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紫琴(1905—1942),名興業,字紫琴,翼城縣溝北村(今紫琴村)人,14歲考入翼城縣立第四高等國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閻紫琴
- 出生地:翼城縣溝北村
- 出生日期:1905年
- 逝世日期:1942年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
人物生平
17歲高小畢業後輟學歸里。由於刻苦自學,一年後又考入山西省立國民師範學校。1925年加入共青團,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共組織的領導下,他和韋思恭、程子華等在國師發起組織青年學社,創辦了文學研究會、美術研究會、音樂研究會、數學研究會和體育研究會等一些學術團體。同年5月,太原反房稅鬥爭之後,閻紫琴積極參加國師學生驅趕總幹事徐一鑒的鬥爭。結果迫使閻錫山撤了徐一鑒的職,改換了校長,鬥爭取得了勝利。“五卅”慘案發生後,閻紫琴積極參加滬案後援會,他帶領國民師範等學校的學生數千人走上街頭,遊行示威,並進行演說、募捐,宣傳抵制日、英貨,不久被開除出校,回鄉後,繼續從事革命理論的宣傳活動。 1927年2月,閻紫琴在溝北村介紹郝壽山、行慶耀、翟九宮參加中國共產黨,並建立中共翼城縣支部。隨後,他又介紹姚力、閻宗岐、郝樹美、張起昌等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建立團支部。之後,又在溝北村、北營底、王七村、下吳村、寨里、兩坂村建立農民協會和二區農民協會,會員很快發展到500餘人。翼城農民運動搞得熱火朝天,二區區農會和各校學生一起攆走了欺壓百姓、貪贓枉法的二區區長,並對一些土豪劣紳進行了鬥爭。不久,閻紫琴重返太原國民師範讀書。 1928年3月12日,國民黨山西省黨部在太原文瀛湖公園召開大會,紀念孫中山逝世兩周年。大會受到右派勢力的破壞。13日晚,中共太原地區執委便在省立國民師範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拂曉前,從鞋匠、織布和兵工會員中以及國民師範的黨員中挑選數百人組成義勇隊,反擊國民黨右派的挑畔。閻紫琴積極參加了義勇隊。在國師黨支部書記薄一波的指揮下,義勇隊沖入了國民黨右派的駐地,活捉了右派首領韓克溫。6月,閻錫山投靠蔣介石,在山西開始清黨,閻紫琴被迫離開了國民師範,返回翼城。1929年3月,中共山西省委秘書長關廣荃在太原被捕後叛變。閻紫琴也在翼城被捕,押送到太原陸軍監獄,對他先用高官厚祿收買,繼而又用慘無人道的酷刑摧殘。然而,他始終堅貞不屈,守口如瓶。後以“共產黨嫌疑犯”罪名,判處他有期徒刑4年,於1933年獲釋。 1938年初,閻紫琴參加了山西犧盟總會在太原舉辦的軍政訓練班。從此,又同上級黨組織領導取得聯繫。訓練班學習結束之後,他返回翼城,動員翼城縣100多名血氣方剛的知識青年參加了國民兵軍官教導團。9月,犧盟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太原召開,閻紫琴作為翼城縣的犧盟會代表參加了這次會議。會後,他回到翼城,建立健全了縣、區、村各級犧盟組織。同年冬,中共翼城縣建立,閻紫琴任縣委書記。12月30日,他參加了中共中央北方局在臨汾劉村召開的黨的會議。聽取了劉少奇作的《關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新發展與新任務》的報告。會後,他即領導翼城人民開展創建抗日根據地的艱苦鬥爭。 隨著抗日救亡工作的蓬勃發展,以翼城縣長和縣主張公道團為代表的頑固勢力,對犧盟會的工作橫加干涉,百般刁難,先後扣壓經費,停供糧餉,無故解僱犧盟會員,阻撓犧盟會的工作,破壞抗日活動。閻紫琴和縣犧盟會的負責人,經過細緻調查,掌握了頑固勢力的大量罪惡事實後,由犧盟會出面在縣城召開揭露頑固派罪行的聲討大會。在民眾的壓力下,當晚公道團長與縣長二人棄職而逃。1939年3月,閻紫琴兼任翼城民運科長。他與縣長李丙辰密切配合,迅速建立了縣、區政權機構。日軍侵入翼城後,反動紳士趙甫璧充當日偽維持會長,敵視和破壞抗日政權。閻紫琴和李丙辰等立即派游擊隊進城活捉了趙甫璧,並召開民眾大會,宣布其罪行,就地槍決,有力地打擊了投降分子,鼓舞了抗日民眾。6月,中共翼城中心縣委成立,閻紫琴擔任中心縣委組織部長。 1941年2月,閻紫琴因檢查工作夜宿二區苜蓿古垛村崔振邦家。由於壞人告密,第二天拂曉,駐翟莊村的閻軍四十三團派1個排包圍了苜蓿古垛村。閻紫琴立即跳進崔振邦家的地窯里。閻軍來後,把崔振邦捆綁起來毒打,要其交出閻紫琴。閻紫琴忍無可忍,毅然從地窯里出來,說:“你們不要傷害無辜的老百姓!”敵人七手八腳將閻紫琴捆綁起來送到陽城監獄。 在獄中,閻紫琴雖遭嚴刑拷打,他始終隻字未露中共組織秘密。於是,敵人決定將他處死。敵營長(閻紫琴國小的同學)奉命執行時,偷偷地將其釋放。 1943年,閻紫琴調任晉冀魯豫區民運科長,2月底,閻紫琴奉調北方局黨校學習。4月,日軍集結數萬兵力合圍駐遼縣的八路軍總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等領導機關,形勢日益緊張。5月24日晚,北方局黨校隨八路軍總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等機關從駐地麻田向東南山區轉移途中,被敵人重重包圍在十字嶺。閻紫琴在第二天的突圍作戰中,不幸壯烈殉國,時僅36歲。
主要成就
1951年,中央老區慰問團為閻紫琴家懸掛了“名標青史”金字匾,中共翼城縣委、縣人民政府決定將“溝北村”改為“紫琴村”。