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闌尾膿腫切開引流術
- 外文名:drainage of appendiceal abscess
- 分類:普通外科-結腸手術-闌尾手術
- ICD編碼:47.2 01
- 別名:闌尾膿腫引流術
手術名稱,手術介紹,適應症,麻醉和體位,手術步驟,術中注意要點,術後處理,併發症,
手術名稱
闌尾膿腫切開引流術
手術介紹
闌尾為一腹膜內器官,長約5~7cm,少數不足2cm或長達20cm,直徑約0.5~0.8cm。
闌尾為一盲管,其根部位於盲腸末端內後3條結腸帶匯合之處,與盲腸相通。尖端游離,可伸向任何方向。常見的部位有迴腸前位或後位、盲腸下位、盲腸後位、盲腸外側位等。所以,在闌尾手術時,應先找到盲腸,順結腸帶向下尋找,在3條結腸帶的匯合處,即能找到闌尾根部。闌尾系膜中有闌尾動脈和靜脈。闌尾動脈起於回結腸動脈,為一終末支,一旦血循環受阻,極易發生闌尾壞疽;闌尾靜脈通過回結腸靜脈到腸系膜上靜脈入門靜脈。因此,在闌尾化膿時,有可能導致門靜脈炎或肝膿腫。
適應症
闌尾膿腫一般採用非手術療法多可治癒。當疼痛明顯,腫塊邊界清楚,叩診實音,說明已與局部腹部形成粘連,或感染迅速向周圍擴延時,應行切開引流。
麻醉和體位
局麻,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後者多用於闌尾位置較高或估計闌尾與周圍組織有粘連時。小兒用全身麻醉。仰臥位。
手術步驟
1.在右下腹腫塊隆起明顯處或壓痛最明顯部位做切口,切口常位於髂嵴之上內方,為一短切口。一般長3~5cm,視腹壁厚度而定。
2.切開皮膚、筋膜及肌肉各層,切開腹膜時要特別注意腹膜與腹腔內臟粘連情況。一般膿腫壁多由側腹壁腹膜、盲腸、小腸和升結腸圍繞而成。腹膜常構成膿腫的前壁,因此,切開腹膜即可進入膿腔。
3.切開膿腫前,一定要做試驗性穿刺,抽出膿液後沿穿刺針用彎血管鉗或手指分開膿腫壁,排出並吸淨膿液,再擴大切口,取出壞死的組織和糞石。然後用溫生理鹽水反覆沖洗膿腔並吸淨。
4.根據膿腔大小,放置1~2條菸捲引流或雙導管吸引,由切口引出。
5.關於闌尾切除的時機,一般都選擇在闌尾膿腫治癒後2~3個月,此時闌尾周圍的炎症已消退,粘連較鬆弛,切除闌尾較安全。若闌尾立即見於膿腔之內,可在不破壞膿腔壁之原則下試行切除。
6.某些闌尾膿腫深藏在盆腔底部,當其十分成熟時,可經直腸或陰道(已婚)壁做一縱行小切口引流。但必須特別小心,不可損傷腸袢和膀胱,因此在術前必須使患者排尿或導尿,且在做切口以前,必須先用空針穿刺,以確定膿腫位置。抽出膿液後,穿刺針暫不拔出,用尖刀沿穿刺針方向切開,再用直血管鉗插入膿腔,撐開止血鉗,擴大引流口,放出膿液。排出膿液後,取一根軟橡皮管放入膿腔內,從肛門引出。橡皮管頂端剪2或3個側孔,以利膿液引流。最後取出肛門擴張器,用膠布固定引流管。
術中注意要點
1.切開腹膜後,如有大網膜覆蓋可將其分離、結紮、切斷,顯露膿腫壁;如為腸管時則應避開腸管顯露膿腫,切勿直接分離炎症水腫的腸壁,以防腸管被撕裂。
2.切開膿腫前,一定要先用粗穿刺針抽膿,抽出膿液後再做切開,以免誤傷內臟。
3.切開前要準備好吸引器吸出膿液,防止腹膜腔被污染。
4.若腹壁發生感染,應及時拆去部分縫線,並撐開切口,以資引流。
術後處理
闌尾膿腫切開引流術術後做如下處理:
1.引流物在術後第3天開始逐漸向外拔除,至5~7d完全拔除。
2.繼續使用抗生素。
3.導尿管術後儘早拔除。
併發症
若術中不損傷腸管及膀胱,術後引流通暢,一般無特殊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