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歷 1981、1984年在北京大學歷史系獲學士和碩士學位。1984年到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1996年改為國際關係學院)任教。
1991-1996年任國際文化交流教研室主任。
1996-2001年任國際傳播與文化交流系副主任。
2001年至今在新聞與傳播學院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社會兼職 現為國際大眾傳播研究會(IAMCR)會員 。
中國跨文化交際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傳播學會常務理事。
北京哈佛校友會副會長。
研究領域 1、跨文化交流
2、國際傳播
3、國際文化關係
專著 1、《跨文化交流學》,
北京大學 出版社,1995年版,35.6萬字。
2、《跨文化交流學》(韓文版),韓仁熙譯,韓國 建國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3、《國際傳播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62萬字。
4、《世界文化的東亞視角》,(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67萬字。
與人合作著作:
1、《大眾傳播與國際關係》,
北京廣播學院 出版社,1999年12月。
2、《信息科學技術與當代社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3、《資訊時代的傳播學》,新華出版社,2002年1版。
論文 1.“<跨文化視角下的中國人:交際與傳播〉序”,載於Steve J.Kulich(顧力行)主編:《跨文化視角下的中國人:交際與傳播》,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
2.“美國反對<世界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原因初析”,載于樂黛雲、[法]李比雄 主編《跨文化對話》,第20輯,第221-229頁,2007年。
3.“十年來我國跨文化傳播研究的回顧與反思”,載於尹韻公 明安香主編:《傳播學研究:和諧與發展》,新華出版社,2006年12月。
4.“中國跨文化傳播研究十年回顧與反思”,載於《對外大傳播》,2006年第12期,P32-36,2006年12月。
5.“從跨文化傳播角度淺談中日文化差異及對廣告的影響”,載於程曼麗主編:《北大新聞與傳播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6.“思維方式與跨文化交流”,載於《北大講座》第六輯,P221-241,北大出版社,2005年3月。
7.“冷戰結束前西方國家外宣策略的發展演變”,載於《對外大傳播》2004年第四期,《對外大傳播》出版社,2004年5月。
8.“國際傳播模式新構想”,載於程曼麗主編:《北大新聞與傳播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9.“試論國際傳播研究與跨文化交流研究的異同與互補”,載於郭鎮之主編:《全球化與文化間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年版。
10.“從數字看冷戰結束以來世界文化格局的狀況和發展趨勢”,載於關世傑主編:《世界文化的東亞視角》,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1. “從世界文化報告看世界文化發展趨勢及對策”,載於鐘期榮主編:《經濟全球化與跨地區文化傳播》,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2.“冷戰後的世界文化格局”,載於《北京大學講座》(第四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3.“冷戰後美英文化獨霸全球”,載於《現代教育報》,2003年10月29日。
14.“全球化中我國各民族間的跨文化交流問題”,載於王志主編:《2002年傳播學研究》,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年。
15.“把握世界文化發展趨勢,尋求中國文化發展對策”,載於《國際新聞界》 2002年第一期 P10-16
16.“全球化中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中國民族》,民族團結雜誌社,2002年5月
17. “文化的‘傳播化生存’--訪北大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關世傑, 載於《今日民族》,2002年6月,今日民族雜誌社。
18. “第23屆國際大眾傳播研究協會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大會概述”,載於《國際新聞界》,2002年第5期。
19.“網際網路在文化帝國主義中將發揮什麼作用?”載於馬戎、周星主編:《21世紀:跨文化對話研究》(二),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476-496頁。
20.“信息科技與文化建設”,載於《在北大聽講座(第四輯)——思想的光芒》,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
21.“淺談世界文化格局中的東北亞文化——從歷史和現狀看其發展趨勢”,載於《國際政治研究》,2001年,第二期。
22.“網路電視在國際電視傳播中的地位及未來國際傳播領域的爭論”,載於陳衛星主編:《全球化背景下的廣播電視》,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20-40頁。
23.“國際文化交流與外交”,載於《國際政治研究》,2000年第3期,第126-137頁。
24.“試論全球化給中國文化帶來的風險與機遇”,載於劉海平主編:《世紀之的中國與美國》,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第44-69頁。
25.“淺談中日間的跨文化交流問題”,載於《國際政治研究》,2000年第2期,第15-20頁。
26.“A Comparisioon of Sino-American Thinking Patterns and the Fun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Difference”, in D. Ray Heisey ed. Chinese Perspectives in Rhetoric and Communication, 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Stamfore, 2000, pp.25-43.
27.“90年代國際傳播學得發展及對中國傳播學發展的啟示”,載於尹韻公主編:《走向21世紀得信息與傳播:中國與世界----第六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論文集》,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
28.1999年2月23日-24日在文化部外聯局“21世紀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工作座談會”上發表“從文化、交流與文化產業的關係看對外文化發展戰略”一文。
29.“中國跨文化傳播學研究”,載於《傳播學在中國--傳播學者訪談》,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92-101頁。
30.“網際網路與文化帝國主義”,載於《國際政治研究》,1999年第1期
31.“對美國國名漢譯稱謂的考察和修改建議”,載於《國際政治簡訊》第51期, 1999年6月7日 。
32.“試論二十一世紀的中西文化交流”,載於《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5期,第35卷總189期 。被《當代管理藝術文集》收錄。被《跨入二十一世紀的輝煌篇章》所收錄。
33.“網際網路與文化帝國主義淺談”,載於《宣傳通訊》第54期 1998年11月26日 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 。
34.“The prospect fo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n the 21st Century”, in D. Ray Heisey and Wenxiang Gong ed.,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China and the World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Rodopi B. V., Amsterdam - Atlanta, GA 1998。
35.“試論全球化給中國文化帶來的風險與機遇”,載於《中國的發展與21世紀的國際格局--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年版,。
36.“21世紀東亞發展中的文化問題”,載於《東北亞研究》1997年第1期。
37.“跨文化交流學研究若干問題”,載於《現代傳播》1997年,第1期,被《當代管理藝術文集》收錄。
38.“國際傳播在國政治中作用日趨重要”,載於《國際政治簡訊》,第21期 ,1997年4月22日 。
39.“美國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實施戰略及我們的對策”,載於《國際政治簡訊》 第19期, 1997年5月27日 。
40.“試論美國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實施戰略及我們的對策”,載於《國際政治研究》,1997年第5期。
41.“從哈佛大學創辦‘新聞報導與政治’季刊看美國傳播學研究新動向”,載於《國際新聞界》1997年第6期,被《跨世紀的中國信息產業》所引用。
42.“述評美國‘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實施戰略--剖析美國學者就‘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給政府的戰略性建議”,載於《新聞大學》1997年冬季號總第54期 1997年11月16日出版 ,被收錄在《跨世紀的中國信息產業》
43.“試論中國人與英美人思維方式的差異及漢字在其成因中的作用”,載於《中美文化的互動與關聯》,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44.“試論中國人與英美人思維方式的差異方漢字在其成因中的作用”《中美文化的互動與關聯-中國哈佛-燕京學者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選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7年11月。
45.“談傳播學的分支--跨文化交流學”,載於《新聞與傳播研究》 1996年第1期。
46.“試論21世紀東亞發展中的文化問題”,載於 (日)《成蹊法學》,1996年第42號 。載於《國際政治研究》1996年第2期, 收錄在《國際社會與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47.“國際傳播中的國際法原則問題”,載於《新聞與傳播研究》1996年第2期 。
48.“Cultural collisions foster understanding” in China Daily, 1996. 9.2 。
49.“應加強對外來文化產品的巨觀調控和市場管理”,載於《山西外事》,1996年第4期。
50.“鄧小平對待西方文化的基本思想”,載於《國際政治研究》1995年第1期 。
51.“加強對進境外來文化產品的巨觀調控”,載於《對外文化交流通訊》1994年第1期。該文的基本觀點被《光明日報》1993年12月13日一版新聞綜合報導中所引用。
52.“英國大眾反對政府進行鴉片戰爭”《世界歷史》,1990年第4期
53.“英國憲章派對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譴責”,《世界歷史》,1985年第12期
54.“Chartism and the First Opium War”, History Workshop, Issue 24, Autumn 1987.
55.“英國憲章派反對鴉片戰爭”, 《自修大學》,1985年第8期。
上述論文中3篇被分別選入《傳播學論文選萃》1、2、3輯(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三篇被選入有劉繼南主編的《國際傳播---現代傳播文集》(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論文中有7篇被《跨入二十一世紀的輝煌篇》、《跨世紀的中國信息產業》等文集所收錄。
譯著 1、《跨文化傳播學:東方視角》,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世界文化報告1998》,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7月版;
3、《大眾傳播學:影響研究範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4、《文化的衝突與共融》,[英]理察.D.劉易斯 著,新華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5、《跨文化管理教程》,[美]菲利普.R.哈里斯/羅伯特.T.莫蘭 著,新華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6、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世界文化報告2000》,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7、《在文化的波濤中衝浪》,[荷] 豐斯.特龍彭納斯/(英)查理斯.漢普登-特納 著, 華夏出版社, 2003年版。
8、《口碑》,[美] 喬治.西爾弗曼 著,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年版。
科研項目 主持的國家研究課題
1、1996年,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九五"規劃重點項目"國際文化傳播與國際關係”。(已經結項)
2、1996年,主持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重點項目"國際信息高速公路對文化的影響及對策"。(已經結項)
3、2002年,主持北京985課題:"中與美、日、韓之間大學生跨文化交流研究。”。(已經結項)
4、2004年,主持國家發改委《‘十一五’時期我國廣電發展戰略研究》子課題:"十一五"時期我國廣播電影電視產業發展戰略研究”。(已經結項)
研究課題
北京大學戰略發展研究中心2004年研究項目:“冷戰後世界文化格局量化分析研究”。
5、2009年,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08年重大項目"提高我國對外傳播文化軟實力研究”,任首席專家。
內部研究報告
1、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國際信息高速公路對我國文化的影響及對策”的結題報告:“21世紀我國對文化交流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5萬字,2000年1月。
2、1999年12月23日-24日在文化部外聯局“21世紀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工作座談會”上發表“從文化、交流與文化產業的關係看對外文化發展戰略”一文。
3、2002年4月12日在國家民委西部民族文化工作研討會(雲南保山)發表論文:全球化中少數民族文化面臨的形式及對策”。
4、2005年1月,與陸紹陽和吳靖合作撰寫《‘十一五’時期我國廣電發展戰略研究》子課題:"十一五"時期我國廣播電影電視產業發展戰略研究”。
國際學術交流 1. 1988-1990年受哈佛大學燕京學社邀請在哈佛大學訪問。
2. 1996年10月作為北京大學代表團成員參加韓國漢城大學建校50周年校慶,並參加”21的世紀東亞與大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3. 1997年8月-1998年1月,到美國肯特州立大學講學訪問. 在此期間,先後在俄亥俄州的鮑爾溫崴拉斯學院(Baldwin-Wallace college), 哈瑞姆學院(Hram College),揚斯堂大學 (Yongstown State University), 約翰凱柔大學(John Carroll University), 穆思金格姆學院(Muskingum college), 發表題為“21世紀中西文化交流的展望”的演講。在羅德島大學(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傳播學系和商學院作“中美談判風格比較”的演講。1998年1月14日在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發表 “中美談判風格比較”的演講.
4. 1997年11月到芝加哥參加83屆NCA年會,並發表論文“Comparison of Sino-American thinking Paterns and fun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Difference”。
5. 1999年1月,受日本日中關係協會邀請訪問日本,發表論文”從文化交流看中日關係”.
6.1999年9月, 參加日本成蹊大學法學部召開的”50年來的中國與日本”學術研討會.
7.1999年10月參加韓國慶熙大學”21世紀東亞地區合作範式”學術研討會.
8.2001年4月,到美國密西西比大學參加第三屆”IAIR”年會,會上發表”中國民族政策的淵源及對中國少數民族的影響”.
9. 2002年7月,到西班牙巴塞隆納參加第23屆國際大眾傳播研究協會大會,發表The Comparis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tudy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y一文。
10. 2004年12月20-21日參加由越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的在越南河內召開的"為促進和平與可持續發展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間的對話亞太地區會議.
獎勵榮譽 1.論文“Chartism and the First Opium War”, History Workshop, Issue 24, Autumn 在1988年獲得北京大學第二屆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
2.1992年獲得獲得北京大學教學優秀獎。
3.1994年獲得北京大學世川良一優秀青年獎學金。
4.專著〈跨文化交流學〉1996年被評為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5.論文《鄧小平對待西方文化的基本思想》1996年獲北京大學“學習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徵文”學術論文二等獎。
6.1998年獲得桐山獎教金。
7.論文《述評美國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實施戰略》在1998年獲得北京大學第六屆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
8.2003年獲北京大學2002年度通用電器獎教金。
9.2006年專著《國際傳播學》獲得獲得北京大學第八屆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