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羅(印度教神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閻羅是古印度梵文Yamaraja的意譯,又譯作“閻魔”、“焰魔羅”。閻羅在印度教中是正法神,根據正法司掌善惡評判標準的人,太陽神蘇利耶之子,同時也是地獄的主宰者,曾應貢蒂之咒,賜予其長子堅戰(般度五子之首,實際長子為蘇利耶神力賜予的兒子迦爾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閻羅
  • 外文名:Yamaraja
  • 類型:印度神話
  • 又譯作:“閻魔”
  • 經典出處:摩訶婆羅多
  • 其他名稱:正法神
  • 父親:蘇利耶(印度教太陽神)
神話形象演變,《摩訶婆羅多》中的描述,

神話形象演變

閻王在古代印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當時,古代雅利安人的一支開始了在印度北部地區的統治,並在那裡創造了吠陀文化的種姓制度,開創了印度歷史上的吠陀時期。雅利安人使用比梵文更古老的語言寫成吠陀經,其中最早的是《梨俱吠陀》。在《梨俱吠陀》中,耶摩(Yama)神居住在天界的樂土,人死後的靈魂都要到那裡去見耶摩神。耶摩神有兩個使者,它們是兩條狗。這兩個使者經常在人間界巡遊,當用嗅覺發現有人快死的時候,就把他的靈魂引到天界。耶摩神就是閻王的最初來源。
雅利安人在印度發展出現代印度教的前身婆羅門教。吠陀經是婆羅門教的經典,因此耶摩神的信仰在婆羅門教中被繼承了下來,並有所變化。婆羅門教相信輪迴,認為耶摩神是傳說中第一個死去的人。後來,耶摩神從天界轉入地界,被認為是專門監督死者生前的行為,並給與賞罰的神祇;進而發展成為地獄中所有死神和死者的王,即地獄的主宰者,擁有眾多的下屬。隨著進一步的演變,耶摩神最後成為專門使死者受苦,凌辱死者靈魂的神祇。

《摩訶婆羅多》中的描述

在印度教——毗濕奴教聖典——《摩訶婆羅多》眾多次出場。
毗濕摩由於同父異母的兄弟奇武王的死,其非常悲傷,曾以弓箭逼出太陽神蘇利耶,對話中可知,正法神閻魔為其兒子。
當初貢蒂公主曾侍奉敝衣仙人(敝衣仙人是印度教仙界眾脾氣最暴躁的人,其詛咒可以使神靈遭受不幸,因陀羅因輕視敝衣仙人贈與他的花環而失去三界統攝地位),修行結束時,敝衣仙人為表獎勵,賜予貢蒂一個神咒,誦念此咒,可以召喚任何神靈,使其賜予她一個孩子,咒力終身有效。
貢蒂後來嫁給俱盧王朝當時的二王子——般度,成為正室。後來般度在打獵的途中,被妾室瑪德利公主慫恿,射殺雙鹿,結果誤殺正在交配的一對仙人夫妻——緊陀摩仙人夫婦,遭到詛咒,被迫與妻子貢蒂、妾室瑪德利遁入山林生活。般度因誓言不能與貢蒂和妾室同房,故沒有兒子。後來貢蒂想起敝衣仙人所賜神咒,倆人商量,請正法神閻羅(閻魔)賜予一個兒子,這樣既不會違反誓約,又會得到一個孩子。正法神閻魔賜予其一子,名為堅戰。
般度死後,堅戰五兄弟與母親貢蒂被老祖父毗濕摩接到象城居住,成年後遭受堂弟難敵(伯父持國百子之首)兄弟陷害,與母親被驅逐出象城,後得到天帝因陀羅和阿修羅王幫助,建立天帝城,後因沙恭
尼和難敵陰謀被奪去,並驅逐。難敵百般羞辱般度五子,並欲痛下殺手,由此引發大戰。
俱盧大戰前夕,五兄弟為了打敗吃過百子,在(聖主)瓦蘇戴夫·奎師那(多門城二王子、薄伽梵歌主角之一)指導下,分別尋找能夠幫助自己的神靈。此時,正法神閻魔化作藥叉王(也有翻譯成夜叉)點化其賜子堅戰,為其指點迷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