簡介
驪山東西綿亘五十餘里,是秦嶺的一個支脈,最高處海拔1256公尺。烽火台在驪山西繡嶺的第一峰頂,在烽火台底部,有一個灶口,在此點燃柴草和狼糞,就會在台頂形成烽火。據說用狼糞燒煙,具有孤煙直上雲霄,風吹不斜的特點,因此,烽火台在通訊落後的古代成了有效的邊防警報設定。通常是座座山峰都築台,若京都有急,只要一個烽火台燃煙,其它烽火台就連鎖舉火,警報可以快速傳遞到遠方。
登上烽火台頂端,極目遠舒,前是幽靜美麗的平川田疇,後是峻秀挺拔的起伏山巒,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氣陣陣入懷。
歷史傳說
相傳三千多年前,周朝幽王性情殘暴,喜怒無常, 自從絕代佳人褒姒入宮後終日被美色所迷。從此,幽王的王后申後被幽禁在冷宮,但敢怒而不敢言。
一年後,褒姒生了個男孩,幽王十非喜愛;取名伯服。褒姒從此暗地安排,派自己的心腹宮人,暗中監視申後,尋機報復。
申後過著孤單的生活,心中萬分愁憂。一天,一個年齡較大的宮女,深知王后心事,便向王后獻計,讓她假裝有病,叫她的母親溫媼以看病為名,乘機將她的書信送給父親申候和太子宜臼,令太子回京再作商量。申後聽了,依計而行,並送給母親溫媼一匹綢緞,那封密書就藏在綢緞之內。誰知溫媼從申後宮中出來,卻被早已監視她的人捉住,送到褒姒面前,並當場搜出藏在綢緞中的密書。褒姒盛怒之下,將申後送給溫媼的綢緞撕成碎片,並將此稟告知幽王。幽王不分青紅皂白將溫媼一劍兩斷,廢太子宜臼為民,立褒姒為王后,立伯服為太子。褒姒做了王后,宮內大權,逐漸被她獨攬了。內自宮女,外自朝臣沒有不奉承她的。幽王對她更加寵愛,凡事百依百順。
褒姒入宮後,從來不笑,這事使幽王覺得美中不足。他曾用過不少方法,要逗褒姒一笑,但都失敗了。有天,幽王問褒姒什麼最好聽。褒姒說: “那天捉住溫媼,一氣之下將申後送溫媼的綢緞撕了,這撕綢緞的聲音倒是十分好聽。”幽王一聽,當即下令,每日送一百匹綢緞進宮,叫宮女們撕給王后聽。可是褒姒還是不笑。幽王又下了一道聖旨,凡宮內宮外,如果能使王后一笑者賞黃金千兩。奸臣虢石父聽了,想了一個辦法,他告訴幽王: “先王在世時,因南戎強盛,惟恐侵犯,因此在驪山設了二十多處烽火台,又設定了數十架大鼓。一旦發現戎兵進犯,便放狼煙,煙火直上雲霄,附近諸侯見了就發兵來救。我王要使王后一笑,不妨帶她去游驪山,夜點烽火,眾諸侯一定領兵趕來,上個大當,王后看了,必定發笑。”幽王聽了,依計而行,即備了車仗,同王后來驪山遊玩。
當時,有個叫鄭伯友的諸侯正在京都,聽了這一訊息,大吃一驚,急忙趕到驪宮奏道, “先王在世設烽火台,是為緊急之用,今天無故點燃烽火,戲弄諸侯,一旦戎兵侵犯,再點烽火有誰信之,那時何以救急呢?幽王不聽勸阻,並令立即點燃烽火。附近諸侯看到烽火點燃,以為京都有敵進犯,個個領兵點將前往驪宮,待趕到驪山下卻不見一個敵兵,只聽宮內彈琴唱歌,便議論紛紛。這時幽王正和褒姒飲酒作樂,聽得諸侯到來,便派人去向諸侯道謝,說: “今夜無敵,有勞各位。”諸侯聽了,面面相覷,只好帶了兵卒恨恨離去。這時褒姒在樓上看見眾諸侯白忙一陣,不覺撫掌大笑。幽王一見大喜,當即賞給虢石父黃金千兩。
幽王的所作所為,觸怒了申國候。申侯便聯結南戎三面包圍了京都。虢石父得知,面奏幽王: “目前事情緊急,我王快派人去驪山點放烽火,召來諸侯,以禦敵兵。”幽王立即派人點了烽火,但由於他上次失信於諸侯,諸侯認為天子又開玩笑,都按兵不動。
幽王等不到救兵,只好帶著伯服和褒姒逃走,半路上被戎兵捉住,戎主殺了幽王、伯服,但見褒姒容貌美麗沒有殺她。而褒姒料她難活,就用三尺白綾自縊而死,這便是自古留下來的一句俗話: “烽火戲諸侯,一笑失江山”。
鳳凰台
概述
鳳凰台是鹹陽市區內惟一保存較完好的高台古建築群,同時又是革命舊址,被譽為“鹹陽古城明珠”,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結構
鳳凰台上東、西殿各為三間,中間兩座殿前後縱排,前殿略高,台墩兩側有磴道,北面有南海洞,整體建築形似鳳凰。台前有石碑坊及32級磴道,磴道兩旁有石欄桿、石墁道,以磴道中間兩側有鐵鑄八棱六屋塔,俗稱鳳眼。台上中殿前原有洞宇,後殿內供無量佛像,東殿供三太白像,西殿供三大菩薩像,牆壁上布滿了佛教故事彩塑立神,山牆外鑲有琉璃彩塑神化故事浮雕。特別是東殿山牆處鑲有一幅完整的琉璃浮雕圖案,弄玉乘鳳,肖史騎馬,秦穆公乘龍的傳說故事,浮雕藝術精巧,栩栩如生。台上有一鐘、一石一柏,鐘聲宏亮,可傳數10里。
乾隆時邑人張大森有詩云:“台起凌虛空,丹鳳棲雲表,磴道掛三峰,首尾俱繚繞。立神擎洞宇,天鳳響柏杪,開戶能明月,捲簾驚宿鳥……”鳳凰檯曆經滄桑,部分富麗堂皇的裝飾和原貌曾遭受火災損失及人為破壞,現存的四座大殿,建築藝術精湛,仍可見當年宏偉景觀。
1921年薛篤弼任鹹陽縣知事時,每晨派人鳴鐘報曉,促人黎明即起,台前西南有戲樓,每年有“二月二游百病”“重陽節登高”風俗,因此“鳳凰高台城中建”又被列為鹹陽八景之一。
文物保護
為切實保護好鳳凰台,對它進一步開發利用,鹹陽市渭城區文物旅遊局在1998年對鳳凰台東台墩和東殿進行搶救性維修之後,近兩年又積極爭取、落實省級古建維修專款,對鳳凰台北台墩、中殿和南台墩等進行加固維修。經過精心雕鑿、修葺的鳳凰台古建築群已成為鹹陽市新的景觀和旅遊點。
簫史弄玉傳說
鳳凰台相傳由簫史與弄玉吹簫引鳳的典故而來,最早見於漢劉向《列仙傳》曰:“簫史教弄玉吹簫作鳳凰聲,鳳凰來,止其屋。秦穆公作鳳台,一旦,皆隨鳳飛去。”
據傳秦國國君秦穆公的女兒弄玉愛上了當時正在學仙的人簫史,簫史吹得一手好簫,簫聲動聽如鳳鳴,弄玉聽得如痴如醉。弄玉非常愛簫史,秦穆公便把女兒嫁給他,並在秦國的都城雍的附近建一高台,讓弄玉簫史夫婦居住。弄玉在簫史的指導下,天天學吹簫,最後吹出的簫聲如鳳鳴,引得鳳凰落於台上來聽簫。終有一天,優美的簫聲引來一龍一鳳,簫史乘龍,弄玉乘鳳,雙雙飛入雲霄,騰空成仙而去……雖然這是神話傳說,可鳳凰台卻千真萬確地屹立在鹹陽。而且是鹹陽城區保存比較完好的高台建築群。
這一傳說故事,展現了鳳凰能“喻情”的神性,流傳至今,後人為紀念這個歷史的神話愛情故事,用建築一種物體形式來表現,兼有實用、審美雙重功能的空間造型藝術。鳳凰台這座建築,即是具有鳳凰造型,表現鳳凰文化,蘊含鳳凰精神,並以鳳凰為名稱的建築。
紅色記憶
1921年鳳凰台設有專人鳴鐘報曉;1928年在台上設立了圖書館,後又設民眾教育館;辛亥革命時,革命黨人董瑞生、王士驥在台的右邊廣場召開民眾會,趕走了清政府的鹹陽知事;抗戰時期,鳳凰台上設防空監視哨;鳳凰台同時也是共產黨領導的地下工作人員活動的場所;1949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鹹陽後,成立鹹陽市人民政府,市政府駐鳳凰台;後設文化館、圖書館。鳳凰台是陝西省人民政府1957年批准公布的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鹹陽市著名文博學者張鴻傑老人說,當時他已經記事。“在1943年至1945年這段時間,鹹陽為了防備日軍轟炸,一個是拉警報,一個是在縣城敲鐘。當時有一部電話,日軍飛機一過潼關,馬上就有電話打來,縣城的警報和大鐘就都響了,同時在鳳凰台上升紅旗,縣城裡的人開始往城牆洞裡跑,有的廠里的人往防空洞裡跑。等日軍飛機飛到了臨潼、西安後,大鐘又緊急敲響,鳳凰台上又改升黑旗,還在家裡的人趕緊往外跑,鑽洞以後不敢出來。等日軍飛機飛過或炸彈已投後,警報解除,鳳凰台上又改升白旗。”他說:“當時,我家的一個親戚就是在鳳凰台上負責拉警報和升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