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鴻銓

閻鴻銓,地質學教授。有“柴河鉛鋅礦床成因討論”等多篇論文發表。著作有《冀東太古代地質及變質鐵礦》等等。曾榮獲過獲1999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三等獎 等多項獎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閻鴻銓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學 歷::本科
  • 職 稱:教授
  • 性 別:男
  • 系 別:地質學系
個人經歷,科研項目,學術論文,著作教材,個人榮譽,

個人經歷

1955年8月畢業於錦州高中;
1955年9月--1956年8月北京俄語學院留蘇預備部學習;
1956年9月--1962年2月莫斯科有色金屬及黃金學院地質系學習;
大學本科畢業專業:稀有及放射性元素礦床地質及其普查與勘探;
1986年8月--1987年3月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進修(高級訪問學者
工作經歷: 1962年5月--1970年8月核工業部北京鈾礦地質研究所技術員;
1970年--1979年長春地質學院礦床教研室助教,講師;
1979年—1988年長春地質學院前寒武紀地質研究室副教授
1987年—2003年長春科技大學地質研究所副教授,教授;副所長,
所長

科研項目

1969-1970全國釷礦資源調查(負責人);
1972-1974關門山鉛鋅礦床成因研究(主要參加者);
1976-1981冀東太古代地質及變質鐵礦(主要參加者);
1981-1986全國變質地質圖編制與研究(主要參加者);
1985-1989黑龍江小西林塊狀硫化物鉛鋅礦床(負責人);
1990-1992老嶺群珍珠門組金礦控制條件研究(負責人);
1992-1994攀登計畫A-30-10大興安嶺西坡超大型礦床探索(負責人);
1996-2000大興安嶺銀鉛鋅銅礦床預測研究(負責人);
1997-2002東北亞礦床,成礦作用與大地構造(6國合作,中方負責人)

學術論文

柴河鉛鋅礦床成因討論(1975,合作)
冀東太古代條帶狀鐵建造(1985)
浙江東部瑩石礦床地質及稀有元素地球化學研究(1987)
蘇聯金礦床的成因研究概況(1987)
關於中國大地構造及成礦作用(1988,俄文,第2作者)
俄羅斯遠東南部劃分和發展史(1992)
小興安嶺南部區域構造及小西林鉛鋅礦床(1992)
變質成因礦床分類(1992,譯文)
中俄蒙邊境地區超大型礦床(1998,英文)
中俄蒙邊境地區地質及成礦作用對比的幾個問題(1999,俄文,正式出版會議論文集)
中俄蒙邊境地區成礦密集區與超大型礦床(1998)
中國東北部區域成礦作用初步分析(2000,英文,正式出版會議論文集)
關於中俄蒙邊境地區中生代成礦作用對比研究(2001,英文,正式出版會議論文集)
中國鎳硫化合物礦床地質及成因的一些特點:
吉林省紅旗嶺礦田(2004,俄文,第2作者)
關於中俄蒙邊境地區晚中生代地層對比問題(2005,俄文,正式出版會議論文集)

著作教材

《冀東太古代地質及變質鐵礦》(1986,合著)
《中國變質作用與地殼演化地關係》第二篇第5章(1986)
《後貝加爾前寒武紀和早古生代變質的劃分與對比》(1987,合譯)
《礦床模型導論》第12章:礦床建造,內生成礦系統與礦床模型(1993)
《黑龍江省佳木斯地塊西緣地質及塊狀硫化物鉛鋅礦床》(1994)
《中國超大型礦床》第15章:大興安嶺西坡多種礦床遠景(2000)

個人榮譽

《冀東太古代地質及變質鐵礦》獲1987地礦部科技成果二等獎;
1:400萬中國變質地質圖及《中國變質作用與地殼演化地關係》獲1988地礦部科技成果一等獎和1990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主要參加者);
《黑龍江省佳木斯地塊西緣地質及塊狀硫化物鉛鋅礦床》獲1997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
大興安嶺西坡超大型礦床遠景探索(研究報告)獲1999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三等獎
社會(學術)兼職: 俄羅斯國際礦產資源科學院院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